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二年春,汴梁城外的校场之上,旌旗如林,甲胄如铁。十万禁军列阵整齐,玄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芒,士兵们手持兵刃,目光坚定,气势如虹。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江南、楚地、巴蜀迎来大丰收,国库充盈,粮草堆积如山,军械工坊日夜赶工,弓矢、甲胄、床子弩等装备一应俱全。各地新政落地生根,流民返乡耕作,百姓安居乐业,收复燕云、洗刷靖康之耻的时机,已然成熟。
辰时三刻,柴承乾身着摄政王冕服,在赵鼎、许贯忠等文臣,以及岳飞、卢俊义、孙安等武将的簇拥下,缓步走上校场中央的高台。高台之上,一面“收复燕云,洗刷国耻”的大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诸位将士!诸位同僚!”柴承乾的声音高亢而有力,透过亲兵的传声,传遍整个校场。
“靖康一役,金贼铁蹄踏破东京,掳我二帝,杀我百姓,掠我财富,华夏蒙羞,万民泣血!燕云十六州,乃我大宋故土,自石敬瑭割让以来,已逾百年,百姓饱受异族欺凌,日夜期盼回归中原怀抱!”
他抬手指向北方,眼中闪过凛冽的杀意:“一年多来,我等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如今国库充盈,粮草充足,兵马精锐,正是复仇之时!今日,我以大宋摄政王之名,颁布北伐诏书,誓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生擒金贼首恶,夺回被掳珍宝,为二帝报仇,为万民雪恨!”
“北伐!北伐!收复燕云!洗刷国耻!”十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惊得天空飞鸟四散。百姓们围在校场外围,也纷纷高呼响应,情绪激昂。
随后,宣纸的太监展开北伐诏书,高声宣读:“摄政王亲率六万大军,挥师北伐!任命岳飞为北伐主将,节制河北西路全部兵马,率三万精锐主攻燕云核心。卢俊义为北伐东路副将,节制河北东路兵马,率三万精锐牵制金军东路。孙安为北伐西路副将,节制河东路兵马,率三万精锐助攻燕云西侧。折可存为西北策应使,率西北大军防范西夏,威胁金军西京。赵鼎,许贯忠坐镇汴梁,留守中枢,统筹粮草转运及协调后方防务!”
诏书宣读完毕,柴承乾拔出腰间宝剑,指向北方:“出发!”
号角声响起,震耳欲聋,柴承乾登上帅车,八万禁军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地驶出汴梁城,朝着北方进发。沿途州县,百姓们自发列队迎接,献上粮草酒肉,不少青壮年更是踊跃参军,希望能为收复故土贡献一份力量。
北伐诏书传到前线,早已经迫不及待的岳飞率先率领三万精锐骑兵,从真定府出发,为大军的到来开始修桥开路。卢俊义在河间也开始集结部队,囤积粮草,准备进攻莫州。孙安在安排好防卫以后,也开始集结兵力安排粮草,准备随时进攻朔州。
与此同时,远在西北的麟州,折可存早已接到北伐诏书。他站在城楼上,望着北方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战意。“传我令!五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折可求率领,镇守边境,防范西夏。另一路由我亲自率领,出兵云中,直逼大同府,牵制金军西线兵力!”
命令下达,西北大军迅速行动,朝着云中方向开进。西夏得知大宋北伐,不敢贸然异动,只能加强边境防御,眼睁睁看着折可存的大军逼近金国西京。
汴梁城内,赵鼎与许贯忠站在城楼上,望着北伐大军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期盼与担忧。“许兄,此次北伐,关乎大宋国运,希望摄政王能战胜金军,收复燕云十六州!”赵鼎感慨道。
许贯忠点头道:“岳将军乃百年难遇的名将,卢俊义、孙安等人皆是能征善战之辈,摄政王运筹帷幄,加之我军粮草充足,兵力雄厚,此战必胜!我等只需稳固后方,确保粮草转运畅通,便是对北伐最大的支持。”
赵鼎深吸一口气:“不错。我已下令各地转运使,全力调配粮草,沿运河、官道运往北方前线,绝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此时,金国燕京,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完颜宗弼接到大宋北伐的消息,顿时陷入恐慌。他们没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大宋竟能恢复如此实力,还敢主动出兵北伐。
“元帅,宋军来势汹汹,岳飞、卢俊义、孙安等将领皆非易与之辈,我们该如何应对?”完颜宗弼面色凝重地问道。
完颜宗翰眉头紧锁,沉声道:“慌什么!燕云十六州地势险要,长城防线坚固,我们只需分兵坚守,便能抵御宋军进攻。传我令,集结十五万大军,分守燕云各地。我率五万大军守幽州,作为核心防线;宗望率五万大军守云州,抵御西路宋军;宗弼率三万大军守涿州,在派遣两万骑兵作为机动部队,随时支援各地!”
