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刘经理那边我之前沟通过好几次,他最看重的就是传统手艺的地道和产品品质的稳定。”孙晓刚好端着水杯走过来,听见两人的对话笑着补充,“咱们用的竹丝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三年以上毛竹,劈丝、打磨、晾晒每一步都没省,收纳篮的接口处都做到了藏而不露,完全符合国家标准里的要求,他肯定挑不出毛病。”
王爷爷手里拿着一把细砂纸,正在打磨一个刚编好的挂屏边框,闻言抬头附和:“晓丫头说得对,做手艺活儿来不得半点虚的。你看这挂屏的竹丝,粗细均匀,颜色也一致,编织的纹路没有一处错乱,比机器做的还规整。”他把挂屏递给赵磊,“你摸摸看,所有边角都打磨光滑了,没有一点毛刺,这才是老巷竹编该有的样子。”
赵磊接过挂屏,指尖顺着竹丝纹理轻轻划过,触感细腻温润,忍不住赞叹:“王爷爷,您这手艺真是绝了!难怪之前有客户说,咱们的产品拿到手里就觉得踏实,比那些流水线做的有温度多了。”
“这温度就是用心磨出来的。”王爷爷放下砂纸,拿起另一根竹丝示范,“劈丝的时候要力道均匀,竹丝断面得是规整的矩形,厚薄得跟头发丝差不多;编织时经纬线要拉紧对齐,该疏的地方不拥挤,该密的地方不松散。你们年轻人学得快,但越到后面越要沉下心,不能图快而丢了细节。”
陈屿和赵峰那边正忙着给挂屏上色,选用的都是环保染料,颜色鲜亮却没有刺鼻气味。赵峰拿着小刷子小心翼翼地给“平安”二字描色,生怕颜料沾到旁边的竹丝上,嘴里还念叨着:“陈屿哥,你说咱们这颜色搭配会不会太素了?刘经理是南方人,会不会更喜欢鲜艳点的?”
陈屿正在给挂屏边缘补色,闻言停下手里的动作:“之前孙晓姐特意问过刘经理,他说南方市场现在就喜欢这种原木色打底、局部点缀浅色系的风格,看着清雅环保。而且咱们的染料都是经过检测的,无毒无异味,符合安全标准,这也是个加分项。”他看了眼赵峰的作品,“你这描色挺均匀的,就是‘安’字下面的点稍微轻了点,再补一点颜色会更饱满。”
赵峰凑近一看,果然发现自己描的点比陈屿的浅了些,连忙拿起刷子补了补:“还好你提醒我,不然这么小的细节要是被客户发现了,多影响口碑啊。”
“细节决定成败嘛。”林晚手里编着小挂件,抬头笑着说,“我昨天编蝴蝶挂件的时候,乐乐说我颜色搭配单调,后来我换了两种浅色系竹丝,编出来的效果确实好多了。刚才我看了下订单要求,小挂件要搭配不同的颜色组合,咱们得注意别重复太多。”
乐乐坐在林晚旁边,手里飞快地编着一个小兔子挂件,闻言点点头:“林晚姐说得对,我已经把颜色搭配记下来了,每种组合编十个,这样可户拿去也方便搭配销售。孙晓姐,你看我这个小兔子的耳朵编得怎么样?是不是有点歪?”
孙晓凑过去看了看,拿起挂件调整了一下:“稍微往左边挪一点就好了,你看这样是不是对称多了?乐乐你现在手艺越来越熟练了,编得又快又好,这些小挂件有你把关,我放心多了。”
工作室里的竹丝清香混合着淡淡的染料气息,大家各司其职又互相照应,编织声、打磨声、偶尔的交流声交织在一起,热闹而有序。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巷子里传来了各家各户做饭的香气,林晚看了眼时间,说道:“都十二点多了,我去巷口的面馆给大家订几份面吧?还是老样子,一半牛肉面一半青菜面,怎么样?”
