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泉之井畔,金光渐敛,新至的四位汉室英魂已正式录名风华录,灵识与忘川相连。刘邦心情大好,瞧着自家这位雄才大略的曾孙,越看越是欢喜,那开疆拓土、扬威域外的功业,颇合他这开国老祖的脾胃。
“彻儿啊,”刘邦亲热地揽着刘彻的肩膀,虽然后者身量比他高大,气势也更显威严,但他毫不在意,指着不远处一片毗邻湖泊、景致上佳的居住区域,“瞧见没?那边,乃公和你吕姨就住那儿,环境清静,视野开阔。你们初来乍到,不如就住在乃公隔壁,彼此也好有个照应,闲时还能说说体己话,岂不美哉?”他这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熟稔,全然一副长辈为晚辈张罗的架势。
刘彻闻言,目光顺着刘邦所指望去,那处馆舍确实雅致。他虽习惯乾纲独断,但面对这位开基立业的高祖皇帝,又是如此亲近的安排,于情于理都不好推拒。他微微颔首,俊朗的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晚辈谦和:“既是高祖皇帝美意,彻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只是叨扰高祖与高后清静。”
“嗐!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刘邦大手一挥,甚是豪爽,“就这么定了!子夫觉得如何?”他转向一旁娴静而立的卫子夫。
卫子夫唇角含着温婉的笑意,对着刘邦和刘彻分别敛衽一礼,声音柔和:“但凭高祖皇帝与陛下安排。”她如今魂灵纯净,只余与刘彻相伴多年、共历风雨的深情与身为皇后的雍容气度,那些因巫蛊之祸而产生的隔阂与悲怨早已消散在轮回之外,此刻与刘彻目光交汇,眼中唯有历经岁月沉淀的信任与缱绻。刘彻亦回以温和的眼神,帝后之间的情谊,在此刻显得尤为自然融洽。
见居所定下,卫青与霍去病对视一眼。卫青上前一步,他性格沉稳,言辞恳切,对着谢珩与刘邦、刘彻拱手道:“陛下,高祖,使君。青与去病久在行伍,于此等清雅居所恐有不适。方才听闻此地有金戈馆,专司演武操练,我二人心向往之,恳请于金戈馆附近择地而居,以便时常前往观摩切磋,亦不负平生所学。”
霍去病更是目光炯炯,年轻人锐气十足,接口道:“正是!整日对花弄草,岂不闷煞人也!听闻那西楚霸王亦在此地,去病早想一会!”他言语间充满了对武艺与征战的热忱,以及遇到强劲对手的兴奋。
谢珩见状,含笑应允:“卫大将军与霍骠骑既有此意,自无不可。金戈馆左近恰有空地,环境虽稍显肃杀,却正合二位将军气质。在下这便为二位安排。”他心念微动,通过忘川法则,已在金戈馆旁勾勒出两处风格硬朗、带有演武场的院落地基。
刘彻对这两位爱将的选择颇为理解,点头道:“既如此,便依二位将军。朕闲暇时,亦当往金戈馆一行。”他本身便是雄才大略、崇尚功业的帝王,对军事有着天然的兴趣。
安排妥当,刘邦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刘彻与卫子夫,前往他们的新居,一路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忘川的种种趣事与人物。吕雉闻讯也已迎出,她虽与卫子夫并非同一时代,但同为皇后,自有其气度与话题,很快便将卫子夫引入室内叙话。
卫青与霍去病则由谢珩亲自引往金戈馆方向。途经市集时,恰遇项羽与虞姬相伴而行。项羽见到两位气息不凡、身着汉铠的将领,尤其是感受到霍去病身上那股毫不掩饰的锐利战意,浓眉一挑,目光如电般扫过。霍去病亦毫不畏惧地与之对视,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火花迸溅。
“二位便是新来的汉将?”项羽声如洪钟,带着天生的傲然,“孤观你等,倒有几分气魄。”
卫青沉稳还礼:“在下卫青,见过项王。这位是甥儿霍去病。久仰项王威名,幸会。”
霍去病则挺直脊梁,朗声道:“冠军侯霍去病!项王,他日金戈馆内,可否赐教?”言语直接,充满挑战。
