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老夫子就坐在茶楼靠窗的位置,面前摆着三杯热茶。他手里捏着一张纸,是昨天电视台播放的采访片段截图,少年站在镜头前,木牛在箱子里突然出声,全场哄笑。
他盯着那张图看了很久,然后把纸折好,放进衣兜。
秦先生推门进来时,看见老夫子正用笔在本子上写什么。桌上多了个文件夹,封面写着“基金会扩大计划”六个字。
“这么早?”秦先生坐下,端起茶喝了一口,“昨晚睡不着?”
“睡得挺好。”老夫子头也不抬,“就是醒了之后,脑子里全是事。”
大番薯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头发乱成一团,手里拎着塑料袋:“糖水买了!冰的还是热的?”
“你先坐稳再说。”秦先生伸手扶了他一把。
大番薯一屁股坐下,袋子放在桌角,两瓶糖水滚了出来,差点打翻茶杯。
老夫子合上本子,看着他们俩:“咱们这个基金会,做了三年,帮过十七个人,办了五次活动,账上现在有八万三。”
秦先生点头:“钱没动过,都是人家捐的。”
“但不够。”老夫子说,“前天有个母亲来找我,孩子得了罕见病,药一个月两万八。她把房子卖了,还差一大截。”
大番薯张嘴:“那……咱们能帮多少?”
“全拿出去也不够。”老夫子说,“所以我在想,能不能让基金会变大一点。不止接个案,还能设专项基金,找人一起投钱,长期做下去。”
茶楼里人声渐响,隔壁桌在聊股票。三人没动,安静听着。
秦先生慢慢开口:“可钱多了,人也杂。万一谁想借名头赚钱呢?”
“那就挑人。”老夫子从包里拿出平板,点开一页名单,“我用老办法筛过一遍,本地企业,有过公益记录,捐款金额、频率、用途都查了。剩下三个,值得谈。”
大番薯凑过去看:“这名字……一个不认识。”
“我不看名字。”老夫子说,“我看做事的方式。比如这位陈总,连续八年给山区小学送冬衣,从来不宣传,连记者问都不见。”
秦先生皱眉:“可这种人,未必愿意掺和基金会的事。怕麻烦。”
“所以我亲自去。”老夫子收起平板,“不提钱,先讲事。”
当天下午,三人去了第一家投资方公司。
前台姑娘笑容标准,请他们等了四十分钟,才被带进会议室。
负责人三十出头,西装笔挺,开口第一句就是:“如果我们出资,能不能叫‘陈氏爱心行动’?LoGo放官网首页,您看如何?”
老夫子放下茶杯:“不行。”
“啊?”
“基金会不是广告位。”老夫子站起来,“告辞。”
走出大楼时,大番薯小声问:“是不是太干脆了?好歹聊聊别的。”
“不用。”老夫子摇头,“话说到这份上,目的就不是帮忙,是买名声。走吧。”
第二天,他们见了第二家。
对方态度客气,但问题一个接一个:“你们财务审计是谁做的?年度报告公开吗?万一资金挪用怎么追责?”
秦先生一一回答,拿出账本复印件。
那人翻了几页,点头:“做得细。但我还得上报董事会,最快下周给答复。”
老夫子笑了笑:“等不起。”
回来路上,大番薯叹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钱难搞啊。”
老夫子没说话,晚上回家后打开金手指系统,重新调取数据。
他把三位潜在投资方的信息并列对比,重点标记过往行为模式、关联项目持续时间、是否匿名捐赠等字段。
最后,光标停在一个名字上:林国栋。
五十二岁,经营一家建材公司,近三年累计捐赠超两百万,其中一百五十万用于教师补助,全部通过匿名渠道转入地方教育局账户。
最关键是,去年某次洪灾救援中,他私人调派五辆卡车运送物资,全程未露面,连当地媒体拍到车标都被他主动联系撤稿。
老夫子盯着屏幕,嘴角动了一下。
第三天清晨,他带着秦先生和大番薯来到城东工业区。
林国栋的办公室在一栋旧楼三层,门牌斑驳,推门进去,屋里只有两张桌子、一台打印机,墙上挂着一幅字:厚德载物。
他们等了十分钟,林国栋才回来,穿着洗得发白的夹克,手里拎着早餐包子。
“抱歉,路上堵。”他把包子放下,擦了擦手,“听说你们为孩子做科技项目拿了奖?”
