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清的到访与承诺,如同在沈清弦面前展开了一幅更为锦绣的画卷,那画卷上勾勒的,是她凭借自身技艺真正立足于世的清晰可能。然而,画卷越美,映照出现实的粗粝便越发刺目。首要的难关,便是那开启一切可能的“钥匙”——足够的本金。
她将秦姝带来的那二十余两银子,连同自己之前所剩无几的体己,仔细清点了一遍又一遍,总数不过三十两出头。这点银钱,用于日常用度或小规模试制尚可,若要盘下一间临街的铺面,哪怕是位置最偏僻、规模最小巧的,也无异于痴人说梦。韩管事虽未明言,但她从他那日的语气中也能揣测,即便是在西市那等并非顶繁华地段的待沽铺面,价格也绝非她目前所能企及。
“青蚨”难觅。沈清弦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空有志向与技艺,若无那“母钱”引路,万事皆休。她坐在窗下,面前摊开着母亲的手札与那张写满计划的清单,目光却落在窗外那方狭小的天空。难道真要就此止步,继续依靠秦姝、苏婉清等人的零星“订制”,小打小闹,永远处于被动?
不。她立刻否决了这个念头。那样的“独立”,太过脆弱,经不起任何风浪。她需要的是稳固的根基,是一处能由自己完全掌控的、名正言顺的产业。这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那份不容折辱的尊严,为了“沈清弦”这个名字,能真正与往昔割裂,以新的姿态立于人前。
那么,路在何方?
向萧执开口吗?以他之前表现出的周到与慷慨,只要她流露出些许意向,莫说一间小铺面,便是更优渥的条件,他恐怕也会毫不犹豫地奉上。可如此一来,她与他之间那笔尚未厘清的“账目”便会更加纠缠不清。她将永远无法确定,日后取得的任何成就,有多少是源于自身能力,又有多少是倚仗了他的暗中扶持。这份“恩情”,太重,她怕自己背负不起,更怕最终失了开口说“不”的底气。
或者……寻一位合伙人?苏婉清似乎是个不错的人选,她既有身份地位,又通晓此道,且表现出善意。但勋贵之家关系错综复杂,与之合作,利弊难料,自己一无背景二无雄厚资本,极易沦为附庸,失去主导之权。
思前想后,似乎每一条路都布满荆棘。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焦灼,如同困于浅滩的龙,空有腾云之志,却被现实牢牢缚住爪牙。
正在她心绪纷乱之际,韩管事再次来访。这次,他带来了更确切的消息。
“姑娘,”韩管事的神色带着几分谨慎,低声道,“小老儿已去探过那两处铺面。其中一间,位置尚可,虽不在主街,却也临着巷口,颇为清净。原是一家卖文房四宝的,东家受了褚党牵连,急于脱手。只是……要价需一百二十两现银,且需一次结清,方能压下价来。”
一百二十两!沈清弦的心猛地一沉。这价格,对于如今的她而言,不啻于天文数字。即便将她所有银钱翻上四倍,也远远不够。
韩管事察言观色,见她沉默,心中了然,又补充道:“另一处位置更偏些,在街尾,原是家小茶肆,铺面也窄仄,要价八十两。但……那处临近牲口市场,环境嘈杂,恐不合姑娘制作香药所需的清静雅致。”
八十两,依旧遥不可及。而且环境不佳,确非首选。
沈清弦闭了闭眼,压下心头的失望与无力感,再睁开时,目光已恢复平静。“有劳韩叔费心。此事……容我再想想。”她的声音听不出太多波澜。
韩管事看着她清瘦却挺直的脊背,心中暗叹。他犹豫片刻,终究还是多了一句嘴:“姑娘,王爷前两日问起商号事务,似乎……对西市那边的产业变动,略有提及。”他的话点到即止,却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萧执知道她在找铺面,并且,他在关注。
沈清弦指尖微微一颤。果然,一切都在他的视线之内。她沉默片刻,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并未接话。
送走韩管事,小院内只剩下她一人。夕阳的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更显孤寂。她走到那株寒枝下,伸手轻抚粗糙的树皮。独立寒枝,不仅要耐得住清冷,更要能在养分匮乏的绝境中,顽强地汲取每一分可能,努力生根。
或许……她将目光投向屋内那些瓶瓶罐罐。或许,她不该只盯着那遥不可及的铺面。在拥有自己的铺面之前,她需要先积累起足够的“母钱”。苏婉清承诺的引荐,便是最好的机会。她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先通过“私人订制”的模式,尽可能多地积累资本。虽然慢,虽然依旧受制于产量,但这却是最干净、最由她自己掌控的道路。
想通了这一点,心中的焦灼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冷静。她转身回屋,重新摊开母亲的手札,目光变得更加专注而锐利。她需要研发出更多独特、有效、能真正打动那些高门女眷的精品。不仅仅是润颜膏、香露和药皂,或许还可以是沐浴香粉、润发膏、乃至安神助眠的香囊……
青蚨难觅,她便自己做那引路的青蚨。前路漫漫,银钱固然是沉重的枷锁,却锁不住一颗决意向前的心。她提起笔,在清单的“筹备步骤”上,郑重地划去了“盘下铺面”这一项,在旁边重新写下:“积攒本金,精研新品,借势苏氏。”一步一个脚印,再难,她也要走下去。
她将秦姝带来的那二十余两银子,连同自己之前所剩无几的体己,仔细清点了一遍又一遍,总数不过三十两出头。这点银钱,用于日常用度或小规模试制尚可,若要盘下一间临街的铺面,哪怕是位置最偏僻、规模最小巧的,也无异于痴人说梦。韩管事虽未明言,但她从他那日的语气中也能揣测,即便是在西市那等并非顶繁华地段的待沽铺面,价格也绝非她目前所能企及。
“青蚨”难觅。沈清弦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空有志向与技艺,若无那“母钱”引路,万事皆休。她坐在窗下,面前摊开着母亲的手札与那张写满计划的清单,目光却落在窗外那方狭小的天空。难道真要就此止步,继续依靠秦姝、苏婉清等人的零星“订制”,小打小闹,永远处于被动?
