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曹如意“回”密函,寥寥数字定心神-《糊涂县令贾清廉》

  杜明远那封八百里加急的密信送出后,平安县衙内的气氛,便如同夏日暴雨前的闷热,凝重而焦灼。杜明远表面如常处理公务,内心却时刻悬着,等待着京城的回音。红姑加强了暗中的巡查,李火火也带着乡勇日夜警戒。连寻常百姓都隐约感觉到,屯子里似乎比平时安静了些,连狗叫都少了。

  日子在忐忑中一天天过去。终于,在信使出发后的第十日黄昏,一匹快马踏着夕阳的余晖,风尘仆仆地冲进了平安县,直奔县衙。信使滚鞍下马,将一个用火漆密封、印着东厂特殊标记的狭长信筒,双手呈给了早已等候在堂的杜明远。

  杜明远接过信筒,入手微沉,他的心也跟着一沉。挥退左右,只留孙慢慢在侧,他深吸一口气,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剔开火漆,从筒中抽出了一卷质地坚韧、隐有暗纹的宫廷专用笺纸。

  展开信纸,杜明远和孙慢慢的目光同时凝固了。信纸上,并非预想中长篇大论的指示或解释,只有四个用朱砂写就、笔力虬劲、透着一股肃杀之气的擘窠大字:

  “安 守 本 分”

  除此之外,再无只言片语!没有落款,没有日期,甚至连常见的问候客套都省去了。

  这四个字,像四块冰冷的巨石,砸在杜明远心上。他拿着信纸,反复看了数遍,指尖微微发凉。孙慢慢凑近细观,眉头紧锁,慢悠悠地吐出几个字:“……字……少………………意………………深………………杀………………气………………重………………”

  杜明远缓缓坐下,将信纸平铺在案上,目光久久凝视着那四个朱红大字。

  “安守本分”。

  这看似寻常的四个字,在此刻此地,从东厂提督曹如意手中传出,其意味耐人寻味,凶险难测。

  表面理解,似乎是告诫:安心做好你的县令,管理好平安县,不要理会外界传闻,不要节外生枝。这或许可以解读为一种变相的安抚,暗示“选妃”之事或许与平安县无关,或暂不足虑,只要杜明远不主动生事,便可相安无事。

  但深一层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严厉的警告?警告杜明远不要试图打探不该知道的事,不要过问朝廷动向,更不要利用小石头的身份做任何文章!“本分”二字,划下了一道清晰的红线!越线者,后果自负!那朱砂的红色,刺眼得如同鲜血。

  而且,这极简的回复方式本身,就透着一股居高临下、不容置疑的权威和冷漠。曹如意甚至懒得掩饰其东厂提督的身份和态度。这等于明明白白地告诉杜明远:此事我已知晓,如何做,你心里清楚,勿再追问,好自为之。

  是福是祸?杜明远一时难以断定。这更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平安县暂时可能是安全的,但前提是必须绝对“安分”,不能有任何引起朝廷或东厂注意的异动。而那个神秘的货郎,其来历和目的,也因此变得更加可疑。

  “看来,曹公公的意思,是让我们静观其变,以静制动。”杜明远沉声道,“平安县,必须比以前更加低调谨慎。”

  孙慢慢点头:“……祸………………福………………所………………倚………………唯………………有………………自………………重………………”

  杜明远将密信小心收好,心中已有了决断:对外,一切如常,淡化处理“选妃”传闻;对内,加强戒备,尤其是对小石头的保护和可能存在的可疑人物的监控。这场风波,远未结束,只是转入了更隐蔽的暗流。

  曹如意的四字回信,像一道符咒,镇住了表面的波澜。

  但水下深处的暗涌,却更加湍急凶险。

  “安守本分”,真的能换来平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