老夫子点头:“顺便,也想把基金会做大一点。”
他没多说,打开平板,播放了一段视频。
画面里,少年按下启动键,木牛亮灯说话,演示避障巡逻,最后自动回充。评委鼓掌,台下欢呼。
视频结束,屋里安静。
林国栋看了很久,抬头:“这孩子……是你带的?”
“他是自己长出来的。”老夫子说,“我只是没挡住他的光。”
林国栋笑了,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叠资料:“其实我一直在找这样的项目。不想搞那种发钱拍照的慈善。我想帮的是能自己站起来的人。”
他翻开一页:“你们如果真要扩大,我可以出第一笔资金,两百万,五年无息,不要冠名,不插手决策。”
大番薯猛地抬头:“真……真的?”
“但我有一个条件。”林国栋看着老夫子,“你得亲自管。”
老夫子没动:“我已经老了。”
“可你还在动。”林国栋说,“只要你在,我就信这个事能做成。”
秦先生低声说:“这条件……比我们想的简单。”
当天傍晚,四人坐在同一家茶楼,签了合作意向书。
纸交到老夫子手里时,他没急着收,而是摸了摸边角,确认印章清晰。
大番薯抱着一摞文件坐在旁边,脸上又是笑又是懵:“咱们……真要变大啦?”
秦先生已经开始写新草案,标题是《合作伦理守则》,第一条写着:所有资金用途必须与受助者直接相关,禁止任何形式的形象包装支出。
老夫子喝了口凉茶,望向窗外。
夕阳照在街对面的小学围栏上,几个孩子正趴在栏杆上看里面的学生做操。
他忽然想起早上出门前,邻居小孩问他:“爷爷,你那个会说话的牛,以后能教我们做机器人吗?”
当时他笑着说:“能,只要你敢想。”
此刻,他把意向书轻轻放在桌上,手指点了点右下角的签名处。
大番薯凑过来,指着自己的名字:“哎,我签字像不像蚯蚓爬?”
秦先生瞥了一眼:“比上次画圈强点。”
老夫子没答话,只是把笔盖拧紧,放进衣兜。
他站起身,说了句:“明天开始,招人。”
大番薯愣住:“啊?现在就要招?”
老夫子已经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他们一眼。
他的影子横在地板上,刚好压住那份摊开的计划书。
街角的路灯闪了一下,亮起来。
他盯着那张图看了很久,然后把纸折好,放进衣兜。
秦先生推门进来时,看见老夫子正用笔在本子上写什么。桌上多了个文件夹,封面写着“基金会扩大计划”六个字。
“这么早?”秦先生坐下,端起茶喝了一口,“昨晚睡不着?”
“睡得挺好。”老夫子头也不抬,“就是醒了之后,脑子里全是事。”
大番薯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头发乱成一团,手里拎着塑料袋:“糖水买了!冰的还是热的?”
“你先坐稳再说。”秦先生伸手扶了他一把。
大番薯一屁股坐下,袋子放在桌角,两瓶糖水滚了出来,差点打翻茶杯。
老夫子合上本子,看着他们俩:“咱们这个基金会,做了三年,帮过十七个人,办了五次活动,账上现在有八万三。”
秦先生点头:“钱没动过,都是人家捐的。”
“但不够。”老夫子说,“前天有个母亲来找我,孩子得了罕见病,药一个月两万八。她把房子卖了,还差一大截。”
大番薯张嘴:“那……咱们能帮多少?”
“全拿出去也不够。”老夫子说,“所以我在想,能不能让基金会变大一点。不止接个案,还能设专项基金,找人一起投钱,长期做下去。”
茶楼里人声渐响,隔壁桌在聊股票。三人没动,安静听着。
秦先生慢慢开口:“可钱多了,人也杂。万一谁想借名头赚钱呢?”
“那就挑人。”老夫子从包里拿出平板,点开一页名单,“我用老办法筛过一遍,本地企业,有过公益记录,捐款金额、频率、用途都查了。剩下三个,值得谈。”
大番薯凑过去看:“这名字……一个不认识。”
“我不看名字。”老夫子说,“我看做事的方式。比如这位陈总,连续八年给山区小学送冬衣,从来不宣传,连记者问都不见。”
秦先生皱眉:“可这种人,未必愿意掺和基金会的事。怕麻烦。”
“所以我亲自去。”老夫子收起平板,“不提钱,先讲事。”
当天下午,三人去了第一家投资方公司。
前台姑娘笑容标准,请他们等了四十分钟,才被带进会议室。
负责人三十出头,西装笔挺,开口第一句就是:“如果我们出资,能不能叫‘陈氏爱心行动’?LoGo放官网首页,您看如何?”