项羽闻言,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好!有种!孤等着!”他欣赏这种直来直往的悍勇之气。
虞姬在一旁掩口轻笑,对卫青温言道:“卫将军莫怪,去病将军少年意气,项王他便是欣赏这等人物。”她目光流转,又看向卫青,“听闻令妹卫皇后亦至忘川,改日当与许负夫人一同拜访。”
卫青忙拱手:“皇后娘娘若知,定然欣喜。”
简短交谈后,双方别过。卫青与霍去病对金戈馆更为期待,而项羽也因这新来的“对手”而感到一丝久违的兴奋。
安顿下来后,刘彻果然信步来到了金戈馆。馆内,李秀宁正在指导几名对兵法感兴趣的名士演练阵型,喊杀声与兵器交击之声不绝于耳,气氛热烈。
刘彻负手观看片刻,微微颔首。李秀宁见他气度不凡,又见随后跟来的卫青、霍去病,知是昨日新至的汉武皇帝与两位名将,便上前见礼。(这只是普通人之间见面的礼仪,不是上下级的礼仪)
“平阳昭公主不必多礼。”刘彻抬手虚扶,目光扫过演武场,语气沉稳中带着一丝审视,“此地操演,确实精悍,可见公主治军有方。然,朕观之,多是较量个人勇武与小队配合,于大军团运筹、战略谋划之上,似有欠缺。”(谢珩已经跟他说过了李秀宁的事迹。)
他顿了顿,继续道:“兵者,诡道也。为将者,岂能只恃勇力?须知天时、地利、人和、粮草、军心、谋略,无一不关乎胜负。朕以为,此地或可增设一‘兵棋推演’之法。以沙盘模拟山川地势,以标识代表兵马粮秣,双方将帅凭此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不费一兵一卒,亦可决胜负于方寸之间。如此,既可锤炼将帅之智,亦可广纳不同时代之兵法精要,相互印证,岂不比单纯比武较技,更添意趣?”
恰好项羽也因听闻刘彻至此而踱步进来,听到这番言论,铜铃般的眼睛一亮,洪声道:“刘家小子此言大善!孤亦觉得,光是打打杀杀,久了也腻味!这推演之法,听起来倒有些意思!若能将巨鹿、垓下之战拿来推演一番,定能分出个更高下来!”他虽傲,却并非不认可智慧的重要性,尤其涉及他生平得意与憾恨之役。
李秀宁本就是知兵之人,闻听此议,亦是心中一动。她深知为将之道,勇武固然重要,但智谋更是关键。若能引入此法,金戈馆的功用将更为全面,更能吸引如张良、韩信(若将来有缘)等善谋之士前来。“武帝陛下与项王提议甚好!秀宁觉得此法可行。只是这沙盘制作、规则设定,还需细细斟酌。”
卫青沉吟道:“可依据不同历史着名战役设定基础场景,亦可自行设定地形、兵力,进行自由对抗。”
霍去病则跃跃欲试:“何时可以开始?去病已等不及要试试这‘纸上谈兵’的滋味了!”
刘彻见自己的想法得到众人响应,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具体细则,可集思广益。朕与卫将军、霍骠骑,乃至项王、李公主,皆可参详。使君以为如何?”他最后看向陪同在侧的谢珩。
谢珩微笑颔首:“武帝陛下此议,于金戈馆乃至整个忘川,皆大有裨益。在下乐见其成,馆内一应所需,桃源居定当尽力配合。”他知道,这兵棋推演一旦开展,必将成为忘川又一项极富吸引力的活动,尤其对这些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而言。
与此同时,忘川的市集上也多了一道新的风景。卫子夫在吕雉和虞姬的陪伴下,渐渐熟悉了这里。吕雉虽性子刚强,但与温婉识大体的卫子夫倒也相处融洽,时常与她说起一些忘川的趣闻轶事。虞姬性情柔美,与卫子夫更是投缘,两人常在一起讨论音律、服饰或是养护那些妖艳的曼珠沙华。
这一日,她们又约上了精通相术的许负夫人,一同在市集上闲逛。四位气质各异的女子同行,引得不少名士侧目。
许负夫人手持鸠杖,目光睿智,时而为她们指点某些摊贩所售之物的奇特来历;吕雉则更关注些实用的器物与布料,眼光独到;虞姬对色彩鲜艳的丝线和精巧的首饰颇有兴趣;卫子夫则被一家售卖各种奇花异草种子的摊子吸引,仔细询问它们的习性,似乎想在自家院落中也点缀一番。
“姐姐你看这匹越罗,质地轻柔,色泽也正,衬你的气质。”虞姬拿起一匹月白色的轻容纱,在卫子夫身上比划着。
