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

  诸暨城头的硝烟尚未散尽,胜利的喜悦弥漫在联军之中。在临时充作帅府的诸暨县衙内,董昌志得意满,急于按照原定计划,大军沿上虞江北上一路横扫:“贤弟,诸暨已下,兵贵神速!我等当即刻挥师北上,先取上虞,再克余姚,将刘汉宏那老贼困死在越州城内!”

  众将也多附和,士气正旺,皆欲乘胜追击。

  此时,一个沉稳却清晰的声音响起,打破了热烈的气氛:“董公,钱副使,诸位将军,在下有一言,或可斟酌。”

  众人望去,发言者正是钱镠带来的那位监军使府行军司马——李振。此前议事多沉默旁听,此刻李振突然开口,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钱镠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抬手示意:“李司马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李振走到地图前,先向董昌和钱镠微微躬身,然后指向地图:“原定沿上虞江北上一路攻取上虞、余姚之策,自是正理,可收孤立越州之效。然则,此乃明棋。刘汉宏虽败一阵,然其主力未伤,六万大军尚在。其若侦知我军意图,必于上虞、余姚二城重兵布防,凭坚城挫我锐气。我军纵然能下,亦必是旷日持久、伤亡惨重之攻坚战。届时,越州主力或出城夹击,或固守待变,于我军皆大为不利。”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继续道:“故此,振有一策,可修改原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哦?如何明修?如何暗度?”钱镠身体前倾,显然被勾起了极大的兴趣。

  “明修:”李振手指点向诸暨东南方向的剡县,“可派一员上将,率偏师一支,大张旗鼓,南下攻打剡县。剡县若下,便在此地大肆征集民夫,建造船只,多树旌旗,广布炊烟,做出我大军即将沿曹娥江大举北上的声势。此一路,务求声势浩大,吸引刘汉宏的全部注意力!”

  “暗度:”他的手指秘密地移回诸暨东北方向,点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地方——平水镇(这里是重要水道节点和物资集散地)。“与此同时,我军真正主力,秘密集结于诸暨东北、会稽山麓的平水镇一带。于此地悄然征调工匠民夫,开凿通往曹娥江的短程河道,并大量囤积粮草军械。此地山峦遮蔽,易于隐蔽。”

  最后,他的手指猛地向北一划,直指曹娥江下游的一个关键点——曹娥埭(古代曹娥江上的重要堰坝、渡口和军事要冲):“待水道疏通,粮草齐备,我军主力可乘夜色或大雾,乘船沿新开水道迅速进入曹娥江,顺流直下,奇袭曹娥埭!从此处登陆,便可直插越州城东北后方!”

  李振目光灼灼:“刘汉宏之注意力必被我佯动于剡县方向的‘主力’所吸引,其重兵亦必调往上虞、余姚正面布防。其万万料不到,我军会从其腹地深处的曹娥埭杀出!一旦我军出现于其后方,刘汉宏必然军心大乱,进退失据!届时,其部署于前线的军队后路被断,越州城亦直接暴露于我兵锋之下,破之易如反掌!”

  此计一出,满堂皆静!这已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修改,而是一个极其大胆、富于想象力的战略欺骗和迂回穿插计划!风险与收益并存,但一旦成功,收益将是决定性的。

  董昌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喃喃道:“这……这能行吗?开凿河道,岂是易事?若被发觉……”

  钱镠却猛地一拍案几,眼中精光四射:“好!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李司马此计,真乃神鬼莫测!”他转向董昌,语气激动:“兄长!此计虽险,然正因出其不意,故成功率极高!平水一带水网密布,开凿短程河道并非难事,且地处山区,易于隐蔽。强攻上虞、余姚坚城所付出的代价,此策若能成功,可省却我数万将士的性命!值得一试!”

  钱镠的肯定,加上李振计划本身的巨大诱惑力,最终说服了董昌和帐内诸将。计划就此定下。

  联军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钱镠派麾下湖安军指挥使朴正雄,率领五千人马多布旗帜,浩浩荡荡南下,直扑剡县。他们沿途大造声势,广征民船,在剡县城外砍伐树木,日夜不停地打造战船,营寨连绵数里,炊烟遮天蔽日,俨然一副即将大举北上、沿江决战的架势。

  同时钱镠与董昌率领联军真正的主力近四万人(包括钱镠的嘉禾军、昆山军、靖江军以及董昌的拱辰军、罗平军、清平军、于潜军),悄无声息地隐匿于诸暨东北部的平水镇周边山区。同时,以“修筑水利、灌溉农田”为名,大量招募当地工匠和民夫,给予优厚报酬,在严密保密下,开始疏浚原有溪流并开凿连接曹娥江水系的短程运河。大量的粮草、箭矢、攻城器械也从诸暨等地秘密转运至平水镇囤积起来。

  联军如此大规模的异动,自然无法完全瞒过刘汉宏的探子。然而,探子回报的重点,全都集中在“剡县方向发现大量敌军,正在打造战船,意图沿曹娥江北犯”这一情报上。

  越州城内,刘汉宏接到急报,冷笑一声:“果然不出我所料!钱镠小儿,还想沿江北上?哼,痴心妄想!”他完全被李振的佯动策略所迷惑,坚信联军的主攻方向就是曹娥江一线。

  他立刻做出部署:

  “传令!命向上虞县、余姚县两县,各增派五千精兵!携带大量守城器械、弩箭、滚木礌石,加强城防!给本帅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出城浪战,务必给我把敌军主力死死挡在城外!”

  “告诉他们,只要守住城池,挫敌锐气,待时机成熟,我自会下令,让他们从侧后出击,配合越州主力,前后夹击,必能大破董钱联军!”

  刘汉宏自以为得计,将整整一万精锐和大量宝贵的守城物资,投入到了上虞和余姚这两个他预判的“主战场”。他却不知道,真正的致命威胁,正在他眼皮子底下的平水镇悄然孕育。

  而就在刘汉宏调兵遣将,专注于东线防御之时,平水镇方向的河道工程,在无数工匠民夫的日夜赶工下,已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