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说。”
这三个字像带着魔力,瞬间攫住了林烨的全部心神。那个神秘学者,那个潜藏在父亲往事迷雾深处的引导者,终于不再仅仅提供冰冷的档案和只言片语的暗示,而是给出了一个可能承载着直接声音的入口。
云盘链接和密码就躺在邮箱里,像一个潘多拉魔盒的电子钥匙。林烨的手指悬在触摸板上,微微颤抖。他渴望知道真相,却又恐惧那真相的重量。此刻,距离总决赛帮唱环节直播开始,只剩下不到三个小时。
“小烨,该去化妆间做最后准备了!”李悦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林烨猛地回过神,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那个链接从脑海中暂时驱逐。现在不是时候。他必须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即将到来的、与亚历克斯的史诗级合作中。父亲的秘密已经纠缠了他太久,他不能让它毁掉这个舞台。
“来了。”他应了一声,关掉电脑屏幕,起身开门。脸上已经恢复了属于歌手林烨的、专注而平静的神情。
总决赛的演播大厅,气氛与以往任何一次都截然不同。空气仿佛被压缩过,带着灼热的张力。台下坐着的不再仅仅是五百位大众评审,还有更多业界名流、媒体代表,无数的镜头对准舞台,准备记录下这巅峰对决的时刻。直播信号已经接通,千万观众守在屏幕前。
林烨和亚历克斯站在舞台后方阴影处,进行最后的开声和状态调整。亚历克斯穿着定制的演出服,气场沉稳如山岳。他看了一眼身旁闭目凝神的林烨,低声道:“记住我们构建的音乐世界,忘记比赛,忘记观众,只记住旋律和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林烨睁开眼,点了点头。他试图将所有的杂念——云盘链接、父亲、王卫国、代价——都压入心底最深处,用【心智屏障】牢牢封锁。
主持人何炯充满激情地介绍了这史无前例的合作,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灯光暗下,只余几束幽蓝的光柱,如同通往异世界的大门。
前奏响起,是《Bohean Rhapsody》那标志性的、如同命运叩门般的多声部阿卡贝拉合唱,经过重新编曲,更添空灵与诡谲。亚历克斯和林烨的声音加入,精准而和谐,瞬间将所有人拉入了那个充满怪诞与挣扎的音乐叙事之中。
“Is this the real 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这是真实人生,还是梦幻一场?)
亚历克斯的声音如同精致的瓷器,冰冷而华丽,带着对存在的质疑。
“Caught in andslide, no escape froreality.”(陷入滑坡,无法逃离现实。)
林烨接上,声音沙哑,带着被命运裹挟的无力感,那其中似乎隐隐掺杂了一丝他自己都未完全察觉的、属于林建国的影子。
两人的声音交织、碰撞、融合。亚历克斯的技术为整首作品搭建起恢弘而坚固的骨架,他的高音如同利剑,刺破苍穹;而林烨的情感则如同奔涌的血液,为这骨架注入炽热的生命。歌剧部分的华丽咏叹,硬摇滚部分的狂暴宣泄,在他们二人的演绎下,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后台的其他歌手和工作人员也屏息凝神。这已经超出了比赛的范畴,这是一场顶级的音乐盛宴。
然而,就在歌曲进行到那段充满忏悔与挣扎的摇滚过门,电吉他发出撕裂般的咆哮时,林烨一直强行压抑在心底的阴影,如同找到了裂缝的洪水,猛然冲破了【心智屏障】的封锁!
父亲的脸,那台老旧的机床,王卫国名字,处分决定书上冰冷的文字,“代价远不止于此”的判语……所有画面和声音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
“Ma, life had just begun,”(妈妈,人生才刚刚开始)
“But now Ive gone and thrown it all away——”(但现在我却把它全都抛弃了——)
当唱到这一句时,林烨的声音不再是表演,而是变成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带着血丝的哀嚎与忏悔!那声音中的痛苦、悔恨、不甘与绝望,是如此真实,如此具象,仿佛他真的就是那个亲手扼杀了什么、背负了沉重罪孽的人!
这突如其来的、远超排练时的情感火山爆发,让整个现场都为之震颤!亚历克斯震惊地看向他,伴奏乐队也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迟疑。
效果……是毁灭性的,也是震撼性的。
这失控的、近乎自毁式的投入,赋予了这首歌一种近乎邪典的、令人头皮发麻的魅力。它不“完美”,却直击灵魂最黑暗的角落。
后台,李悦捂住了嘴,眼中充满了惊恐与担忧。张哲脸色煞白。陈艺迅死死盯着屏幕,骂了句脏话:“这傻小子……他妈的把命都唱进去了!”
