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三个月后,秦真再次回到义阳城,见到了常遇春等人。刚讲述完夫妻俩的小棉袄常青在武当的现状,就迎来了常遇春的数落。
“兄弟,你可算回来了。”
“常大哥,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你还说,一声不吭地走了这么久。让我怎么不躁?”
“常大哥,这不好好的么。况且,我们启明军治下的运转,早有规程。如果说我不在,能让你这么急躁的,也就只有一件事,开战。”
秦真侃侃而谈,没有注意到,一旁看好戏的蓝莹蓝玉姐弟和老师刘伯温,嘴角压制不住的笑意。
“嗯?难不成,真要开战了?”
“唉,你呀。让我说你什么好,身为启明军的领袖,你这一走就是小半年。错过战机都是小事,我们现在的实力,还不到扩张的时候。要不是没有传出你被围杀的消息,各地百姓,甚至会以为你抛下他们了。”
常遇春说的沉重,秦真也心头一震。他始终认为自己一人之力在这乱世是无法成大事的,何况他追求武学之路,知道天高地厚的他,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猖狂。可他唯独忘了,两次大战中他身先士卒,一人破军,已经成为启明军的精神领袖。
平时秦真常驻义阳城的时候,还看不出来什么。这次秦真杳无音信半年,不只是军心浮动,就连民间百姓,也是患得患失,生怕秦真不管他们,再回到曾经的日子。
而这种情况,也狠狠地让扩张后的启明军上下文武,认识到在这启明军势力范围,谁才是真正的首领。无形中整合了内部团结。
“常大哥,这一次我回山,收获甚广。”
秦真努力岔开话题。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给常遇春。
“这是什么?”
“血煞战体的配套内功,虎啸真气。”
常遇春大喜过望,也顾不上数落秦真了,就地落座,就开始翻看手上的秘籍。很快就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
“秦大哥,我的呢?”
蓝玉跃跃欲试,他的血煞战体虽然不如常遇春,进度也是极快。也渴望修行新的内功。
“你和常大哥一样,暂且先修行这门虎啸真气。等之后,我为你创一门专属内功。”
蓝玉悻悻坐下,羡慕地看着姐夫常遇春手中的秘籍。
“那我呢?”
蓝莹起身,面带笑意,幽幽地看着秦真。
干咳两声,秦真心底发虚。自己不在,就数蓝大姐最忙,既要稳定军心,还要负责处理政事,安定百姓。堪称是启明军的中流砥柱。
“蓝大姐,当然有了。这是你的,纯阴灵明功。”
接过秦真递过来的秘籍,蓝莹也不细看,收入怀中。
“秦兄弟,给我说说,我这门武学,与虎啸真气相比如何?”
蓝玉的眼神瞬间亮起,紧紧盯着秦真。连刘伯温,也投来了关注的视线。
“虎啸真气,以白虎主杀为最高奥义,是纯粹的斗战功法。内力刚猛霸道,杀力极强,专注杀伐。而纯阴灵明功不同,适合女子修炼,以纯阴真气滋养肉身,温润精神,达到清心聚神,遍照周身的精神境界。”
“论斗战,虎啸真气为尊;论养生,纯阴灵明功更强。”
蓝莹露出笑容,算是放过了秦真。
刘伯温含笑而立,他倒是不需要内功秘籍,毕竟,他本人学究天人,修行的也是自创的武学。他需要的是道,是理念的交锋碰撞。现在的秦真,还差一点。
很快,常遇春看完秘籍,回过神来,就见四双眼睛,紧张地看着他。
将秘籍收入怀中,常遇春露出笑容。
“秦兄弟,你好好休息。明日,我们兄弟,不醉不归。”
“好啊,常大哥。”
一夜无话。
次日,秦真公开露面,安抚军心和民心。又见过麾下文武,梳理了当前的形势。
各路义军依旧在大力发展。而日月军阵线不断前移,已经打到了黄河岸边。元军节节败退。
听闻朝廷有换帅的打算,却被宗正七王爷和丞相脱脱阻拦。但很明显,汝阳王要是再败,即使他们二人,也保不住汝阳王了。
这两人,七王爷和汝阳王,为自家儿女定下婚约,是既定的姻亲。而丞相脱脱,则是单纯的为了朝廷长治久安,力保朝廷唯一的帅才。
启明军众文武,也有意扩张,只是就方向问题,有所分歧。
大部分文武认为,背靠大别山脉,启明军应该北上发起进攻,进入河南江北行省,与日月军遥相呼应,先覆灭元军主力,再与日月军一决雌雄。
另一部分则认为,启明军应该趁着日月军和元军大战之际,顺江而下,先取长江以南的膏腴之地,待日月军和元军两败俱伤,再北上收拾残局。
