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星礁洞府内,时间在静谧中流淌。苏挽晴盘膝坐于石床上,双眸微闭,周身月华流转,如同披着一层清冷的纱衣。她正在全力适应上界的天地法则,汲取着远比下界精纯磅礴的先天灵气,稳固因飞升和激战而略有浮动的太阴仙基。
凌昭则守在一旁,并未修炼。他神识外放,笼罩着整个隐星礁区域,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险。同时,他也在细细体悟着体内三座祭坛权柄与寂灭星核的微妙平衡,归墟真意在经脉中沉静流淌,仿佛蛰伏的深渊。
数日后,苏挽晴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月华内蕴,气息彻底稳固下来,甚至因上界更完善的大道环境,她对太阴之力的感悟似乎又精深了一丝。
“感觉如何?”凌昭见她醒来,出声问道。
“此界法则果然玄奥,灵气亦非下界可比。太阴仙基已稳固,只是对此界尚感陌生,许多神通施展起来,似乎多了些滞涩。”苏挽晴如实道。飞升者初临上界,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对大道法则的重新理解和自身力量的调整。
凌昭点头表示理解,他初来时亦有类似感受。他沉吟片刻,道:“你我力量,一为星辰归墟,一为太阴月华,看似属性迥异,但究其根本,皆与宇宙本源相关。星辰寂灭,归于虚无,是为归墟;太阴清冷,执掌沉寂,亦暗合静寂之道。或许……并非没有相通之处。”
苏挽晴闻言,美眸微亮。她得了完整的望舒传承,对太阴大道的理解极深,立刻明白了凌昭的意思。太阴并非只有冰寒与清冷,更有那照耀万古、亘古不变的“恒”与“静”,这与归墟那万物终结后的“永恒死寂”,在某种意境上,确实有殊途同归之妙。
“你想……合练神通?”苏挽晴看向凌昭。
“并非合练神通那般简单。”凌昭走到她面前,目光深邃,“我想尝试,引动你我本源之力,进行一次深层次的交汇与感悟。或许能助你更快适应此界法则,亦能让我对归墟真意有新的理解。”
这是一种大胆的设想,近乎于道侣间的“神交”与“双修”,但并非情欲之修,而是大道层面的共鸣与探索。需要对彼此有绝对的信任,对自身大道有深刻的认知,否则极易引发力量冲突,反受其害。
苏挽晴只是稍一沉吟,便颔首同意:“好。”她对凌昭,有着毫无保留的信任。
两人不再多言,相对盘坐,掌心相贴。
凌昭率先引动体内力量。他没有调动霸道的归墟之力,而是小心翼翼地引导出一丝最为精纯、承载着“灭”、“归”、“墟”三种意境的星辰本源,这股力量不再充满毁灭性,反而带着一种星辰生灭、轮回宿命的苍凉与古老道韵,缓缓渡入苏挽晴的经脉。
苏挽晴屏息凝神,全力接纳。当那股苍凉的星辰本源涌入时,她浑身微微一颤。那是一种与她太阴之力截然不同的体验,充满了毁灭、终结与轮回的宏大叙事,却又在最终的“墟”境中,与她太阴的“静”与“恒”产生了奇异的共鸣。
她不敢怠慢,立刻运转《太阴真解》,引动自身最精纯的太阴本源,带着月华的清冷、亘古的沉寂以及那丝望舒古神传承的古老气息,反渡向凌昭。
两股属性迥异却同样源自宇宙本源高阶层次的力量,在两人掌心、经脉中缓缓交汇、流淌。
起初,两股力量如同冰与火,彼此排斥,泾渭分明,在经脉中产生了细微的刺痛与滞涩感。但无论是凌昭还是苏挽晴,心神都坚定无比,寂灭星瞳与太阴灵觉同时运转到极致,小心翼翼地调节着两股力量的频率与节奏,寻找着那微妙的平衡点。
渐渐地,在两人强大神魂与道境的控制下,排斥感开始减弱。星辰本源中那“归墟”的寂灭之意,与太阴本源中的“恒静”之韵,开始如同阴阳鱼般缓缓旋转、交融。
凌昭感受到,苏挽晴的太阴之力,如同最温柔的月光,抚平了他归墟之力中过于霸道的毁灭棱角,让那死寂的意境中,多了一丝沉淀与安宁,仿佛狂躁的毁灭风暴过后,那亘古不变的冰冷月夜,让他的归墟真意变得更加深沉、内敛,掌控起来愈发圆融。
而苏挽晴则感觉到,凌昭的星辰归墟本源,如同一位严酷却公正的老师,将她太阴之力中那些因下界法则不全而产生的细微瑕疵与冗余,无情地湮灭、净化,只留下最纯粹、最本质的太阴道基。同时,那星辰生灭的宏大轮回意境,也拓展了她对“太阴”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清冷与守护,更看到了其在宇宙生灭轮回中,那恒定不变的“观察者”与“沉寂基石”的更高层面。
