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城的晨光刚穿透云层,王宫外围已被官军围得水泄不通。宫墙上的守军神色慌张,手中的兵器握得发白。 城中大战的厮杀声犹在耳畔,如今面对黑压压的官军,他们早已没了抵抗的勇气。
“大王!不好了!官军已围了王宫,南门、东门都被攻破了!”一名亲军士兵连滚带爬冲进大殿,声音带着哭腔。王庆身着皱巴巴的赭黄龙袍,瘫坐在王座上,脸色惨白如纸,手中的玉圭被捏得粉碎。
他猛地抬头,看向殿外的杜壆,眼中满是哀求:“杜将军!你是朕最信任的人,快带朕突围!只要能逃出南丰,朕定封你为王!”
杜壆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陛下放心,末将愿誓死保护陛下!只是宫外官军众多,硬冲恐难突围,不如先随末将去后宫密道,从密道逃出城去。”
王庆如抓住救命稻草,连忙起身:“好!快带朕去!”他紧随杜壆向后宫走去,身后跟着数十名心腹亲军,这是他最后的护卫力量。
后宫的密道入口藏在假山石后,杜壆亲手推开石门,转身对王庆道:“陛下先请,末将率亲军断后。”王庆毫不犹豫地钻进密道,刚走两步,却发现密道内早已站着数名手持长刀的士兵,为首之人正是杜壆的亲卫统领!
“杜壆!你……你敢反朕!”王庆猛地转身,指着杜壆,声音因恐惧而颤抖。他这才明白,所谓的“密道突围”,根本就是一个陷阱!
杜壆缓缓抽出腰间的长刀,刀刃在密道的微光下泛着冷光:“王庆,你错了。某从未归顺过你,从一开始,某就是柴总管的人。”
“不可能!”王庆连连后退,眼中满是震惊,“你在落马坡落草,是朕提拔你为兵马副统制,你为何要背叛朕?”
“提拔?”杜壆冷笑一声,“你强征百姓为兵,搜刮粮草,残害无辜,这样的‘提拔’,某不屑要!柴总管招安梁山,平定田虎,安抚百姓,一心守护汉家江山,这才是某想追随的明主。某潜伏在你身边,就是为了今日,擒你归案,还淮西百姓一个公道!”
话音未落,密道外传来亲军的惨叫声。杜壆的数百心腹早已控制了后宫,王庆带来的数十名亲军根本不是对手,片刻间便被制服。
两名亲卫上前,将王庆按在地上,用铁链锁住他的手脚。王庆挣扎着,嘶吼着,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杜壆的人五花大绑。
与此同时,南丰城内的校场上,这里已经成为了柴承乾的临时指挥所,南丰城内已经扫平,现在只等杜壆按计划去擒拿王庆和他的家人过来。
柴承乾正端坐于高台之上,岳飞、石宝侍立两侧。台下,被生擒的縻貹和马劲被押了上来,马劲是在北门被石宝拿下,縻貹则是在北门被岳飞挑落马下后俘虏。
“马劲、縻貹,”柴承乾的目光扫过两人,声音平静却带着威严,“王庆叛乱,残害百姓,你们身为其麾下大将,助纣为虐,可知罪?”
马劲双膝跪地,语气诚恳:“末将知罪!但小人也是被王庆胁迫,若不从,便要诛灭全族。如今王庆已擒,末将愿归降柴总管,戴罪立功,为淮西百姓赎罪!”
縻貹梗着脖子,眼神却有些动摇。今天他亲眼看到官军入城后秋毫无犯,听到“只杀王庆,余者不究”的呼喊,心中早已没了顽抗的念头。岳飞上前一步,沉声道:“縻貹,你武艺高强,若能归降,总管定会重用你。但若执意顽抗,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縻貹沉默片刻,终于双膝跪地:“末将……愿降!”
