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天下第一:海棠别慌我是来帮你的》

  扫地僧闻言骤然起身,秦玄的暗示不言自明。

  这个辽西崛起的奴隶之子,终将成为王者。

  若成大辽大宋之噩梦,莫非意在问鼎中原?

  纵使不齿当朝 ** ,但这毕竟是太祖打下的江山,岂容倾覆!

  秦宫主无论何等神通,终究是我大宋子民。

  既知此等祸患,理当在其未起时扼杀。胡虏南侵,黎民必遭涂炭!

  即便宫主不愿出手,天下仁人志士自当代劳。

  只消将此讯传开,辽主虽昏庸也必有所警觉。

  这是个充满矛盾的朝代。

  战事无论胜负皆以纳贡收场。

  小胜少赔,大败多偿。

  农民 ** 更是旷古未有,几乎无岁不乱。

  后世史家对此朝评价 ** ,却成近代文人心中理想国。

  宋室与民国,并称文士精神故乡。

  秦玄观历代兴衰,治乱更迭不过旧戏新演。

  然则扫地僧这等反应也在情理——毕竟这江山有他的一份心血。

  “老先生无论真心修行还是身在佛门,佛家都讲因果。

  “不知您是否相信,但因果确实存在。

  “大宋会被那位后人所颠覆,却未完全倾覆。

  “正如王莽篡汉后,光武帝复兴宗庙,延续国运。

  “大宋将遭倾覆,但很快会复国。

  “只是这次复国后,皇位不再归于太宗一脉,而将重返太祖子孙。

  “此后帝祚将永续太祖血脉。”

  扫地僧缓缓落座。

  皇位重返太祖一脉!

  虽曾许诺两位王爷绝不插手。

  然天命使然归于太祖,便是天意!

  “阿弥陀佛,一饮一啄皆前定。

  “那人能突破辽帝监视崛起,必是身负大气运者。

  “此等人物,非人力所能及。

  “还请宫主再示教另一位高人。”

  秦玄淡然一笑,高手又如何?

  点化萧远山、慕容博时不染红尘,涉世后终究都是凡人!

  “此人渊源更久远。

  “魏晋时西域传入祆教,在西域诸国多奉为国教。

  “中原蔑称为拜火教。

  “后波斯人摩尼融合拜火教、景教、佛教等精华,创摩尼教。

  “因糅合过多,遭各教排斥,更被拜火教视作异端。

  “唐时传入中土,与祆教、景教并称三大夷教,曾显赫一时。

  “会昌灭佛时受牵连。

  “遂改称明教,转为民间秘传。

  “波斯总坛虽遭打压,反得稳固发展,更创出绝世武功。”

  “明教获得了拜火教的至高武学乾坤大挪移。

  “百年前摩尼教诞生了一位绝世奇才,他不仅将这门神功修炼至圆满境界,更使其成为明教镇派绝学。

  “此人融合西域诸派武学精髓,创出绝世武功,因其刻于三枚拜火令上,故称圣火令神功。

  “另外三枚令牌则铭刻教义规章,使明教体系终臻完善。

  “这位旷世奇才与老先生年岁相仿。

  “他便是山中老人霍山!

  “身负乾坤大挪移与圣火令两大神功的霍山,已然超脱凡俗。

  “其志向远不止西域,誓要将明教教义传遍天下。

  “四大超脱强者,必将齐聚!”

  当代尚存的四位绝世高手:

  九全遗憾刘庆义,前朝遗脉柴熙谨,大漠隐士天生,山中老人霍山。

  真正将乾坤大挪移九重特性发挥到极致的并非张无忌,而是这位为明教奠定基业的霍山。

  以至后世多误认此功源自霍山。

  斗转星移讲究反震敌招,乾坤大挪移则能瞬息摹拟对手武学,颇似复刻之法。

  二者虽看似相近,实则天差地别。

  乾坤大挪移更似斗转星移与小无相功的简化融合。

  霍山将其练至化境,实力已非常人可测。

  凉亭内仅剩秦玄独坐,扫地僧已然离去。

  临行前老僧留话:号称九全遗憾一生,此战必将圆满。

  秦玄起身相送。

  能通晓八家绝技者,岂无独门绝学?只在时机恰当方显真章。

  “小师父且去忙吧,容我在此静思片刻。”

  “你在旁边守着,我总觉得有些别扭。”

  小和尚摸了摸脑袋,憨笑道:“秦宫主不必介怀,师父总说我傻乎乎的。”

  “您是少林的大恩人,能照料您是小僧的福分。”

  真是呆得可爱。

  “令师是哪位高僧?哪有这样评价自己徒弟的。”

  小和尚连连摇头:“秦宫主千万别去找师父。”

  “小僧天生愚钝,师父是疼我才这么说。”

  “慧轮师父教我佛法武功,待我极好。”

  秦玄差点被茶水呛到,这大概是他穿越以来最失态的一次。

  好嘛,慧轮的徒弟,笨成这样,不就是那个捡现成机缘的虚竹嘛!

  段誉好歹要自己参悟,虚竹直接白捡三位绝顶高手的传承!

  更绝的是,他还不情不愿!

  不光功力登峰造极,连媳妇都是神仙姐姐级别的 ** 。

  关键是李清露真心爱他,哪像段誉苦追王语嫣却一场空!

  论开挂,虚竹才是真王者!