届时,启明军就是天下第一势力。无论是逆长江而上,取川蜀,出关中,两路并进,逼近京都。还是先北伐京都,覆灭朝廷,再扫清天下。都可以一统天下。
双方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最终,秦真力排众议,决定静观其变,继续夯实根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促使秦真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为了摆脱对传统儒家文士的依赖,三年前开始,启明军内部就在大力推广教育,培养自家的人才。经过三年的发展,这批人才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要求。
此时开启扩张,军中强者为尊,还算可控。而启明军的政务班子,难免会被外来的传统儒生渗透、稀释、包围、同化,不知不觉,启明军就会失去最初的信仰。
为此,由秦真提议,核心人员认可,做出决议。启明军继续蛰伏,夯实根基,培养人才。清明吏治,磨合各部;推广土地新政,打击特权,取缔地方豪强;改革税制,征收重商税,取消人头税;大力发展辅助器械,发展生产力。
等待,石破天惊,席卷天下的那一天。
数月时间,匆匆而过。
寒冬已至,在军营中带着士卒练武的秦真,长长吐出一口数尺长的白气,收功而立。
自回归义阳城之后,秦真依旧将政事托付给蓝莹和刘伯温,自己则进入军营,研究武学,传授武学,创造武学。
在第一场雪落下之时,秦真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静坐三天三夜,从雪落到雪聚,从雪融到雪消,创出了军中筑基拳法。
此拳,名为大力拳法。
以混元掌动功修行理念为基,结合太极拳法温养本源之效,创出这一门大力拳。
拳法共九式,分别模拟马、牛、虎三种动物,各有三式,内炼筋骨,外修力道。一式增百斤力,九式大成,可得千斤巨力,足以披靡战场。
因简单易学,深得军中士卒喜爱。就连部分修习血煞战体简化版无果的基层将领,也兼修此拳法,只为在战场中,增加一线生机。
“兄弟,你可算回来了。”
“常大哥,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你还说,一声不吭地走了这么久。让我怎么不躁?”
“常大哥,这不好好的么。况且,我们启明军治下的运转,早有规程。如果说我不在,能让你这么急躁的,也就只有一件事,开战。”
秦真侃侃而谈,没有注意到,一旁看好戏的蓝莹蓝玉姐弟和老师刘伯温,嘴角压制不住的笑意。
“嗯?难不成,真要开战了?”
“唉,你呀。让我说你什么好,身为启明军的领袖,你这一走就是小半年。错过战机都是小事,我们现在的实力,还不到扩张的时候。要不是没有传出你被围杀的消息,各地百姓,甚至会以为你抛下他们了。”
常遇春说的沉重,秦真也心头一震。他始终认为自己一人之力在这乱世是无法成大事的,何况他追求武学之路,知道天高地厚的他,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猖狂。可他唯独忘了,两次大战中他身先士卒,一人破军,已经成为启明军的精神领袖。
平时秦真常驻义阳城的时候,还看不出来什么。这次秦真杳无音信半年,不只是军心浮动,就连民间百姓,也是患得患失,生怕秦真不管他们,再回到曾经的日子。
而这种情况,也狠狠地让扩张后的启明军上下文武,认识到在这启明军势力范围,谁才是真正的首领。无形中整合了内部团结。
“常大哥,这一次我回山,收获甚广。”
秦真努力岔开话题。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给常遇春。
“这是什么?”
“血煞战体的配套内功,虎啸真气。”
常遇春大喜过望,也顾不上数落秦真了,就地落座,就开始翻看手上的秘籍。很快就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
“秦大哥,我的呢?”
蓝玉跃跃欲试,他的血煞战体虽然不如常遇春,进度也是极快。也渴望修行新的内功。
“你和常大哥一样,暂且先修行这门虎啸真气。等之后,我为你创一门专属内功。”
蓝玉悻悻坐下,羡慕地看着姐夫常遇春手中的秘籍。
“那我呢?”
