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投石问路2-《锦堂春深锦绣山河》

  水榭小苑的日子,在表面平静的伪装下,暗流愈发湍急。沈清弦按兵不动,每日里只在回廊散步,临窗观荷,或是捧着一本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内容乏善可陈的坊间话本,看得“津津有味”。她将那份劫后余生的脆弱与对新环境的些许无措,维持得恰到好处,仿佛一只受惊过度、只敢在安全范围内小心翼翼探索的雀鸟。

  小鹊心思简单,见这位新主子脾气温和,从不打骂下人,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伺候时话也多了,偶尔还会说些从别处听来的、关于府里其他主子无关痛痒的闲话。沈清弦总是静静听着,偶尔露出一个浅淡的、带着些许好奇的微笑,从不深究,也从不评论。

  而小鸠,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埋头做事的样子。她将小苑内外打扫得一尘不染,粗重活计也完成得无可挑剔,却像一道没有温度的影子,除了必要的应答,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也从不与沈清弦或小鹊有眼神之外的交流。她越是如此,沈清弦心中的警惕便越盛。

  这日午后,周妈妈从外面回来,借着给沈清弦送新绣的帕子,低声道:“姑娘,老奴打听到,雅馨集那场火,烧毁了不少名贵香料,损失不小。五城兵马司查了两日,只说是伙计夜间值守不慎打翻了火烛,已结了案。不过……”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钱婆子说,她有个远房侄子在兵马司当差,私下里透露,那火起得蹊跷,像是有人故意纵火,却又没找到任何贼人闯入的痕迹,上头似乎也不让深究。”

  沈清弦捻着手中的绣帕,帕角一朵兰花样式的暗纹在她指腹下摩挲。故意纵火,却又查无实证,上头压下……这手法,倒真有几分像萧执的风格。他在用这种方式警告济世堂和其背后的人?还是说,那场火是为了掩盖什么?比如,趁乱取走某些东西?

  “济世堂和柳家那边,可有动静?”

  “济世堂照常开门,孙大夫也依旧坐堂,看不出什么异样。永嘉侯府那边……柳小姐似乎染了风寒,闭门谢客了几日,这两日才又出门参加诗会了。”周妈妈回道。

  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但沈清弦知道,这平静之下,必然涌动着更深的暗流。萧执的“投石问路”,似乎并未立刻激起预期的浪花。而她,也需要在这水榭小苑,投下自己的石子。

  机会很快到来。秋雨连绵,小苑地势低洼,靠近荷塘的墙角泛起了一片湿漉漉的青苔,显得阴冷滑腻。小鸠正拿着干布,跪在地上,一点点擦拭那湿滑的地面。

  沈清弦端着一杯热茶,缓步走到她身后不远处,似乎是在欣赏雨打残荷的景致。她站了一会儿,忽然轻轻“哎呀”一声,手中的茶杯“不慎”脱手,温热的茶水连同几片茶叶,泼溅在小鸠刚刚擦净的石板和她粗糙的手背上。

  小鸠动作一顿,却没有惊呼,只是默默收回手,用袖子擦去手背上的水渍和茶叶,然后继续低头擦拭地面,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对不住,一时手滑了。”沈清弦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走上前两步,弯下腰,似乎想查看她是否被烫到。就在俯身的瞬间,她袖中一枚小巧的、毫不起眼的银质耳坠(哑婆所赠,边缘被打磨得异常锋利),“悄无声息”地滑落,恰好滚入小鸠脚边一块略微松动的石板缝隙里。

  “咦?我的耳坠……”沈清弦轻呼,目光落在那个缝隙里,脸上露出焦急之色,“这是……这是母亲留给我的念想……”她眼圈微红,看向小鸠,“小鸠,你手巧,能帮我把这石板撬开吗?这耳坠对我很重要。”

  她刻意强调了“母亲留下的念想”,将一个失去家族庇护、仅存一点遗物慰藉的孤女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小鸠停下了动作,抬头看了沈清弦一眼。那是沈清弦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她的眼睛,不大,瞳孔颜色偏浅,里面没有什么情绪,像两口枯井。她看了看那缝隙,又看了看沈清弦泫然欲泣的脸,沉默了几息,才低声道:“奴婢试试。”

