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全那通哭天抢地的“影帝级”表演,还真管用了。
许是“贤妃赏赐被打翻,导致皇子病危”的消息如野火燎原,烧得太医院和内务府人人自危——谁敢沾上“谋害皇子”的嫌名?第二天一早,碎玉轩竟真迎来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救命物资队”。几个小太监抬着沉香木箱,脚步轻得像怕惊了鬼,小心翼翼地将药材送入殿中。
箱盖一开,药香扑鼻。
青瓷小罐里盛着凝如脂玉的安神膏,泛着温润的光泽,像是把月光熬进了罐中;檀木匣中码着整整齐齐的十年老参,须根如龙须盘绕,药气沉凝,一打开便满室生香;最惹眼的是一包用油纸层层包裹的雪域灵芝,通体泛青,边缘微卷,药香清冽,隐隐透出一丝沁人心脾的凉意,仿佛能洗净五脏六腑的浊气。这些药与沉香木箱散发的陈年木质气息交织在一起,在殿内缓缓弥漫,竟将常年盘踞的霉味驱散了几分。
阳光从雕花窗棂斜切而入,光柱中尘埃浮动,像金粉洒落,映得那些药材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连这常年阴湿、连老鼠都嫌弃的碎玉轩,也难得地透出几分生机。
“殿下!太医院送药来了!”李德全捧着参匣,激动得手抖,眼眶泛红,“这回可是正经十年参,不是去年那根‘晒干的萝卜条’!”
赵宸靠在榻上,唇角微扬:“看来,我这‘病危’演得值了。连参都舍得给真的,说明他们真怕我死。”
“死?殿下可别胡说!”李德全赶紧呸了三声,又低声补了句,“您这身子,可得撑住,将来……还得登顶呢。”
赵宸没接话,只是望着那盒灵芝,眸光微闪——他知道,毒药是暂时断了,可身子早被“寒息散”掏成了空架子,五脏如覆寒冰,经脉似被虫噬。光靠吃药调理,进度慢得像蜗牛驮着壳爬,等不起。
在这吃人的深宫里,他急需一副至少能支撑逃跑、必要时还能比划两下的身板——哪怕只是多活一炷香,也得靠自己挣来。
于是,在确认门窗关严实、只留李德全一人在场后,赵宸的“体能大作战”正式拉开帷幕。
这天天还没亮,夜色如墨,天边仅余几颗残星在寒空中闪烁,冷风从檐角瓦当间呼啸而过,吹得廊下铜铃发出断续的“叮当”声,像是幽魂低语。正是一天中最冻人的时辰,殿内炭盆早已熄灭,只余一缕青灰冷烟袅袅盘旋,寒气如针,刺透薄薄的窗纸,渗进骨髓。
赵宸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身上依旧裹着那件厚重的旧袍子,衣角已磨出毛边,泛着洗得发白的灰褐色,像他这具被摧残多年的躯壳,破败却未彻底崩塌。
“殿下,您这是要……起夜?”李德全揉着惺忪睡眼,提着羊角灯凑上来,语气里满是担忧。
“不,”赵宸声音低沉,“我要练功。”
“练……练什么功?殿下,您莫不是烧糊涂了?咱们这儿可没有武当山的师父,也没有少林寺的棍法秘籍……”
“我不需要秘籍。”赵宸推开他伸来的手,自己摇摇晃晃走到寝殿中央那片稍微宽敞点的空地,“我只需要——活着。”
地砖冰凉,寒气顺着脚心直往上窜,他赤着足,脚底踩在青石板上,像踩在冰刃上一般,每一步都带着刺骨的痛感。
李德全看着他古怪的举动,满脸狐疑:“殿下,您这……是要跳驱邪舞?还是……练什么南疆巫术?”
