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相术是老祖宗的大数据与行为心理学”-《失业后,我靠刷朋友圈成神棍》

  晦暗中的微光

  显示屏的光映在朱革脸上,变幻不定。他手指有些僵硬地滑动着屏幕,耳边是玄微子那带着几分慵懒,却又精准得令人心惊的讲解声。他们已经在那片明星离婚的舆论沼泽里浸泡了快一个小时。

  “……所以,你看这个ID‘人间清醒大明白’,”玄微子用光标圈定一条长篇大论、看似公允分析双方责任的评论,“用词考究,逻辑看似严密,但频繁使用‘毫无疑问’、‘显而易见’这类绝对化词汇,且在反驳他人观点时,习惯性使用‘你太天真了’、‘不懂就别瞎说’这类贬低性语句。这种语言模式,结合其过往发言偏好关注社会负面新闻和争议话题,高概率对应一种‘恃才傲物’、‘愤世嫉俗’的心态。面相上,容易出‘眉骨高耸压目’(性情高傲)、‘颧骨高凸无肉’(权力欲强、刻薄)的特征。当然,这只是模型推测,但他现实中人际关系紧张、易招口舌是非的可能性,不低。”

  朱革努力跟着玄微子的思路,试图将那些抽象的语言模式和虚拟的ID,与脑海中模糊的面相概念对应起来。这感觉就像在学一门全新的、语法极其怪异的外语,每一个“单词”(网络行为)都对应着一种复杂的“释义”(性格心态),而最终要翻译成的“句子”(面相判断),却又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概率。

  “觉得晕?”玄微子似乎看出了他的吃力,暂停了讲解,拿起那罐还没喝完的可乐,又灌了一口。

  朱革老实地点点头:“有点……像是在死记硬背,而且还不确定背得对不对。”

  “正常。”玄微子并不意外,“传统相术学徒,光是背诵《麻衣神相》、《柳庄神相》里的歌诀和图谱,没个三年五载也入不了门。我这套‘野路子’,是把那些歌诀和图谱,用现代数据分析的方式重新解构了,门槛低了点,但根基不牢,更容易跑偏。”

  他放下可乐罐,身体前倾,双手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调出一个看起来更加复杂、布满各种节点和连线的思维导图界面,标题赫然是——《相术核心要素与现代学科映射关系初探》。

  “换个你能更容易理解的说法。”玄微子指着屏幕上的导图,“别把相术想得太神秘。你就当它是一门,起源于古代,基于海量(虽然当时没这个概念)人体观测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的,关于‘人体特征、行为模式与性格命运关联性’的……交叉应用学科。”

  他拖动鼠标,高亮了几个节点:

  “比如,‘面相十二宫’,对应的是什么?额头的‘官禄宫’,可以粗略理解为‘事业成就预测区’;眉毛的‘兄弟宫’,关联‘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眼睛的‘田宅宫’,涉及‘情感稳定度和家庭观念’……这像不像一套古老版的‘人格特质分区理论’?”

  朱革看着那些熟悉的宫位名称被赋予如此“科学”的解释,感觉十分怪异,但又无法反驳。

  “再看‘气色’,”玄微子继续道,“印堂发黑,为什么主霉运?从现代医学看,可能对应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肝脏排毒功能不佳导致的肤色暗沉和血液循环问题。一个人处于这种生理状态下,判断力下降、情绪低落、容易出错,招致‘霉运’不是顺理成章吗?‘红光满面’主喜庆?可能是心情舒畅、血液循环好、身体健康的外在表现,这种人自然机会多,做事顺。”

  他顿了顿,又点开另一个分支:“还有‘行为相’。一个人走路姿势、说话语速、手势眼神……这些是不是现代行为心理学和微表情分析的重点研究对象?相术里说‘行路低头者多思’,‘言语急快者性躁’,‘眼神飘忽者心不定’,跟行为心理学的结论有多大本质区别?”

  朱革下意识地回想自己公司里那些同事,似乎……还真有那么点对应关系?那个总爱低头走路、沉默寡言的同事,确实心思重;那个说话像机关枪的项目经理,脾气是出了名的火爆;那个汇报工作时眼神总往别处瞟的下属,确实有点靠不住……

  “至于‘大数据’,”玄微子回到了他最初的观点,“古人没有服务器,没有算法,但他们有师承,有典籍,有代代相传的、成千上万的‘案例库’。他们通过观察无数的人,总结出‘鼻梁起节的人大多固执’,‘耳垂厚大的人多半心宽’,‘嘴唇薄的人往往言辞犀利’……这些经验性的结论,虽然受时代局限,样本也可能存在偏差,但其内在逻辑,不就是一种基于‘数据’的归纳和关联性分析吗?”

