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从摆地摊开始-《打工女孩穿越认的干爹,豪横!》

  赚得第一笔五香粉收入的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东方的天空只泛起一丝极淡的鱼肚白,像被墨汁晕开的宣纸边缘。

  大杂院里的地面还沾着未干的露水,踩在脚下湿漉漉的,凉意顺着鞋底往上钻,沁得脚踝发麻。

  陈则宏和林小花站在屋门口,借着微弱的天光,小心翼翼地把那十一枚铜钱放进贴身的布兜 —— 铜钱边缘带着金属的凉意,沉甸甸的,硌在腰间,像揣着一块滚烫的石头。

  这是他们全部的启动资金,容不得半点闪失,连走路都要下意识地护着腰,生怕不小心弄丢一枚。

  两人踩着露水,快步朝着市集的方向走去。路面坑坑洼洼,偶尔会踩到凸起的石子,差点崴脚。

  林小花的布鞋早就被露水打湿,鞋尖沾着泥土,却顾不上擦 —— 他们要赶在阿土出门上山前,拿到新采的八角和桂皮。

  晨风吹过,带着山间的草木清香,却吹不散两人心里的紧张,脚步轻快却带着一丝僵硬,像揣着即将被验证的秘密,既期待又忐忑。

  他们没急着去杂货铺,而是先绕了近两里的远路,朝着青龙山脚下的阿土家走去。

  山路比镇上的路更崎岖,路边的野草长得齐膝高,草叶上的露珠打湿了他们的裤脚,凉丝丝的,贴在腿上很不舒服。

  林小花走得有些吃力,陈则宏便放慢脚步,偶尔伸手扶她一把。

  刚走到阿土家院门口,就看到阿土背着半袋刚晒干的香料,站在门口的老槐树下张望,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些许泥土 —— 显然是刚从山里回来不久。

  “陈大哥,小花姑娘,你们来得正好!我还以为你们要等太阳出来再过来呢!”

  阿土快步走过来,把背上的布袋卸下来,递到他们面前。布袋用粗麻布缝成,表面还沾着山里的干草,林小花伸手接过,只觉得沉甸甸的,手臂都往下沉了沉。

  她打开布袋口,一股浓郁的辛香扑面而来,里面的八角个个饱满,像小小的星星,没有一丝虫眼;

  桂皮泛着浅褐色的光泽,还带着淡淡的木质清香,用手摸一摸,能感觉到细腻的纹理。

  “这是我昨天特意去山北坡采的,那边的阳光足,香料晒得更干,你闻这香味,比上次给你们的浓多了。”

  阿土挠了挠头,黝黑的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

  “我还挑了最完整的,没断的,你们用着方便。”

  林小花凑过去深吸一口气,辛香瞬间灌满鼻腔,让她精神一振。她赶紧从布兜里掏出两枚铜钱,递到阿土手里,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阿土,这是香料的钱,你收下,不能让你白忙活。”

  可阿土却立刻摆手拒绝了,他把铜钱推了回去,手指因为常年干活而布满老茧,却带着温暖的力度:“小花姑娘,这点东西不值钱,我在山里采也是采,又不用花本钱。你们要是能卖得好,以后多跟我说说镇上的事,比如粮价涨没涨,有没有新到的货,让我也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就行。”

  见阿土态度坚决,眼里满是真诚,林小花只好把铜钱收回去,心里暗暗记下这份情 —— 以后要是赚了更多钱,一定要给阿土买些实用的东西,比如一把新的砍柴刀,或者一双结实的布鞋。

  她轻声说:“阿土,谢谢你,以后我们要是有好消息,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从阿土家出来,两人不再耽误,直奔市集的杂货铺。

  此时的杂货铺刚卸下门板,掌柜的正趴在柜台上,借着煤油灯的光清点货物,算盘珠子 “噼里啪啦” 地响着。

  见他们进来,掌柜的抬起头,脸上露出熟悉的笑容,打趣道:“老大哥,你家腌肉要用到这么多香料?上次买的还没吃完,这又来买,难道是要腌一整个冬天的肉?”