“好啊好啊,我早就饿了!”赵磊放下手里的收纳篮,伸了个懒腰,“昨天忙到那么晚,今天一早又来干活,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我跟你一起去,顺便买点矿泉水回来。”赵峰站起身,活动了一下久坐的腰肢,“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得多喝点水补充体力。”
两人刚走没多久,工作室门口就传来了脚步声,孙晓抬头一看,惊喜地说道:“张奶奶?您怎么来了?”
张奶奶手里拎着一个竹篮,笑着走进来:“我在家做饭,想着你们肯定又忙得没时间吃饭,就给你们炖了点绿豆汤,清热解暑。还有我烙的玉米饼,都是粗粮,你们垫垫肚子。”
她把竹篮放在桌子上,拿出保温桶倒出绿豆汤,清甜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这绿豆汤我煮了一个多小时,放了点冰糖,不甜不腻,你们尝尝。”
王爷爷连忙道谢:“张嫂子,你真是太有心了!每次都惦记着我们,真是麻烦你了。”
“麻烦啥呀!”张奶奶摆了摆手,拿起一个收纳篮仔细看着,“你们为了老巷的竹丝忙活,我们看着都高兴。这篮子编得真周正,比我年轻时候编的还好看,竹丝处理得也干净,没有一点杂色。”
“这还得谢谢您上次给我们的竹丝呢,韧性特别好,编织起来特别顺手。”孙晓给张奶奶递过一杯绿豆汤,“等我们忙完这阵子,就办个答谢会,到时候一定请您来尝尝我们做的点心,再给您送个定制的竹编小摆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不用不用,你们年轻人创业不容易,我能帮上一点小忙就开心。对了,我邻居家的姑娘听说你们工作室招人,问能不能来学习竹编手艺?她从小就喜欢这些手工活,就是没人教。”
“当然可以啊!”孙晓眼睛一亮,“我们正想扩大团队,培养更多会竹编的年轻人呢。只要她肯学、能吃苦,我们一定好好教她,王爷爷还能亲自指导。”
“那可太好了,我回头就让她来工作室找你。”张奶奶喝完绿豆汤,又叮嘱了几句“别太累着”,才笑着离开。
张奶奶刚走,赵磊和赵峰就提着面条和矿泉水回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面一边聊天,气氛轻松又热闹。赵磊咬了一大口玉米饼,含糊地说道:“张奶奶的手艺真好,这玉米饼又香又有嚼劲,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
“等忙完这订单,咱们也学着做点点心,答谢会的时候给邻居们尝尝。”林晚提议道,“就用咱们工作室的竹篮装着,又好看又实用,还能展示咱们的产品。”
“这个主意好!”陈屿赞同道,“我可以网上搜点传统点心的做法,比如绿豆糕、桂花糕,都是适合夏天吃的,做法也不算复杂。”
孙晓点点头:“就这么定了,等订单完成,咱们抽一天时间一起准备。现在大家吃饱喝足,咱们再加把劲,争取下午把大部分活都干完。”
短暂的休息过后,众人再次投入到工作中。有了上午的基础,下午的进度更快了。张强和赵磊配合得愈发默契,张强编织篮身时,赵磊会提前把需要的竹丝整理好,按照粗细分类摆放,每完成一个收纳篮,两人都会仔细检查一遍,确保没有松动、没有毛刺,才放进成品堆里。
“强子哥,你看这个收纳篮的提手,是不是有点太硬了?”赵磊拿着一个刚做好的收纳篮问道,“我试着提了一下,手感不如之前的舒服。”
张强接过来看了看,又用手弯折了一下提手:“确实有点硬,可能是竹丝晾晒的时候太干了。咱们用温水稍微泡一下提手,再重新固定一下,手感就会柔软多了,还不会影响牢固度。”
两人立刻找来一个盆,倒上温水,把收纳篮提手泡在里面。王爷爷走过来看了一眼,说道:“这个办法可行,但泡的时间不能太长,五分钟就够了,不然竹丝会变形。泡好后用毛巾擦干,再用手反复揉搓几下,让竹丝恢复韧性。”