  他看向朱革,眼神锐利:“我做的,无非是把古人那个模糊的、依赖个人记忆和感悟的‘案例库’,尝试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进行量化、结构化,并引入新的变量(比如网络行为数据),试图构建一个更庞大、更精准的模型。当然,这模型现在还很粗糙,漏洞百出,但方向没错。”

  朱革怔怔地听着,感觉自己过去三十多年建立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正在被一种奇异的、混合了古老玄学和现代科技的逻辑体系撬动。如果抛开那些神秘主义的外衣,相术的核心,似乎真的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基于经验的观察学和概率预测学。

  “所以……它其实不迷信?”朱革迟疑地问道。

  “迷信的是人,不是学问本身。”玄微子嗤笑一声,“任何学问,一旦被盲目崇拜,脱离实际,都会变成迷信。医学能救人,也能被庸医用来害人。相术也一样。用它来洞察人性,规避风险,提升自我认知,是正道。用它来装神弄鬼,骗财骗色,或者宿命论地认定一切无法改变,就是走火入魔。”

  他指了指朱革:“就像你,印堂发黑,运势走低,这是基于你当前状态(失业、情感打击、精神压力)的判断,是大概率事件。但这‘黑’不是永久性的 tattoo,它会变。你心态调整了,找到新方向了,努力行动了,‘气色’自然会慢慢转变,运势也会随之波动。相术看的是一种趋势,一种可能性,而不是板上钉钉的判决书。”

  这番话,像一道光,穿透了朱革心中厚厚的阴霾。他一直沉浸在“命该如此”的绝望中,却从未想过,“命”或许更像是一条河流,有固定的河道(先天条件、大环境),但水流的速度、清澈程度、乃至偶尔的改道,都受到无数后天因素(个人选择、努力、心态)的影响。

  而相术,可能就是一门帮助人看清河道情况、预测水流变化、甚至在某些节点尝试“疏浚”或“筑坝”的学问?

  这个想法让他心跳微微加速。

  “那……学习这个,真的能改变什么吗?”他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能,也不能。”玄微子的回答依旧带着那种令人抓狂的辩证,“它不能让你凭空捡到五百万,不能让你讨厌的领导立刻暴毙,也不能让离开你的老婆回心转意。”

  朱革的眼神黯淡了一下。

  “但是,”玄微子话锋一转,“它能让你在看人时多一分清醒,在做事时多一分谨慎,在机会来时多一分把握,在陷阱面前多一分警惕。它能帮你更好地理解自己性格的优劣势,知道在什么时候该收敛锋芒,什么时候该全力出击。它能让你明白,有些人不可深交,有些事强求不得。”

  他看着朱革,语气带着一种奇异的蛊惑力:“说白了,它能提升你的‘洞察力’和‘决策质量’。对于你现在这摊烂泥般的处境来说,哪怕只是提升百分之十的洞察力和决策质量,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提升百分之十的洞察力和决策质量……

  朱革反复咀嚼着这句话。对于一个在职场混迹多年、却最终被淘汰的中年人来说,他太清楚这百分之十的重要性了。很多时候,成功与失败,就在于那关键几步的判断和选择。

  他看着屏幕上那些依旧在不断滚动的、代表着人性复杂光谱的评论,再回想玄微子刚才那套将古老相术解构为“大数据”和“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心中那点因为荒诞而产生的抵触,渐渐被一种强烈的、想要掌握这种“洞察力”的渴望所取代。

  他不知道这条路最终会通向哪里,不知道学习这“离谱”的相术能否真的让他摆脱困境。

  但他知道,他不想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被动挨打,直到被生活彻底击垮。

  他想抓住点什么,哪怕是根稻草。

  而现在,玄微子递过来的,似乎不是稻草,而是一套看起来歪歪扭扭、却可能通往新方向的……工具箱?

  “我……想学。”朱革抬起头,看向玄微子,眼神里不再全是迷茫和绝望,而是多了一丝确定的光芒,“请……教我。”

  玄微子对于他这个正式的表态,脸上依旧没什么波澜,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想学可以。不过,我的教学方式,你可能得适应适应。”他说着,随手关掉了那个复杂的思维导图,重新切回了明星离婚的评论区界面。

  “现在,我们继续。刚才分析了语言模式,接下来,教你点更基础的,如何通过一个人的社交网络头像,初步判断其大致的性格倾向和自我认知……”

  窗外的夜色渐深,城市依旧喧嚣。

  在这间充斥着檀香、泡面味和电子设备嗡鸣的“道观”里,朱革关于相术的认知,被彻底刷新和重构。他不再将其视为迷信,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其背后那套古老而独特的观察世界、分析人性的逻辑体系。

  他的“潜龙勿用”之卷,在经历了生死徘徊和认知颠覆后,终于开始触及那晦暗深渊中,第一缕源自于“知”的微光。

  而这微光,正指引着他,走向一条前所未有、且注定“离谱”的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