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那边灯光是冷白的,挂在半空里,像几只困在网里的飞蛾。
我远远就听到搅拌机还在吼,水泥车尾灯一闪一闪,地面稀里哗啦一片泥浆,工人穿着胶鞋在里面踩来踩去,像在给未来的投诉热线打底。
【系统提示:当前样板街——排水层材料偏离设计标准 37%。】
【建议:介入。】
“介入你大爷。”我在心里骂了一句,但脚还是加快了。
靠近一点能听清说话声。
“就这就这,垫一层渣子上去,肉眼看不出来的。”
“预算就这些,真要按图纸来,谁给你补钱?”
“村里那几个年轻的懂个屁,领导要的是看得见的立面效果……”
看得见的立面效果。
我突然想到十年前电视里播的那个“问题村”,那几栋外墙刷得白白的房子,镜头一拉近,里面全是裂缝。
“老黄。”
我喊了一声。
承包老板正叼着烟指挥人,听见声音回头,愣了一下,赶紧把烟往背后藏:“哟,林老板,怎么这么晚还过来视察?”
他嘴上喊我“林老板”,眼神里那点不耐烦,藏都懒得藏。
我把手电照向坑里,照到那层薄得可怜的碎石和水泥浆。
“图纸上写的是哪种标号?”我问。
老黄笑:“哎呀,差不多的嘛,都是能抗压的。你们这个街,又不是什么高架桥,脚踩踩、车开开,够用就行。”
“够用?”我重复了一遍。
【系统提示:排水不畅将提升未来三年内地面塌陷概率 23%。】
我盯着那层薄薄的“够用”,脑子里自动浮现出三年后暴雨天,小卖部门口积水过膝,游客在网上骂“古柳样板街都是坑”的画面。
“预算就这些。”老黄又说了一遍,语气里多了一点试探,“再往上加,你们村多掏钱?”
我懒得跟他绕圈,直接问:“梁总知道你换材料了?”
他脸上闪过一秒的心虚,立刻圆回来:“梁总是大老板,哪有空看这么细?这种小调整,我们工程上本来就——”
话没说完,他手机先一步响了。
他扫了一眼来电,立刻换上笑脸:“梁总,这么晚了,有什么指示啊?”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被系统吵醒。
……
十分钟后,一辆黑色商务车晃到工地口,车灯一灭,世界又被工地那几盏冷白灯接管。
梁思曼下车时,外套大概披得匆忙,扣子扣错了一粒,头发也没完全吹干,一缕贴在脸颊边,看着比白天会更像活人一点。
她走到坑边,低头看了一眼,又抬头看老黄和我。
“怎么了,半夜开工,还打小报告?”她声音不大,带着刚醒的沙哑。
老黄抢先说:“梁总,都是小问题,材料是一样用的,就是换了个规格,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她“嗯”了一声,没急着表态,而是转头看我:“你说?”
我把手电往下压了压:“系统说,这玩意儿三年后可能塌。”
当然,系统两个字我吞了,换成:“图纸是这样画的——”我把折了几道的施工图摊开,“你们现在用的是这个。”
梁思曼接过图纸,手指快速地划了几下,眼睛在两栏数字间来回跳。
她那种看预算表的速度,属于“职业肌肉记忆”。
“按合同标准,材料目前……确实没超出最低要求。”她抬眼,看着我说,“从文字上讲,是合规的。”
老黄听到“合规”两个字,眼睛亮了一 下,赶紧顺着梯子往上爬:“听见没有,合!规!我们这不是为了项目好吗?要是不赶这个进度,领导后面要追着问……”
我没搭理他,只盯着梁思曼。
“最低要求。”我说,“你今天下午在会上,跟山河社那帮人吵的时候,说的是‘不想再烂一回尾’。”
“现在第一刀,就砍在最低要求上?”
