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丰自己想想都热血沸腾。
看着从西夏银州运过来的巨大树干,一根根被工兵砍削着,渐渐成形,变成战船的龙骨,林丰一时感慨万千。
自己从镇西这个偏僻之地崛起,起初只为温饱计,却没想到越做越大。
成了如今这个规模,不禁暗自感叹道。
“唉,人才啊...”
裴七音一直伴在林丰的左右,听到他自己嘟囔,好奇地看着他的脸。
“你说什么?什么人才?”
林丰一笑,抬手指了指四周忙碌的工兵。
“这些全都是人才,是镇西军的栋梁。”
裴七音的注意力都在巨大工棚里的龙骨上。
“大将军的船怎么如此奇怪?”
林丰又俯身去认真看图纸,随口道。
“以后奇怪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习惯就好了。”
裴七音只能冲着他的背影翻白眼。
林丰现在关注的重点,在于战船上的风帆和推进器。
没有机械动力,这个推进船体的方法,只能以风帆为主。
但是,如果遇到逆风时,必须要使用人力推进。
那么,这个人力推进,如何做到既省力又可以发挥更大功效?
林丰知道螺旋桨的原理,也知道那是机械推动。
他想将人力推动和机械推动结合到一起,会不会将船的动力,进步到人力和机动中间的位置?
林丰在图纸上画了大大小小的一堆齿轮,大的齿轮套小的齿轮,然后是用脚蹬的方式,带动齿轮的旋转。
可以想象,船舱内并排坐上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工兵。
每个人的身前,都有一个脚蹬子,几十个人同时用力踏动脚蹬子。
将力传递给身后的大齿轮,然后由大齿轮带动一串中小齿轮。
用齿轮的比例,将这些脚踏的力,放大数倍,从而带动螺旋浆。
这是一个计算上的难题,需要自己精密地计算一番。
第二个难题,就是战船的攻击力。
床弩是当前水上战斗的好武器,但其威力,在林丰来看,还是太小了。
林丰准备搞几尊火炮,安装在战船两侧还有船头上也放一尊。
有了钢质天雷,火炮便可以发挥其更大的优势。
火炮的发射距离,要比弹石车远上很多。
而且火炮的原理很简单,制作起来没有技术上的难题。
完全可以用战船上的火炮,干预和攻击陆地上的城池。
从而避免沉重的火炮,在陆地上的运输问题。
半天时间,林丰就觉得自己的大脑开始发懵,知道是用脑过度了,必须得休息。
赵硕给他弄了个比较舒服的躺椅,让林丰躺在巨大工棚的一个角落里。
这边,裴七音给林丰沏上清茶。
赵硕见林丰气色还不错,连忙凑上前,低声说。
“大哥,咱把时间都耗在这里,京都那边还水深火热呢...”
林丰端了茶盏,眼睛看着忙碌的工兵。
“难道我带兵过去,他们就会云淡风轻了?”
“咱是来靖难的呀大哥,去把叛军给灭了,一切便云淡风轻了嘛。”
赵硕一边说,一边用扇子给林丰消暑。
“暂且不说能不能灭了叛军,就算是能,然后呢,不还是一地鸡毛嘛。”
赵硕陪着笑脸:“大哥,只要咱灭了叛军,我就不信,京都城内还有敢跟大哥叫板的。”
林丰点点头:“嗯,确实,谁敢跟老子叫板,一并灭之便是。”
“对啊,咱是老大嘛。”
“可是...万一你皇大爷跟我叫板呢?”
“那就...大哥,不会啊,咱给他保住了江山,他感激还来不及呢。”
林丰眯着眼睛:“可老子不想给这样的皇帝保江山怎么办?”
赵硕龇牙咧嘴地不说话了,对于这事,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林丰抬手指了指工棚内的巨大龙骨。
“记住喽,这可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个巨大的进步,若想摧枯拉朽地击溃叛军,这个战争利器,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赵硕咧嘴:“大哥,这不就是条大一些的渔船嘛。”
“算了,跟你这白痴,说不明白。”
裴七音笑道:“还真是,咋解释呢?”