柴承乾点头,下令:“松绑!马劲,你熟悉寿州防务,暂任寿州兵马副都监,协助杜壆镇守寿州;縻貹,你随岳飞前往京东东路,戴罪立功,若有差池,两罪并罚!”两人躬身谢恩,眼中满是感激。
当日午后,南丰城的广场上挤满了百姓。王庆被押上高台,身后跟着段三娘(王庆之妻,曾亲手斩杀数十名反抗的百姓),段二等十余名核心头目。
柴承乾站在高台上,向百姓们宣读王庆的罪状:“王庆勾结乱匪,叛乱淮西,攻占州府,搜刮粮草,强征壮丁,残害百姓,罪大恶极!今日,本总管奉朝廷之命,将王庆、段三娘等叛首关押,让士兵押送进京城受审。”
百姓们欢呼雀跃,有的甚至扔来菜叶、石块,砸向高台上的叛首。王庆面如死灰,瘫在地上,再也没了往日的嚣张。段三娘则尖叫着,却被士兵死死按住。随着柴承乾一声令下,士兵们把王庆和他的心腹都关进了囚车,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
行刑结束后,柴承乾对百姓们高声道:“淮西叛乱已平,从今往后,官府会开仓放粮,减免赋税,归还被强征的田宅。大家安心务农,好好过日子,本总管定会守住淮西,不让乱贼再害百姓!”
百姓们纷纷跪地磕头,口中喊着“柴总管万岁”“多谢柴总管”。阳光洒在广场上,照亮了百姓们脸上的笑容。这场持续数月的叛乱,终于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当晚,柴承乾在王宫召开庆功宴,宴请岳飞、石宝、杜壆、马劲、李俊縻貹等将领。席间,众人举杯欢庆,畅谈平叛历程。
柴承乾看着众人,语气郑重:“淮西已平,但南方方腊叛乱还在持续,北方辽国和金国也不安分。咱们需尽快整顿兵马,囤积粮草,待时机成熟,便回师河北,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众将领齐声应道:“愿随总管,共守河山!”
夜色渐深,南丰城的灯火渐渐亮起,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这场平叛之战的胜利,不仅解除了朝廷的后顾之忧,更让柴承乾的威望与实力再上一层。而他心中清楚,天下的狼烟已起,一场更大的战争,正在等待着他们。
“大王!不好了!官军已围了王宫,南门、东门都被攻破了!”一名亲军士兵连滚带爬冲进大殿,声音带着哭腔。王庆身着皱巴巴的赭黄龙袍,瘫坐在王座上,脸色惨白如纸,手中的玉圭被捏得粉碎。
他猛地抬头,看向殿外的杜壆,眼中满是哀求:“杜将军!你是朕最信任的人,快带朕突围!只要能逃出南丰,朕定封你为王!”
杜壆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陛下放心,末将愿誓死保护陛下!只是宫外官军众多,硬冲恐难突围,不如先随末将去后宫密道,从密道逃出城去。”
王庆如抓住救命稻草,连忙起身:“好!快带朕去!”他紧随杜壆向后宫走去,身后跟着数十名心腹亲军,这是他最后的护卫力量。
后宫的密道入口藏在假山石后,杜壆亲手推开石门,转身对王庆道:“陛下先请,末将率亲军断后。”王庆毫不犹豫地钻进密道,刚走两步,却发现密道内早已站着数名手持长刀的士兵,为首之人正是杜壆的亲卫统领!
“杜壆!你……你敢反朕!”王庆猛地转身,指着杜壆,声音因恐惧而颤抖。他这才明白,所谓的“密道突围”,根本就是一个陷阱!
杜壆缓缓抽出腰间的长刀,刀刃在密道的微光下泛着冷光:“王庆,你错了。某从未归顺过你,从一开始,某就是柴总管的人。”
“不可能!”王庆连连后退,眼中满是震惊,“你在落马坡落草,是朕提拔你为兵马副统制,你为何要背叛朕?”
“提拔?”杜壆冷笑一声,“你强征百姓为兵,搜刮粮草,残害无辜,这样的‘提拔’,某不屑要!柴总管招安梁山,平定田虎,安抚百姓,一心守护汉家江山,这才是某想追随的明主。某潜伏在你身边,就是为了今日,擒你归案,还淮西百姓一个公道!”
