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矮人工匠的指导-《最后一只哥布林,种田建国》

  天刚亮,布伦希尔德便带着十名大地力士抵达东边的矿脉。她先让工兵在松软的岩层前清理出一块空地,随后命人抬来一根铁木长杆和三块重量相同的石砧。

  段逸站在训练场边缘,一言不发,也没有靠近。他双手插在腰带里,目光始终落在那根木杆上。

  布伦希尔德拍了下手,所有人立刻停下动作。她指着石砧说道:“今天的第一课,不用手搬东西。”

  大地力士们面面相觑,耳朵微微抖动。

  她叫最壮的一个上前,用手将石砧从A点搬到b点。那人弯腰、发力、扛起,喘着粗气走了五步便放下,额头满是汗水。

  “现在用这个。”她将木杆架在一块楔形石头上作为支点,再把石砧挂在短的一端,“你用手指压长的那一头。”

  那名大地力士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伸手按下去。木杆微微一动,石砧被抬起了半尺高。

  他愣住了,抬头看向她。

  “再来一次。”她说,“慢慢压。”

  他又试了一次,这次木杆平稳抬起,石砧离地更高。旁边的几名大地力士低声惊叹。

  “省力不是靠力气,”布伦希尔德站直身体,目光扫过所有人,“而是靠位置。支点越靠近重物,你们用的力气就越小。”

  没人说话,但他们的眼睛都紧紧盯着那根木杆。

  训练开始。

  第一批五人分组练习。布伦希尔德教他们挖坑埋设支点石,调整木杆角度,再挂上装满沙子的袋子模拟矿石。前三次操作中,三人成功,两人失败。

  其中一人用力过猛,木杆猛然弹起,支点滑脱,木杆甩向旁边的人。那人躲闪及时,肩膀仍被擦到,闷哼一声。

  全场静了几秒。

  布伦希尔德立即挥手叫停。她在地上画了一个三角形,用红炭粉标出三个点。

  “这是支点。”她指向最下方的点,“这里是施力点,也就是你压的位置。上面这个,是挂重物的地方,叫受力点。”

  她让每个学员轮流上去感受。有人踩上去时木杆歪斜,差点翻倒,其他人忍不住笑了。

  “笑什么?”布伦希尔德声音不高,“你们昨天也是这样。”

  她走到刚才摔倒的大地力士面前,接过他的木杆,重新架好,故意把支点放得太远,自己一脚踩上去。木杆瞬间翘起,她身体后仰,险些坐倒在地。

  周围顿时安静下来。

  她拍拍裤子站起来:“我第一次用杠杆时,摔进了灰堆,脸黑了三天。师父笑得锤子都拿不住。”

  有人嘴角微动。

  “犯错不可怕,”她说,“但不知道错在哪,就会一直错下去。”

  她重新调整支点,一步步演示,从发力、平衡到平稳落地,动作清晰而沉稳。

  “再来。”

  第二轮开始。这一次动作稳了许多。五人中,有四人能独立完成标准流程。

  太阳升至头顶时,段逸打开随身的小本子,写下几行字:旧方法搬运平均耗时三分十七秒,新方法仅需一分五十二秒;体力消耗减少四成。

  他合上本子,依旧没有离开。

  下午进入小组对抗测试。

  布伦希尔德将十人分成两组:一组沿用老办法肩扛背驮,另一组使用杠杆搬运相同重量的石块,限时十分钟。

  结果揭晓,采用新法的一组多运了七趟。

  最后一趟结束,用老办法的成员全都瘫倒在地,剧烈喘息。另一组虽也疲惫,却还能站着讨论动作细节。

  “看到了吗?”布伦希尔德问道,“不是你们不够强,是方法不对。”

  她指着木杆说:“它并不比你们有力气,但它懂得借力。”

  无人再有异议。

  临近收工时,她在斜坡上设置了一项模拟任务:要求学员在倾斜地面完成一次搬运。

  第八个上场的出了问题。他把支点放在松软的土上,一用力,底座下沉,木杆打滑,整个人滚了下去,木杆飞出两米远。

  四周哄笑响起。

  笑声未落,布伦希尔德已走过去,捡起木杆,照着同样的方式再做一遍。她也将支点置于松土之上,用力一压——木杆弹飞,她踉跄几步,几乎摔倒。

  笑声戛然而止。

  她站定,拍去裤上的尘土:“我和你们一样会犯错。不同的是,我知道该怎么改。”

  她重新挖坑,夯实泥土,安放石基,再架起木杆反复试了三次,确保稳固不动。

  “支点不稳,再大的力气也没用。”她说,“明天谁不合格,谁就加练。”

  她宣布下课,并布置任务:每人交一个泥制的支点模型,必须符合尺寸要求,误差不得超过一指宽。

  所有人都认真捏了起来。有的反复修改,有的干脆重做。

  段逸一直站在高处观察。直到最后一个交出泥模,他才走下来,手中紧握那张写满数据的纸。

  效率提升了47%。

  他知道,这还远未到尽头。

  布伦希尔德坐在矿场边的石墩上,面前摆着十几个泥模。她逐一检查,合格的背面画勾,不合格的单独归置。

  段逸走过来,将纸递给她。

  她看了一眼,抬头道:“这只是一个人的数据。”

  “是。”

  “如果十个人一起干活,只要一人出错,整体效率就会下降。”她说,“下一步要教配合节奏。”

  段逸点头:“你想怎么练?”

  “先从两人共用一根杆开始。”她说,“两个人必须同时发力。”

  “场地够吗?”

  “东区清理完就行。”她指向远处一堆碎石,“那边是个塌方坑,填平就能用。”

  段逸望着那片空地,沉默片刻。

  风掠过矿区,卷起些许尘土。

  布伦希尔德低头看着泥模,忽然开口:“你信不信,有一天他们能自己造工具?”

  段逸看了她一眼。

  “不是照图纸做。”她补充道,“而是看到问题,能自己想出解决办法。”

  段逸收回目光,望向山谷深处。

  他知道她在说什么。

  这些大地力士今天学会了省力的方法,但他们还不明白为何这样更省力。

  真正的进步,是从“会做”走向“懂”。

  他说:“先让他们把这一课学扎实。”

  布伦希尔德轻应一声,翻过最后一个泥模,在背面画上勾。

  远处,一群大地力士围在一起,比划着手势。有人在地上画线,有人模仿压杆动作,还有人用石头当支点反复试验。

  他们解散时,走路的姿态已悄然改变。扛东西不再只依赖腰背,而是本能地寻找支撑点,手臂发力的角度也与以往不同。

  段逸转身朝锻炉选址走去。

  那里是一片平整的空地,四周堆着耐火砖。

  他蹲下身,用手感知土壤的湿度。

  布伦希尔德跟了过来,站在他身后。

  “明天开始教两人合作。”她说,“你要来看吗?”

  段逸没有回答。

  他从怀中取出一支炭笔,在地上画出一个简单的杠杆示意图,标出三个关键点。

  接着,他在施力点画了个圈,又在旁边添了一条短线。

  “这里加个卡槽。”他说,“防止滑动。”

  布伦希尔德凝视着那条线,缓缓蹲下。

  “对。”她说,“加卡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