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立威扬名-《锦堂春深锦绣山河》

  沈清弦那句“递给王爷吧”,说得轻描淡写,却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千斤巨石。韩管事领命而去时,看她的眼神里,除了往日的恭敬,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这位看似清冷柔弱的沈姑娘,一旦被触及底线,反击起来竟是如此果决狠辣,毫不拖泥带水。

  消息递出去的当日下午,南城那处偏僻货栈便被一队不知来历、却行动迅捷的人马查封,所有假货及相关账册被起获,掌柜与核心伙计被带走,不知所踪。而那位躲在幕后的陆承宗,据闻在其外宅饮酒时,被闯入的京兆府衙役以“涉嫌勾结褚党余孽、制售伪劣、扰乱市廛”的罪名锁拿入狱,其名下诸多见不得光的产业也相继被查。动作之快,力度之狠,令人咋舌。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与“玲珑阁”或沈清弦有关,仿佛只是一次针对褚党残余势力的常规清扫。但消息灵通的人士,尤其是密切关注此事的那几家脂粉铺子,却都心知肚明——这是那位玲珑阁女东家,或者说是她背后那位深不可测的“倚仗”,对敢于伸爪者的雷霆一击!杀鸡儆猴,效果立竿见影。市面上关于玲珑阁的流言蜚语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连之前颇多微词的“玉颜堂”也骤然安静下来,掌柜再见韩管事时,脸上甚至带上了几分刻意的讨好。

  风波平息的速度超乎想象。沈清弦站在修缮一新的玲珑阁内,看着窗外熙攘的街市,心中并无太多快意,反而有种淡淡的怅惘。她终究还是借了萧执的势,用了她原本最不想轻易动用的力量。然而,她并不后悔。在这弱肉强食的世道,过分的清高与退让,只会让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一切被吞噬殆尽。这次立威,不仅保住了玲珑阁,更是在这西市之地,为她沈清弦的名字,刻下了一道不容轻侮的印记。

  “东家,”顾大娘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振奋,“这几日客人更多了!好些都是听说了那事儿,特意来看看咱们铺子是何等样呢!” 言语间满是与有荣焉。

  沈清弦收回思绪,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平日的沉静。“顾大娘,福安和顺才这两个孩子用得可还顺手?”

  “顺手!太顺手了!”顾大娘笑道,“福安机灵,外头有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顺才稳当,铺子里忙时也能搭把手。东家真是好眼光。”

  “嗯。”沈清弦点头,“既如此,便让他们留下吧,工钱按之前说好的给。另外,韩叔物色的那两个女工,明日便可上工了,你带着她们先熟悉一下药材的拣选和清洗,规矩要立好。”

  产能扩充和人员培养,必须提上日程。经此一役,她更加明白,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才能减少对外的依赖。

  她走到柜台后,看着多宝格上琳琅满目、贴有新防伪标识的货品,以及账册上日益增长的数字,一个更大胆的念头在心中萌生。玲珑阁的名声已经打响,仅靠目前这些品类和这方寸铺面,终究难以承载更大的发展。母亲手札中记载的许多更为复杂、功效也更显着的香方、浴汤方、乃至一些简单的药油配方,或许可以逐步尝试推出。比如,针对妇人产后调理的“益母香膏”,或是缓解风湿痹痛的“舒活药油”……这些,不再是单纯的妆饰之物,更带有了医药保健的性质,若能成功,市场将更为广阔。

  当然,这需要更精湛的技艺、更严格的品质把控,甚至可能需要寻求与可靠医馆的合作。但前景,也无疑更为诱人。

  正当她沉浸在对未来的规划中时,韩管事再次来访,这次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姑娘,王爷那边传话,说‘事情已了,望姑娘安心经营’。” 他顿了顿,又道,“王爷还问,姑娘可还有什么难处?”

  沈清弦微微抿唇。萧执此举,是告知,也是提醒,更是一种无声的询问——经历了这番风雨,你可想清楚了?是继续独自支撑,还是……

  她沉默片刻,抬眼看向韩管事,目光清亮而坚定:“请韩叔代为转达清弦的谢意。王爷援手,清弦铭记于心。目前铺中事务已理顺,暂无难处。只是……”她话锋一转,“清弦有意尝试研制些带有调理功效的香药,或许日后,需请教王府供奉的医官一二,不知是否方便?”

  她没有直接回应那个关于“选择”的隐含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关乎事业发展的请求。这既是对萧执之前“投资”的延续和深化,表明她并未因这次事件而退缩或完全依赖,依旧在努力前行;同时也是一种姿态,她愿意在“事业”层面,与他建立更深入、也更平等的合作关系,而非单纯的庇护与被庇护。

  韩管事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恭敬道:“姑娘放心,此话小老儿一定带到。”

  送走韩管事,沈清弦缓步走到那株桂花树下。秋意渐浓,枝头已缀满米粒大小的金黄花苞,幽香初绽。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冷冽而甜馨的香气沁入心脾。

  立威扬名,只是开始。前路依旧漫长,但她手中的筹码已多了不少——站稳脚跟的店铺、初步建立的信誉、逐渐扩充的团队、可能获得的技术支持,以及……那次雷霆反击所带来的威慑力。她抬起头,目光越过院墙,投向更辽阔的天空。玲珑阁,绝不会止步于此。而她沈清弦,也必将在这片天地间,走出属于自己的、更为宽广的道路。接下来的目标,或许是时候考虑,将这“玲珑”二字,烙印在更多、更好的器物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