卫子夫含笑接过,触手果然细腻非常:“妹妹眼光真好。这忘川之物,确与人间不同。”
吕雉在一旁道:“
“彻儿啊,”刘邦亲热地揽着刘彻的肩膀,虽然后者身量比他高大,气势也更显威严,但他毫不在意,指着不远处一片毗邻湖泊、景致上佳的居住区域,“瞧见没?那边,乃公和你吕姨就住那儿,环境清静,视野开阔。你们初来乍到,不如就住在乃公隔壁,彼此也好有个照应,闲时还能说说体己话,岂不美哉?”他这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熟稔,全然一副长辈为晚辈张罗的架势。
刘彻闻言,目光顺着刘邦所指望去,那处馆舍确实雅致。他虽习惯乾纲独断,但面对这位开基立业的高祖皇帝,又是如此亲近的安排,于情于理都不好推拒。他微微颔首,俊朗的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晚辈谦和:“既是高祖皇帝美意,彻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只是叨扰高祖与高后清静。”
“嗐!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刘邦大手一挥,甚是豪爽,“就这么定了!子夫觉得如何?”他转向一旁娴静而立的卫子夫。
卫子夫唇角含着温婉的笑意,对着刘邦和刘彻分别敛衽一礼,声音柔和:“但凭高祖皇帝与陛下安排。”她如今魂灵纯净,只余与刘彻相伴多年、共历风雨的深情与身为皇后的雍容气度,那些因巫蛊之祸而产生的隔阂与悲怨早已消散在轮回之外,此刻与刘彻目光交汇,眼中唯有历经岁月沉淀的信任与缱绻。刘彻亦回以温和的眼神,帝后之间的情谊,在此刻显得尤为自然融洽。
见居所定下,卫青与霍去病对视一眼。卫青上前一步,他性格沉稳,言辞恳切,对着谢珩与刘邦、刘彻拱手道:“陛下,高祖,使君。青与去病久在行伍,于此等清雅居所恐有不适。方才听闻此地有金戈馆,专司演武操练,我二人心向往之,恳请于金戈馆附近择地而居,以便时常前往观摩切磋,亦不负平生所学。”
霍去病更是目光炯炯,年轻人锐气十足,接口道:“正是!整日对花弄草,岂不闷煞人也!听闻那西楚霸王亦在此地,去病早想一会!”他言语间充满了对武艺与征战的热忱,以及遇到强劲对手的兴奋。
谢珩见状,含笑应允:“卫大将军与霍骠骑既有此意,自无不可。金戈馆左近恰有空地,环境虽稍显肃杀,却正合二位将军气质。在下这便为二位安排。”他心念微动,通过忘川法则,已在金戈馆旁勾勒出两处风格硬朗、带有演武场的院落地基。
刘彻对这两位爱将的选择颇为理解,点头道:“既如此,便依二位将军。朕闲暇时,亦当往金戈馆一行。”他本身便是雄才大略、崇尚功业的帝王,对军事有着天然的兴趣。
安排妥当,刘邦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刘彻与卫子夫,前往他们的新居,一路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忘川的种种趣事与人物。吕雉闻讯也已迎出,她虽与卫子夫并非同一时代,但同为皇后,自有其气度与话题,很快便将卫子夫引入室内叙话。
卫青与霍去病则由谢珩亲自引往金戈馆方向。途经市集时,恰遇项羽与虞姬相伴而行。项羽见到两位气息不凡、身着汉铠的将领,尤其是感受到霍去病身上那股毫不掩饰的锐利战意,浓眉一挑,目光如电般扫过。霍去病亦毫不畏惧地与之对视,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火花迸溅。
“二位便是新来的汉将?”项羽声如洪钟,带着天生的傲然,“孤观你等,倒有几分气魄。”
卫青沉稳还礼:“在下卫青,见过项王。这位是甥儿霍去病。久仰项王威名,幸会。”
霍去病则挺直脊梁,朗声道:“冠军侯霍去病!项王,他日金戈馆内,可否赐教?”言语直接,充满挑战。
项羽闻言,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好!有种!孤等着!”他欣赏这种直来直往的悍勇之气。
