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论佛-《斗战万界》

  方丈禅房的位置,并不是秘密。

  至少,在秦真看来,不算是秘密。

  藏经阁陷入寂静,三楼镇守,一流境界。二楼镇守,十个二流境界,分守四方和中央。单是这几个人,就能和江湖上一些大派相提并论。可想而知,南少林的底蕴。

  即便如此,这十一人,面对绝顶高手时,显得是那么无力。轻轻松松,就被打晕。

  秦真也没打算杀掉这些人,只是暂时让他们沉睡一段时间。为后续的行动,争取时间。

  不到一刻钟,秦真一路飞跃,来到了方丈禅房之外。

  “客人既然来了,何不入内一叙?”

  秦真悚然一惊,没想到这位方丈,只是一流境界,却能发现他的踪迹。不过他艺高人胆大,怡然不惧,推门而入。

  借着微弱的烛光,秦真打量着这位方丈的禅房。

  禅房通体木制,单薄的墙壁上,空无一物。

  家具简陋之极,一眼可望尽所有。不过是一床、一柜、一桌而已。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正在为桌上的两个空杯倒茶。见秦真进来,也只是招呼秦真入座。

  秦真一言不发,坐在老僧对面,就静静地看着对方。只是,夜行衣虽然掩盖了秦真的面容,却遮不住眼底的寒意。

  “虽然施主应该知道,老衲还是要自我介绍一下。老衲,本代少林方丈,法号,慧通。”

  见秦真依旧不为所动,慧通也不在意,将茶杯推到秦真面前。又开口道:“施主,难道你不好奇,老衲为什么会知道你的到来么?”

  秦真神色稍缓,好奇心暂时驱散了杀意。点头示意老僧继续。

  “说来也简单,不过是老衲修行佛法,小有所成,能够感知到一些不为人知的恶意。”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秦真忍不住出声。

  其实,秦真还有一句没有说出来,“不见不闻,觉险而避。”

  他是真的惊讶,难不成,修佛真的能修出如此高深的精神境界么。

  至于不提后面一句,自然是因为,老僧如果真的达到,此时等待秦真的,就是少林高僧的围攻了。

  慧通和尚微微摇头,“并不是。老衲更相信,这是佛的指引。”

  “什么是佛?”

  “佛是觉,佛是心,佛是一切,佛是......我。”

  老僧的话语,虽然缓慢,却是有一种,难言的坚定,或者说,应该是坚决。

  “大师,你应该能猜到,我为何来此。既已得佛指引,为何不避?”老僧的话,让秦真不自觉的,想要放其一条生路。

  老僧嘴角掀起一抹看不起弧度的微笑。

  “佛祖尚且割肉喂鹰,老衲肉体凡胎,舍不得全寺众僧,是为人之常情。”

  秦真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然失去了节奏的把控,继续开口道:“交出不法所得财物。全寺僧侣,都要经过大明律法的审判。手上沾满鲜血者,必死无疑。潜心修佛者,可得生路。”

  “出家人,四大皆空。哪需要什么财物,上缴也自无不可。不过,信众的香火钱,那是给佛祖的,不是老衲区区凡人能决定去留的。”

  “凡我僧侣,入我寺内,得佛祖庇佑,佛法洗礼,前尘往事尽皆断绝。不应受人间皇朝律法管辖。”

  虽然知道老和尚在狡辩,秦真还是不自觉的表示认可。

  “好,大师愿意上交不义之财,可谓功德无量。不过,寺内有些僧众,血债累累,不能就这么简单的一句遁入佛门,就一笔勾销。”

  “大师,你好自思量。”

  说罢,秦真闭目。

  既是等待,也是发现不对,尝试恢复清明。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打断了秦真的沉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冤冤相报何时了啊。一入佛门,因果尽断。”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八个字一出,秦真就像数九寒冬在室外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清醒过来。

  眼睛仍未睁开,秦真用低沉的声音,问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死在屠刀下的生灵呢?”

  慧通以为,秦真在挣扎,看来自己的佛法起效了。

  “施主,因果命运,非我等凡人能尽知。不过,恶人行凶,又放下屠刀,幡然悔悟,定然是受到了佛祖的感召。来世,一定会补偿那些受苦的信众的。”

  秦真越发的恼火。他已经确定,这老和尚不知不觉之间,在给自己洗脑。要不是前世记忆中见“多”识广,对佛门的观感实在不佳。或许,此时他已经怀着对佛门的敬意,遁入空门了。再不济,也是羞愧而走。

  于是,秦真发起反击。

  “大师,您法号慧通,可谓是智慧通达。”

  小小的捧了一下老和尚,秦真话锋一转,问道:“我听说,山下的信众,总是会在梦中有孕,而且,孩子出生后,又会无缘无故的失踪。是也不是?”

  “而且,凡是给少林上供的村子,从来没有受到过倭寇的侵扰,是么?”

  说到孩子和倭寇的时候,秦真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过老僧的眼睛。就是为了抓住可能得破绽。

  这两件事,是秦真在游历的时候,无意间听到的。

  最初,秦真只以为是少女被欺骗感情后,生下孩子而遗弃的悲剧,以及少林不忘传承,在保卫一方。可是,在他看到少林建筑的雕梁画栋、暗藏玄机,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一个极其恐怖、多想一下都觉得战栗的猜想,浮现在秦真脑海。

  不知道是真的不知情,还是心理素质过于强大。面对秦真的质问,老僧表现的很是自然,他用最平缓的语气,回答了秦真的问题。

  “罪过罪过。未婚生子,大不敬啊。唯有母子分离,方可保全母子。至于抵御倭寇,更是少林应尽之责。即使没有上供,少林也不会懈怠。”

  老僧的回答滴水不漏,秦真反而越发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大师,我想成佛的话,需要刀下有多少亡魂,才能在放下屠刀之时,转瞬成佛?”秦真说着,连刀带鞘,放在桌子中间。

  “屠刀不是手中刀,杀戮独为心中念。杀尽天下血染裳,回首犹不愧成佛。”

  “大师的意思是,杀戮之刀在后,杀心强弱当先。杀戮之行无限,回头即是彼岸。”

  “阿弥陀佛。”

  秦真幽幽的道:“大师,整个南少林只剩下你我之时,我是佛么?”

  慧通怔怔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