这句话一出,我自己都能感觉到空气里那一下凝滞。
老黄愣了半秒,看气氛不对,自动把嘴闭上,悄悄往后退了两步。
梁思曼的表情先是平静,紧接着一点点冷下来。
她把图纸叠上,转身对老黄说:“你去那边等一下。”
“梁总,我——”
“听不懂普通话?”她声音压得很低,却比刚才任何一句都重,“.去那边。等。”
老黄只好讪讪地挪到一边,找了块干一点的砖头坐下,掏出烟点上,自己抽闷气。
现场只剩下我和梁思曼,工地机器也停了,空气里只有泥土和水泥浆混在一起的那种酸涩味。
她看了我几秒,忽然笑了一下:“你最近胆子大了不少。”
“被你们逼的,”我说,“天天喊我‘项目负责人’,结果关键时候让我当吉祥物?”
她“啧”了一声,视线垂回图纸:“现实世界不是你这种读书人的清白脑子。”
“我清不清白不重要,”我打断她,“我现在只关心——这条街三年后会不会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指着图纸上的几道线,“这里是小卖部门口,你知道小卖部是谁家的;那边是民宿入口,后面准备搞民宿的是赵家那帮人;再过来,是你投资的展示店。”
“塌不塌,你心里真没数?”
梁思曼沉默了一会儿,把图纸重新展开,蹲下去,用手电的光一点点照着现场已经铺好的那些层。
她蹲着的时候,外套敞开一点,里面是没来得及换下的居家 T 恤,字母洗得有点旧——梁思曼这种人,连疲惫都显得利落。
她说话时,语气恢复了平时那种冷静:“安全储备是一套公式,最低要求之外,多厚一层、多宽一寸,其实都看哲学——”
“看你是把这条街当三年项目,还是当三十年项目。”
我没吭声。
几秒钟后,她收起图纸,站起来,对老黄说:“把材料换回原来标的那款,已经铺的,铲掉重做。”
老黄差点没坐稳:“梁总,这一铲钱就下去了啊!”
“你刚刚不是说,‘这是为了项目好吗’?”她笑得没有温度,“那就为了项目好一点。”
老黄急了,扯上“上面”:“那工期怎么办?王书记那边天天盯着节点,我到时候怎么交代?不按时完工,谁给我背?”
“你打电话啊。”梁思曼收起手电,语气轻得像是在闲聊,“你可以打给王书记,也可以打给县里,顺便把合同条款一起念一遍——看看谁先被查。”
老黄被噎得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只丢下一句:“那算了算了,我人都叫来了,总不能半夜拉回去。”
骂骂咧咧走向工人那边去了。
机器声重新响起来,只不过这次,是把刚铺的那层“够用”铲掉。
我看着那堆被翻出来的碎石和稀泥,心里那口气,像从嗓子眼儿退回了半截。
“你高兴了?”梁思曼忽然问我。
“还行。”我说,“至少以后下大雨的时候,不会有人踩着这条街骂我。”
她看了我一眼:“你真把自己当古柳质保十年?”
“最好终身质保。”我回,“反正烂了找的也是我。”
她笑了一下,笑意没到眼睛:“你这个人啊,一边欠这么多账,一边又想当好人,这生意太亏。”
风有点大,从工地那头吹过来,卷了满身灰。
我打了个喷嚏。
“阿嚏——”
还没反应过来,肩上多了一样东西。
梁思曼把外套扔过来了,几乎是顺手一丢,落在我肩上。她自己只剩那件单薄的 T 恤。
“你干嘛?”我一边扶住外套,一边吐槽,“梁总这么大方,对所有项目负责人都这么贴心?”
她扭了扭脖子:“对值钱的才这样。”
我被这句话噎了一下,一时间不知道该接骂还是接夸。
她没再看我,而是抬头看了一眼围在工地周围的那几盏灯,像是顺便提醒,又像是在交代什么:“晚上别发朋友圈,知道吗?”