赵硕瞥了她一眼:“除了大哥,咱都是白痴好不好。”
“我没说你,只是在琢磨这条大船的作用。”
裴七音没好气地说。
这时,细娘不知从哪里跑过来,脸上带了汗渍和灰尘。
“大将军,这个轮子的工作原理,俺有些明白了。”
林丰微笑点头。
他准备让细娘来指挥并使用这条战船。
毕竟她对天雷的研究学习,已经到了一定深度,能更好地使用船上的火炮。
火药这个玩意儿,是个极为危险的武器,弄不好就伤到自己。
“不错,你来给我解释一下,看看正确否。”
林丰也是很耐心地在教授这个镇西军的女将军。
还没等细娘说话,就有军卒奔马过来,在工棚外下马,急速跑了进来。
“报,大将军,京都使者到了天枳府城。”
“嗯?是代表谁的使者?”
“报将军,他们说是代表瑞王过来的。”
赵硕眼睛一亮:“什么,我爹让他们来的?”
“是,侯爷。”
林丰点头:“让他们到这里见我。”
“大将军,使者队伍已经在来上林府的路上。”
赵硕连忙问:“多少人?”
“三百人马,侯爷。”
赵硕一皱眉:“怎么这么多?”
细娘低声说:“大将军,不能让他们看到这些。”
林丰一摆手:“随便看,你看他们几个,都研究半天了,谁看明白了吗?”
赵硕等人都眼神迷茫,还有那些护卫,也是一脸懵逼状。
都知道林丰是在这里造一条大船,可具体来说,就是一条比别的船大得多的船而已。
当他们在吃午饭时,远处有一队人马,赶了过来。
林丰的五百护卫,将警戒线放出了二里地。
而且,此地已经被细娘的弹石车营圈了起来,闲杂人等禁止入内。
另外,上林府也派了两千府军,在外围警戒。
所以说,别看只是个工棚,却被里三层外三层地保护起来。
京都使者的三百骑,只放进了七八骑。
领头的还是大宗御林军,第十一营的武卫将军易敏。
赵硕发现,七八骑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让他十分惊诧。
看着从西夏银州运过来的巨大树干,一根根被工兵砍削着,渐渐成形,变成战船的龙骨,林丰一时感慨万千。
自己从镇西这个偏僻之地崛起,起初只为温饱计,却没想到越做越大。
成了如今这个规模,不禁暗自感叹道。
“唉,人才啊...”
裴七音一直伴在林丰的左右,听到他自己嘟囔,好奇地看着他的脸。
“你说什么?什么人才?”
林丰一笑,抬手指了指四周忙碌的工兵。
“这些全都是人才,是镇西军的栋梁。”
裴七音的注意力都在巨大工棚里的龙骨上。
“大将军的船怎么如此奇怪?”
林丰又俯身去认真看图纸,随口道。
“以后奇怪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习惯就好了。”
裴七音只能冲着他的背影翻白眼。
林丰现在关注的重点,在于战船上的风帆和推进器。
没有机械动力,这个推进船体的方法,只能以风帆为主。
但是,如果遇到逆风时,必须要使用人力推进。
那么,这个人力推进,如何做到既省力又可以发挥更大功效?
林丰知道螺旋桨的原理,也知道那是机械推动。
他想将人力推动和机械推动结合到一起,会不会将船的动力,进步到人力和机动中间的位置?
林丰在图纸上画了大大小小的一堆齿轮,大的齿轮套小的齿轮,然后是用脚蹬的方式,带动齿轮的旋转。
可以想象,船舱内并排坐上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工兵。
每个人的身前,都有一个脚蹬子,几十个人同时用力踏动脚蹬子。
将力传递给身后的大齿轮,然后由大齿轮带动一串中小齿轮。
用齿轮的比例,将这些脚踏的力,放大数倍,从而带动螺旋浆。
这是一个计算上的难题,需要自己精密地计算一番。
第二个难题,就是战船的攻击力。
床弩是当前水上战斗的好武器,但其威力,在林丰来看,还是太小了。
林丰准备搞几尊火炮,安装在战船两侧还有船头上也放一尊。
有了钢质天雷,火炮便可以发挥其更大的优势。
火炮的发射距离,要比弹石车远上很多。
而且火炮的原理很简单,制作起来没有技术上的难题。
完全可以用战船上的火炮,干预和攻击陆地上的城池。
从而避免沉重的火炮,在陆地上的运输问题。
半天时间,林丰就觉得自己的大脑开始发懵,知道是用脑过度了,必须得休息。
赵硕给他弄了个比较舒服的躺椅,让林丰躺在巨大工棚的一个角落里。
这边,裴七音给林丰沏上清茶。
赵硕见林丰气色还不错,连忙凑上前,低声说。
“大哥,咱把时间都耗在这里,京都那边还水深火热呢...”