老夫子放下茶杯:“不行。”
“啊?”
“基金会不是广告位。”老夫子站起来,“告辞。”
走出大楼时,大番薯小声问:“是不是太干脆了?好歹聊聊别的。”
“不用。”老夫子摇头,“话说到这份上,目的就不是帮忙,是买名声。走吧。”
第二天,他们见了第二家。
对方态度客气,但问题一个接一个:“你们财务审计是谁做的?年度报告公开吗?万一资金挪用怎么追责?”
秦先生一一回答,拿出账本复印件。
那人翻了几页,点头:“做得细。但我还得上报董事会,最快下周给答复。”
老夫子笑了笑:“等不起。”
回来路上,大番薯叹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钱难搞啊。”
老夫子没说话,晚上回家后打开金手指系统,重新调取数据。
他把三位潜在投资方的信息并列对比,重点标记过往行为模式、关联项目持续时间、是否匿名捐赠等字段。
最后,光标停在一个名字上:林国栋。
五十二岁,经营一家建材公司,近三年累计捐赠超两百万,其中一百五十万用于教师补助,全部通过匿名渠道转入地方教育局账户。
最关键是,去年某次洪灾救援中,他私人调派五辆卡车运送物资,全程未露面,连当地媒体拍到车标都被他主动联系撤稿。
老夫子盯着屏幕,嘴角动了一下。
第三天清晨,他带着秦先生和大番薯来到城东工业区。
林国栋的办公室在一栋旧楼三层,门牌斑驳,推门进去,屋里只有两张桌子、一台打印机,墙上挂着一幅字:厚德载物。
他们等了十分钟,林国栋才回来,穿着洗得发白的夹克,手里拎着早餐包子。
“抱歉,路上堵。”他把包子放下,擦了擦手,“听说你们为孩子做科技项目拿了奖?”
老夫子点头:“顺便,也想把基金会做大一点。”
他没多说,打开平板,播放了一段视频。
画面里,少年按下启动键,木牛亮灯说话,演示避障巡逻,最后自动回充。评委鼓掌,台下欢呼。
视频结束,屋里安静。
林国栋看了很久,抬头:“这孩子……是你带的?”
“他是自己长出来的。”老夫子说,“我只是没挡住他的光。”
林国栋笑了,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叠资料:“其实我一直在找这样的项目。不想搞那种发钱拍照的慈善。我想帮的是能自己站起来的人。”
他翻开一页:“你们如果真要扩大,我可以出第一笔资金,两百万,五年无息,不要冠名,不插手决策。”
大番薯猛地抬头:“真……真的?”
“但我有一个条件。”林国栋看着老夫子,“你得亲自管。”
老夫子没动:“我已经老了。”
“可你还在动。”林国栋说,“只要你在,我就信这个事能做成。”
秦先生低声说:“这条件……比我们想的简单。”
当天傍晚,四人坐在同一家茶楼,签了合作意向书。
纸交到老夫子手里时,他没急着收,而是摸了摸边角,确认印章清晰。
大番薯抱着一摞文件坐在旁边,脸上又是笑又是懵:“咱们……真要变大啦?”
秦先生已经开始写新草案,标题是《合作伦理守则》,第一条写着:所有资金用途必须与受助者直接相关,禁止任何形式的形象包装支出。
老夫子喝了口凉茶,望向窗外。
夕阳照在街对面的小学围栏上,几个孩子正趴在栏杆上看里面的学生做操。
他忽然想起早上出门前,邻居小孩问他:“爷爷,你那个会说话的牛,以后能教我们做机器人吗?”
当时他笑着说:“能,只要你敢想。”
此刻,他把意向书轻轻放在桌上,手指点了点右下角的签名处。
大番薯凑过来,指着自己的名字:“哎,我签字像不像蚯蚓爬?”
秦先生瞥了一眼:“比上次画圈强点。”
老夫子没答话,只是把笔盖拧紧,放进衣兜。
他站起身,说了句:“明天开始,招人。”
大番薯愣住:“啊?现在就要招?”
老夫子已经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他们一眼。
他的影子横在地板上,刚好压住那份摊开的计划书。
街角的路灯闪了一下,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