赵宸没解释,深吸了口带着霉味的冷空气——那气息混杂着潮湿的木头、陈年灰尘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药腥,他闭了闭眼,仿佛在吞咽这深宫的毒。随即,他开始尝试他能想到的、最基础也最不惹人怀疑的训练动作。
第一项:简化版俯卧撑。
原主这胳膊软得跟面条似的,他只好采取跪姿,双手撑在冰凉的地面上,掌心触到的是千年寒玉般的冷意,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试着把身体往下压,动作缓慢得如同老龟爬行。
结果刚下去一半,胳膊就抖得像风中的筛子,肩胛骨传来撕裂般的酸痛,冷汗唰地从额角、背心渗出,湿透了里衣,衣料紧贴皮肤,凉得刺骨。他咬紧牙关想再撑会儿,牙关咯咯作响,额上青筋暴起,终究力气耗尽,“噗通”一声整个人瘫软在地,脸颊砸在冰冷的地砖上,溅起一小团灰雾。
“殿下!”李德全吓得魂飞魄散,灯盏差点脱手,赶紧上前要扶。
“别动。”赵宸趴在地上,声音闷闷的,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让我……喘口气。”
他大口喘气,胸膛剧烈起伏,像破旧的风箱在拉扯,额角青筋直跳,缓了好一阵才借力跪坐起来。他看着自己还在微微发抖的手臂,指节泛紫,掌心磨出红痕,眼里没有半点气馁,只有近乎冷酷的审视——这身体,比想象的还要废柴,像一具被虫蛀空的朽木,稍一用力便要散架。
第二项:靠墙静蹲。
他把后背紧贴冰冷的墙壁,墙皮剥落处刮得衣料沙沙作响,慢慢往下滑,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
可坚持不到十个呼吸,双腿就跟发了癫痫似的抖起来,肌肉像被无数细针扎刺,酸麻胀痛排山倒海般袭来,膝盖骨“咔咔”作响,仿佛随时会碎裂。他死死咬住嘴唇不吭声,唇上已咬出一道血痕,血珠顺着嘴角滑落,在昏黄灯光下泛着暗红的光。
直到两腿一软,顺着墙根滑坐在地上,尾椎骨撞上地砖,痛得他眼前发黑。
“殿下!您这是何苦啊!”李德全终于忍不住带着哭腔道,“身子还没养好,这般折腾,要是再伤着根本,可叫老奴怎么活!您是不是……中邪了?要不咱请个道士来跳跳大神?”
赵宸瘫坐在地上,用袖子抹去额头的冷汗和灰尘,袖口早已斑驳,沾着灰与汗,混成泥痕。他抬眼看向李德全,疲惫沙哑的声音却出奇平静,像深潭底下的暗流:
“李伴,你看我现在这德行,要是真有歹人提刀冲进来,我们能怎样?”
李德全愣住了,灯影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像一道无法跨越的沟壑。
赵宸扯出个苦涩又带着狠劲的笑,嘴角扬起,却无半分笑意:“跑,跑不动。拼,拼不过。只能伸长脖子等死,或者跪地求饶,指望对方发善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这间囚笼般的宫殿——斑驳的墙、褪色的帐、破旧的榻、摇晃的灯,一切都在诉说着被遗忘的屈辱。他低声道:“我这么‘强身健体’,不是中邪。只是想,就算真要死,至少……遇刺时能比别人多跑两步。哪怕只能多活一炷香,多看一眼这天光,也是赚了。至少……也能少连累你些,对不对?”
语气很轻,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最朴实残酷的求生欲,像野草在石缝中挣扎,无声却倔强。
李德全听着这番话,看着殿下清澈坚定的眼神,那眼神里没有怯懦,没有怨怼,只有一股焚尽一切的执拗,所有疑惑和劝阻瞬间化作巨大的酸楚与更深的敬佩。
他明白了,殿下没疯,他比谁都清醒!这是在用近乎自虐的方式,从阎王爷手里抢一线生机!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孤狼,用牙啃断锁链,哪怕咬碎了牙,也要撕开一条生路。
“老奴……老奴懂了!”李德全用力抹掉眼角湿意,声音哽咽却坚定,“殿下您……您小心着点,慢慢来,老奴就在这儿守着您!”
他将灯盏稳稳放在案上,自己默默退到门边,背靠冷墙,像一尊沉默的守护神,目光如鹰,盯着每一丝异动。
从这天起,每天清晨或深夜,碎玉轩紧闭的寝殿里都会上演这出“怪异”而艰辛的戏码。
赵宸像学步的幼童,又像挣扎求存的困兽,在一次次摔倒与爬起中,艰难唤醒这具破败身体的潜能。
起初,他连一个完整跪姿俯卧撑都做不了,静蹲撑不过十息。但他坚持着,每天多耗一刻,多完成半个动作。
汗水浸透单衣,干了又湿,留下一圈圈盐霜,像战袍上的血痕;浑身肌肉酸痛得睡不着,夜里翻个身都像刀割,可他咬牙挺着,连呻吟都不肯发出。
可他眼里那团火却越烧越旺,像暗夜中的孤灯,微弱,却不肯熄灭。
李德全也从最初的惊恐担忧,变成了默默的支持者。他会提前擦净地面,铺上一层薄毡,怕殿下摔伤;会在赵宸力竭时递上温水,水里悄悄加了点参片,补气养神;会整夜守在门边,耳听八方,连远处巡夜太监的脚步声都记得清清楚楚,生怕有人窥探。
春桃和秋月偶尔能听见殿内传来细微的闷响——是身体砸地的“噗通”声,是压抑的喘息,是咬牙的“咯咯”声。
“八殿下这是……夜里抽风?”春桃缩着脖子问。
“嘘!”秋月赶紧捂她嘴,“别乱说!李伴说了,殿下体虚,夜里常晕厥,是‘寒症发作’,你再乱讲,小心被拖去慎刑司!”