歌曲在一声沉重的叹息般的尾音中结束。
掌声如同迟来的海啸,轰然爆发,经久不息!许多人站了起来,疯狂地喊着他们的名字。这表演无疑取得了巨大的、现象级的成功。
但林烨站在台上,在耀眼的灯光和疯狂的欢呼声中,却感觉浑身冰冷,如同刚从冰水里捞出来。他几乎虚脱,亚历克斯不动声色地扶了他一下。
回到后台,媒体的长枪短炮立刻围了上来,各种赞誉和问题扑面而来。林烨机械地应付着,大脑一片空白。
好不容易摆脱了人群,回到专属休息室,他立刻反锁了门,将所有的喧嚣隔绝在外。他靠在门上,剧烈地喘息着,冷汗已经浸透了演出服。
他颤抖着拿出手机,连接上酒店的Wi-Fi,不再有任何犹豫,点开了那个云盘链接,输入密码。
里面只有一个音频文件,文件名是:《林建国口述 - 补录于1980年冬》。
1980年冬?事故发生的第二年?
林烨的心脏狂跳起来,他插上耳机,按下了播放键。
耳机里传来一阵嘈杂的电流声,然后是一个年轻许多、但林烨绝不会听错的声音——父亲林建国的声音。那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沙哑,以及一种深不见底的……痛苦。
“…………(沉默,沉重的呼吸声)……卫国哥走了……他们都说,是并发症……可我知道……我知道不全是因为那伤……”
音频里,年轻林建国的声音哽咽了一下。
“那天……那天要不是我非要调试那台旧机床,想赶在汇演前把琴弦的调音器做出来……卫国哥也不会过来帮我……就不会……”
汇演?琴弦调音器?林烨猛地抓住了关键词。父亲沉默的吉他,和那场事故,果然直接相关!
“……我答应过嫂子,尽我所能……补偿……可是……可是那把吉他……我看见它就……我就想起卫国哥倒下去的样子……我再也……再也弹不了了……”
声音在这里被巨大的哽咽和压抑的哭声打断。
音频很短,到这里就戛然而止。
林烨僵在原地,耳机里只剩下嗡嗡的电流杂音,如同他脑海中的轰鸣。
真相,以最残酷的方式,揭开了冰山一角。
父亲放弃音乐,不是因为事故本身的处罚,而是因为无法面对那沾着工友鲜血的、与他音乐梦想直接相关的根源——那把吉他,那个他为了音乐梦想而冒险的下午。
这,就是“代价”的一部分吗?
就在这时,休息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门外传来亚历克斯经纪人礼貌的声音:“林先生,方便吗?亚历克斯想和您聊聊刚才的表演,以及……您提到的那段特别的旋律。”
林烨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旋律?他什么时候和亚历克斯提过父亲那段《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旋律?
这三个字像带着魔力,瞬间攫住了林烨的全部心神。那个神秘学者,那个潜藏在父亲往事迷雾深处的引导者,终于不再仅仅提供冰冷的档案和只言片语的暗示,而是给出了一个可能承载着直接声音的入口。
云盘链接和密码就躺在邮箱里,像一个潘多拉魔盒的电子钥匙。林烨的手指悬在触摸板上,微微颤抖。他渴望知道真相,却又恐惧那真相的重量。此刻,距离总决赛帮唱环节直播开始,只剩下不到三个小时。
“小烨,该去化妆间做最后准备了!”李悦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林烨猛地回过神,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那个链接从脑海中暂时驱逐。现在不是时候。他必须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即将到来的、与亚历克斯的史诗级合作中。父亲的秘密已经纠缠了他太久,他不能让它毁掉这个舞台。
“来了。”他应了一声,关掉电脑屏幕,起身开门。脸上已经恢复了属于歌手林烨的、专注而平静的神情。
总决赛的演播大厅,气氛与以往任何一次都截然不同。空气仿佛被压缩过,带着灼热的张力。台下坐着的不再仅仅是五百位大众评审,还有更多业界名流、媒体代表,无数的镜头对准舞台,准备记录下这巅峰对决的时刻。直播信号已经接通,千万观众守在屏幕前。
林烨和亚历克斯站在舞台后方阴影处,进行最后的开声和状态调整。亚历克斯穿着定制的演出服,气场沉稳如山岳。他看了一眼身旁闭目凝神的林烨,低声道:“记住我们构建的音乐世界,忘记比赛,忘记观众,只记住旋律和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林烨睁开眼,点了点头。他试图将所有的杂念——云盘链接、父亲、王卫国、代价——都压入心底最深处,用【心智屏障】牢牢封锁。
主持人何炯充满激情地介绍了这史无前例的合作,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灯光暗下,只余几束幽蓝的光柱,如同通往异世界的大门。
前奏响起,是《Bohean Rhapsody》那标志性的、如同命运叩门般的多声部阿卡贝拉合唱,经过重新编曲,更添空灵与诡谲。亚历克斯和林烨的声音加入,精准而和谐,瞬间将所有人拉入了那个充满怪诞与挣扎的音乐叙事之中。
“Is this the real 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这是真实人生,还是梦幻一场?)