  陈则宏脸上没什么表情,语气平静地应付:“家里人多,腌的肉也多,香料用得快。”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掌柜的,这次我要三两花椒、二两丁香、二两茴香,你给我挑好点的,要没受潮的,要是有带香味的,多给我留些。”

  他知道,香料的品质直接影响五香粉的味道,不能马虎。

  掌柜的也不再多问,从货架上取下三个干净的布包,分别从三个陶罐里舀出香料。

  花椒要挑那种颜色暗红、颗粒饱满的,丁香要选花蕾完整、没有开花的,茴香则要闻着有清香味的。

  他用小秤仔细称了分量,用麻绳把布包捆好,递到陈则宏手里:“三两花椒,两枚铜钱;二两丁香,两枚铜钱;二两茴香,两枚铜钱,总共六枚铜钱。你放心,这些都是新到的货,前天才从永安府运过来的,香味足得很,比上次的还好。”

  陈则宏接过布包,付了钱,指尖捏着布包,能感觉到里面香料的颗粒感,还能闻到透过布料传来的浓郁香气。

  他和林小花一起快步回了大杂院 —— 他们要赶在傍晚市集人多前,做好足够的五香粉,争取第一次摆摊就能卖出好成绩。

  回到大杂院,两人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就立刻忙了起来。

  林小花坐在台阶上,面前摆着一个竹筛,筛子是用细竹条编的,网眼细密,正好用来挑拣香料。

  她把阿土送的八角和桂皮倒进去,指尖轻轻拨动着香料,仔细地检查每一颗八角 —— 有虫眼的、瓣数不全的,都要放进旁边的小布包,留着自己炒菜时用;

  桂皮则要刮掉外层粗糙的老皮,老皮又硬又厚,没有香味,刮下来后,也要收集起来,以后烧火时可以当香料用,一点都不浪费。

  她的手指很巧,挑拣得又快又好,指甲盖里沾了不少泥土,却顾不上清理,不到一个时辰,就把所有的香料都挑拣干净了,竹筛里剩下的,全是饱满完整的好香料。

  陈则宏则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面前放着借来的石臼。

  石臼是用青石凿成的,又粗又重,底部还残留着之前磨玉米面的痕迹。

  他把挑拣好的八角放进石臼,握着石杵,手臂用力往下压。石杵撞击石臼发出 “咚咚” 的声响,沉闷又有力,像远处的鼓声。

  刚磨了一会儿,他的手臂就开始发酸,肌肉紧绷着,虎口也隐隐作痛,像被针扎一样。

  可他没有停下,只是偶尔停下来,用另一只手揉一揉发酸的手臂,又继续研磨。

  磨好的香料粉要用细布过滤两遍 —— 第一次用粗一点的布过滤掉粗粉末,第二次用细布过滤掉细小的杂质,这样磨出来的五香粉才细腻,味道也更均匀,不会有颗粒感影响口感。

  林小花挑完香料后,也过来帮忙研磨。

  她的力气小,握着石杵的手都在微微发抖,却依旧坚持着,每一次下压都用尽全力。

  两人轮流上阵,手臂酸了就换对方,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石臼里,和香料粉末混在一起,形成小小的泥点,却没人抱怨一句。

  阳光渐渐升高,透过院子里的树枝,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他们身上,像镀了一层金色的薄膜。

  等五种香料粉都磨好,林小花把它们分别倒在五个小碟子里,按照之前定好的比例,用小勺把八角粉、桂皮粉、花椒粉各舀出两成,丁香粉和茴香粉各舀出一成,放在一块干净的细布上。

  她用手轻轻搅动,指尖在布面上划着圈,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什么珍贵的东西。

  深褐色的八角粉、浅褐色的桂皮粉、暗红色的花椒粉、浅黄的丁香粉、绿色的茴香粉,渐渐融合在一起,变成了均匀的深褐色,浓郁的香味像雾气一样散开,飘得整个院子都是,连隔壁的张婶都隔着墙喊:“小花,你们家又在做好吃的呀?这么香!我在屋里都闻到了!”