按照王爷爷的方法处理后,收纳篮的提手果然变得柔软适中,赵磊提着试了试,满意地说道:“这下舒服多了,还是王爷爷经验丰富,不然咱们这收纳篮就得返工了。”
另一边,陈屿和赵峰已经完成了所有挂屏的编织和上色,正在进行最后的打磨和上光。“陈屿哥,这个挂屏的颜色好像有点不均匀,这里稍微深了点。”赵峰指着一个“福”字挂屏说道。
陈屿凑近看了看,拿出一块细棉布轻轻擦拭:“没事,这是染料没完全干透,用棉布擦一下就能均匀些。上光的时候要注意薄涂多遍,这样挂屏看起来会更有光泽,还能起到防潮防虫的作用。”
林晚和乐乐的小挂件也编得差不多了,五颜六色的小鸟、蝴蝶、小兔子挂件摆了满满一桌子,看得人眼花缭乱。“孙晓姐,你看咱们的小挂件都编完了,一共286个,比计划多了86个呢!”乐乐兴奋地数着挂件,小脸通红。
孙晓走过去一看,忍不住赞叹:“这么多!每个都这么精致,乐乐你真是咱们的小功臣。这些多出来的挂件,正好可以当赠品送给刘经理,让他多了解咱们的产品。”
下午四点多,所有产品都已经完成,工作室的桌子上、架子上摆满了成品:22个收纳篮整齐排列,竹丝纹路清晰,造型端正;20个挂屏色彩清雅,字迹工整,边框打磨得光滑圆润;286个小挂件色彩丰富,形态可爱,没有一个有瑕疵。
“终于完成了!”赵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疲惫但又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咱们这两天真是连轴转,总算没白费功夫。”
孙晓拿起一个收纳篮,按照标准仔细检查:“竹丝无裂痕、无异味,编织牢固,造型端正,完全符合要求。大家都辛苦了,咱们的产品绝对能让客户满意。”
就在这时,孙晓的手机响了,是刘经理打来的。“孙经理,我已经到你们老巷门口了,你们工作室在哪里啊?我带着团队过来了,想实地看看产品。”电话里传来刘经理爽朗的声音。
孙晓连忙说道:“刘经理,您稍等,我这就去接您!我们工作室就在老巷中间,挂着‘老巷竹编’的牌子,很好找。”
挂了电话,孙晓对大家说道:“刘经理他们到了,咱们赶紧把产品再整理一下,保持工作室整洁,让客户看到咱们的专业态度。”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把成品摆放得更加整齐,赵磊和赵峰还特意找来一块干净的桌布,铺在展示桌上。王爷爷则换上了一件干净的蓝色衬衫,整理了一下衣领,说道:“咱们既要展示产品的品质,也要让客户感受到咱们的诚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晓快步走到巷口,远远就看到几个穿着正装的人站在巷口张望,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微胖,笑容和蔼,正是刘经理。“刘经理,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孙晓连忙上前打招呼。
刘经理握住孙晓的手,笑着说道:“孙经理客气了,早就想来看看你们的老巷和工作室,今天总算如愿了。这条老巷古色古香,真是个养人的好地方。”
“您过奖了,快里面请!”孙晓领着众人往工作室走去,“我们的产品都是纯手工编织的,王爷爷是咱们的竹编老师傅,从事竹编手艺四十多年了。”
走进工作室,刘经理一行人立刻被满室的竹编产品吸引住了。“哇,这些产品也太精致了吧!”刘经理的助理忍不住赞叹,拿起一个蝴蝶挂件仔细看着,“这竹丝也太细了,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还能编得这么规整,真是不容易。”
刘经理走到收纳篮旁边,拿起一个仔细端详,又用手轻轻拉扯了一下竹丝,感受着韧性:“孙经理,你们这竹丝选得不错啊,韧性很好,应该是三年以上的毛竹吧?”