虞姬在一旁掩口轻笑,对卫青温言道:“卫将军莫怪,去病将军少年意气,项王他便是欣赏这等人物。”她目光流转,又看向卫青,“听闻令妹卫皇后亦至忘川,改日当与许负夫人一同拜访。”
卫青忙拱手:“皇后娘娘若知,定然欣喜。”
简短交谈后,双方别过。卫青与霍去病对金戈馆更为期待,而项羽也因这新来的“对手”而感到一丝久违的兴奋。
安顿下来后,刘彻果然信步来到了金戈馆。馆内,李秀宁正在指导几名对兵法感兴趣的名士演练阵型,喊杀声与兵器交击之声不绝于耳,气氛热烈。
刘彻负手观看片刻,微微颔首。李秀宁见他气度不凡,又见随后跟来的卫青、霍去病,知是昨日新至的汉武皇帝与两位名将,便上前见礼。(这只是普通人之间见面的礼仪,不是上下级的礼仪)
“平阳昭公主不必多礼。”刘彻抬手虚扶,目光扫过演武场,语气沉稳中带着一丝审视,“此地操演,确实精悍,可见公主治军有方。然,朕观之,多是较量个人勇武与小队配合,于大军团运筹、战略谋划之上,似有欠缺。”(谢珩已经跟他说过了李秀宁的事迹。)
他顿了顿,继续道:“兵者,诡道也。为将者,岂能只恃勇力?须知天时、地利、人和、粮草、军心、谋略,无一不关乎胜负。朕以为,此地或可增设一‘兵棋推演’之法。以沙盘模拟山川地势,以标识代表兵马粮秣,双方将帅凭此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不费一兵一卒,亦可决胜负于方寸之间。如此,既可锤炼将帅之智,亦可广纳不同时代之兵法精要,相互印证,岂不比单纯比武较技,更添意趣?”
恰好项羽也因听闻刘彻至此而踱步进来,听到这番言论,铜铃般的眼睛一亮,洪声道:“刘家小子此言大善!孤亦觉得,光是打打杀杀,久了也腻味!这推演之法,听起来倒有些意思!若能将巨鹿、垓下之战拿来推演一番,定能分出个更高下来!”他虽傲,却并非不认可智慧的重要性,尤其涉及他生平得意与憾恨之役。
李秀宁本就是知兵之人,闻听此议,亦是心中一动。她深知为将之道,勇武固然重要,但智谋更是关键。若能引入此法,金戈馆的功用将更为全面,更能吸引如张良、韩信(若将来有缘)等善谋之士前来。“武帝陛下与项王提议甚好!秀宁觉得此法可行。只是这沙盘制作、规则设定,还需细细斟酌。”
卫青沉吟道:“可依据不同历史着名战役设定基础场景,亦可自行设定地形、兵力,进行自由对抗。”
霍去病则跃跃欲试:“何时可以开始?去病已等不及要试试这‘纸上谈兵’的滋味了!”
刘彻见自己的想法得到众人响应,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具体细则,可集思广益。朕与卫将军、霍骠骑,乃至项王、李公主,皆可参详。使君以为如何?”他最后看向陪同在侧的谢珩。
谢珩微笑颔首:“武帝陛下此议,于金戈馆乃至整个忘川,皆大有裨益。在下乐见其成,馆内一应所需,桃源居定当尽力配合。”他知道,这兵棋推演一旦开展,必将成为忘川又一项极富吸引力的活动,尤其对这些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而言。
与此同时,忘川的市集上也多了一道新的风景。卫子夫在吕雉和虞姬的陪伴下,渐渐熟悉了这里。吕雉虽性子刚强,但与温婉识大体的卫子夫倒也相处融洽,时常与她说起一些忘川的趣闻轶事。虞姬性情柔美,与卫子夫更是投缘,两人常在一起讨论音律、服饰或是养护那些妖艳的曼珠沙华。
这一日,她们又约上了精通相术的许负夫人,一同在市集上闲逛。四位气质各异的女子同行,引得不少名士侧目。
许负夫人手持鸠杖,目光睿智,时而为她们指点某些摊贩所售之物的奇特来历;吕雉则更关注些实用的器物与布料,眼光独到;虞姬对色彩鲜艳的丝线和精巧的首饰颇有兴趣;卫子夫则被一家售卖各种奇花异草种子的摊子吸引,仔细询问它们的习性,似乎想在自家院落中也点缀一番。
“姐姐你看这匹越罗,质地轻柔,色泽也正,衬你的气质。”虞姬拿起一匹月白色的轻容纱,在卫子夫身上比划着。
卫子夫含笑接过,触手果然细腻非常:“妹妹眼光真好。这忘川之物,确与人间不同。”
吕雉在一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