“啊?”我没反应过来。
“这种夜间整改的照片。”她说,“一旦发出去,第二天会多出一堆过来查事的人——他们不是关心你们有没有偷工减料,是关心能不能顺手抓个典型。”
“想当典型你自己当,我还想多活几年。”
我“哦”了一声,有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刚才那一系列操作,不只是帮我挡了一次烂尾,也是帮自己挡了一截雷。
机器轰鸣声渐渐稳定下来,工人重新按照图纸操作,地面被灯光烤得发白。
看起来,像是这一块地,终于稍微对得起“样板”两个字。
……
散场的时候已经快凌晨一点。
我把她送回车上,她一屁股坐进驾驶位,打了个哈欠,刚想点火,电话响了。
屏幕亮在暗车里,照出她眼下那两道淡淡的青色。
她皱了一下眉,接起:“喂?”
那边不知道说了什么,我只听见几个关键词:“古柳”“态度”“总部那边有一点意见”。
梁思曼“嗯”了两声,最后说:“知道了。”
挂断之后,她没立刻开车,而是伸手去摇车窗。
夜风灌进来,带着工地的灰尘和远处河道的潮湿味。
她拿出烟,夹在指间,点燃,深吸一口,吐烟的时候横着看了我一眼。
“林老板。”她慢吞吞地说,“你对古柳的态度,也挺容易引起讨论的。”
“讨论什么?”我问。
“讨论你是不是傻。”她笑了一下,烟雾从嘴角散开,“这个地方这么多烂账,这么多倒霉,你还往身上接。”
她停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现在,我也在你这边下了点注。”
那一瞬间,我很清楚地听见了一个无形的“咔哒”声——某种锁扣扣上了。
【系统提示:隐藏指标——让关键协作者第一次为你“违背过往经验”。】
【当前协作者:梁思曼。完成度:40%。】
我看着那行字,忍不住在心里骂:“你就会把人情、背叛、信任全变成百分比。”
系统没有回我,像平时一样装死。
车子发动,灯光晃过工地,晃过那些被重新翻出来的石子和泥浆,再晃到远处一片还没修到的黑。
我忽然意识到一个事实——
以前,是我一个人背着古柳的晦气往外逃。
现在,是有人跟我一起,在泥地里踩了一脚。
不管她是为了项目,还是为了赌一把自己不再烂尾。
我远远就听到搅拌机还在吼,水泥车尾灯一闪一闪,地面稀里哗啦一片泥浆,工人穿着胶鞋在里面踩来踩去,像在给未来的投诉热线打底。
【系统提示:当前样板街——排水层材料偏离设计标准 37%。】
【建议:介入。】
“介入你大爷。”我在心里骂了一句,但脚还是加快了。
靠近一点能听清说话声。
“就这就这,垫一层渣子上去,肉眼看不出来的。”
“预算就这些,真要按图纸来,谁给你补钱?”
“村里那几个年轻的懂个屁,领导要的是看得见的立面效果……”
看得见的立面效果。
我突然想到十年前电视里播的那个“问题村”,那几栋外墙刷得白白的房子,镜头一拉近,里面全是裂缝。
“老黄。”
我喊了一声。
承包老板正叼着烟指挥人,听见声音回头,愣了一下,赶紧把烟往背后藏:“哟,林老板,怎么这么晚还过来视察?”
他嘴上喊我“林老板”,眼神里那点不耐烦,藏都懒得藏。
我把手电照向坑里,照到那层薄得可怜的碎石和水泥浆。
“图纸上写的是哪种标号?”我问。
老黄笑:“哎呀,差不多的嘛,都是能抗压的。你们这个街,又不是什么高架桥,脚踩踩、车开开,够用就行。”
“够用?”我重复了一遍。
【系统提示:排水不畅将提升未来三年内地面塌陷概率 23%。】
我盯着那层薄薄的“够用”,脑子里自动浮现出三年后暴雨天,小卖部门口积水过膝,游客在网上骂“古柳样板街都是坑”的画面。
“预算就这些。”老黄又说了一遍,语气里多了一点试探,“再往上加,你们村多掏钱?”
我懒得跟他绕圈,直接问:“梁总知道你换材料了?”