  接下来就是装包了。

  林小花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布箱,里面放着她新做的小布包 —— 这次的布包比上次更精致,她用的是自己穿破的细布衣裳改的,布料柔软,还带着淡淡的浆洗香味。

  每个布包上都绣了 “五香” 两个小字,字体圆润,针脚细密,像小虫子爬过的痕迹;她还在每个布包的角落缝了根细麻绳,方便客人挂在灶台上,不容易弄丢,也不容易受潮。

  她把混合好的五香粉舀进布包里,每包舀两勺,不多不少,正好够普通人家用三四次。

  陈则宏则在一旁帮忙递布包,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他递一个布包,林小花就装一包,动作流畅,不到两个时辰,五十包五香粉就做好了,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个大布兜里,像一堆小小的枕头,透着诱人的香味。

  傍晚时分,市集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夕阳把天空染成温暖的橙红色,市集里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卖菜的妇人吆喝着 “新鲜的野菜,便宜卖了”,卖肉的屠户挥舞着刀子,大声喊着 “刚杀的猪肉,肥而不腻”,还有卖玩具的小贩,手里拿着拨浪鼓,“咚咚咚” 地响着,吸引孩子的注意。

  林小花抱着装着五十包五香粉的布兜,在市集里挤来挤去,找了很久,才在靠近墙角的地方找到一个空位。

  这个位置光线不太好,夕阳照不到这里,只能借着旁边摊位的灯光;

  而且旁边是卖鱼的摊位,偶尔会飘来淡淡的鱼腥味,和五香粉的香味混在一起,有些刺鼻。

  可这已经是市集里为数不多的空位了,其他好位置早就被常年摆摊的商贩占了。

  林小花只好将就着,从布兜里掏出一块干净的粗布,铺在地上,把小布包整齐地摆上去,还特意打开一包,让香味飘出来,希望能吸引路过的客人。

  可摆摊半个时辰,路过的人虽多,却没人停下脚步。

  有的人匆匆走过,瞥了一眼布包,就赶紧往前走,像是有急事;

  有的人闻到香味,也只是好奇地看了看,小声嘀咕着 “这是什么东西,从来没见过”,却没人愿意主动询问;

  还有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走到摊位前,拿起布包闻了闻,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却又把布包放下了,嘴里还念叨着 “没见过的东西,不敢买,万一不好用,浪费钱怎么办”。

  林小花心里有些发慌,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指尖都有些发白。

  她原本以为,凭着五香粉的香味,肯定能吸引不少客人,可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她下意识地抬头,看向不远处的树荫下 —— 陈则宏一直默默站在那里观察着,眼神里满是担忧,却没有过来打扰她,只是偶尔朝她点了点头,示意她别着急。

  见林小花的肩膀微微耷拉下来,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陈则宏才走过去,轻声安慰:“别急,刚开始摆摊都这样,大家不了解这五香粉,不知道它好用,自然不愿意买。我们得想办法让大家体验一下,知道这东西能让饭菜变好吃,他们才会愿意花钱买。”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 “老张家面馆”,“张叔之前买过我们的五香粉,用着反响不错,你可以去跟旁边的面摊老板说说,让他们免费拿一包试用,要是好用,他们肯定会买,而且客人吃了觉得好,也会帮我们宣传,比我们自己吆喝管用多了。”

  林小花眼睛一亮,心里的沮丧瞬间消散了不少。

  她深吸一口气,从布兜里拿起两包五香粉,攥在手里,快步走到旁边的面摊前。

  面摊老板是个中年男人,脸上满是风霜,额头上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

  他正忙着煮面,锅里的水 “咕嘟咕嘟” 地冒着泡,热气腾腾的,把他的脸熏得通红。

  他看到林小花,头也没抬地问:“姑娘,要吃碗面吗?我家的面便宜又管饱,一文钱一碗,还能多给你加点青菜。”

  “老板,我不是来吃面的。”

  林小花递过一包五香粉,声音有些紧张,却依旧清晰,

  “这是我做的五香粉,炒菜、下面、炖肉都能用,只要放一点,味道就能变好。您要是不嫌弃,可以免费拿一包试试,要是觉得好用,以后再跟我买,价格也便宜。”

  面摊老板愣了一下,停下手里的活,接过布包闻了闻,眉头却皱了起来,语气里带着怀疑:“这东西能好吃?我下面卖了这么多年,一直只放盐和辣椒,客人都习惯了,要是放了这新东西,客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