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惨烈攻营-《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

  扬州城外运河畔,战云密布。

  清晨时分,孙儒军已完成布阵。马殷观察着浙西军的营寨布局,不禁皱眉。这座营寨依运河而建,三面挖有深壕,寨墙高耸,箭塔林立,显然经过精心设计和加固。

  “刘将军,”马殷建议道,“敌军寨墙坚固,强攻恐损失惨重。不若先遣使劝降,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更好?”

  刘建锋虽骄横,但也看出这座营寨不易攻打,便耐着性子道:“也好。就派个使者去,告诉浙西军,若肯献出粮草辎重,退过长江,我可饶他们性命。”

  一名亲兵奉命前往寨前喊话。成及、李振、王荣等人站在寨墙上,冷眼看着来使。

  “城上听着!”亲兵高声喊道,“刘将军有令:若你等献出粮草辎重,退出江北,可保性命无忧。若负隅顽抗,破寨之时,鸡犬不留!”

  成及与李振、王荣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朗声回道:“回去告诉刘建锋:要战便战!若胜了我军,辎重任取;若败了,一切休提!江东儿郎,从不知畏战二字!”

  亲兵悻悻而归。马殷听到回话,叹道:“果然如此。浙西军不愧是钱镠精锐,早有死战之心。”

  刘建锋勃然大怒:“给脸不要脸!传令各营,即刻准备,四面围攻!我要让这些江东佬知道厉害!”

  孙儒军开始准备攻城器械:简陋的云梯、冲车,以及临时赶制的盾牌。虽然装备简陋,但这些久经战阵的流寇老兵却显得经验丰富,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上午辰时,进攻的号角终于吹响。孙儒军从四面同时发起进攻,试图分散守军兵力。

  “放箭!”王荣在寨墙上指挥若定。浙西军弓弩手训练有素,箭如雨下,许多孙儒军士兵还没接近寨墙就被射倒。

  但孙儒军实在太多,前仆后继,很快就有人架起云梯,开始攀爬寨墙。

  “滚木擂石!”成及亲自在第一线指挥。士兵们将准备好的滚木擂石推下,砸向攀爬的敌军。惨叫声不绝于耳。

  李振则在营中组织后勤和救护,同时密切关注战局发展,随时准备执行撤退计划。

  战斗异常惨烈。孙儒军不愧是多年流寇生涯筛选出来的精锐,悍不畏死,一波被击退,又一波冲上来。有些士兵甚至身上插着箭矢还在向前冲锋。

  浙西军则依靠精良的装备和严格的训练顽强抵抗。他们的甲胄厚实,往往能挡住致命攻击;他们的弓弩娴熟,箭无虚发;他们的配合默契,总能及时堵住防线缺口。

  中午时分,战斗进入白热化。孙儒军已经数次攻上寨墙,都与浙西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

  在东面寨墙,一处防线被突破,数十名孙儒军士兵冲上寨墙。王荣亲自率亲兵队前往支援,血战半刻钟,才将敌军赶下寨墙。

  “加固这里的防御!多备滚木!”王荣浑身是血,但大多是敌人的。

  在西面,孙儒军使用临时赶制的冲车撞击寨门。守军从寨墙上倾倒热油,然后射下火箭,顿时烈焰腾空,惨叫声震天动地。

  成及穿梭在各处防线,哪里危急就出现在哪里。他的沉着指挥,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将士们顶住!石麻将军的水师就快到了!”成及高喊着,虽然他自己也不确定水师何时能到。

  李振在营中组织所有非战斗人员参与后勤:运送箭矢、照顾伤员、准备饭食。他甚至将文书、伙夫等都组织起来,作为预备队。

  下午未时,孙儒军的攻势稍缓。连续数小时的猛攻,让进攻方也疲惫不堪。刘建锋不得不轮换部队,保持进攻压力。

  浙西军趁机休整,清点伤亡,补充箭矢,加固破损的寨墙。成及巡视各营,发现士兵们虽然疲惫,但士气依然高昂。

  “将军,孙儒军也不过如此!”一个年轻士兵骄傲地说,“咱们一定能守住!”

  成及拍拍他的肩膀:“好样的!但不可轻敌。恶战还在后面。”

  最后的猛攻:夕阳下的血战

  申时,刘建锋发动了最后的猛攻。他投入了所有预备队,誓要一举攻破营寨。

  “第一个攻上寨墙的,赏金百两!攻破营寨,任凭掠夺!”刘建锋许下重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孙儒军发起开战以来最猛烈的进攻,甚至有些士兵脱去上衣,赤膊上阵,显示必死决心。

  浙西军压力倍增,多处防线再次告急。箭矢开始匮乏,许多士兵只能与攻上寨墙的敌军进行白刃战。

  成及也拔剑参战,亲自斩杀数名敌军。王荣更是身先士卒,哪里危险就出现在哪里。

  李振见形势危急,已经开始命令非必要人员登船准备,但他知道,主力部队现在根本无法撤退,一旦离开营寨防御,在野外被四万敌军追击,必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顶住!一定要顶住!”李振默默祈祷。

  夕阳西下,血色残阳映照着惨烈的战场。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但仍在殊死搏杀。

  就这样不分昼夜轮番疯狂进攻了两天,也许是意识到今天无法攻破营寨,也许是部队已经无力继续进攻,刘建锋终于下令鸣金收兵。

  孙儒军如潮水般退去,留下满地的尸体和伤员。浙西军也没有追击的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军退走。

  战场上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伤兵的呻吟声和燃烧物的噼啪声。

  成及立即下令:“清点伤亡,加固防务,防止敌军夜袭!”

  统计结果令人震惊:短短三天天战斗,浙西军死伤高达五千人,占全军近三分之一。其中阵亡两千余人,重伤不能战者千余人,轻伤两千余。

  孙儒军的损失更为惨重。由于甲胄单薄,在浙西军密集的箭矢下伤亡极大,加上攻城时的损失,死伤近万人,其中阵亡者就超过五千。

  当伤亡数字报到刘建锋那里时,这位骄横的将军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什么?损失近万?”刘建锋难以置信。这里面有许多是他的嫡系老兵,经历多年战乱幸存下来的精锐。

  马殷沉痛地说:“将军,浙西军装备精良,寨墙坚固,强攻非是良策。若按此伤亡比例,就算攻下营寨,我军也将所剩无几。”

  刘建锋虽然不甘,但也知道马殷说得有理。他望着远处依然坚固的浙西军营寨,第一次产生了犹豫。

  夜幕降临,运河畔的两座大营都亮起灯火,但气氛截然不同。

  在孙儒军营中,士气低落,伤兵的哀嚎声此起彼伏。刘建锋与马殷等将领正在激烈争论下一步行动。

  在浙西军营中,士兵们默默埋葬战友,照顾伤员,加固工事。成及、李振、王荣等人巡视各营,慰问将士。

  “将军,水师到了!”突然有士兵来报。

  成及等人急忙来到运河边,只见石麻率领的水师舰队已经抵达,数十艘战舰在运河中排开,蔚为壮观。

  “成将军!李某来迟了!”石麻登上岸,看到营中的惨状,不禁震惊,“这...”

  成及苦笑道:“石将军来得正好。今日若无你水师到来,明日恐怕就守不住了。”

  有了水师的支援,浙西军士气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