王爷爷笑着点头:“刘经理真是内行!这些竹丝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三年毛竹,劈丝后还要经过高温煮篾、晾晒、打磨等十几道工序,这样处理后的竹丝不仅韧性好,还能防潮防虫。”
“难怪手感这么好。”刘经理又拿起一个挂屏,看着上面的“平安”二字,“这编织工艺很地道啊,经纬线排列整齐,字迹清晰端正,没有一处接头外露,比我之前看的几家工厂的产品强多了。”
孙晓补充道:“刘经理,我们所有产品都符合GB/T-2020竹编制品国家标准,无毒无异味,强度和稳定性都经过了测试,您可以放心销售。这些挂屏我们还做了上光处理,日常擦拭都很方便。”
刘经理的团队成员也在各自检查产品,有人拿着小挂件翻看,有人仔细查看收纳篮的接口处,还有人用手触摸挂屏的边框,时不时低声交流几句,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孙经理,说实话,我之前还挺担心的,毕竟是第一次合作,又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刘经理放下挂屏,语气诚恳地说道,“但今天看到你们的产品和工作室的氛围,我彻底放心了。你们的产品不仅品质过硬,还带着手工的温度,这在现在的市场上太难得了。”
孙晓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刘经理,您能满意就好。我们一直坚持用传统手艺做产品,就是想让更多人感受到老手艺的魅力。后续如果您有任何需求,比如调整产品尺寸、搭配颜色,我们都可以配合。”
“好!”刘经理一拍大腿,“那咱们的合作就定下来了!这些产品我都很满意,现在就可以安排装车。后续我会把订单量加大,还会推荐给我身边做家居建材的朋友,相信你们的产品一定能打开南方市场。”
“太感谢您了,刘经理!”孙晓激动地说道,“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保证产品品质和交货时间,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王爷爷看着眼前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刘经理,谢谢您支持老手艺。我们做竹编的,就盼着这门手艺能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喜欢。以后您要是有客户想要定制产品,我们也能做,不管是婚庆用品还是家居摆件,都能满足需求。”
刘经理笑着说道:“那太好了!现在很多客户都喜欢定制产品,有你们这个手艺,咱们以后的合作空间可太大了。对了,你们这些产品的包装怎么样?运输过程中会不会损坏?”
“您放心,包装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张强连忙说道,“每个产品都会先用软纸包裹,再放进定制的纸箱里,纸箱里还会填充泡沫,防止运输过程中碰撞损坏。我们之前发过几次货,客户都反馈没有损坏。”
刘经理的助理检查了一下包装样品,点头说道:“这个包装很稳妥,应该没问题。那我们现在就安排司机过来装车吧?”
“好,我带你们去库房,产品都已经整理好了。”孙晓领着众人往库房走去,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装车的时候,巷子里的邻居们听说工作室来了南方的大客户,都纷纷过来看热闹。张奶奶、李爷爷、王大伯他们也来了,看着一箱箱竹编产品被搬上车,脸上都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晓丫头,真厉害!把咱们老巷的竹编卖到南方去了!”张奶奶拉着孙晓的手,激动地说道。
李爷爷也说道:“这都是你们年轻人努力的结果,也是咱们老巷的荣耀。以后咱们老巷的竹编肯定能越来越有名!”
刘经理看着热情的邻居们,笑着对孙晓说道:“孙经理,你们这老巷的邻里关系可真好,充满了人情味。我想,你们的产品之所以这么有温度,跟这份邻里情也分不开吧?”