不。她立刻否决了这个念头。那样的“独立”,太过脆弱,经不起任何风浪。她需要的是稳固的根基,是一处能由自己完全掌控的、名正言顺的产业。这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那份不容折辱的尊严,为了“沈清弦”这个名字,能真正与往昔割裂,以新的姿态立于人前。
那么,路在何方?
向萧执开口吗?以他之前表现出的周到与慷慨,只要她流露出些许意向,莫说一间小铺面,便是更优渥的条件,他恐怕也会毫不犹豫地奉上。可如此一来,她与他之间那笔尚未厘清的“账目”便会更加纠缠不清。她将永远无法确定,日后取得的任何成就,有多少是源于自身能力,又有多少是倚仗了他的暗中扶持。这份“恩情”,太重,她怕自己背负不起,更怕最终失了开口说“不”的底气。
或者……寻一位合伙人?苏婉清似乎是个不错的人选,她既有身份地位,又通晓此道,且表现出善意。但勋贵之家关系错综复杂,与之合作,利弊难料,自己一无背景二无雄厚资本,极易沦为附庸,失去主导之权。
思前想后,似乎每一条路都布满荆棘。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焦灼,如同困于浅滩的龙,空有腾云之志,却被现实牢牢缚住爪牙。
正在她心绪纷乱之际,韩管事再次来访。这次,他带来了更确切的消息。
“姑娘,”韩管事的神色带着几分谨慎,低声道,“小老儿已去探过那两处铺面。其中一间,位置尚可,虽不在主街,却也临着巷口,颇为清净。原是一家卖文房四宝的,东家受了褚党牵连,急于脱手。只是……要价需一百二十两现银,且需一次结清,方能压下价来。”
一百二十两!沈清弦的心猛地一沉。这价格,对于如今的她而言,不啻于天文数字。即便将她所有银钱翻上四倍,也远远不够。
韩管事察言观色,见她沉默,心中了然,又补充道:“另一处位置更偏些,在街尾,原是家小茶肆,铺面也窄仄,要价八十两。但……那处临近牲口市场,环境嘈杂,恐不合姑娘制作香药所需的清静雅致。”
八十两,依旧遥不可及。而且环境不佳,确非首选。
沈清弦闭了闭眼,压下心头的失望与无力感,再睁开时,目光已恢复平静。“有劳韩叔费心。此事……容我再想想。”她的声音听不出太多波澜。
韩管事看着她清瘦却挺直的脊背,心中暗叹。他犹豫片刻,终究还是多了一句嘴:“姑娘,王爷前两日问起商号事务,似乎……对西市那边的产业变动,略有提及。”他的话点到即止,却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萧执知道她在找铺面,并且,他在关注。
沈清弦指尖微微一颤。果然,一切都在他的视线之内。她沉默片刻,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并未接话。
送走韩管事,小院内只剩下她一人。夕阳的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更显孤寂。她走到那株寒枝下,伸手轻抚粗糙的树皮。独立寒枝,不仅要耐得住清冷,更要能在养分匮乏的绝境中,顽强地汲取每一分可能,努力生根。
或许……她将目光投向屋内那些瓶瓶罐罐。或许,她不该只盯着那遥不可及的铺面。在拥有自己的铺面之前,她需要先积累起足够的“母钱”。苏婉清承诺的引荐,便是最好的机会。她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先通过“私人订制”的模式,尽可能多地积累资本。虽然慢,虽然依旧受制于产量,但这却是最干净、最由她自己掌控的道路。
想通了这一点,心中的焦灼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冷静。她转身回屋,重新摊开母亲的手札,目光变得更加专注而锐利。她需要研发出更多独特、有效、能真正打动那些高门女眷的精品。不仅仅是润颜膏、香露和药皂,或许还可以是沐浴香粉、润发膏、乃至安神助眠的香囊……
青蚨难觅,她便自己做那引路的青蚨。前路漫漫,银钱固然是沉重的枷锁,却锁不住一颗决意向前的心。她提起笔,在清单的“筹备步骤”上,郑重地划去了“盘下铺面”这一项,在旁边重新写下:“积攒本金,精研新品,借势苏氏。”一步一个脚印,再难,她也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