  她找来一根细铁签,蹲下身,开始小心翼翼地撬动那块松动的石板。动作熟练,力道均匀,不像是做惯粗活的下人,倒像是……受过某种训练。

  沈清弦站在她身后,目光锐利地捕捉着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就在石板被撬起一条缝隙,小鸠伸手去摸索那枚耳坠时,沈清弦状似无意地低声喃喃,声音轻得仿佛自言自语,却又确保能传入小鸠耳中:“这地方阴湿,听说……前头住的那位,就是失足滑倒,跌进荷塘里没的……”

  她说的,是水榭小苑多年前的一桩旧事,一个不得宠的侍妾,在一个雨夜“意外”落水身亡。

  小鸠摸索的动作,几不可察地停滞了那么一瞬,极其短暂,若非沈清弦一直紧紧盯着,几乎无法察觉。随即,她恢复了动作,从缝隙里取出了那枚银耳坠,用袖子擦干净,恭敬地递还给沈清弦。

  “姨娘,您的耳坠。”

  沈清弦接过耳坠,连声道谢,脸上是失而复得的庆幸。她仔细观察着小鸠的表情,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样子,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停滞只是她的错觉。

  但沈清弦知道,那不是错觉。小鸠对这片荷塘,或者说对这片区域的“意外”,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她熟悉这里的每一块石板,对“落水”这样的字眼有着本能的反应。她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粗使丫鬟。

  当天夜里,沈清弦故意将一支珠花放在了观景台的栏杆上。次日清晨,她“发现”珠花不见,焦急地让小鹊和小鸠一同寻找。最终,是小鸠在观景台下方靠近水面的石缝里,将珠花寻回,衣裙下摆被露水打湿了一片。

  “幸好找到了,多谢你,小鸠。”沈清弦接过珠花,语气温和,“这观景台年久失修,栏杆似乎有些松动,你昨日擦拭时,可曾发现?”

  小鸠垂着眼:“回姨娘,奴婢并未注意。”

  “是吗?”沈清弦轻轻抚摸着冰凉的珠花,目光似是无意地扫过小鸠湿了的裙摆,“还是要小心些,这荷塘水看着不深,底下却都是淤泥,若是滑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她语气关切,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小鸠的身体有瞬间的僵硬,虽然很快恢复,但那细微的变化,已足够沈清弦确认某些猜测。

  几次三番的试探,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虽未激起滔天巨浪,却也让沈清弦窥见了湖面下的些许暗影。小鸠,这个被派到她身边的“眼线”,其背后主人,对这片荷塘,或者说对她沈清弦可能“意外”落水,抱有某种期待或者说是……预设。

  是王夫人?她最有可能,也最有动机。还是……府里其他看她不顺眼的人?甚至,会不会与老夫人那莫测的态度有关?

  沈清弦捏着那枚失而复得的银耳坠,冰冷的金属触感让她头脑异常清醒。她原本只想试探小鸠的忠诚与背景,却意外扯出了水榭小苑潜在的危险。这看似是坏消息,却也未尝不是好消息。至少,她提前知晓了这隐藏的杀机,可以早做防备。

  同时,小鸠的异常,也让她更加确定,必须尽快建立一条更可靠、更隐蔽的,能与外界,尤其是与萧执沟通的渠道。周妈妈目标太大,春桃那条线牵扯老夫人,都不能常用。

  她将耳坠重新戴好,走到窗边。秋雨已歇,残荷狼藉,水面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投石问路,路已显其崎岖险峻。但她心中并无畏惧,反而升起一股跃跃欲试的斗志。

  这陆府后院的棋局,比她想象的更为复杂凶险。而她,这个被所有人视为棋子的典妾,要做的,便是在这错综复杂的迷局中,一步步看清棋盘,找到属于自己的落子之处,直至……反客为主。

  下一步,该想办法,让那潜藏在暗处的“猎人”,主动露出破绽了。而她,将以身为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