“元帅英明!”完颜宗望与完颜宗弼齐声应道。他们深知,燕云十六州是金国南下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守,金国将暴露在宋军兵锋之下,必须拼死守住。
金军迅速行动起来,沿着长城防线布防,加固城池,囤积粮草,准备与宋军展开持久战。幽州城内,完颜宗翰站在城楼上,望着南方的方向,眼中满是阴鸷:“柴承乾、岳飞,本帅倒要看看,你们如何能攻破我燕云防线!”
数日之后,柴承乾六万大军到达真定府。他站在真定府的舆图前,目光如炬地盯着燕云十六州的地形:“传我令,大军休整二日,到时候我们直攻涿州,打开燕南门户!”
“鹏举,如今大军已集结完毕,后续就交给你了!”柴承乾拍了拍岳飞的肩膀,语气郑重,“从现在开始,北伐全军统一由你指挥,卢俊义、孙安等人皆听你调遣,务必收复燕云,洗刷国耻!”
岳飞抱拳躬身,眼中满是坚定:“请摄政王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率大军直捣燕云,生擒金贼,收回燕云十六州!”
三日后,岳飞正式下达进攻命令。北伐大军兵分五路,朝着燕云十六州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东路卢俊义率军围攻瀛州,吸引完颜宗翰的注意力。西路孙安率军猛攻朔州,牵制完颜宗望。西北,折可存率军逼近大同府,威胁金军后路;中路,岳飞亲率六万大军,进攻涿州。柴承乾则率领三万大军坐镇真定,统筹全局,协调各路兵马。
一场关乎大宋国运的北伐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江南、楚地、巴蜀迎来大丰收,国库充盈,粮草堆积如山,军械工坊日夜赶工,弓矢、甲胄、床子弩等装备一应俱全。各地新政落地生根,流民返乡耕作,百姓安居乐业,收复燕云、洗刷靖康之耻的时机,已然成熟。
辰时三刻,柴承乾身着摄政王冕服,在赵鼎、许贯忠等文臣,以及岳飞、卢俊义、孙安等武将的簇拥下,缓步走上校场中央的高台。高台之上,一面“收复燕云,洗刷国耻”的大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诸位将士!诸位同僚!”柴承乾的声音高亢而有力,透过亲兵的传声,传遍整个校场。
“靖康一役,金贼铁蹄踏破东京,掳我二帝,杀我百姓,掠我财富,华夏蒙羞,万民泣血!燕云十六州,乃我大宋故土,自石敬瑭割让以来,已逾百年,百姓饱受异族欺凌,日夜期盼回归中原怀抱!”
他抬手指向北方,眼中闪过凛冽的杀意:“一年多来,我等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如今国库充盈,粮草充足,兵马精锐,正是复仇之时!今日,我以大宋摄政王之名,颁布北伐诏书,誓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生擒金贼首恶,夺回被掳珍宝,为二帝报仇,为万民雪恨!”
“北伐!北伐!收复燕云!洗刷国耻!”十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惊得天空飞鸟四散。百姓们围在校场外围,也纷纷高呼响应,情绪激昂。
随后,宣纸的太监展开北伐诏书,高声宣读:“摄政王亲率六万大军,挥师北伐!任命岳飞为北伐主将,节制河北西路全部兵马,率三万精锐主攻燕云核心。卢俊义为北伐东路副将,节制河北东路兵马,率三万精锐牵制金军东路。孙安为北伐西路副将,节制河东路兵马,率三万精锐助攻燕云西侧。折可存为西北策应使,率西北大军防范西夏,威胁金军西京。赵鼎,许贯忠坐镇汴梁,留守中枢,统筹粮草转运及协调后方防务!”
