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小丫“病”相思,偷偷喜欢小石头-《糊涂县令贾清廉》

  日子如流水,平安县在书声、豆香和矿锤声中,安稳地过了大半年。义学的娃娃们认的字越来越多,小石头作为“小先生”的名声也越来越响,连邻村都有慕名送来娃儿念书的。他虽依旧话少,但眉宇间那份沉稳和聪慧,却愈发显得与众不同,在一群泥猴似的娃娃堆里,像棵挺拔的小白杨。

  这变化,落在渐渐长大的小丫眼里,便悄悄生出些不一样的情愫。小丫是钱多多和柳娘子的独女,今年刚满十岁,出落得越发水灵,性子既有她娘的温婉灵巧,偶尔也透出点她爹的精明劲儿。她常去学堂给爹送饭,或跟着娘在豆腐坊帮忙,总能看见小石头。

  她看见小石头端坐在课桌前,脊背挺得笔直,专注听讲的样子;看见他用清朗的声音,耐心给围着他的小娃娃讲解“子曰诗云”,那些拗口的句子从他嘴里出来,好像就变得简单好懂了;看见他写字时,那纤细却有力的手指,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写得工整又好看。就连他偶尔因为思索而微微蹙起的小眉头,在小丫看来,都带着一股说不出的“俊气”。

  不知不觉,小丫去学堂和豆腐坊跑得更勤了。有时是借口给爹送新磨的豆浆,有时是帮娘给小石头带几块新出锅的、撒了糖霜的豆渣饼。每次见到小石头,她的心都会像揣了小兔子,“扑通扑通”跳得厉害,脸颊也悄悄飞起两朵红云。可当小石头抬起清澈的眼睛看她,礼貌地说“谢谢”时,她又会慌得低下头,绞着衣角,话都说不利索,放下东西就赶紧跑开。

  回到家里,小丫也变得有些神思恍惚。吃饭时,会咬着筷子发呆,想着小石头念书的样子;做针线时,会不小心扎到手;晚上躺在炕上,眼前也全是小石头的影子。她把自己偷偷攒的、最好看的几颗磨得光滑的小石子和彩色丝线,小心翼翼地用一块干净的帕子包好,藏在枕头底下,时不时拿出来摸摸,想着哪天能送给石头哥。

  柳娘子是过来人,女儿这点小心思,哪能瞒过她的眼睛?她看在眼里,又是好笑又是心疼。这日晚饭后,她见小丫又对着窗外出神,便柔声问道:“丫啊,想啥呢?魂不守舍的。”

  小丫吓了一跳,脸更红了,支支吾吾:“没……没啥……娘,我……我去洗碗!” 说着就要溜。

  柳娘子拉住她,轻轻叹了口气:“丫啊,石头那孩子……是个好孩子,聪明,仁义。可他的身世……唉,杜大人和红姑他们护得紧,怕是不简单呐。你还小,有些事,不急……”

  小丫听着娘的话,心里更乱了。她知道娘说得对,石头哥跟她们好像不太一样。可那种朦朦胧胧的喜欢,就像春天里悄悄钻出地面的草芽,挡也挡不住。

  这份藏在心底的“病”,酸酸甜甜,搅得小丫头一次尝到了愁的滋味。

  少女情怀总是诗。

  小丫这懵懂的相思,是青梅竹马的美好开端,还是注定无果的苦果?

  小石头那颗装着家国天下、前朝秘辛的心,能装下一个小丫头的情意吗?

  这娃娃亲,怕是没那么容易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