于是宫人们只道八皇子命不久矣,谁又会关心一个将死之人最后的挣扎?
可就在这极致的隐忍与坚持下,变化悄然发生。
赵宸的气息逐渐绵长了些,不再动辄喘不上气;发抖的双腿能多蹲片刻,甚至能勉强做几个标准点的俯卧撑了。某日清晨,他第一次独立完成十个连贯动作后,缓缓跪坐于地,抬手抹去额上汗水,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灰蓝的天幕正被一缕金光撕开,晨曦如剑,刺破宫墙重重,洒在他汗湿的脸上。
那一刻,他嘴角微扬,眼中映着光,像一头即将挣脱牢笼的猛兽,终于看见了——生门。
“李伴,”他忽然开口,声音虽哑,却带着久违的轻快,“今日的参汤,加点姜片。”
“啊?加姜?”李德全一愣。
“驱寒,活血。”赵宸站起身,活动了下肩颈,发出“咔咔”的声响,像生锈的齿轮终于开始转动,“我这身子,得热起来。不然,怎么在冬天……杀出一条血路?”
李德全看着他,忽然笑了,眼角还挂着泪:“老奴……这就去煮。多放姜,辣得殿下冒烟!”
殿外,风雪渐歇,宫墙深处,第一缕晨光正悄然爬上琉璃瓦。
而碎玉轩中,那具曾被认定“将死”的躯体,正一寸寸,从灰烬里站起。
许是“贤妃赏赐被打翻,导致皇子病危”的消息如野火燎原,烧得太医院和内务府人人自危——谁敢沾上“谋害皇子”的嫌名?第二天一早,碎玉轩竟真迎来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救命物资队”。几个小太监抬着沉香木箱,脚步轻得像怕惊了鬼,小心翼翼地将药材送入殿中。
箱盖一开,药香扑鼻。
青瓷小罐里盛着凝如脂玉的安神膏,泛着温润的光泽,像是把月光熬进了罐中;檀木匣中码着整整齐齐的十年老参,须根如龙须盘绕,药气沉凝,一打开便满室生香;最惹眼的是一包用油纸层层包裹的雪域灵芝,通体泛青,边缘微卷,药香清冽,隐隐透出一丝沁人心脾的凉意,仿佛能洗净五脏六腑的浊气。这些药与沉香木箱散发的陈年木质气息交织在一起,在殿内缓缓弥漫,竟将常年盘踞的霉味驱散了几分。
阳光从雕花窗棂斜切而入,光柱中尘埃浮动,像金粉洒落,映得那些药材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连这常年阴湿、连老鼠都嫌弃的碎玉轩,也难得地透出几分生机。
“殿下!太医院送药来了!”李德全捧着参匣,激动得手抖,眼眶泛红,“这回可是正经十年参,不是去年那根‘晒干的萝卜条’!”
