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连绵数日的风雪终于暂歇,久违的冬日暖阳穿透稀薄的云层,洒在陆府覆雪的琉璃瓦上,折射出刺目的光。沈清弦臂上与腿上的伤口已开始结痂,虽依旧隐隐作痛,但气色较前两日好了许多。她不再终日卧于床榻,而是披着厚袄,坐在临窗的软榻上,面前小几堆叠着李妈妈每日送来的庶务文书。
周妈妈将炭盆拨得更旺些,又为她换了杯热茶,低声道:“姑娘,李妈妈方才送单子来时,话里话外探听着您何时能正式接手库房和对牌呢。”
沈清弦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沉静的面容。“她急了。”她轻声道,“王夫人禁足,老夫人让我协理,她这个实际掌事者便成了尴尬的存在。她既怕我夺权,又不敢违逆老夫人,自然想探探我的虚实。”
她放下茶盏,目光落在其中一份关于年节各院份例发放的清单上。“告诉她,我身子已无大碍,明日便去库房看看。”
翌日,沈清弦第一次以“协理”的身份,正式踏入库房。她并未盛装,依旧是一身素净,只在臂弯处搭了条厚实的灰鼠皮褥子御寒。李妈妈早已候在库房门口,见她来了,脸上立刻堆起笑容,亲自引着她入内,一面走,一面详细介绍着各类物资的存放区域与近期出入情况,态度恭谨得近乎谄媚。
库房里的管事婆子们见李妈妈如此,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垂手侍立,不敢有丝毫怠慢。
沈清弦神色平静,只偶尔问上一两句关键之处,目光却如同最精准的秤,扫过一排排货架,默记着各类物品的存量与摆放。行至存放药材的区域时,她脚步微顿。
“李妈妈,”她指着几个标注着“济世堂”字样的药匣,“这些药材,入库已久,却未见近期领用记录,不知是何缘故?”
李妈妈心头一跳,忙道:“回姨娘,这些……这些都是些不常用的药材,或是夫人……啊不,是前头锦瑟院备着以防万一的,故而用得少些。”
“哦?”沈清弦随手打开一个匣子,里面是些品相不错的川贝,“既是备着以防万一,更需定期检查,确保药性未失。若存放不当,或是过了时效,岂非浪费?妈妈,烦请你将库中所有药材,无论常用与否,皆造册登记,注明入库时间与预估时效,日后按此定期查验更新。”
她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这看似是为了规范管理,实则将那些可能存在问题、来自济世堂的药材,都纳入了明面的监管之下。
李妈妈脸色微变,却不敢反驳,只得连声应下:“是,是,老奴这就去办。”
接下来的两日,沈清弦并未大刀阔斧地改革,只专注于梳理库房账目与年节发放流程。她将之前核对账册时发现的、各院明显浮报虚开的部分,一一圈出,让李妈妈着人重新核实;又将年礼往来的清单仔细审阅,对于其中几笔去向不明或数额异常的,要求提供更详细的说明。
她的手段并不激烈,甚至称得上温和,但那份细致与坚持,却让习惯了浑水摸鱼的下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李妈妈几次试图以“惯例”、“人情”搪塞,都被沈清弦以“规矩”、“账目需清明”为由,轻描淡写地挡了回去。
府中风向,在无声无息中悄然转变。原本对水榭小苑还有些轻视的下人,如今见了周妈妈和小鹊,也都客气地称呼一声“妈妈”、“姐姐”。连小鸠,在沈清弦面前也愈发沉默,只是那双浅淡的眸子深处,偶尔会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焦躁。
这日傍晚,沈清弦正核对着一批送往吏部某官员府上的年礼单子,周妈妈悄悄进来,塞给她一个小巧的、用火漆封口的竹管。
“姑娘,这是今早去凝香馆取胭脂时,方娘子偷偷塞给老奴的,说是……有人指名要给东家的。”周妈妈声音压得极低。
沈清弦心中一动,接过竹管。火漆上没有任何印记。她走到灯下,小心地剥开火漆,从竹管中倒出一卷极细的纸条。
展开,上面是熟悉的、遒劲的笔迹,只有寥寥数字:
“饵生效,鱼将浮头。年宴当心,静待信号。”
没有落款,但沈清弦一眼便认出,这是萧执的手笔!
饵生效,鱼将浮头!是指凝香馆那场冲突引出了背后之人?还是她落水之事逼得对方不得不采取进一步行动?年宴当心……看来对方是打算在陆府年宴上动手?静待信号……萧执会在那时给她指示?