话音未落,密道外传来亲军的惨叫声。杜壆的数百心腹早已控制了后宫,王庆带来的数十名亲军根本不是对手,片刻间便被制服。
两名亲卫上前,将王庆按在地上,用铁链锁住他的手脚。王庆挣扎着,嘶吼着,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杜壆的人五花大绑。
与此同时,南丰城内的校场上,这里已经成为了柴承乾的临时指挥所,南丰城内已经扫平,现在只等杜壆按计划去擒拿王庆和他的家人过来。
柴承乾正端坐于高台之上,岳飞、石宝侍立两侧。台下,被生擒的縻貹和马劲被押了上来,马劲是在北门被石宝拿下,縻貹则是在北门被岳飞挑落马下后俘虏。
“马劲、縻貹,”柴承乾的目光扫过两人,声音平静却带着威严,“王庆叛乱,残害百姓,你们身为其麾下大将,助纣为虐,可知罪?”
马劲双膝跪地,语气诚恳:“末将知罪!但小人也是被王庆胁迫,若不从,便要诛灭全族。如今王庆已擒,末将愿归降柴总管,戴罪立功,为淮西百姓赎罪!”
縻貹梗着脖子,眼神却有些动摇。今天他亲眼看到官军入城后秋毫无犯,听到“只杀王庆,余者不究”的呼喊,心中早已没了顽抗的念头。岳飞上前一步,沉声道:“縻貹,你武艺高强,若能归降,总管定会重用你。但若执意顽抗,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縻貹沉默片刻,终于双膝跪地:“末将……愿降!”
柴承乾点头,下令:“松绑!马劲,你熟悉寿州防务,暂任寿州兵马副都监,协助杜壆镇守寿州;縻貹,你随岳飞前往京东东路,戴罪立功,若有差池,两罪并罚!”两人躬身谢恩,眼中满是感激。
当日午后,南丰城的广场上挤满了百姓。王庆被押上高台,身后跟着段三娘(王庆之妻,曾亲手斩杀数十名反抗的百姓),段二等十余名核心头目。
柴承乾站在高台上,向百姓们宣读王庆的罪状:“王庆勾结乱匪,叛乱淮西,攻占州府,搜刮粮草,强征壮丁,残害百姓,罪大恶极!今日,本总管奉朝廷之命,将王庆、段三娘等叛首关押,让士兵押送进京城受审。”
百姓们欢呼雀跃,有的甚至扔来菜叶、石块,砸向高台上的叛首。王庆面如死灰,瘫在地上,再也没了往日的嚣张。段三娘则尖叫着,却被士兵死死按住。随着柴承乾一声令下,士兵们把王庆和他的心腹都关进了囚车,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
行刑结束后,柴承乾对百姓们高声道:“淮西叛乱已平,从今往后,官府会开仓放粮,减免赋税,归还被强征的田宅。大家安心务农,好好过日子,本总管定会守住淮西,不让乱贼再害百姓!”
百姓们纷纷跪地磕头,口中喊着“柴总管万岁”“多谢柴总管”。阳光洒在广场上,照亮了百姓们脸上的笑容。这场持续数月的叛乱,终于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当晚,柴承乾在王宫召开庆功宴,宴请岳飞、石宝、杜壆、马劲、李俊縻貹等将领。席间,众人举杯欢庆,畅谈平叛历程。
柴承乾看着众人,语气郑重:“淮西已平,但南方方腊叛乱还在持续,北方辽国和金国也不安分。咱们需尽快整顿兵马,囤积粮草,待时机成熟,便回师河北,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众将领齐声应道:“愿随总管,共守河山!”
夜色渐深,南丰城的灯火渐渐亮起,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这场平叛之战的胜利,不仅解除了朝廷的后顾之忧,更让柴承乾的威望与实力再上一层。而他心中清楚,天下的狼烟已起,一场更大的战争,正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