赵宸靠在榻上,唇角微扬:“看来,我这‘病危’演得值了。连参都舍得给真的,说明他们真怕我死。”
“死?殿下可别胡说!”李德全赶紧呸了三声,又低声补了句,“您这身子,可得撑住,将来……还得登顶呢。”
赵宸没接话,只是望着那盒灵芝,眸光微闪——他知道,毒药是暂时断了,可身子早被“寒息散”掏成了空架子,五脏如覆寒冰,经脉似被虫噬。光靠吃药调理,进度慢得像蜗牛驮着壳爬,等不起。
在这吃人的深宫里,他急需一副至少能支撑逃跑、必要时还能比划两下的身板——哪怕只是多活一炷香,也得靠自己挣来。
于是,在确认门窗关严实、只留李德全一人在场后,赵宸的“体能大作战”正式拉开帷幕。
这天天还没亮,夜色如墨,天边仅余几颗残星在寒空中闪烁,冷风从檐角瓦当间呼啸而过,吹得廊下铜铃发出断续的“叮当”声,像是幽魂低语。正是一天中最冻人的时辰,殿内炭盆早已熄灭,只余一缕青灰冷烟袅袅盘旋,寒气如针,刺透薄薄的窗纸,渗进骨髓。
赵宸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身上依旧裹着那件厚重的旧袍子,衣角已磨出毛边,泛着洗得发白的灰褐色,像他这具被摧残多年的躯壳,破败却未彻底崩塌。
“殿下,您这是要……起夜?”李德全揉着惺忪睡眼,提着羊角灯凑上来,语气里满是担忧。
“不,”赵宸声音低沉,“我要练功。”
“练……练什么功?殿下,您莫不是烧糊涂了?咱们这儿可没有武当山的师父,也没有少林寺的棍法秘籍……”
“我不需要秘籍。”赵宸推开他伸来的手,自己摇摇晃晃走到寝殿中央那片稍微宽敞点的空地,“我只需要——活着。”
地砖冰凉,寒气顺着脚心直往上窜,他赤着足,脚底踩在青石板上,像踩在冰刃上一般,每一步都带着刺骨的痛感。
李德全看着他古怪的举动,满脸狐疑:“殿下,您这……是要跳驱邪舞?还是……练什么南疆巫术?”
赵宸没解释,深吸了口带着霉味的冷空气——那气息混杂着潮湿的木头、陈年灰尘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药腥,他闭了闭眼,仿佛在吞咽这深宫的毒。随即,他开始尝试他能想到的、最基础也最不惹人怀疑的训练动作。
第一项:简化版俯卧撑。
原主这胳膊软得跟面条似的,他只好采取跪姿,双手撑在冰凉的地面上,掌心触到的是千年寒玉般的冷意,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试着把身体往下压,动作缓慢得如同老龟爬行。
结果刚下去一半,胳膊就抖得像风中的筛子,肩胛骨传来撕裂般的酸痛,冷汗唰地从额角、背心渗出,湿透了里衣,衣料紧贴皮肤,凉得刺骨。他咬紧牙关想再撑会儿,牙关咯咯作响,额上青筋暴起,终究力气耗尽,“噗通”一声整个人瘫软在地,脸颊砸在冰冷的地砖上,溅起一小团灰雾。
“殿下!”李德全吓得魂飞魄散,灯盏差点脱手,赶紧上前要扶。
“别动。”赵宸趴在地上,声音闷闷的,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让我……喘口气。”
他大口喘气,胸膛剧烈起伏,像破旧的风箱在拉扯,额角青筋直跳,缓了好一阵才借力跪坐起来。他看着自己还在微微发抖的手臂,指节泛紫,掌心磨出红痕,眼里没有半点气馁,只有近乎冷酷的审视——这身体,比想象的还要废柴,像一具被虫蛀空的朽木,稍一用力便要散架。
第二项:靠墙静蹲。
他把后背紧贴冰冷的墙壁,墙皮剥落处刮得衣料沙沙作响,慢慢往下滑,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
可坚持不到十个呼吸,双腿就跟发了癫痫似的抖起来,肌肉像被无数细针扎刺,酸麻胀痛排山倒海般袭来,膝盖骨“咔咔”作响,仿佛随时会碎裂。他死死咬住嘴唇不吭声,唇上已咬出一道血痕,血珠顺着嘴角滑落,在昏黄灯光下泛着暗红的光。
直到两腿一软,顺着墙根滑坐在地上,尾椎骨撞上地砖,痛得他眼前发黑。
“殿下!您这是何苦啊!”李德全终于忍不住带着哭腔道,“身子还没养好,这般折腾,要是再伤着根本,可叫老奴怎么活!您是不是……中邪了?要不咱请个道士来跳跳大神?”
赵宸瘫坐在地上,用袖子抹去额头的冷汗和灰尘,袖口早已斑驳,沾着灰与汗,混成泥痕。他抬眼看向李德全,疲惫沙哑的声音却出奇平静,像深潭底下的暗流:
“李伴,你看我现在这德行,要是真有歹人提刀冲进来,我们能怎样?”