一股混合着紧张与期待的情绪瞬间攫住了她。她将纸条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
夜色渐深,水榭内只余一盏孤灯。沈清弦独立窗前,望着窗外被月光照得一片清冷的雪地,心中波澜起伏。
权柄初试,她勉强站稳了脚跟,但也将自己更清晰地暴露在了敌人面前。萧执的密信,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年宴,那场看似喜庆祥和的团圆宴,恐怕将成为下一个生死场。
她轻轻摩挲着袖中那枚冰冷的对牌,又摸了摸贴身藏着的青瓷药瓶和乌木小盒。这些都是她的依仗,也是她的枷锁。
王夫人虽被禁足,但其势力犹在。小鸠这条暗线依旧活跃。老夫人的态度暧昧难明。秦二小姐是潜在的盟友,但远水难救近火。而萧执……他是一柄悬在暗处的利刃,不知何时会落下,也不知最终会指向何方。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杀机四伏。但她已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的沈清弦了。
她缓缓吐出一口白气,在冰冷的窗玻璃上氤开一小团模糊的湿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避不开这年宴的鸿门宴,那她便好好准备,看看究竟是谁,能笑到最后。
她转身,吹熄了灯。黑暗中,唯有那双眸子,亮得惊人,如同雪地里蛰伏的孤狼,等待着猎物出现的瞬间。
潜龙在渊,终将腾空。而这年宴,或许就是她搅动风云的真正开始。
周妈妈将炭盆拨得更旺些,又为她换了杯热茶,低声道:“姑娘,李妈妈方才送单子来时,话里话外探听着您何时能正式接手库房和对牌呢。”
沈清弦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沉静的面容。“她急了。”她轻声道,“王夫人禁足,老夫人让我协理,她这个实际掌事者便成了尴尬的存在。她既怕我夺权,又不敢违逆老夫人,自然想探探我的虚实。”
她放下茶盏,目光落在其中一份关于年节各院份例发放的清单上。“告诉她,我身子已无大碍,明日便去库房看看。”
翌日,沈清弦第一次以“协理”的身份,正式踏入库房。她并未盛装,依旧是一身素净,只在臂弯处搭了条厚实的灰鼠皮褥子御寒。李妈妈早已候在库房门口,见她来了,脸上立刻堆起笑容,亲自引着她入内,一面走,一面详细介绍着各类物资的存放区域与近期出入情况,态度恭谨得近乎谄媚。
库房里的管事婆子们见李妈妈如此,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垂手侍立,不敢有丝毫怠慢。
沈清弦神色平静,只偶尔问上一两句关键之处,目光却如同最精准的秤,扫过一排排货架,默记着各类物品的存量与摆放。行至存放药材的区域时,她脚步微顿。
“李妈妈,”她指着几个标注着“济世堂”字样的药匣,“这些药材,入库已久,却未见近期领用记录,不知是何缘故?”
李妈妈心头一跳,忙道:“回姨娘,这些……这些都是些不常用的药材,或是夫人……啊不,是前头锦瑟院备着以防万一的,故而用得少些。”
“哦?”沈清弦随手打开一个匣子,里面是些品相不错的川贝,“既是备着以防万一,更需定期检查,确保药性未失。若存放不当,或是过了时效,岂非浪费?妈妈,烦请你将库中所有药材,无论常用与否,皆造册登记,注明入库时间与预估时效,日后按此定期查验更新。”
她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这看似是为了规范管理,实则将那些可能存在问题、来自济世堂的药材,都纳入了明面的监管之下。
李妈妈脸色微变,却不敢反驳,只得连声应下:“是,是,老奴这就去办。”
接下来的两日,沈清弦并未大刀阔斧地改革,只专注于梳理库房账目与年节发放流程。她将之前核对账册时发现的、各院明显浮报虚开的部分,一一圈出,让李妈妈着人重新核实;又将年礼往来的清单仔细审阅,对于其中几笔去向不明或数额异常的,要求提供更详细的说明。
她的手段并不激烈,甚至称得上温和,但那份细致与坚持,却让习惯了浑水摸鱼的下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李妈妈几次试图以“惯例”、“人情”搪塞,都被沈清弦以“规矩”、“账目需清明”为由,轻描淡写地挡了回去。
府中风向,在无声无息中悄然转变。原本对水榭小苑还有些轻视的下人,如今见了周妈妈和小鹊,也都客气地称呼一声“妈妈”、“姐姐”。连小鸠,在沈清弦面前也愈发沉默,只是那双浅淡的眸子深处,偶尔会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焦躁。
这日傍晚,沈清弦正核对着一批送往吏部某官员府上的年礼单子,周妈妈悄悄进来,塞给她一个小巧的、用火漆封口的竹管。
“姑娘,这是今早去凝香馆取胭脂时,方娘子偷偷塞给老奴的,说是……有人指名要给东家的。”周妈妈声音压得极低。
沈清弦心中一动,接过竹管。火漆上没有任何印记。她走到灯下,小心地剥开火漆,从竹管中倒出一卷极细的纸条。
展开,上面是熟悉的、遒劲的笔迹,只有寥寥数字:
“饵生效,鱼将浮头。年宴当心,静待信号。”
没有落款,但沈清弦一眼便认出,这是萧执的手笔!
饵生效,鱼将浮头!是指凝香馆那场冲突引出了背后之人?还是她落水之事逼得对方不得不采取进一步行动?年宴当心……看来对方是打算在陆府年宴上动手?静待信号……萧执会在那时给她指示?
一股混合着紧张与期待的情绪瞬间攫住了她。她将纸条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
夜色渐深,水榭内只余一盏孤灯。沈清弦独立窗前,望着窗外被月光照得一片清冷的雪地,心中波澜起伏。
权柄初试,她勉强站稳了脚跟,但也将自己更清晰地暴露在了敌人面前。萧执的密信,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年宴,那场看似喜庆祥和的团圆宴,恐怕将成为下一个生死场。
她轻轻摩挲着袖中那枚冰冷的对牌,又摸了摸贴身藏着的青瓷药瓶和乌木小盒。这些都是她的依仗,也是她的枷锁。
王夫人虽被禁足,但其势力犹在。小鸠这条暗线依旧活跃。老夫人的态度暧昧难明。秦二小姐是潜在的盟友,但远水难救近火。而萧执……他是一柄悬在暗处的利刃,不知何时会落下,也不知最终会指向何方。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杀机四伏。但她已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的沈清弦了。
她缓缓吐出一口白气,在冰冷的窗玻璃上氤开一小团模糊的湿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避不开这年宴的鸿门宴,那她便好好准备,看看究竟是谁,能笑到最后。
她转身,吹熄了灯。黑暗中,唯有那双眸子,亮得惊人,如同雪地里蛰伏的孤狼,等待着猎物出现的瞬间。
潜龙在渊,终将腾空。而这年宴,或许就是她搅动风云的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