亚历克斯的声音如同精致的瓷器,冰冷而华丽,带着对存在的质疑。
“Caught in andslide, no escape froreality.”(陷入滑坡,无法逃离现实。)
林烨接上,声音沙哑,带着被命运裹挟的无力感,那其中似乎隐隐掺杂了一丝他自己都未完全察觉的、属于林建国的影子。
两人的声音交织、碰撞、融合。亚历克斯的技术为整首作品搭建起恢弘而坚固的骨架,他的高音如同利剑,刺破苍穹;而林烨的情感则如同奔涌的血液,为这骨架注入炽热的生命。歌剧部分的华丽咏叹,硬摇滚部分的狂暴宣泄,在他们二人的演绎下,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后台的其他歌手和工作人员也屏息凝神。这已经超出了比赛的范畴,这是一场顶级的音乐盛宴。
然而,就在歌曲进行到那段充满忏悔与挣扎的摇滚过门,电吉他发出撕裂般的咆哮时,林烨一直强行压抑在心底的阴影,如同找到了裂缝的洪水,猛然冲破了【心智屏障】的封锁!
父亲的脸,那台老旧的机床,王卫国名字,处分决定书上冰冷的文字,“代价远不止于此”的判语……所有画面和声音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
“Ma, life had just begun,”(妈妈,人生才刚刚开始)
“But now Ive gone and thrown it all away——”(但现在我却把它全都抛弃了——)
当唱到这一句时,林烨的声音不再是表演,而是变成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带着血丝的哀嚎与忏悔!那声音中的痛苦、悔恨、不甘与绝望,是如此真实,如此具象,仿佛他真的就是那个亲手扼杀了什么、背负了沉重罪孽的人!
这突如其来的、远超排练时的情感火山爆发,让整个现场都为之震颤!亚历克斯震惊地看向他,伴奏乐队也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迟疑。
效果……是毁灭性的,也是震撼性的。
这失控的、近乎自毁式的投入,赋予了这首歌一种近乎邪典的、令人头皮发麻的魅力。它不“完美”,却直击灵魂最黑暗的角落。
后台,李悦捂住了嘴,眼中充满了惊恐与担忧。张哲脸色煞白。陈艺迅死死盯着屏幕,骂了句脏话:“这傻小子……他妈的把命都唱进去了!”
歌曲在一声沉重的叹息般的尾音中结束。
掌声如同迟来的海啸,轰然爆发,经久不息!许多人站了起来,疯狂地喊着他们的名字。这表演无疑取得了巨大的、现象级的成功。
但林烨站在台上,在耀眼的灯光和疯狂的欢呼声中,却感觉浑身冰冷,如同刚从冰水里捞出来。他几乎虚脱,亚历克斯不动声色地扶了他一下。
回到后台,媒体的长枪短炮立刻围了上来,各种赞誉和问题扑面而来。林烨机械地应付着,大脑一片空白。
好不容易摆脱了人群,回到专属休息室,他立刻反锁了门,将所有的喧嚣隔绝在外。他靠在门上,剧烈地喘息着,冷汗已经浸透了演出服。
他颤抖着拿出手机,连接上酒店的Wi-Fi,不再有任何犹豫,点开了那个云盘链接,输入密码。
里面只有一个音频文件,文件名是:《林建国口述 - 补录于1980年冬》。
1980年冬?事故发生的第二年?
林烨的心脏狂跳起来,他插上耳机,按下了播放键。
耳机里传来一阵嘈杂的电流声,然后是一个年轻许多、但林烨绝不会听错的声音——父亲林建国的声音。那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沙哑,以及一种深不见底的……痛苦。
“…………(沉默,沉重的呼吸声)……卫国哥走了……他们都说,是并发症……可我知道……我知道不全是因为那伤……”
音频里,年轻林建国的声音哽咽了一下。
“那天……那天要不是我非要调试那台旧机床,想赶在汇演前把琴弦的调音器做出来……卫国哥也不会过来帮我……就不会……”
汇演?琴弦调音器?林烨猛地抓住了关键词。父亲沉默的吉他,和那场事故,果然直接相关!
“……我答应过嫂子,尽我所能……补偿……可是……可是那把吉他……我看见它就……我就想起卫国哥倒下去的样子……我再也……再也弹不了了……”
声音在这里被巨大的哽咽和压抑的哭声打断。
音频很短,到这里就戛然而止。
林烨僵在原地,耳机里只剩下嗡嗡的电流杂音,如同他脑海中的轰鸣。
真相,以最残酷的方式,揭开了冰山一角。
父亲放弃音乐,不是因为事故本身的处罚,而是因为无法面对那沾着工友鲜血的、与他音乐梦想直接相关的根源——那把吉他,那个他为了音乐梦想而冒险的下午。
这,就是“代价”的一部分吗?
就在这时,休息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门外传来亚历克斯经纪人礼貌的声音:“林先生,方便吗?亚历克斯想和您聊聊刚才的表演,以及……您提到的那段特别的旋律。”
林烨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旋律?他什么时候和亚历克斯提过父亲那段《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