诏书宣读完毕,柴承乾拔出腰间宝剑,指向北方:“出发!”
号角声响起,震耳欲聋,柴承乾登上帅车,八万禁军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地驶出汴梁城,朝着北方进发。沿途州县,百姓们自发列队迎接,献上粮草酒肉,不少青壮年更是踊跃参军,希望能为收复故土贡献一份力量。
北伐诏书传到前线,早已经迫不及待的岳飞率先率领三万精锐骑兵,从真定府出发,为大军的到来开始修桥开路。卢俊义在河间也开始集结部队,囤积粮草,准备进攻莫州。孙安在安排好防卫以后,也开始集结兵力安排粮草,准备随时进攻朔州。
与此同时,远在西北的麟州,折可存早已接到北伐诏书。他站在城楼上,望着北方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战意。“传我令!五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折可求率领,镇守边境,防范西夏。另一路由我亲自率领,出兵云中,直逼大同府,牵制金军西线兵力!”
命令下达,西北大军迅速行动,朝着云中方向开进。西夏得知大宋北伐,不敢贸然异动,只能加强边境防御,眼睁睁看着折可存的大军逼近金国西京。
汴梁城内,赵鼎与许贯忠站在城楼上,望着北伐大军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期盼与担忧。“许兄,此次北伐,关乎大宋国运,希望摄政王能战胜金军,收复燕云十六州!”赵鼎感慨道。
许贯忠点头道:“岳将军乃百年难遇的名将,卢俊义、孙安等人皆是能征善战之辈,摄政王运筹帷幄,加之我军粮草充足,兵力雄厚,此战必胜!我等只需稳固后方,确保粮草转运畅通,便是对北伐最大的支持。”
赵鼎深吸一口气:“不错。我已下令各地转运使,全力调配粮草,沿运河、官道运往北方前线,绝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此时,金国燕京,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完颜宗弼接到大宋北伐的消息,顿时陷入恐慌。他们没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大宋竟能恢复如此实力,还敢主动出兵北伐。
“元帅,宋军来势汹汹,岳飞、卢俊义、孙安等将领皆非易与之辈,我们该如何应对?”完颜宗弼面色凝重地问道。
完颜宗翰眉头紧锁,沉声道:“慌什么!燕云十六州地势险要,长城防线坚固,我们只需分兵坚守,便能抵御宋军进攻。传我令,集结十五万大军,分守燕云各地。我率五万大军守幽州,作为核心防线;宗望率五万大军守云州,抵御西路宋军;宗弼率三万大军守涿州,在派遣两万骑兵作为机动部队,随时支援各地!”
“元帅英明!”完颜宗望与完颜宗弼齐声应道。他们深知,燕云十六州是金国南下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守,金国将暴露在宋军兵锋之下,必须拼死守住。
金军迅速行动起来,沿着长城防线布防,加固城池,囤积粮草,准备与宋军展开持久战。幽州城内,完颜宗翰站在城楼上,望着南方的方向,眼中满是阴鸷:“柴承乾、岳飞,本帅倒要看看,你们如何能攻破我燕云防线!”
数日之后,柴承乾六万大军到达真定府。他站在真定府的舆图前,目光如炬地盯着燕云十六州的地形:“传我令,大军休整二日,到时候我们直攻涿州,打开燕南门户!”
“鹏举,如今大军已集结完毕,后续就交给你了!”柴承乾拍了拍岳飞的肩膀,语气郑重,“从现在开始,北伐全军统一由你指挥,卢俊义、孙安等人皆听你调遣,务必收复燕云,洗刷国耻!”
岳飞抱拳躬身,眼中满是坚定:“请摄政王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率大军直捣燕云,生擒金贼,收回燕云十六州!”
三日后,岳飞正式下达进攻命令。北伐大军兵分五路,朝着燕云十六州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东路卢俊义率军围攻瀛州,吸引完颜宗翰的注意力。西路孙安率军猛攻朔州,牵制完颜宗望。西北,折可存率军逼近大同府,威胁金军后路;中路,岳飞亲率六万大军,进攻涿州。柴承乾则率领三万大军坐镇真定,统筹全局,协调各路兵马。
一场关乎大宋国运的北伐之战,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