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钱多多是浑身痒痒,那孙慢慢就是满头包。
杜明远杜大人,年轻,有干劲,讲究的就是一个“雷厉风行”!他给各项新政都定下了明确的期限:积案清查,三个月初见成效!水利修缮,汛期前必须完工!赋税减免公示,十日内落实到户!
这每一个期限,都像一记重锤,敲在孙慢慢那慢悠悠的世界里,砸得他晕头转向。
积案清查房就设在大堂偏厢。杜明远亲自坐镇,每天埋首卷宗,眉头紧锁,运笔如飞。他需要大量的旧案资料进行比对、核查。而负责给他调阅、查找、誊写卷宗的,正是孙慢慢。
“孙慢慢!永丰三年,东乡李氏与邻人争水械斗一案卷宗,立刻调来!”杜大人头也不抬,命令简洁干脆。
“……哦……”孙慢慢慢悠悠地应了一声,慢悠悠地站起身,慢悠悠地走向卷宗架。他记得那本案卷,好像是在“墨色偏淡兼有虫眼类”那一摞里。他慢悠悠地一摞一摞找过去,慢悠悠地抽出来,慢悠悠地吹了吹灰,再慢悠悠地捧过去。
杜明远已经处理完手头另一件事,抬头一看,孙慢慢还在半路磨蹭,顿时火起:“快一点!磨蹭什么!”
孙慢慢被吼得一哆嗦,稍微加快了点脚步,但看上去还是慢吞吞的。杜明远一把夺过卷宗,强压怒火:“下次快点!”
过了一会儿。
“孙慢慢!将刚才核对出的疑点,誊写三份!一份存档,一份附卷,一份报送州府!”
“……好……”孙慢慢慢悠悠地铺开纸,慢悠悠地磨墨,杜大人要求用新墨,他嫌快干的墨汁没韵味,慢悠悠地蘸笔,慢悠悠地开始写。一个字,一笔一划,力求工整完美,像在刻碑。
杜明远处理完一圈事务回来,一看,孙慢慢才写了不到三行!“孙慢慢!你是用笔在刻字吗?这是公文!不是法帖!要快!要清晰即可!”
孙慢慢抬起头,慢悠悠地解释:“……大……人…………字……写……得……不……好……看…………怕……您……看……不……清………”
“我看得清!你快点就行!”杜明远几乎是在吼了。
孙慢慢缩缩脖子,试图加快速度,但字迹立刻变得歪歪扭扭,还有墨点。他又慢下来,想去修改。杜明远看得血压飙升:“罢了罢了!柳文!你来写!”
最让杜明远崩溃的是派孙慢慢去库房找旧档。
“孙慢慢!去库房将嘉禾元年至五年的田亩清册找出来!”
孙慢慢慢悠悠去了。一个时辰过去了,没回来。两个时辰过去了,还没回来。
杜明远等得心急如焚,亲自去库房找。只见孙慢慢正对着一堆册子发呆。
“让你找田亩清册,你在这里做什么?!”
孙慢慢慢悠悠地回答:“……回……大……人…………这……里……有……几……本……册……子…………霉……得……厉……害…………俺……正……在……想…………怎……么…………修……补……一下…………”
杜明远一看,那根本不是他要的田亩册,而是几本无关紧要的旧日志!他气得眼前发黑:“谁让你修这个了?!我要的是田亩清册!嘉禾元年的!立刻!马上!找出来!”
“……哦……”孙慢慢这才慢悠悠地转向另一个架子,又开始慢悠悠地找起来。
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孙慢慢那固有的慢节奏,与杜明远追求的高效率,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杜明远几乎每天都要因为孙慢慢的拖延和“跑偏”而发火、训斥。
“孙慢慢!你能不能快一点!”
“孙慢慢!效率!我要的是效率!”
“孙慢慢!今天不完,不准吃饭!”
“孙慢慢!你再这么慢,就去跟李火火挖沟!”
孙慢慢很委屈。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字写得工整难道不好吗?卷宗修补好难道不对吗?东西慢慢找才不会错啊!他无法理解杜大人为什么总是那么着急。“……急……啥……呢……?”是他心里最常浮现的念头。但他也不敢问,每次挨骂,就慢悠悠地低下头,慢悠悠地认错:“……俺……错……了…………下……次……快……点……”,然后……下次依旧。
李火火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虽然累,但痛快,偶尔还能得到杜大人一句“进度不错”的表扬。
钱多多在账房里憋得浑身难受,但至少没天天挨骂。
只有孙慢慢,成了杜明远新政下“效率”一词的头号反面教材,整天在“快点!“加快!“太慢了!”的咆哮声中,慢悠悠地挣扎着,显得格格不入,又莫名可怜。
这“快”与“慢”的矛盾,成了平安县衙新政推行中,一道独特又令人啼笑皆非的风景线。
杜明远杜大人,年轻,有干劲,讲究的就是一个“雷厉风行”!他给各项新政都定下了明确的期限:积案清查,三个月初见成效!水利修缮,汛期前必须完工!赋税减免公示,十日内落实到户!
