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雨停了,一轮清冷的月亮从薄纱般的云层后探出头来,在墨色的河面上洒下破碎的、跳跃的银辉。
船舱内,大部分人都已歇下,四周只剩下河水拍打船身的轻柔声响和规律的摇橹声。
只有裴昭雪和白砚舟还在舱内一角的油灯下对坐,灯花偶尔噼啪一下,映照着两人凝重而专注的神情。
他们面前摊开着江南绣娘案的完整卷宗,以及一些零散的、关于慧觉口供的补充笔录。
“砚舟,”裴昭雪用未受伤的左手支着下颌,蹙着眉,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笔录上关于慧觉获得“机缘”的段落,低声道,“你觉不觉得,慧觉大师得到那‘幻光琉璃’炼制法和特殊金线、织料的过程,描述得虽然合理,但细想起来,未免太过顺利了些?顺利得……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暗中为他铺平道路,扫清障碍。”
白砚舟放下手中正在翻阅的一本记载前朝奇闻异事的杂记,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点了点头,语气带着同样的疑虑:“我也正有此疑。据慧觉所言,他是在云游途中,于一座早已荒废、人迹罕至的深山道观残垣里,‘偶然’发现了几页被藏在神像底座下的前朝遗留残卷,而且恰好是记载了幻光琉璃的炼制之法和利用特定光影角度、织料纹理进行惑心的原理,内容直指他所思所想的复仇手段。而后,在他苦于找不到合适材料时,又‘恰好’在东南沿海的一个偏僻港口,遇到了一位行踪诡秘、谈吐不凡的海外商人,手中正好有那符合残卷描述的、内嵌玄鹤符号的特制金线和那种需要药水浸泡方能显效的特殊织料。这一切的‘巧合’,环环相扣,仿佛是有人精心为他量身定做的‘复仇工具包’,就等着他来取用。”
“而且,”裴昭雪用指尖点了点笔录上的几行字,补充道,声音压得更低,“那海外商人出现得时机恰到好处,提供的材料品质极高,完全符合要求,却并未索取过分高昂的报酬,甚至表现出一种‘宝物赠予有缘人’的超然态度,事后更是如同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任凭我们的人如何追查,再也找不到任何踪迹。这完全不符合商人逐利的本性,更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
白砚舟沉吟片刻,灯光在他清俊的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结合我们在金线和织料上发现的、与之前案件中出现过的风格一致的玄鹤卫微小标识,几乎可以断定,背后推动这一切的,就是那个阴魂不散的玄鹤卫。他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最狡猾的蜘蛛,精心编织着巨大的网络,耐心寻找着像慧觉这样,身负血海深仇、意志坚定、又有足够能力和偏执信念去制造巨大混乱的‘棋子’。”
“他们精准地利用了慧觉对兰若寺惨案的刻骨仇恨和为之付出三十年光阴的执念,”
裴昭雪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如同窗外冰凉的月华,“精准地投其所好,为他提供复仇的‘捷径’和看似强大的‘利器’,甚至可能在他犹豫或遇到技术瓶颈时,通过不易察觉的方式给予暗示或鼓励。其目的,恐怕绝不仅仅是单纯地帮助慧觉复仇那么简单。搅乱江南经济重镇,削弱朝廷对这片富庶之地的控制力,制造民间恐慌与对官府的不信任,甚至借慧觉之手,清除一些可能碍事或已难以掌控的江南世家……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更深层的意图。慧觉大师,说到底,也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成了他人实现阴谋的一把锋利的、却也是可悲的刀。”
白砚舟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沉重:“玄鹤卫行事,愈发诡秘难测,手段也愈发刁钻,直指人心弱点。从最初的玉扳指案,到水龙吟骨案、梵音索命案、寒梅断魂案,再到这次的丹青索魂案……几乎每一个看似独立的大案背后,都有他们若隐若现的影子在舞动,利用人心的贪婪、恐惧、仇恨与不甘,巧妙挑起动乱,消耗朝廷精力。这位在江南活动的‘副使’,心思之缜密,布局之长远,对人性弱点把握之精准,实在令人心惊,也让人不寒而栗。”
裴昭雪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语气斩钉截铁:“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想办法将他们从阴暗的角落里揪出来!这些藏头露尾之辈,只敢利用他人的痛苦和悲剧来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视人命如草芥,搅乱天下安宁,实在可恨至极!此害不除,国无宁日!”
月光透过窗棂,静静流淌在两人凝重而坚定的脸庞上,也将他们的身影拉长,映在舱壁之上。
玄鹤卫的阴影,如同这河面上始终无法彻底散去的夜雾,虽然看似在江南被他们暂时驱散,却依旧浓郁地笼罩在前路之上,预示着更多的挑战与危险。
下一个对手,又会是谁?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出现?
