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回家啦!-《逃荒,狗都不逃!苟在深山种田忙》

  船行水上,日子仿佛也随着水波轻轻荡漾。

  带着那头小花奶牛,行程不得不慢下来。

  每到黄昏时分,林小薇总会让划船的士兵,找个平缓的河岸停靠,牵着奶牛上岸吃草。

  这小家伙倒也乖巧,总是摇着尾巴,悠闲地啃食着鲜嫩的青草。

  这些停留反倒成了旅途中的点缀。

  两岸青山如黛,时而可见飞瀑流泉,时而又见怪石嶙峋。祁老来了垂钓的兴致,做起了钓鱼佬。别说还真有鱼获……

  有一回,船行至一处险滩,但见两岸绝壁千仞,猿声阵阵,长生兴奋地扒着船舷,指着岩壁上跳跃的猴群连连惊呼。

  最开心的莫过于长生了。

  这个从小在大院子里长大的孩子,何曾见过这般自然野趣?

  每见一只奇特的鸟儿掠过,他总要缠着林小薇问个明白;

  每见一丛奇异的花草,他也要刨根问底。

  小薇姐姐,你看那是什么鸟?尾巴好长!

  那是寿带鸟,你看它的尾羽是不是像两条飘带?

  那岸边开着的紫色花呢?

  那是马兰花,生命力可顽强了。

  祁老虽满腹经纶,对这些山野间的生灵却知之甚少。

  每每见林小薇对答如流,都不禁捋须赞叹:不想薇丫头对草木鸟兽也这般精通。

  这一日,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江面,将远山近水都镀上了一层暖光。

  祁老看得痴了,连声唤停画舫。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文房四宝,就在船头铺开宣纸,挥毫泼墨。

  不多时,一幅《暮江行旅图》便跃然纸上,旁边还题了一首七绝:

  轻舟一叶入烟波,万里群山入眼青。

  最是夕阳无限好,半江瑟瑟半江红。

  林小薇在一旁静静看着,发现祁老眉宇间的郁结之色似乎淡去了不少。果然,山水最能抚慰人心。

  画舫上设有简易的厨房,这些时日的三餐都由林小薇亲自料理。

  她在现代就是个厨艺高手,如今有了系统里兑换的各种调料,更是如虎添翼。

  一道简单的河鱼,经她的手就能做出清蒸、红烧、干烧三种风味;

  野菜拌上林小薇特制的酱料,清爽开胃。不过半个月光景,船上每个人的胃口都被她牢牢征服。

  这日午后,船行至雾川河一处熟悉的河湾,林小薇眼前一亮——那条通往山谷的小河就在前方!

  转向!进那条小河!她急忙吩咐船夫。

  转入小河后,水流明显缓了下来。

  两岸竹林苍翠,偶尔可见野鸭在芦苇丛中嬉戏。

  又行了三日,这日正午时分,画舫终于接近了那片熟悉的芦苇荡。

  林小薇的心怦怦直跳,恨不得立刻飞身下船。

  然而越是靠近,她越是觉得不对劲——芦苇荡太安静了。

  往常这个时候,该有妇女在河边洗衣,该有孩童在岸边嬉戏,该有渔民在撒网捕鱼。

  可今日,除了风吹芦苇的沙沙声,竟听不见半点人声。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她心中蔓延。

  她眼前闪过爹娘慈祥的面容,大哥温柔的笑容,小乔俏皮的模样,还有乡亲们质朴的脸庞......

  快!再快些!她焦急地催促船夫。

  船刚靠岸,林小薇第一个跳下船,沿着那条隐蔽的小路狂奔而上。

  半山坡上的临时住所空无一人,她大声呼唤:爹!娘!你们在哪儿?

  回应她的只有空谷回音。

  她一路找到娘亲平时做饭的灶房,伸手探了探灶膛——还有余温!人应该刚离开不久!

  林小薇立即奔向那个秘密山洞。

  果然,在山洞口,她听到了里面隐约传来的动静。

  爹!娘!我是小薇!你们在里面吗?

  山洞里静了一瞬,随即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石壁缓缓移开一道缝隙,露出了林大山警惕的脸。

  见到真的是女儿,他先是一愣,随即一把将她拉进山洞。

  小薇!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外面危险!

  爹,什么危险?到底发生了什么?

  林大山压低声音:今天早上,保卫队在巡逻时看见一艘陌生的船往山谷来了。那船样式古怪,我们以为是敌军来袭,就全都躲进来了。

  林小薇这才恍然大悟,悬着的心终于落回实处:爹,那是我新买的画舫!这次在城里买了太多东西,小船装不下,所以就买了艘大船。

  啥?是你买的船?林大山又惊又喜,可把我们吓坏了!

  父女二人边说边往山洞深处走去。

  此刻,所有人都聚集在中央的空地上,个个面带忧色。

  林大金眼尖,第一个看见林小薇:薇丫头!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这一声惊呼让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苏荷从人群中冲出,一把抱住女儿,声音哽咽:我的心肝啊!你可算回来了!这些日子娘担心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大哥林子轩、妹妹小乔、弟弟子杰和小花也挤了过来,围着林小薇问长问短。

  安抚好家人后,林小薇站到一块石头上,朗声道:乡亲们!我回来了!大家别担心,外面那艘船是我买来运货的,不是敌军!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紧张的气氛瞬间消散。

  大家簇拥着林小薇走出山洞,久违的阳光洒在每个人脸上。

  来到芦苇荡,当那艘画舫映入眼帘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气派的船。

  林小薇趁此机会向大家介绍祁老:乡亲们,这次我请来了一位贵客——祁夫子!以后他就留在我们山谷,教孩子们读书认字!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这个乱世,能请到一位真正的夫子来教学,是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一张张质朴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祁老看着眼前这些真诚的面孔,不禁心潮澎湃。

  想起从前在鹿鸣书院,那些前来拜访的达官显贵,无非是看中他的名声地位。而此刻,在这些淳朴的山民眼中,他看到的却是最纯粹的期待与尊重。

  乡亲们好!祁老拱手施礼,老朽不过一介书生,承蒙不弃,日后定当竭尽所能,教导孩子们读书明理。

  他温和的态度,谦逊的言辞,立刻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长生在一旁看着爷爷重新焕发光彩的眼睛,也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