孙晓点点头:“是啊,这次我们能顺利完成订单,还要多亏了各位长辈的帮忙。前两天我们竹丝出了问题,是大家把家里的存货拿出来,才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刘经理闻言十分感动:“真是难得!现在这样的邻里情不多见了。你们的产品有手艺、有温度、有故事,肯定能走得更远。等我回去把产品上架,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们销量情况。”
装完车已经是傍晚时分,夕阳把老巷的墙壁染成了温暖的金黄色。刘经理握着孙晓的手,再次说道:“孙经理,合作愉快!期待咱们下次再见,也期待你们能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合作愉快!刘经理一路顺风!”孙晓和众人一起挥手送别,看着货车缓缓驶出老巷,消失在街角。
“太好了!订单圆满完成了!”赵磊兴奋地跳了起来,“咱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林晚笑着说道:“是啊,这两天虽然累,但看着自己编的产品被客户认可,还能卖到南方去,真是太有成就感了。”
王爷爷看着众人开心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咱们不能骄傲。做手艺就是这样,要一直保持初心,精益求精,才能让老巷竹编走得更稳、更远。”
孙晓点点头,目光坚定:
王爷爷手里拿着一把细砂纸,正在打磨一个刚编好的挂屏边框,闻言抬头附和:“晓丫头说得对,做手艺活儿来不得半点虚的。你看这挂屏的竹丝,粗细均匀,颜色也一致,编织的纹路没有一处错乱,比机器做的还规整。”他把挂屏递给赵磊,“你摸摸看,所有边角都打磨光滑了,没有一点毛刺,这才是老巷竹编该有的样子。”
赵磊接过挂屏,指尖顺着竹丝纹理轻轻划过,触感细腻温润,忍不住赞叹:“王爷爷,您这手艺真是绝了!难怪之前有客户说,咱们的产品拿到手里就觉得踏实,比那些流水线做的有温度多了。”
“这温度就是用心磨出来的。”王爷爷放下砂纸,拿起另一根竹丝示范,“劈丝的时候要力道均匀,竹丝断面得是规整的矩形,厚薄得跟头发丝差不多;编织时经纬线要拉紧对齐,该疏的地方不拥挤,该密的地方不松散。你们年轻人学得快,但越到后面越要沉下心,不能图快而丢了细节。”
陈屿和赵峰那边正忙着给挂屏上色,选用的都是环保染料,颜色鲜亮却没有刺鼻气味。赵峰拿着小刷子小心翼翼地给“平安”二字描色,生怕颜料沾到旁边的竹丝上,嘴里还念叨着:“陈屿哥,你说咱们这颜色搭配会不会太素了?刘经理是南方人,会不会更喜欢鲜艳点的?”
陈屿正在给挂屏边缘补色,闻言停下手里的动作:“之前孙晓姐特意问过刘经理,他说南方市场现在就喜欢这种原木色打底、局部点缀浅色系的风格,看着清雅环保。而且咱们的染料都是经过检测的,无毒无异味,符合安全标准,这也是个加分项。”他看了眼赵峰的作品,“你这描色挺均匀的,就是‘安’字下面的点稍微轻了点,再补一点颜色会更饱满。”
赵峰凑近一看,果然发现自己描的点比陈屿的浅了些,连忙拿起刷子补了补:“还好你提醒我,不然这么小的细节要是被客户发现了,多影响口碑啊。”
“细节决定成败嘛。”林晚手里编着小挂件,抬头笑着说,“我昨天编蝴蝶挂件的时候,乐乐说我颜色搭配单调,后来我换了两种浅色系竹丝,编出来的效果确实好多了。刚才我看了下订单要求,小挂件要搭配不同的颜色组合,咱们得注意别重复太多。”
乐乐坐在林晚旁边,手里飞快地编着一个小兔子挂件,闻言点点头:“林晚姐说得对,我已经把颜色搭配记下来了,每种组合编十个,这样可户拿去也方便搭配销售。孙晓姐,你看我这个小兔子的耳朵编得怎么样?是不是有点歪?”
孙晓凑过去看了看,拿起挂件调整了一下:“稍微往左边挪一点就好了,你看这样是不是对称多了?乐乐你现在手艺越来越熟练了,编得又快又好,这些小挂件有你把关,我放心多了。”
工作室里的竹丝清香混合着淡淡的染料气息,大家各司其职又互相照应,编织声、打磨声、偶尔的交流声交织在一起,热闹而有序。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巷子里传来了各家各户做饭的香气,林晚看了眼时间,说道:“都十二点多了,我去巷口的面馆给大家订几份面吧?还是老样子,一半牛肉面一半青菜面,怎么样?”
“好啊好啊,我早就饿了!”赵磊放下手里的收纳篮,伸了个懒腰,“昨天忙到那么晚,今天一早又来干活,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我跟你一起去,顺便买点矿泉水回来。”赵峰站起身,活动了一下久坐的腰肢,“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得多喝点水补充体力。”
两人刚走没多久,工作室门口就传来了脚步声,孙晓抬头一看,惊喜地说道:“张奶奶?您怎么来了?”