  别人的主角光环顶多是道金光,他脑袋上简直顶着个烈日!

  再看这长相:浓眉大眼,鼻孔微翘,耳朵招风,嘴唇厚实,满脸憨气。

  别说无崖子瞧不上,普通门派收徒都得犹豫!

  真好奇西夏皇宫里其他男人得丑成啥样,才能让李清露对着虚竹一见倾心!

  玄慈相貌堂堂,叶二娘年轻时也是 ** 。

  这俩居然生出了虚竹!

  果然龙凤生出的不一定是龙凤!

  “小师父看着与我年纪相仿,练武几年了?”

  “阿弥陀佛,小僧今年二十四。”

  “师父两年前才开始教我武功。”

  “小僧资质愚钝,未习得高深武艺,师父说根基最为要紧。”

  “这两年来,小僧只学了罗汉拳与韦陀掌,在师兄弟中最为落后。”

  虚竹样貌虽丑,却总爱憨笑挠头,倒显出几分可爱。

  秦玄微微颔首,即便少林讲究循序渐进,虚竹的起步也实在太晚。

  其他僧人通常十岁便开始修习这两门基础功夫,而他直到二十二岁才入门。

  若无机缘,虚竹此生恐怕只能止步于此。

  他看似木讷,却有两样特质极适修行少林武功——坚韧执着与惊人记忆力。

  即便段誉在此,也得叹服虚竹的记性。

  有此二性,待他武功登堂入室,进境必然一日千里。

  “慧轮禅师心善,却不是位好师父。”

  “小师父虽不醉心武学,但秦某仍需直言——你内心其实渴望变强。”

  “可知自己身世?”

  虚竹茫然摇头,他自幼被师父从菜园拾回,何来身世可言。

  “秦某名号,小师父当有耳闻。天下之事,无所不知,自然包括你的来历。”

  “你双亲俱在,母亲二十四年苦寻爱子,思郁成疾,几近疯魔。”

  “但现下我不能说。”

  “你太弱,护不住他们。”

  “待你武功有成,我自会告知!”

  虚竹如遭雷击——

  原来父母尚在人间!自己竟非孤儿!

  母亲二十四年寻子煎熬,令他顿觉罪孽深重。

  二十四年来自己一直过得无忧无虑,而父母却独自承受着思念的煎熬!

  秦宫主,小僧......

  虚竹刚开口便顿住了,秦玄说过他的实力还不足以保护双亲。

  他一时心乱如麻,不知该说什么。

  渴望与父母相认是当然的,但以他现在的武功修为,在少林寺都是末流!

  自己又这般愚钝,高深武学怕是难以参透,这可如何是好!

  失神的虚竹呆立原地,活似一截朽木!

  此人当真稀奇,偏生老天赐他绝世容颜换来了滔天好运,旁人也只能叹服!

  突然虚竹扑通跪地,光脑门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

  好个实诚人!

  额头顿时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抬头时更显狼狈不堪!

  秦宫主,小僧知您乃当世第一人。

  师父说秦宫主不仅武功冠绝天下,更是世间第一等聪明人。

  连玄澄师祖的顽疾都能治愈,这世上没有秦宫主解不开的难题。

  小僧资质驽钝,给您磕头了。

  求秦宫主指点迷津,小僧如今该如何自处?

  虚竹,给诸位师祖背诵 ** !

  望着殿上玄字辈的高僧们,虚竹双膝发软。

  这些不仅是少林寺的顶尖高手,即便放眼江湖也威名远播。

  此刻众目睽睽之下,虚竹只觉快要被这些目光压垮!

  慧轮虽是品行端正的僧人,将虚竹培养得心性质朴,却算不得明师。

  虚竹骨子里的自卑,正是源自慧轮常年说他愚笨迟钝的教诲。

  虽说看起来,虚竹确实如此。

  待他后来认清自身价值时,连萧峰都将三十六路打狗棒法传授于他,嘱其转授丐帮下任帮主。

  萧峰与虚竹联手,将降龙二十八掌去芜存菁,精简为更高深的降龙十八掌。

  这些足以证明,一旦重拾信心,虚竹的武学天赋堪称顶尖,至少不逊于其父玄慈。

  而段誉则相形见绌。

  此刻虚竹的言行,依旧透露出骨子里的自卑。

  “阿弥陀佛,本寺这位 ** 何处得罪了秦宫主?”

  秦玄带着一名小沙弥前来,引得寺内玄字辈高僧齐聚。那小沙弥神色惶惑,目光闪烁,玄慈的第一反应便是他冒犯了秦玄。

  玄澄康复的过程,众玄字辈高手皆已知晓。

  了解始末后,众人更觉秦玄深不可测。

  即便玄澄痊愈,秦玄仍是不可招惹之人。

  “诸位大师且看,这位小师父如何?”

  嗯?

  不是问罪?竟是评点这小和尚?

  四十余道目光齐齐投向虚竹,令他愈发手足无措。

  “阿弥陀佛,此子眼神飘忽,心绪纷乱,于佛法一途造诣 ** 。”

  “年逾二十仍无建树,天资可谓平庸,纵苦修至多精通一门佛法。”

  藏经阁玄看率先开口。

  论武功,玄看确是玄字辈末流,但佛法修为冠绝少林。

  少林终究是佛门圣地,故玄看在寺中地位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