李德全愣住了,灯影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像一道无法跨越的沟壑。
赵宸扯出个苦涩又带着狠劲的笑,嘴角扬起,却无半分笑意:“跑,跑不动。拼,拼不过。只能伸长脖子等死,或者跪地求饶,指望对方发善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这间囚笼般的宫殿——斑驳的墙、褪色的帐、破旧的榻、摇晃的灯,一切都在诉说着被遗忘的屈辱。他低声道:“我这么‘强身健体’,不是中邪。只是想,就算真要死,至少……遇刺时能比别人多跑两步。哪怕只能多活一炷香,多看一眼这天光,也是赚了。至少……也能少连累你些,对不对?”
语气很轻,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最朴实残酷的求生欲,像野草在石缝中挣扎,无声却倔强。
李德全听着这番话,看着殿下清澈坚定的眼神,那眼神里没有怯懦,没有怨怼,只有一股焚尽一切的执拗,所有疑惑和劝阻瞬间化作巨大的酸楚与更深的敬佩。
他明白了,殿下没疯,他比谁都清醒!这是在用近乎自虐的方式,从阎王爷手里抢一线生机!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孤狼,用牙啃断锁链,哪怕咬碎了牙,也要撕开一条生路。
“老奴……老奴懂了!”李德全用力抹掉眼角湿意,声音哽咽却坚定,“殿下您……您小心着点,慢慢来,老奴就在这儿守着您!”
他将灯盏稳稳放在案上,自己默默退到门边,背靠冷墙,像一尊沉默的守护神,目光如鹰,盯着每一丝异动。
从这天起,每天清晨或深夜,碎玉轩紧闭的寝殿里都会上演这出“怪异”而艰辛的戏码。
赵宸像学步的幼童,又像挣扎求存的困兽,在一次次摔倒与爬起中,艰难唤醒这具破败身体的潜能。
起初,他连一个完整跪姿俯卧撑都做不了,静蹲撑不过十息。但他坚持着,每天多耗一刻,多完成半个动作。
汗水浸透单衣,干了又湿,留下一圈圈盐霜,像战袍上的血痕;浑身肌肉酸痛得睡不着,夜里翻个身都像刀割,可他咬牙挺着,连呻吟都不肯发出。
可他眼里那团火却越烧越旺,像暗夜中的孤灯,微弱,却不肯熄灭。
李德全也从最初的惊恐担忧,变成了默默的支持者。他会提前擦净地面,铺上一层薄毡,怕殿下摔伤;会在赵宸力竭时递上温水,水里悄悄加了点参片,补气养神;会整夜守在门边,耳听八方,连远处巡夜太监的脚步声都记得清清楚楚,生怕有人窥探。
春桃和秋月偶尔能听见殿内传来细微的闷响——是身体砸地的“噗通”声,是压抑的喘息,是咬牙的“咯咯”声。
“八殿下这是……夜里抽风?”春桃缩着脖子问。
“嘘!”秋月赶紧捂她嘴,“别乱说!李伴说了,殿下体虚,夜里常晕厥,是‘寒症发作’,你再乱讲,小心被拖去慎刑司!”
于是宫人们只道八皇子命不久矣,谁又会关心一个将死之人最后的挣扎?
可就在这极致的隐忍与坚持下,变化悄然发生。
赵宸的气息逐渐绵长了些,不再动辄喘不上气;发抖的双腿能多蹲片刻,甚至能勉强做几个标准点的俯卧撑了。某日清晨,他第一次独立完成十个连贯动作后,缓缓跪坐于地,抬手抹去额上汗水,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灰蓝的天幕正被一缕金光撕开,晨曦如剑,刺破宫墙重重,洒在他汗湿的脸上。
那一刻,他嘴角微扬,眼中映着光,像一头即将挣脱牢笼的猛兽,终于看见了——生门。
“李伴,”他忽然开口,声音虽哑,却带着久违的轻快,“今日的参汤,加点姜片。”
“啊?加姜?”李德全一愣。
“驱寒,活血。”赵宸站起身,活动了下肩颈,发出“咔咔”的声响,像生锈的齿轮终于开始转动,“我这身子,得热起来。不然,怎么在冬天……杀出一条血路?”
李德全看着他,忽然笑了,眼角还挂着泪:“老奴……这就去煮。多放姜,辣得殿下冒烟!”
殿外,风雪渐歇,宫墙深处,第一缕晨光正悄然爬上琉璃瓦。
而碎玉轩中,那具曾被认定“将死”的躯体,正一寸寸,从灰烬里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