船舱内,大部分人都已歇下,四周只剩下河水拍打船身的轻柔声响和规律的摇橹声。
只有裴昭雪和白砚舟还在舱内一角的油灯下对坐,灯花偶尔噼啪一下,映照着两人凝重而专注的神情。
他们面前摊开着江南绣娘案的完整卷宗,以及一些零散的、关于慧觉口供的补充笔录。
“砚舟,”裴昭雪用未受伤的左手支着下颌,蹙着眉,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笔录上关于慧觉获得“机缘”的段落,低声道,“你觉不觉得,慧觉大师得到那‘幻光琉璃’炼制法和特殊金线、织料的过程,描述得虽然合理,但细想起来,未免太过顺利了些?顺利得……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暗中为他铺平道路,扫清障碍。”
白砚舟放下手中正在翻阅的一本记载前朝奇闻异事的杂记,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点了点头,语气带着同样的疑虑:“我也正有此疑。据慧觉所言,他是在云游途中,于一座早已荒废、人迹罕至的深山道观残垣里,‘偶然’发现了几页被藏在神像底座下的前朝遗留残卷,而且恰好是记载了幻光琉璃的炼制之法和利用特定光影角度、织料纹理进行惑心的原理,内容直指他所思所想的复仇手段。而后,在他苦于找不到合适材料时,又‘恰好’在东南沿海的一个偏僻港口,遇到了一位行踪诡秘、谈吐不凡的海外商人,手中正好有那符合残卷描述的、内嵌玄鹤符号的特制金线和那种需要药水浸泡方能显效的特殊织料。这一切的‘巧合’,环环相扣,仿佛是有人精心为他量身定做的‘复仇工具包’,就等着他来取用。”
“而且,”裴昭雪用指尖点了点笔录上的几行字,补充道,声音压得更低,“那海外商人出现得时机恰到好处,提供的材料品质极高,完全符合要求,却并未索取过分高昂的报酬,甚至表现出一种‘宝物赠予有缘人’的超然态度,事后更是如同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任凭我们的人如何追查,再也找不到任何踪迹。这完全不符合商人逐利的本性,更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
白砚舟沉吟片刻,灯光在他清俊的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结合我们在金线和织料上发现的、与之前案件中出现过的风格一致的玄鹤卫微小标识,几乎可以断定,背后推动这一切的,就是那个阴魂不散的玄鹤卫。他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最狡猾的蜘蛛,精心编织着巨大的网络,耐心寻找着像慧觉这样,身负血海深仇、意志坚定、又有足够能力和偏执信念去制造巨大混乱的‘棋子’。”
“他们精准地利用了慧觉对兰若寺惨案的刻骨仇恨和为之付出三十年光阴的执念,”
裴昭雪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如同窗外冰凉的月华,“精准地投其所好,为他提供复仇的‘捷径’和看似强大的‘利器’,甚至可能在他犹豫或遇到技术瓶颈时,通过不易察觉的方式给予暗示或鼓励。其目的,恐怕绝不仅仅是单纯地帮助慧觉复仇那么简单。搅乱江南经济重镇,削弱朝廷对这片富庶之地的控制力,制造民间恐慌与对官府的不信任,甚至借慧觉之手,清除一些可能碍事或已难以掌控的江南世家……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更深层的意图。慧觉大师,说到底,也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成了他人实现阴谋的一把锋利的、却也是可悲的刀。”
白砚舟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沉重:“玄鹤卫行事,愈发诡秘难测,手段也愈发刁钻,直指人心弱点。从最初的玉扳指案,到水龙吟骨案、梵音索命案、寒梅断魂案,再到这次的丹青索魂案……几乎每一个看似独立的大案背后,都有他们若隐若现的影子在舞动,利用人心的贪婪、恐惧、仇恨与不甘,巧妙挑起动乱,消耗朝廷精力。这位在江南活动的‘副使’,心思之缜密,布局之长远,对人性弱点把握之精准,实在令人心惊,也让人不寒而栗。”
裴昭雪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语气斩钉截铁:“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想办法将他们从阴暗的角落里揪出来!这些藏头露尾之辈,只敢利用他人的痛苦和悲剧来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视人命如草芥,搅乱天下安宁,实在可恨至极!此害不除,国无宁日!”
月光透过窗棂,静静流淌在两人凝重而坚定的脸庞上,也将他们的身影拉长,映在舱壁之上。
玄鹤卫的阴影,如同这河面上始终无法彻底散去的夜雾,虽然看似在江南被他们暂时驱散,却依旧浓郁地笼罩在前路之上,预示着更多的挑战与危险。
下一个对手,又会是谁?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