林丰端了茶盏,眼睛看着忙碌的工兵。
“难道我带兵过去,他们就会云淡风轻了?”
“咱是来靖难的呀大哥,去把叛军给灭了,一切便云淡风轻了嘛。”
赵硕一边说,一边用扇子给林丰消暑。
“暂且不说能不能灭了叛军,就算是能,然后呢,不还是一地鸡毛嘛。”
赵硕陪着笑脸:“大哥,只要咱灭了叛军,我就不信,京都城内还有敢跟大哥叫板的。”
林丰点点头:“嗯,确实,谁敢跟老子叫板,一并灭之便是。”
“对啊,咱是老大嘛。”
“可是...万一你皇大爷跟我叫板呢?”
“那就...大哥,不会啊,咱给他保住了江山,他感激还来不及呢。”
林丰眯着眼睛:“可老子不想给这样的皇帝保江山怎么办?”
赵硕龇牙咧嘴地不说话了,对于这事,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林丰抬手指了指工棚内的巨大龙骨。
“记住喽,这可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个巨大的进步,若想摧枯拉朽地击溃叛军,这个战争利器,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赵硕咧嘴:“大哥,这不就是条大一些的渔船嘛。”
“算了,跟你这白痴,说不明白。”
裴七音笑道:“还真是,咋解释呢?”
赵硕瞥了她一眼:“除了大哥,咱都是白痴好不好。”
“我没说你,只是在琢磨这条大船的作用。”
裴七音没好气地说。
这时,细娘不知从哪里跑过来,脸上带了汗渍和灰尘。
“大将军,这个轮子的工作原理,俺有些明白了。”
林丰微笑点头。
他准备让细娘来指挥并使用这条战船。
毕竟她对天雷的研究学习,已经到了一定深度,能更好地使用船上的火炮。
火药这个玩意儿,是个极为危险的武器,弄不好就伤到自己。
“不错,你来给我解释一下,看看正确否。”
林丰也是很耐心地在教授这个镇西军的女将军。
还没等细娘说话,就有军卒奔马过来,在工棚外下马,急速跑了进来。
“报,大将军,京都使者到了天枳府城。”
“嗯?是代表谁的使者?”
“报将军,他们说是代表瑞王过来的。”
赵硕眼睛一亮:“什么,我爹让他们来的?”
“是,侯爷。”
林丰点头:“让他们到这里见我。”
“大将军,使者队伍已经在来上林府的路上。”
赵硕连忙问:“多少人?”
“三百人马,侯爷。”
赵硕一皱眉:“怎么这么多?”
细娘低声说:“大将军,不能让他们看到这些。”
林丰一摆手:“随便看,你看他们几个,都研究半天了,谁看明白了吗?”
赵硕等人都眼神迷茫,还有那些护卫,也是一脸懵逼状。
都知道林丰是在这里造一条大船,可具体来说,就是一条比别的船大得多的船而已。
当他们在吃午饭时,远处有一队人马,赶了过来。
林丰的五百护卫,将警戒线放出了二里地。
而且,此地已经被细娘的弹石车营圈了起来,闲杂人等禁止入内。
另外,上林府也派了两千府军,在外围警戒。
所以说,别看只是个工棚,却被里三层外三层地保护起来。
京都使者的三百骑,只放进了七八骑。
领头的还是大宗御林军,第十一营的武卫将军易敏。
赵硕发现,七八骑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让他十分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