这每一个期限,都像一记重锤,敲在孙慢慢那慢悠悠的世界里,砸得他晕头转向。
积案清查房就设在大堂偏厢。杜明远亲自坐镇,每天埋首卷宗,眉头紧锁,运笔如飞。他需要大量的旧案资料进行比对、核查。而负责给他调阅、查找、誊写卷宗的,正是孙慢慢。
“孙慢慢!永丰三年,东乡李氏与邻人争水械斗一案卷宗,立刻调来!”杜大人头也不抬,命令简洁干脆。
“……哦……”孙慢慢慢悠悠地应了一声,慢悠悠地站起身,慢悠悠地走向卷宗架。他记得那本案卷,好像是在“墨色偏淡兼有虫眼类”那一摞里。他慢悠悠地一摞一摞找过去,慢悠悠地抽出来,慢悠悠地吹了吹灰,再慢悠悠地捧过去。
杜明远已经处理完手头另一件事,抬头一看,孙慢慢还在半路磨蹭,顿时火起:“快一点!磨蹭什么!”
孙慢慢被吼得一哆嗦,稍微加快了点脚步,但看上去还是慢吞吞的。杜明远一把夺过卷宗,强压怒火:“下次快点!”
过了一会儿。
“孙慢慢!将刚才核对出的疑点,誊写三份!一份存档,一份附卷,一份报送州府!”
“……好……”孙慢慢慢悠悠地铺开纸,慢悠悠地磨墨,杜大人要求用新墨,他嫌快干的墨汁没韵味,慢悠悠地蘸笔,慢悠悠地开始写。一个字,一笔一划,力求工整完美,像在刻碑。
杜明远处理完一圈事务回来,一看,孙慢慢才写了不到三行!“孙慢慢!你是用笔在刻字吗?这是公文!不是法帖!要快!要清晰即可!”
孙慢慢抬起头,慢悠悠地解释:“……大……人…………字……写……得……不……好……看…………怕……您……看……不……清………”
“我看得清!你快点就行!”杜明远几乎是在吼了。
孙慢慢缩缩脖子,试图加快速度,但字迹立刻变得歪歪扭扭,还有墨点。他又慢下来,想去修改。杜明远看得血压飙升:“罢了罢了!柳文!你来写!”
最让杜明远崩溃的是派孙慢慢去库房找旧档。
“孙慢慢!去库房将嘉禾元年至五年的田亩清册找出来!”
孙慢慢慢悠悠去了。一个时辰过去了,没回来。两个时辰过去了,还没回来。
杜明远等得心急如焚,亲自去库房找。只见孙慢慢正对着一堆册子发呆。
“让你找田亩清册,你在这里做什么?!”
孙慢慢慢悠悠地回答:“……回……大……人…………这……里……有……几……本……册……子…………霉……得……厉……害…………俺……正……在……想…………怎……么…………修……补……一下…………”
杜明远一看,那根本不是他要的田亩册,而是几本无关紧要的旧日志!他气得眼前发黑:“谁让你修这个了?!我要的是田亩清册!嘉禾元年的!立刻!马上!找出来!”
“……哦……”孙慢慢这才慢悠悠地转向另一个架子,又开始慢悠悠地找起来。
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孙慢慢那固有的慢节奏,与杜明远追求的高效率,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杜明远几乎每天都要因为孙慢慢的拖延和“跑偏”而发火、训斥。
“孙慢慢!你能不能快一点!”
“孙慢慢!效率!我要的是效率!”
“孙慢慢!今天不完,不准吃饭!”
“孙慢慢!你再这么慢,就去跟李火火挖沟!”
孙慢慢很委屈。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字写得工整难道不好吗?卷宗修补好难道不对吗?东西慢慢找才不会错啊!他无法理解杜大人为什么总是那么着急。“……急……啥……呢……?”是他心里最常浮现的念头。但他也不敢问,每次挨骂,就慢悠悠地低下头,慢悠悠地认错:“……俺……错……了…………下……次……快……点……”,然后……下次依旧。
李火火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虽然累,但痛快,偶尔还能得到杜大人一句“进度不错”的表扬。
钱多多在账房里憋得浑身难受,但至少没天天挨骂。
只有孙慢慢,成了杜明远新政下“效率”一词的头号反面教材,整天在“快点!“加快!“太慢了!”的咆哮声中,慢悠悠地挣扎着,显得格格不入,又莫名可怜。
这“快”与“慢”的矛盾,成了平安县衙新政推行中,一道独特又令人啼笑皆非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