第138章-《三国:我在三国支教》

  24

  关靖与公孙续不明虚实,始终坚守不出,静待公孙瓒归来。

  这日齐周例行叫阵后,正欲收兵回营,忽觉大 ** 颤。

  北方烟尘滚滚,铁蹄声铺天盖地而来,卷起漫天沙暴。

  不妙!是骑兵大队,至少上万!

  齐周面色骤变,难辨来者敌友,急令:全军速退!

  步兵哪敌铁骑神速?转瞬间,白马银甲的骑兵已清晰可见。

  是白马义从!快逃回营!

  未及交锋,幽州军已自乱阵脚。要知公孙瓒凶名远播,其麾下白马义从更是令胡寇闻风丧胆的铁骑。

  铁蹄过处,幽州兵如麦秆般倒下。五千大军顷刻溃散,齐周也命丧乱军之中。

  此战斩获降卒万余,公孙瓒却意犹未尽:可惜让鲜于辅跑了!原想突袭幽州主力,却只斩获偏师。

  城内关靖与公孙续闻讯出迎。

  城中可有异动?公孙瓒问道。

  关靖答:一切安好,将士们皆深信主公必能凯旋。

  公孙续迫不及待追问:父亲可擒获鲜于辅?

  公孙瓒目光一凛:尔等竟不知幽州军主力已撤离无垠?

  幽州战局突变,平原上扬起阵阵烟尘。

  关靖与公孙瓒同时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城外根本没有幽州主力部队的踪影。

  莫非鲜于将军率领大军在主公的归途设伏?关靖很快反应过来,恍然大悟。

  难怪最近每日前来挑衅的指挥官变成了文官齐周。

  马上提审俘虏!公孙瓒厉声喝道,必须查清鲜于辅的埋伏地点!

  话音未落,公孙瓒已跃上战马,向无垠城疾驰而去。

  这一路上,他无暇停歇。

  白马骑兵也需要尽快休整,补充体力以保持战斗力。

  后续事宜全权交由关靖处理。

  ............

  庚水河畔,鲜于辅仍在焦急等待。

  按照预计时间,公孙瓒大军早该出现,却迟迟不见踪影。

  探马已经将搜索范围扩大到西北方向五十里外,依然一无所获。

  他万万没想到公孙瓒会选择从东北方的徐无城绕行。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仓皇来报:

  将军,冀州军北犯,已攻占泉州、雍奴等城,渔阳南部尽归袁绍!

  鲜于辅如遭雷击。

  原本期待的伏击战,转眼变成更大的危机——袁绍大军正扑向兵力空虚的蓟城。

  将军,是否继续等待公孙瓒?部下焦急询问。

  鲜于辅当机立断:立即撤军!传令齐周从无垠城退兵,派人告知关靖和公孙续——幽州人不打幽州人!

  众将士闻言如释重负。

  这场内战本就不该发生。

  幽州将士对公孙瓒的威名和他抗击胡人的勇猛作风十分钦佩。

  在边疆地带,唯有强悍的军队才能真正守护百姓。过度怀柔反而会助长胡人的嚣张气焰。

  鲜于辅率领四万五千大军经由渔阳北部,向蓟城方向进发。

  途经潞县是最近路线,能最快抵达目的地。

  半日后,公孙瓒的骑兵部队拦截了鲜于辅派出的传令兵。

  俘虏这些人后,公孙瓒才得知鲜于辅撤军回援蓟城的消息。

  袁绍这奸贼!公孙瓒怒发冲冠,先是挑拨我与刘虞交战,现在又暗中发兵北上,妄图吞并整个幽州?

  比起刘虞,他对袁绍的恨意更深。

  与刘虞仅是政见分歧,而与袁绍却有着杀弟之仇,此仇不共戴天。

  主公,是否继续追击鲜于辅?单经请示道。

  此刻追击尚有战机,不仅能击溃刘虞主力,还能收编降卒壮大实力。

  公孙瓒远眺南方,沉声道:

  袁绍恐怕还想趁机攻取无终,断我们后路,让我和刘虞都失去根基。

  您的意思是......单经震惊道,袁绍想同时攻打刘虞和我们?难道他料定主公会中伏,趁机夺取右北平,一举平定幽州?

  这计划实在疯狂。

  但以冀州的军力,确实有这个实力。

  单经,你带五千骑兵回防无终。先隐蔽待命,若冀州军来犯,就与田楷、公孙续合力夹击!

  公孙瓒判断攻无终的敌军不会太多,五千精骑足以应对。

  遵命!单经立即率部折返。

  公孙瓒则继续西进,尾随鲜于辅的部队。

  他并非要歼灭鲜于辅,而是要做那只黄雀。这个莽撞的鲜于辅如此冒进,必定中伏。既然袁绍精心布局,他岂能错过这场好戏。

  次日拂晓,当部队抵达潞县附近时,探马疾驰来报:

  主公!前方幽州军遭冀州军伏击,陷入重围!

  果然不出所料。公孙瓒冷笑。

  何人领兵伏击?

  回禀主公,看旗帜是麹义所部,其麾下先登军已投入战斗。

  公孙瓒闻言顿时怒发冲冠,眼中布满血丝。

  凛冽杀气席卷而出。

  麹义,这狗贼!

