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武道四重-《骨之恶来》

  天色渐晚,血水洇红了一整片草地,

  此时,天地间仿佛被一层灰暗的幕布笼罩,阴沉沉地压向这方山谷,似是要将这世间仅存的微渺生机也一并吞噬。

  转眼几个时辰过去,王举依旧气息奄奄,形疲神馁。

  也幸好,这方山谷处地偏僻,曾经又有白猿坐镇,野兽受摄于其气息,不敢靠近。

  俄而,暮霭沉沉,寒风渐起,夜幕骤临。

  王举周身气息内敛,但身上散发出一股热气,驱散周遭寒意。

  这是火行灵果的力量。

  他摘了三枚灵果,一枚为金行,最先服下,强化躯壳内外,而后服下的两枚是火行与木行灵果。

  木行灵果蕴含生机,能助他治疗伤势,修补经络,然而他伤势实在严重,生机不断流逝,灵果的木属秘力也是力有未逮。

  心属火,火行灵果的秘力如同一剂强心针,使他大心神气不衰,这是他能坚持要现在的重要因素。

  但仅这两枚灵果,也仅仅是能吊住他的命而已,想让他身体恢复都不可能,更别说涅盘重生。

  ……

  入夜。

  万籁俱寂,只剩死寂。

  阴时已至,王举气息微弱,如同风中残烛。

  夜间,是阴气、死气最浓厚的时候,这个时间对性命垂危的人来说最危险。

  一不小心,最后一口阳气被吞没,人就咽气死亡了。

  所以很多人死,都是在晚上阴时死亡,白天有阳气,哪怕吊着一口气,人也轻易死不了。

  此时,王举自知命悬一线。

  他虽是卧睡,但意识清醒,对自身状况非常清楚。

  今晚熬的过,就有涅盘的机会,熬不过,或许就要长眠于此。

  如此关口,王举反而生出一种坦然之意,往日一桩桩事情如同走马灯似的在他脑中飘过。

  从打破胎中迷盘,到父亲死亡,生母改嫁,再到被逼压摘骨、与老太婆对赌,还有觉醒武象神通,修炼功法,逃出侯府,外出闯荡……

  但一切纷争、恩怨,在在生死关头,似乎都算不了什么。

  常言,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看不透,心神为恐惧摄服,惶惶而终,但看透后,哪怕看不见生路,亦能积极从容应对。

  寒风拂面,王举内心静谧,若止水无澜,不起一丝涟漪。

  若命绝于此,权当江湖宿梦一朝醒,恩怨情仇俱作尘烟散,从此解脱,无复世间烦扰。

  若能熬过此劫,彼时当如浴火凤凰,涅盘重生,重执枪刃,再踏江湖,以酬壮志。

  念及此,王举神色流露出一股泰然之意。

  安忍不动如大地!

  王举仿若与天地相融,此时他虽处天地暗室,但有一灯魂尚明。

  阴气如风,吹的魂灯明暗忽闪,然而那豆大的火苗依旧顽强跳跃,于黯淡边缘一次次重燃,散发着微弱却不屈的光芒。

  命悬一线,自当坚韧不拔。

  神魂似烛火在黑暗中摇曳,意志若灯油,使之生生不息。

  晦寿锻骨功运转,平日体内积蓄蕴藏的海量生机徐徐吐露出来。

  点点暗芒在王举周身汇聚,邪煞气入体,亦是在补益身躯。

  同时,这种气息也在侵蚀王举神智,今天入魔一次,王举心神不稳,一下似就要被拖入魔渊。

  然而狮子卧伏,自有莫大之功德,将邪煞之气降伏在外,使之不可侵心。

  ……

  晦暗黑芒在他周身汇聚,浸入于他破碎的经脉与脏腑之间。

  每一次触碰,都带来一阵酥麻的刺痛,那是在与释放出的生机共同修复他千疮百孔的身体。

  黑暗中,他身体开始发生惊人的变化。

  断裂的经脉处,有墨色的丝线缓缓生长、交织,骨骼发出清脆的噼啪声,仿若在重塑。

  肌肉也在不断地紧绷、隆起,每一寸肌肤都散发着蓬勃的生机,逐渐褪去了之前的苍白与死寂。

  不知不觉,王举气息愈发稳固,他狮身侧倚,身姿沉稳,仿若与大地相融,静穆之间隐有磅礴之气。

  不知不觉,又几个时辰过去。

  夜幕将褪,墨色渐淡,浓稠如漆的夜色悄然被晨曦撕开一道裂口。

  天际线处,几缕微光隐隐透出,似在云层背后悄悄攒聚力量。

  卧狮蓄势,沉稳如山。

  王举身子微微颤动。

  俄而,其耳微动,似闻远声。

  须臾,他双眸缓缓睁开,目露精光,幽森如渊。

  他沉喝一声,立身而起,身子抖动,似有金毛烈烈,威风凛凛!

  他腰身舒展,骨骼发出“咔咔”脆响,声震空谷,惊起林中宿鸟。

  王举仰天长啸,声震林壑。

  一日涅盘!

  他身体不仅恢复到巅峰状态,且修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王举站了个浑圆桩,他体内筋骨腾展,身子骨节如伞一般节节撑开。

  他周身气息若有似无地流转,看似轻柔缥缈,却又暗藏锋芒。

  武道四重,刚柔并济!

  此境还有一种标志,乃是气劲外溢!

  王举运功,他劲力与气血相合,体表血色幽芒闪烁,足有三尺三寸三分长。

  旁人气劲皆是血色,而他血气沾染邪煞秘力,因此血色中又覆有幽芒,近乎黑红。

  除颜色之外,气劲外溢的尺寸也是判断武道根基的一个重要标志。

  寻常武人的气劲,在刚踏入第四境时,还不到一尺长,多为六寸、九寸,能达到一尺多,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像那侯府大兄王宪元,那一日在宴会上展示实力,气劲就不足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武道根基浅薄的缘故。

  若是能过两尺,那就是天才俊杰了,在武院之中,亦属罕见。

  接近三尺的人物,在整个大淳历史上,都寥寥无几。

  至于三尺多的人,王举既未听过,也未在书上看到过。

  “我那同母异父的弟弟,号称入圣之姿,不知有几尺几寸?”

  王举意念微动,双手虚握,缕缕气劲发出爆响,威力惊人。

  他单手一挥,一道肉眼可见的血色幽刃呼啸而出,击中远处巨石,石面上瞬间出现一道深深沟壑,石屑飞溅 。

  这就是气劲外溢的厉害!

  隔空伤人,数米之外取人首级,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