张奶奶手里拎着一个竹篮,笑着走进来:“我在家做饭,想着你们肯定又忙得没时间吃饭,就给你们炖了点绿豆汤,清热解暑。还有我烙的玉米饼,都是粗粮,你们垫垫肚子。”
她把竹篮放在桌子上,拿出保温桶倒出绿豆汤,清甜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这绿豆汤我煮了一个多小时,放了点冰糖,不甜不腻,你们尝尝。”
王爷爷连忙道谢:“张嫂子,你真是太有心了!每次都惦记着我们,真是麻烦你了。”
“麻烦啥呀!”张奶奶摆了摆手,拿起一个收纳篮仔细看着,“你们为了老巷的竹丝忙活,我们看着都高兴。这篮子编得真周正,比我年轻时候编的还好看,竹丝处理得也干净,没有一点杂色。”
“这还得谢谢您上次给我们的竹丝呢,韧性特别好,编织起来特别顺手。”孙晓给张奶奶递过一杯绿豆汤,“等我们忙完这阵子,就办个答谢会,到时候一定请您来尝尝我们做的点心,再给您送个定制的竹编小摆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不用不用,你们年轻人创业不容易,我能帮上一点小忙就开心。对了,我邻居家的姑娘听说你们工作室招人,问能不能来学习竹编手艺?她从小就喜欢这些手工活,就是没人教。”
“当然可以啊!”孙晓眼睛一亮,“我们正想扩大团队,培养更多会竹编的年轻人呢。只要她肯学、能吃苦,我们一定好好教她,王爷爷还能亲自指导。”
“那可太好了,我回头就让她来工作室找你。”张奶奶喝完绿豆汤,又叮嘱了几句“别太累着”,才笑着离开。
张奶奶刚走,赵磊和赵峰就提着面条和矿泉水回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面一边聊天,气氛轻松又热闹。赵磊咬了一大口玉米饼,含糊地说道:“张奶奶的手艺真好,这玉米饼又香又有嚼劲,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
“等忙完这订单,咱们也学着做点点心,答谢会的时候给邻居们尝尝。”林晚提议道,“就用咱们工作室的竹篮装着,又好看又实用,还能展示咱们的产品。”
“这个主意好!”陈屿赞同道,“我可以网上搜点传统点心的做法,比如绿豆糕、桂花糕,都是适合夏天吃的,做法也不算复杂。”
孙晓点点头:“就这么定了,等订单完成,咱们抽一天时间一起准备。现在大家吃饱喝足,咱们再加把劲,争取下午把大部分活都干完。”
短暂的休息过后,众人再次投入到工作中。有了上午的基础,下午的进度更快了。张强和赵磊配合得愈发默契,张强编织篮身时,赵磊会提前把需要的竹丝整理好,按照粗细分类摆放,每完成一个收纳篮,两人都会仔细检查一遍,确保没有松动、没有毛刺,才放进成品堆里。
“强子哥,你看这个收纳篮的提手,是不是有点太硬了?”赵磊拿着一个刚做好的收纳篮问道,“我试着提了一下,手感不如之前的舒服。”
张强接过来看了看,又用手弯折了一下提手:“确实有点硬,可能是竹丝晾晒的时候太干了。咱们用温水稍微泡一下提手,再重新固定一下,手感就会柔软多了,还不会影响牢固度。”
两人立刻找来一个盆,倒上温水,把收纳篮提手泡在里面。王爷爷走过来看了一眼,说道:“这个办法可行,但泡的时间不能太长,五分钟就够了,不然竹丝会变形。泡好后用毛巾擦干,再用手反复揉搓几下,让竹丝恢复韧性。”
按照王爷爷的方法处理后,收纳篮的提手果然变得柔软适中,赵磊提着试了试,满意地说道:“这下舒服多了,还是王爷爷经验丰富,不然咱们这收纳篮就得返工了。”
另一边,陈屿和赵峰已经完成了所有挂屏的编织和上色,正在进行最后的打磨和上光。“陈屿哥,这个挂屏的颜色好像有点不均匀,这里稍微深了点。”赵峰指着一个“福”字挂屏说道。