他脸上闪过一秒的心虚,立刻圆回来:“梁总是大老板,哪有空看这么细?这种小调整,我们工程上本来就——”
话没说完,他手机先一步响了。
他扫了一眼来电,立刻换上笑脸:“梁总,这么晚了,有什么指示啊?”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被系统吵醒。
……
十分钟后,一辆黑色商务车晃到工地口,车灯一灭,世界又被工地那几盏冷白灯接管。
梁思曼下车时,外套大概披得匆忙,扣子扣错了一粒,头发也没完全吹干,一缕贴在脸颊边,看着比白天会更像活人一点。
她走到坑边,低头看了一眼,又抬头看老黄和我。
“怎么了,半夜开工,还打小报告?”她声音不大,带着刚醒的沙哑。
老黄抢先说:“梁总,都是小问题,材料是一样用的,就是换了个规格,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她“嗯”了一声,没急着表态,而是转头看我:“你说?”
我把手电往下压了压:“系统说,这玩意儿三年后可能塌。”
当然,系统两个字我吞了,换成:“图纸是这样画的——”我把折了几道的施工图摊开,“你们现在用的是这个。”
梁思曼接过图纸,手指快速地划了几下,眼睛在两栏数字间来回跳。
她那种看预算表的速度,属于“职业肌肉记忆”。
“按合同标准,材料目前……确实没超出最低要求。”她抬眼,看着我说,“从文字上讲,是合规的。”
老黄听到“合规”两个字,眼睛亮了一 下,赶紧顺着梯子往上爬:“听见没有,合!规!我们这不是为了项目好吗?要是不赶这个进度,领导后面要追着问……”
我没搭理他,只盯着梁思曼。
“最低要求。”我说,“你今天下午在会上,跟山河社那帮人吵的时候,说的是‘不想再烂一回尾’。”
“现在第一刀,就砍在最低要求上?”
这句话一出,我自己都能感觉到空气里那一下凝滞。
老黄愣了半秒,看气氛不对,自动把嘴闭上,悄悄往后退了两步。
梁思曼的表情先是平静,紧接着一点点冷下来。
她把图纸叠上,转身对老黄说:“你去那边等一下。”
“梁总,我——”
“听不懂普通话?”她声音压得很低,却比刚才任何一句都重,“.去那边。等。”
老黄只好讪讪地挪到一边,找了块干一点的砖头坐下,掏出烟点上,自己抽闷气。
现场只剩下我和梁思曼,工地机器也停了,空气里只有泥土和水泥浆混在一起的那种酸涩味。
她看了我几秒,忽然笑了一下:“你最近胆子大了不少。”
“被你们逼的,”我说,“天天喊我‘项目负责人’,结果关键时候让我当吉祥物?”
她“啧”了一声,视线垂回图纸:“现实世界不是你这种读书人的清白脑子。”
“我清不清白不重要,”我打断她,“我现在只关心——这条街三年后会不会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指着图纸上的几道线,“这里是小卖部门口,你知道小卖部是谁家的;那边是民宿入口,后面准备搞民宿的是赵家那帮人;再过来,是你投资的展示店。”
“塌不塌,你心里真没数?”
梁思曼沉默了一会儿,把图纸重新展开,蹲下去,用手电的光一点点照着现场已经铺好的那些层。
她蹲着的时候,外套敞开一点,里面是没来得及换下的居家 T 恤,字母洗得有点旧——梁思曼这种人,连疲惫都显得利落。
她说话时,语气恢复了平时那种冷静:“安全储备是一套公式,最低要求之外,多厚一层、多宽一寸,其实都看哲学——”
“看你是把这条街当三年项目,还是当三十年项目。”
我没吭声。
几秒钟后,她收起图纸,站起来,对老黄说:“把材料换回原来标的那款,已经铺的,铲掉重做。”
老黄差点没坐稳:“梁总,这一铲钱就下去了啊!”
“你刚刚不是说,‘这是为了项目好吗’?”她笑得没有温度,“那就为了项目好一点。”
老黄急了,扯上“上面”:“那工期怎么办?王书记那边天天盯着节点,我到时候怎么交代?不按时完工,谁给我背?”
