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初试读心术 茶汤漾过往-《神都昭雪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案情,尤其是感知死者临终前的状态,裴昭雪提议,让陆雪芽尝试对最后一位死者赵清泉生前常用的茶具,进行她的“茶汤读心”。

  此举有些冒险,亦有些玄奇,但非常之案,需用非常之法。

  裴昭明虽觉此法有违他平日所信的“实证”,但见裴昭雪坚持,且目前线索有限,便也未加反对。

  白砚舟和苏九则更多的是好奇与探究。

  征得赵家同意后,他们取来了赵清泉平日最钟爱的那把紫砂“掇球壶”以及他常用的几个品茗杯。

  这些器物已被官府检查过,并无明显线索。

  别院水榭中,陆雪芽净手焚香,神情变得异常专注平和。

  她选用的是赵清泉茶仓中遗留的、他生前最常喝的“肉桂”茶。

  泉水沸开,蒸汽氤氲。

  陆雪芽将茶叶置入温热的壶中,轻摇闻香,然后注入沸水。

  她的动作舒缓而富有韵律,眼神紧紧盯着壶口升腾的蒸汽和即将溢出的茶沫。

  很快,第一泡茶汤被注入公道杯,再分入那几个白瓷品茗杯中。

  橙黄明亮的茶汤在白瓷杯中微微荡漾。

  “请诸位稍候。”

  陆雪芽轻声说道,然后她伸出纤纤玉指,并未直接触碰茶杯,而是悬在杯口上方,感受着茶汤散发出的热力与香气。

  她的目光,则一瞬不瞬地凝视着杯中叶底舒展的姿态,以及茶汤表面因细微温差和水流惯性而产生的、几乎肉眼难辨的涟漪。

  水榭内一片寂静,只有溪水流淌和偶尔的鸟鸣。

  众人都屏息凝神,看着陆雪芽。只见她时而闭目感受,时而睁眼细观,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缓,脸色也随着感知而变化。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茶汤渐凉,涟漪平复。陆雪芽才缓缓收回手,额间已见细微汗珠,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惊悸。

  “如何?”裴昭雪轻声问道。

  陆雪芽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才开口道:“这把壶,这些杯子,残留着赵叔叔很强的‘印记’。”

  她用的词是“印记”,而非具体的思绪。

  “我感受到的,并非单一的情绪,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混合。”

  她努力寻找着恰当的词语,“在最表层,是一种强烈的、近乎迷醉的‘愉悦’和‘满足’,如同品尝到了世间至极的美味,心神俱醉,万物皆空。这种感觉非常强烈,几乎掩盖了一切。”

  裴昭雪若有所思:“这与他面带微笑的死状吻合。”

  “但是,”陆雪芽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在这层‘愉悦’之下,我感受到了更深层的东西。是……是‘恐惧’!一种被强行压制、却依旧存在的、源自本能的对未知危险的恐惧!还有……‘迷茫’,仿佛不知道自己为何会陷入此种境地,意识并非完全清晰。甚至有一丝……‘不甘’与‘挣扎’,如同溺水之人想要呼救,却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

  她的描述让在场众人脊背生寒。面带微笑的安详之下,竟隐藏着如此痛苦挣扎的内心?

  “此外,”陆雪芽继续道,“通过这些‘印记’,我隐约‘看’到了一些碎片……似乎有一个模糊的人影,带着斗笠,看不清面容……还有一股浓郁的、与案发现场类似的奇异香气……最后定格的感觉,是手中紧紧攥着什么东西,那感觉……很熟悉,是书卷,应该就是那本《茶经》。”

  她睁开眼,看向众人,肯定地说:“赵叔叔绝非自愿赴死,也并非自然死亡。他是在某种外力作用下,陷入了极致的愉悦幻境,但同时,他真实的意识是在恐惧和挣扎的!那种‘愉悦’,像是一种……枷锁,或者说,毒药。”

  白砚舟眼中精光一闪:“致幻!而且是能引发强烈欣快感,同时抑制生理痛苦反应的强效致幻剂!结合那诡异的香气,可能性极大!”

  苏九也点头:“若是能引发心脉骤停的毒药,配合致幻效果,确实可以造成这种看似安详,实则内部惊涛骇浪的死亡状态。”

  裴昭明沉声道:“如此一来,便可确定是他杀。凶手利用某种手段,使受害者在极乐幻境中无声无息地死去,并刻意营造出‘茶仙索命’的假象。”

  陆雪芽的“茶汤读心”,虽然无法提供凶手的姓名和具体手法,却有力地印证了“他杀”的推断,并揭示了死者临终前真实而矛盾的内心世界,为案件侦破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方向。

  裴昭雪看着陆雪芽苍白的脸,知道这番“读心”耗神极大,温声道:“陆姑娘,辛苦了。你的能力,对我们帮助很大。”

  陆雪芽微微摇头,眼神坚定:“只要能查明真相,雪芽愿竭尽全力。”

  茶汤已冷,但迷局的破解,似乎因为这次独特的“对话”,而迎来了一丝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