陈屿凑近看了看,拿出一块细棉布轻轻擦拭:“没事,这是染料没完全干透,用棉布擦一下就能均匀些。上光的时候要注意薄涂多遍,这样挂屏看起来会更有光泽,还能起到防潮防虫的作用。”
林晚和乐乐的小挂件也编得差不多了,五颜六色的小鸟、蝴蝶、小兔子挂件摆了满满一桌子,看得人眼花缭乱。“孙晓姐,你看咱们的小挂件都编完了,一共286个,比计划多了86个呢!”乐乐兴奋地数着挂件,小脸通红。
孙晓走过去一看,忍不住赞叹:“这么多!每个都这么精致,乐乐你真是咱们的小功臣。这些多出来的挂件,正好可以当赠品送给刘经理,让他多了解咱们的产品。”
下午四点多,所有产品都已经完成,工作室的桌子上、架子上摆满了成品:22个收纳篮整齐排列,竹丝纹路清晰,造型端正;20个挂屏色彩清雅,字迹工整,边框打磨得光滑圆润;286个小挂件色彩丰富,形态可爱,没有一个有瑕疵。
“终于完成了!”赵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疲惫但又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咱们这两天真是连轴转,总算没白费功夫。”
孙晓拿起一个收纳篮,按照标准仔细检查:“竹丝无裂痕、无异味,编织牢固,造型端正,完全符合要求。大家都辛苦了,咱们的产品绝对能让客户满意。”
就在这时,孙晓的手机响了,是刘经理打来的。“孙经理,我已经到你们老巷门口了,你们工作室在哪里啊?我带着团队过来了,想实地看看产品。”电话里传来刘经理爽朗的声音。
孙晓连忙说道:“刘经理,您稍等,我这就去接您!我们工作室就在老巷中间,挂着‘老巷竹编’的牌子,很好找。”
挂了电话,孙晓对大家说道:“刘经理他们到了,咱们赶紧把产品再整理一下,保持工作室整洁,让客户看到咱们的专业态度。”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把成品摆放得更加整齐,赵磊和赵峰还特意找来一块干净的桌布,铺在展示桌上。王爷爷则换上了一件干净的蓝色衬衫,整理了一下衣领,说道:“咱们既要展示产品的品质,也要让客户感受到咱们的诚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晓快步走到巷口,远远就看到几个穿着正装的人站在巷口张望,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微胖,笑容和蔼,正是刘经理。“刘经理,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孙晓连忙上前打招呼。
刘经理握住孙晓的手,笑着说道:“孙经理客气了,早就想来看看你们的老巷和工作室,今天总算如愿了。这条老巷古色古香,真是个养人的好地方。”
“您过奖了,快里面请!”孙晓领着众人往工作室走去,“我们的产品都是纯手工编织的,王爷爷是咱们的竹编老师傅,从事竹编手艺四十多年了。”
走进工作室,刘经理一行人立刻被满室的竹编产品吸引住了。“哇,这些产品也太精致了吧!”刘经理的助理忍不住赞叹,拿起一个蝴蝶挂件仔细看着,“这竹丝也太细了,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还能编得这么规整,真是不容易。”
刘经理走到收纳篮旁边,拿起一个仔细端详,又用手轻轻拉扯了一下竹丝,感受着韧性:“孙经理,你们这竹丝选得不错啊,韧性很好,应该是三年以上的毛竹吧?”
