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皇帝犹豫不决,苏桐心生焦虑-《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

  暮色四合,苏桐从御书房外离开,心中忧虑难消,**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御花园。此时,御花园中梅香幽幽,落雪无声。**她站在廊下,望着远处宫墙尽头渐隐的天光,手中紧攥着一份新拟的奏折,指尖微凉。

  她心中清楚,皇帝这几日心绪不宁,朝堂之上守旧派连番上奏,言辞激烈,甚至有人以辞官相逼。而玄烨宸始终未有明确表态,这让苏桐心中隐隐不安。

  她曾设法求见,却被宫人婉拒。皇帝忙于政务,连晚膳后也未如往常般到御花园散步。她心中焦灼,若再不与皇帝当面陈情,恐怕新政将被彻底搁置。

  · · ·

  夜风微起,吹动檐角铜铃叮咚作响。苏桐立于偏殿外,低声与一名小太监交谈。那小太监年岁尚轻,眉眼间透着几分机灵,见苏桐言语温和,又赠了他一包宫外特制的糖点,便压低声音道:“陛下这几日心情不好,前日守旧派几位老臣又来进言,说新政扰民,动摇国本……”

  苏桐眉头微蹙,面上却不显。

  “可有安排?”她问。

  小太监点头:“陛下今夜会去御花园赏梅,说是想静一静。”

  苏桐心中一动,轻声道:“多谢你了。”

  小太监摆摆手,转身匆匆离去。

  · · ·

  御花园中,雪覆梅枝,暗香浮动。苏桐提着灯笼,立于小径转角,静候皇帝到来。

  不多时,远处传来脚步声,夹杂着低语。她微微侧身,待那群人走近,便缓缓出列,屈膝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玄烨宸脚步一顿,抬眸望来。他身着玄色龙袍,神情略显疲惫,目光落在苏桐身上时,略显迟疑。

  “你怎会在此?”他问。

  “臣妾知陛下近日政务繁忙,未能求见。今夜风雪,梅香清冽,便斗胆在此等候,想与陛下聊聊新政。”她语气温和,却透着一丝急切。

  玄烨宸未立即回应,只是缓步向前,目光落在远处那株开得最盛的红梅上。

  “你可知,昨日兵部尚书请辞,说是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他语气平静,却透着几分疲惫,“还有礼部几位老臣,皆言新政不合祖制。”

  苏桐心头一紧,却仍稳住神色。

  “陛下,新政并非废除旧制,而是因时而变。若因几人之言便止步,岂非让百姓无所适从?新军训练已有成效,税赋改革亦使地方财政宽裕,这些皆有据可查。”

  玄烨宸沉默片刻,轻叹一声:“朕知道你用心良苦,只是……朝堂之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守旧派并非全无道理,他们所虑,亦是社稷安稳。”

  苏桐望着他,心中一紧。

  “陛下可曾想过,守旧派为何如此急切反对新政?”她缓缓道,“他们并非为国,而是为己。新政若成,他们手中的权势便将削弱。陛下若因他们之言而止步,岂非让真正为国为民之人寒心?”

  玄烨宸眉头微蹙,似在思索。

  “那你可有把握,新政能稳住朝局?”他终于开口。

  苏桐迎上他的目光,坚定道:“臣妾不敢言万无一失,但若陛下能再给臣妾一些时间,新政必能站稳脚跟。届时,百姓安居,国库充盈,陛下亦可安心。”

  玄烨宸沉默良久,终是缓缓点头:“你且继续推行,朕……再看看。”

  他语气未有决断,却已不再如前几日那般冷漠。

  · · ·

  夜风渐起,吹动梅枝,花瓣飘落。苏桐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心中并未如往常般轻松。

  她明白,新政虽有成效,但在守旧派的围攻下,仍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她必须做些什么。

  · · ·

  回到寝宫,苏桐命人取来笔墨,开始整理新政推行以来的详细数据。她将各地税赋变化、军备进展、民生改善一一列出,并附上具体案例。

  她翻阅案卷,目光落在一份奏报上。那是岭南一位官员的呈报,称新政虽遭守旧派反对,但当地百姓已感受到变化,商贾往来频繁,税赋收入比往年增加三成。她心中一动,想起那日御花园中,皇帝提及兵部尚书请辞之事。

  “那位尚书虽表面反对新政,但其辖下州府,新政却推行得最为顺利。”她低声自语,细细思索后,她意识到,这或许可以作为突破口。若能将此例呈上,并暗示这位尚书并非真正反对新政,而是迫于守旧派压力,或许能让皇帝对新政更有信心。

  · · ·

  夜深,烛火微摇。

  苏桐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刚拟好的奏折。她目光沉静,心中却翻涌不休。

  她明白,自己不能再等。

  若皇帝始终犹豫不决,新政终将被扼杀。而她,必须主动出击。

  她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稀疏的星辰,心中已有决断。明日,她将亲自拜访几位中间派大臣,争取他们的支持。她会将岭南的案例和那位尚书辖下的成效作为证据,向他们展示新政的潜力与可行性,让他们看到,新政并非孤军奋战,而是有实际成果支撑的改革。

  她不能让这一切功亏一篑。

  · · ·

  风雪未止,宫墙外的灯火渐次熄灭。

  苏桐转身,将奏折放入案上,指尖轻抚那枚玉佩——正是前日从皇后密探手中所得。她凝视片刻,轻轻将玉佩收起,仿佛收起了最后的犹豫,同时心中已有了利用玉佩中所藏线索的计划,或可借此牵动守旧派内部,为新政争取更多空间。

  屋内,烛火跳动,映出她坚定的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