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孙慢慢“查”矿脉,老地图指歪了路-《糊涂县令贾清廉》

  就在红姑和李火火的关系在药香苦味中悄然升温时,另一件关乎平安县未来命运的大事,在孙慢慢那间堆满故纸堆的书房里,悄无声息地露出了端倪。

  赵德柱经过塌方事件后,表面收敛,但对银矿的觊觎之心从未稍减。只是他换了策略,不再强逼硬催,而是以“科学勘测、精准规划”为名,要求杜明远提供更详尽的矿脉地质资料,尤其是矿脉的走向和储量评估。其用意,无非是想掌握更准确的信息,以便后续更好地“掌控”和“开发”。

  杜明远心知肚明,便将此任务交给了最值得信赖、也最擅长此道的孙慢慢。

  孙慢慢领命后,一如既往地沉静。他并不急于组织人手进行大规模的地面勘测,而是再次埋首于故纸堆中,试图从历史文献和古旧地图中寻找线索。他相信,山川脉络,古今相通,前人的记载或许能提供意想不到的指引。

  这一日,他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幅纸张泛黄、边缘破损的《嘉靖青州府舆地详图》。这幅图绘制精细,山水城郭、关隘道路标注甚详,是孙慢慢从库房最深处翻出的宝贝。

  他的手指沿着代表平安县境的墨线慢慢移动,目光聚焦在后山区域。图上,代表山峦的笔触蜿蜒起伏,在一处标注为“黑风岭”(即现在靠山屯后山)的地方,旁边有一行细若蚊足的小字注解:“旧传有银星闪烁,然脉细难采。”

  孙慢慢精神一振,仔细查看矿脉可能的延伸方向。根据图上山势走向和零星记载推断,这条矿脉似乎并非局限于平安县内,而是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而去。他的手指顺着这个方向慢慢移动,越过代表县界的虚线,进入了邻县——青山县的辖区!

  在图上的青山县一侧,对应的山脉区域,标注的地名为“野猪岭”,其下也有一行小字,似乎也是关于矿藏的记载,但字迹更加模糊,且被一块蠹虫蛀食的痕迹部分覆盖,难以辨认全貌,只能勉强认出“矿”、“……脉”、“……通”等几个字。

  “……此……脉………………恐………………非………………止………………于………………我………………县………………境………………内………………”孙慢慢慢悠悠地自语,眉头微蹙。他取来放大镜,对着那行模糊的字迹和虫蛀处反复观察,又对比了几本关于青山县风物的杂记,但信息依然有限。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他心中慢慢升起。如果这条银矿脉真的跨越县界,延伸至青山县境内,那么事情就变得极其复杂了!

  矿产归属,历来是地方争执的焦点。按照《大明律》及惯例,矿藏发现于哪县境内,开采权便归哪县。但若是跨县境的矿脉,就容易引发归属纠纷。尤其是平安县和青山县,虽为邻县,但分属不同州府管辖(平安县属青州府,青山县属邻近的沂州府),平日往来不多,关系谈不上融洽。青山县县令吴德才,是出了名的贪财好利、雁过拔毛的主儿,若让他得知有条富银矿脉可能通到他的地盘,岂会善罢甘休?必定会千方百计前来争抢!

  孙慢慢放下放大镜,慢悠悠地叹了口气。这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刚应付完州府督办赵德柱,又可能引来邻县恶邻吴德才!平安县想安安稳稳开发这矿,难如登天!

  他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一发现连同那幅古地图,一并呈报给了杜明远。

  杜明远看着地图上那条跨越县界的虚线,和孙慢慢标注出的矿脉推测走向,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青山县……吴德才……”杜明远的手指敲着桌面,沉声道,“此人贪婪成性,若闻此讯,必生事端!此事需绝对保密!”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忧惧:“更麻烦的是,若矿脉真的大部位于青山县境内,那我平安县忙活半天,岂非为他人做了嫁衣?甚至……可能引狼入室!”

  孙慢慢慢悠悠地补充:“……大……人………………所……虑……极……是………………然………………古……图……年……代……久……远………………标……注……未……必……精……准………………需………………实……地……勘……验………………方………………能………………确……认………………只………………是………………此……事………………若………………进……行………………勘……验………………动……静………………必………………不……小………………恐………………难………………瞒……过………………青……山……县………………耳……目………………”

  进退两难!

  不勘验,无法掌握主动,如同盲人摸象。

  勘验,则极易走漏风声,提前引爆冲突。

  杜明远陷入沉思。平安县本就内忧外患,如今又可能添一强敌。这看似带来希望的银矿,实则是个巨大的烫手山芋,甚至可能是招致灭顶之灾的祸根!

  青山县的吴德才,会闻到味儿吗?

  他会以何种方式,来抢夺这块看似到嘴的肥肉?

  平安县能否在群狼环伺下,保住这来之不易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