王爷爷笑着点头:“刘经理真是内行!这些竹丝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三年毛竹,劈丝后还要经过高温煮篾、晾晒、打磨等十几道工序,这样处理后的竹丝不仅韧性好,还能防潮防虫。”
“难怪手感这么好。”刘经理又拿起一个挂屏,看着上面的“平安”二字,“这编织工艺很地道啊,经纬线排列整齐,字迹清晰端正,没有一处接头外露,比我之前看的几家工厂的产品强多了。”
孙晓补充道:“刘经理,我们所有产品都符合GB/T-2020竹编制品国家标准,无毒无异味,强度和稳定性都经过了测试,您可以放心销售。这些挂屏我们还做了上光处理,日常擦拭都很方便。”
刘经理的团队成员也在各自检查产品,有人拿着小挂件翻看,有人仔细查看收纳篮的接口处,还有人用手触摸挂屏的边框,时不时低声交流几句,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孙经理,说实话,我之前还挺担心的,毕竟是第一次合作,又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刘经理放下挂屏,语气诚恳地说道,“但今天看到你们的产品和工作室的氛围,我彻底放心了。你们的产品不仅品质过硬,还带着手工的温度,这在现在的市场上太难得了。”
孙晓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刘经理,您能满意就好。我们一直坚持用传统手艺做产品,就是想让更多人感受到老手艺的魅力。后续如果您有任何需求,比如调整产品尺寸、搭配颜色,我们都可以配合。”
“好!”刘经理一拍大腿,“那咱们的合作就定下来了!这些产品我都很满意,现在就可以安排装车。后续我会把订单量加大,还会推荐给我身边做家居建材的朋友,相信你们的产品一定能打开南方市场。”
“太感谢您了,刘经理!”孙晓激动地说道,“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保证产品品质和交货时间,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王爷爷看着眼前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刘经理,谢谢您支持老手艺。我们做竹编的,就盼着这门手艺能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喜欢。以后您要是有客户想要定制产品,我们也能做,不管是婚庆用品还是家居摆件,都能满足需求。”
刘经理笑着说道:“那太好了!现在很多客户都喜欢定制产品,有你们这个手艺,咱们以后的合作空间可太大了。对了,你们这些产品的包装怎么样?运输过程中会不会损坏?”
“您放心,包装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张强连忙说道,“每个产品都会先用软纸包裹,再放进定制的纸箱里,纸箱里还会填充泡沫,防止运输过程中碰撞损坏。我们之前发过几次货,客户都反馈没有损坏。”
刘经理的助理检查了一下包装样品,点头说道:“这个包装很稳妥,应该没问题。那我们现在就安排司机过来装车吧?”
“好,我带你们去库房,产品都已经整理好了。”孙晓领着众人往库房走去,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装车的时候,巷子里的邻居们听说工作室来了南方的大客户,都纷纷过来看热闹。张奶奶、李爷爷、王大伯他们也来了,看着一箱箱竹编产品被搬上车,脸上都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晓丫头,真厉害!把咱们老巷的竹编卖到南方去了!”张奶奶拉着孙晓的手,激动地说道。
李爷爷也说道:“这都是你们年轻人努力的结果,也是咱们老巷的荣耀。以后咱们老巷的竹编肯定能越来越有名!”
刘经理看着热情的邻居们,笑着对孙晓说道:“孙经理,你们这老巷的邻里关系可真好,充满了人情味。我想,你们的产品之所以这么有温度,跟这份邻里情也分不开吧?”
孙晓点点头:“是啊,这次我们能顺利完成订单,还要多亏了各位长辈的帮忙。前两天我们竹丝出了问题,是大家把家里的存货拿出来,才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刘经理闻言十分感动:“真是难得!现在这样的邻里情不多见了。你们的产品有手艺、有温度、有故事,肯定能走得更远。等我回去把产品上架,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们销量情况。”
装完车已经是傍晚时分,夕阳把老巷的墙壁染成了温暖的金黄色。刘经理握着孙晓的手,再次说道:“孙经理,合作愉快!期待咱们下次再见,也期待你们能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合作愉快!刘经理一路顺风!”孙晓和众人一起挥手送别,看着货车缓缓驶出老巷,消失在街角。
“太好了!订单圆满完成了!”赵磊兴奋地跳了起来,“咱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林晚笑着说道:“是啊,这两天虽然累,但看着自己编的产品被客户认可,还能卖到南方去,真是太有成就感了。”
王爷爷看着众人开心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咱们不能骄傲。做手艺就是这样,要一直保持初心,精益求精,才能让老巷竹编走得更稳、更远。”
孙晓点点头,目光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