  界桥之战令他损失惨重。

  白马义从折损大半。

  自己险些命丧当场。

  先登军与大戟士,正是公孙瓒的眼中钉。

  这两支军队配合,专克他的轻骑兵。

  全军出击!今日必斩麹义,全歼先登军!公孙瓒长枪所指,声如雷霆。

  率铁骑直扑战场。

  此刻战场 ** ,鲜于辅陷入重围。

  四万五千人马已折损七千。

  突围屡次受挫。

  被麹义的先登军死死压制。

  强劲弩箭如雨倾泻。

  幽州士卒胆寒,不敢再贸然冲锋。

  明明兵力占优,却被敌人反包围。

  可见双方将士素质悬殊。

  鲜于辅,束手就擒吧!何必让将士陪葬?麹义胜券在握地劝降。

  他盘算收编这支幽州军。

  届时拥兵六七万。

  连袁绍都不必放在眼里。

  若能攻取渔阳、右北平,便可割据半壁幽州。

  呸!我幽州儿郎宁死不降!

  鲜于辅仍在苦撑。

  期盼绝处逢生。

  突然——

  大 ** 颤。

  东方烟尘滚滚。

  大旗猎猎作响。

  当先尽是白马精骑。

  是白马义从!

  交战双方俱惊。

  这第三方是敌是友?

  麹义面色骤变。

  瞳孔闪过惊惶。

  先登军独木难支。

  大戟士又未随行。

  如何抵挡这支生力军?

  何况正与幽州军胶着。

  公孙瓒此时杀到,实乃大患。

  他不是战死了吗?莫非...

  麹义心底仍存侥幸。

  当白马军直扑外围冀州军阵时,麹义当即改变了主意。

  结阵防御!优先阻击轻骑兵,别管幽州部队!

  麹义迅速调整作战部署。

  在他看来,鲜于辅的生死无关紧要,歼灭幽州军也非当务之急。

  当务之急是击退这支精锐骑兵,唯有击退白马义从,才能保全性命。

  儿郎们随我冲锋!把冀州军撕成碎片,拒不投降者格杀勿论!

  公孙瓒对冀州军恨之入骨,此刻更是杀红了眼。

  ............

  被围困多时的幽州军此刻陷入迷茫。

  将军,我们该如何行动?

  部将们急切请示。

  眼下正是重创冀州军的绝佳机会。

  鲜于辅面临艰难抉择:

  若协助公孙瓒,恐日后遭到清算;

  若趁机撤退,虽能保全蓟城击退袁绍,却要背负临阵脱逃的骂名。

  这关乎军人气节与忠义大节。

  鲜于辅环视诸将:诸位有何高见?

  若诸位愿战,我们便与冀州军决一死战。

  若选择撤退,现在立即撤离!

  众将面面相觑,未料主将此问。

  沉默片刻后,一员将领率先表态:

  公孙将军毕竟是来救援我们,若此刻逃走,实在说不过去!

  随后更多将领附和:

  苟且偷生虽能保命,却会令我们终生蒙羞!

  当务之急是先歼灭这支冀州军,否则幽州危矣!

  见众人意见统一,鲜于辅拔剑直指麹义:

  全军听令!随我冲锋!

  幽州军的加入加速了冀州军崩溃。

  麹义见大势已去,急忙跃上战马:撤退!

  公孙瓒岂肯放过,亲率千余精骑紧追不舍。

  麹义回身一箭射来,公孙瓒侧身闪避,箭矢正中身后亲卫。

  哪里跑!

  公孙瓒催马疾驰,长枪直取麹义后心。

  麹义挥刀格挡间,两骑已然并驾齐驱,寒光闪烁的枪尖不断袭来。

  麹义并非庸手,舞动兵刃连连格挡,间或反手一记凌厉劈斩。

  铮铮铮——

  金属交鸣声中,二人缠斗渐移出主战场。

  二十回合后,麹义终究力怯,被公孙瓒觑得破绽,银枪贯胸而入。

  公孙瓒割取首级跃马阵前,雷霆般暴喝:麹义伏诛,冀州鼠辈速降!

  残兵望见主将首级,魂飞魄散。降者弃械跪地,逃者溃如潮涌,却难敌白马精骑追剿,非死即俘。

  战事平息。

  鲜于辅率幽州部众退驻侧翼,任凭白马义从打扫战场——所有缴获尽归公孙瓒。

  见幽州军按兵不动,公孙瓒策马提枪直抵阵前,冷声道:鲜于辅,既不逃命,莫非求死?

  侯爷若要末将性命,但取无妨!

  哼!若存杀心,方才铁骑早已踏平尔等!公孙瓒还枪入鞘,勒马欲走。

  侯爷留步!

  还有何话?

  鲜于辅抱拳:谢侯爷对幽州将士手下留情。

  虚言不必!欲投效本侯倒可收容。公孙瓒语带讥诮。

  若在往日,幽州众将必怒目相向。此刻却只余窘迫。

  鲜于辅沉声:袁绍北犯在即!先前中其奸计致使同室操戈,今我主幡然悔悟,愿与侯爷合力抗袁!恳请捐弃旧怨,共保幽州!

  众将齐声:请侯爷以大局为重!

  公孙瓒眉峰微动。

  刘虞咎由自取,他本无意驰援蓟城。

  然见众人情切,终道:诛灭袁绍原是本侯之志。尔等且回蓟城固守,待我收复泉州、雍奴,截断袁军粮道,届时南北合击,必叫冀州军片甲不留!

  ——这仍是拒绝入蓟的婉辞。

  鲜于辅暗叹,知公孙瓒终究未释前嫌。

  公孙瓒决定继续对袁绍发动攻势,蓟城的任务则是坚守城池,牵制袁绍主力部队。

  此举旨在为公孙瓒争取时间,创造有利战机。

  既然如此,我等就此别过!鲜于辅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