“你打电话啊。”梁思曼收起手电,语气轻得像是在闲聊,“你可以打给王书记,也可以打给县里,顺便把合同条款一起念一遍——看看谁先被查。”
老黄被噎得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只丢下一句:“那算了算了,我人都叫来了,总不能半夜拉回去。”
骂骂咧咧走向工人那边去了。
机器声重新响起来,只不过这次,是把刚铺的那层“够用”铲掉。
我看着那堆被翻出来的碎石和稀泥,心里那口气,像从嗓子眼儿退回了半截。
“你高兴了?”梁思曼忽然问我。
“还行。”我说,“至少以后下大雨的时候,不会有人踩着这条街骂我。”
她看了我一眼:“你真把自己当古柳质保十年?”
“最好终身质保。”我回,“反正烂了找的也是我。”
她笑了一下,笑意没到眼睛:“你这个人啊,一边欠这么多账,一边又想当好人,这生意太亏。”
风有点大,从工地那头吹过来,卷了满身灰。
我打了个喷嚏。
“阿嚏——”
还没反应过来,肩上多了一样东西。
梁思曼把外套扔过来了,几乎是顺手一丢,落在我肩上。她自己只剩那件单薄的 T 恤。
“你干嘛?”我一边扶住外套,一边吐槽,“梁总这么大方,对所有项目负责人都这么贴心?”
她扭了扭脖子:“对值钱的才这样。”
我被这句话噎了一下,一时间不知道该接骂还是接夸。
她没再看我,而是抬头看了一眼围在工地周围的那几盏灯,像是顺便提醒,又像是在交代什么:“晚上别发朋友圈,知道吗?”
“啊?”我没反应过来。
“这种夜间整改的照片。”她说,“一旦发出去,第二天会多出一堆过来查事的人——他们不是关心你们有没有偷工减料,是关心能不能顺手抓个典型。”
“想当典型你自己当,我还想多活几年。”
我“哦”了一声,有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刚才那一系列操作,不只是帮我挡了一次烂尾,也是帮自己挡了一截雷。
机器轰鸣声渐渐稳定下来,工人重新按照图纸操作,地面被灯光烤得发白。
看起来,像是这一块地,终于稍微对得起“样板”两个字。
……
散场的时候已经快凌晨一点。
我把她送回车上,她一屁股坐进驾驶位,打了个哈欠,刚想点火,电话响了。
屏幕亮在暗车里,照出她眼下那两道淡淡的青色。
她皱了一下眉,接起:“喂?”
那边不知道说了什么,我只听见几个关键词:“古柳”“态度”“总部那边有一点意见”。
梁思曼“嗯”了两声,最后说:“知道了。”
挂断之后,她没立刻开车,而是伸手去摇车窗。
夜风灌进来,带着工地的灰尘和远处河道的潮湿味。
她拿出烟,夹在指间,点燃,深吸一口,吐烟的时候横着看了我一眼。
“林老板。”她慢吞吞地说,“你对古柳的态度,也挺容易引起讨论的。”
“讨论什么?”我问。
“讨论你是不是傻。”她笑了一下,烟雾从嘴角散开,“这个地方这么多烂账,这么多倒霉,你还往身上接。”
她停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现在,我也在你这边下了点注。”
那一瞬间,我很清楚地听见了一个无形的“咔哒”声——某种锁扣扣上了。
【系统提示:隐藏指标——让关键协作者第一次为你“违背过往经验”。】
【当前协作者:梁思曼。完成度:40%。】
我看着那行字,忍不住在心里骂:“你就会把人情、背叛、信任全变成百分比。”
系统没有回我,像平时一样装死。
车子发动,灯光晃过工地,晃过那些被重新翻出来的石子和泥浆,再晃到远处一片还没修到的黑。
我忽然意识到一个事实——
以前,是我一个人背着古柳的晦气往外逃。
现在,是有人跟我一起,在泥地里踩了一脚。
不管她是为了项目,还是为了赌一把自己不再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