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圣旨“到”县衙,钦差查案震青州-《糊涂县令贾清廉》

  赵德柱在死牢里的疯狂供述,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把,瞬间点燃了青州官场这座巨大的火药桶。消息根本无法封锁,通过按察使司的紧急奏报、以及各种隐秘的渠道,如同插上了翅膀,飞速传遍了青州上下,并直达天听!

  八十年前的隆庆劫饷悬案,竟是由官军主导、匪帮配合的惊天阴谋!八十年来,青州官场竟有一个隐秘的系统在运作,侵吞国帑,洗白赃银!现任州牧周文渊涉嫌包庇纵容,乃至灭口……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撼动国本、挑战皇权的弥天大罪!

  京城,紫禁城深宫之内,龙颜震怒!天子御笔亲批:此案骇人听闻,罔顾法纪,必须彻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严惩不贷!即刻派遣钦差大臣,持尚方宝剑,赴青州全权查办,遇事可先斩后奏!

  十日后,一队威风凛凛、甲胄鲜明的皇家仪仗,护送着一位面容清癯、不怒自威的三品大员,抵达了风暴的中心——平安县。钦差大臣李文渊,官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以铁面无私、明察秋毫着称,是朝中清流领袖之一。他的到来,意味着此案已由地方纠纷,上升为朝廷直接督办的特大要案!

  这一日,平安县衙内外,气氛庄严肃穆到了极点。所有衙役乡勇身着最整洁的号服,持械肃立。杜明远率领孙慢慢、钱多多等所有属官,早早迎候在衙门外。杜明远官袍整洁,面容沉静,但紧握的拳头微微颤抖,显露出内心的波澜。他身后,红姑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劲装,眼神锐利如鹰;李火火右臂缠着厚厚的绷带,吊在胸前,脸色仍显苍白,但腰杆挺得笔直;孙慢慢慢悠悠地整理着手中的卷宗;钱多多则紧张得不停擦汗。

  全县的百姓闻讯,也纷纷涌来,将县衙前的街道围得水泄不通,人人脸上交织着期盼、敬畏与不安。他们知道,杜青天的命运,平安县的未来,乃至青州的天,都将由这位从京城来的大人物决定。

  “钦差大人到——!” 随着一声悠长的唱喏,仪仗队分开人群,钦差李文渊的八抬大轿稳稳停在县衙门前。李文渊缓步下轿,他约莫五十岁年纪,目光如电,扫视全场,不怒自威的气势让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平安县令杜明远,率阖县属官,恭迎钦差大人!” 杜明远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洪亮。

  李文渊微微颔首,目光在杜明远脸上停留片刻,似乎要将他看穿,随即又扫过其身后的红姑、李火火等人,尤其在李火火吊着的伤臂上顿了顿,眼神微动。他没有多言,径直走向县衙大堂。

  大堂之上,香案早已设好。李文渊面南而立,展开手中明黄色的圣旨,朗声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青州府平安县境内,惊现隆庆旧案线索,牵扯官匪勾结、侵吞国帑等重罪,骇人听闻,罔顾法纪!特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文渊为钦差大臣,全权查办此案!青州上下,一应官员,皆需听候调遣,配合查案!如有抗命不遵、徇私舞弊者,钦差可先斩后奏,以正国法!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堂下众人齐声山呼,跪倒一片。

  圣旨宣读完毕,气氛更加凝重。李文渊收起圣旨,端坐堂上,开始问话。

  “杜县令。”

  “下官在。”

  “将你如何发现矿脉、如何遭遇阻挠、如何查获隆庆案线索、以及近日遭遇刺杀等情,详细道来,不得有丝毫隐瞒。”

  杜明远深吸一口气,从赴任之初平安县的贫困、发现矿苗、遭遇赵德柱督办刁难、吴德才觊觎、黑风煞骚扰,到孙慢慢查获界碑疑案、红姑冒险取得账册兵符、李火火为护主重伤,直至赵德柱狗急跳墙派死士行刺、红姑被迫刀逼州牧…… 一桩桩,一件件,条理清晰,证据确凿,娓娓道来。他语气平静,但其中蕴含的艰辛、危险与不屈,让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李文渊静静听着,不时插话询问细节,尤其对界碑案、账册内容、刺杀经过问得极为仔细。孙慢慢适时呈上所有整理好的卷宗、证物。当那半块兵符和残破账册摆在案上时,李文渊的眉头紧紧锁起,脸色阴沉得可怕。

  问话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最后,李文渊沉声道:“杜县令,你不畏强权,一心为民,勇于任事,乃至身陷险境,其志可嘉。然,刀逼上官,虽事出有因,亦属僭越。功过是非,待本官查清全案,自有圣断。”

  “下官明白。”杜明远躬身道。

  李文渊又看向红姑和李火火:“红姑勇烈,李捕头忠勇,皆乃栋梁之材。且好生养伤。”

  红姑抱拳不语,李火火激动得想说什么,被杜明远用眼神制止。

  随后,李文渊下令:即刻将州牧周文渊停职软禁,听候审查;将赵德柱由州府大牢转入钦差行辕,严加看管;通令各州县,加大力度缉拿在逃的吴德才;并即日开始,提审所有涉案人员,核查所有卷宗证物。

  钦差雷厉风行的举动,如同一股强劲的旋风,瞬间席卷了整个青州官场!各级官员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平安县衙,则暂时成为了钦差的行辕和办案中心。

  杜明远团队,似乎迎来了曙光。

  然而,钦差李文渊,是明察秋毫的青天,还是另有打算的阎王?

  他的最终裁决,会将杜明远等人置于何地?

  这滔天巨案,最终会以何种方式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