蓝莹起身,面带笑意,幽幽地看着秦真。
干咳两声,秦真心底发虚。自己不在,就数蓝大姐最忙,既要稳定军心,还要负责处理政事,安定百姓。堪称是启明军的中流砥柱。
“蓝大姐,当然有了。这是你的,纯阴灵明功。”
接过秦真递过来的秘籍,蓝莹也不细看,收入怀中。
“秦兄弟,给我说说,我这门武学,与虎啸真气相比如何?”
蓝玉的眼神瞬间亮起,紧紧盯着秦真。连刘伯温,也投来了关注的视线。
“虎啸真气,以白虎主杀为最高奥义,是纯粹的斗战功法。内力刚猛霸道,杀力极强,专注杀伐。而纯阴灵明功不同,适合女子修炼,以纯阴真气滋养肉身,温润精神,达到清心聚神,遍照周身的精神境界。”
“论斗战,虎啸真气为尊;论养生,纯阴灵明功更强。”
蓝莹露出笑容,算是放过了秦真。
刘伯温含笑而立,他倒是不需要内功秘籍,毕竟,他本人学究天人,修行的也是自创的武学。他需要的是道,是理念的交锋碰撞。现在的秦真,还差一点。
很快,常遇春看完秘籍,回过神来,就见四双眼睛,紧张地看着他。
将秘籍收入怀中,常遇春露出笑容。
“秦兄弟,你好好休息。明日,我们兄弟,不醉不归。”
“好啊,常大哥。”
一夜无话。
次日,秦真公开露面,安抚军心和民心。又见过麾下文武,梳理了当前的形势。
各路义军依旧在大力发展。而日月军阵线不断前移,已经打到了黄河岸边。元军节节败退。
听闻朝廷有换帅的打算,却被宗正七王爷和丞相脱脱阻拦。但很明显,汝阳王要是再败,即使他们二人,也保不住汝阳王了。
这两人,七王爷和汝阳王,为自家儿女定下婚约,是既定的姻亲。而丞相脱脱,则是单纯的为了朝廷长治久安,力保朝廷唯一的帅才。
启明军众文武,也有意扩张,只是就方向问题,有所分歧。
大部分文武认为,背靠大别山脉,启明军应该北上发起进攻,进入河南江北行省,与日月军遥相呼应,先覆灭元军主力,再与日月军一决雌雄。
另一部分则认为,启明军应该趁着日月军和元军大战之际,顺江而下,先取长江以南的膏腴之地,待日月军和元军两败俱伤,再北上收拾残局。
届时,启明军就是天下第一势力。无论是逆长江而上,取川蜀,出关中,两路并进,逼近京都。还是先北伐京都,覆灭朝廷,再扫清天下。都可以一统天下。
双方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最终,秦真力排众议,决定静观其变,继续夯实根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促使秦真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为了摆脱对传统儒家文士的依赖,三年前开始,启明军内部就在大力推广教育,培养自家的人才。经过三年的发展,这批人才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要求。
此时开启扩张,军中强者为尊,还算可控。而启明军的政务班子,难免会被外来的传统儒生渗透、稀释、包围、同化,不知不觉,启明军就会失去最初的信仰。
为此,由秦真提议,核心人员认可,做出决议。启明军继续蛰伏,夯实根基,培养人才。清明吏治,磨合各部;推广土地新政,打击特权,取缔地方豪强;改革税制,征收重商税,取消人头税;大力发展辅助器械,发展生产力。
等待,石破天惊,席卷天下的那一天。
数月时间,匆匆而过。
寒冬已至,在军营中带着士卒练武的秦真,长长吐出一口数尺长的白气,收功而立。
自回归义阳城之后,秦真依旧将政事托付给蓝莹和刘伯温,自己则进入军营,研究武学,传授武学,创造武学。
在第一场雪落下之时,秦真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静坐三天三夜,从雪落到雪聚,从雪融到雪消,创出了军中筑基拳法。
此拳,名为大力拳法。
以混元掌动功修行理念为基,结合太极拳法温养本源之效,创出这一门大力拳。
拳法共九式,分别模拟马、牛、虎三种动物,各有三式,内炼筋骨,外修力道。一式增百斤力,九式大成,可得千斤巨力,足以披靡战场。
因简单易学,深得军中士卒喜爱。就连部分修习血煞战体简化版无果的基层将领,也兼修此拳法,只为在战场中,增加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