两人的心神,在这种深层次的本源交汇中,仿佛也连接在了一起。他们“看”到了对方道途上的风景,感受到了对方坚定不移的道心。凌昭看到了苏挽晴在北原冰窟中独对至暗虚空的坚韧;苏挽晴看到了凌昭在星辰祭坛前引动归墟之点的决绝。
一种超越言语的理解与默契,在两人心间滋生。
不知过了多久,洞府之内,异象渐生。
凌昭周身,那幽暗的星墟领域自然显化,但不再死寂可怖,领域边缘流淌着清冷的月辉,仿佛给那无尽的黑暗镶上了一圈银边,显得神秘而深邃。
苏挽晴身后,则浮现出一轮皎洁的明月虚影,明月之中,却有点点星辰生灭的景象闪烁,使得那轮明月不再孤冷,反而带着一种包容星空的浩瀚气度。
两人的气息在这一刻完美交融,星辰与月华和谐共存,形成了一片独特的领域力场。力场之内,既有归墟的寂灭,又有太阴的恒静,仿佛一方独立于外界的、孕育着特殊法则的小天地。
他们同时睁开了双眼。
凌昭眼中,那归墟的意蕴更加深沉内敛,仿佛经历了月华的洗涤。苏挽晴眸中,那太阴的清冷则多了几分星辰的浩瀚与轮回的沧桑。
“感觉如何?”这次换苏挽晴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探寻与关切。
凌昭感受着体内更加圆融、掌控更加自如的力量,尤其是对“墟”之祭坛那永恒死寂的理解,似乎触摸到了一丝新的门槛。他点了点头,眼中带着一丝惊喜:“受益匪浅。归墟真意,更进一层。你呢?”
苏挽晴轻轻活动了一下手腕,感受着体内那更加精纯、更贴近上界大道本源的太阴之力,嘴角微扬:“此界法则,已适应大半。太阴之道,亦有所悟。”
这一次的本源交汇,效果远超预期。不仅让苏挽晴快速适应了上界环境,稳固了修为,更让两人的大道都有了新的感悟与提升。更重要的是,那种心神相连、大道共鸣的默契,让他们的关系,在道侣的基础上,更添了一层无法分割的羁绊。
“看来,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我们共同前行的路。”凌昭看着苏挽晴,目光柔和。
苏挽晴回望着他,清冷的眸中漾开浅浅笑意:“嗯。”
他们都知道,前路依旧漫长。但此刻,双月同辉,道侣同心,无论未来有何等风浪,他们都将携手共渡。
短暂的休整与感悟之后,是时候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了。第四座祭坛的感应,以及那干扰飞升的谜团,都等待探寻。
凌昭则守在一旁,并未修炼。他神识外放,笼罩着整个隐星礁区域,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险。同时,他也在细细体悟着体内三座祭坛权柄与寂灭星核的微妙平衡,归墟真意在经脉中沉静流淌,仿佛蛰伏的深渊。
数日后,苏挽晴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月华内蕴,气息彻底稳固下来,甚至因上界更完善的大道环境,她对太阴之力的感悟似乎又精深了一丝。
“感觉如何?”凌昭见她醒来,出声问道。
“此界法则果然玄奥,灵气亦非下界可比。太阴仙基已稳固,只是对此界尚感陌生,许多神通施展起来,似乎多了些滞涩。”苏挽晴如实道。飞升者初临上界,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对大道法则的重新理解和自身力量的调整。
凌昭点头表示理解,他初来时亦有类似感受。他沉吟片刻,道:“你我力量,一为星辰归墟,一为太阴月华,看似属性迥异,但究其根本,皆与宇宙本源相关。星辰寂灭,归于虚无,是为归墟;太阴清冷,执掌沉寂,亦暗合静寂之道。或许……并非没有相通之处。”
苏挽晴闻言,美眸微亮。她得了完整的望舒传承,对太阴大道的理解极深,立刻明白了凌昭的意思。太阴并非只有冰寒与清冷,更有那照耀万古、亘古不变的“恒”与“静”,这与归墟那万物终结后的“永恒死寂”,在某种意境上,确实有殊途同归之妙。
“你想……合练神通?”苏挽晴看向凌昭。
“并非合练神通那般简单。”凌昭走到她面前,目光深邃,“我想尝试,引动你我本源之力,进行一次深层次的交汇与感悟。或许能助你更快适应此界法则,亦能让我对归墟真意有新的理解。”
这是一种大胆的设想,近乎于道侣间的“神交”与“双修”,但并非情欲之修,而是大道层面的共鸣与探索。需要对彼此有绝对的信任,对自身大道有深刻的认知,否则极易引发力量冲突,反受其害。
苏挽晴只是稍一沉吟,便颔首同意:“好。”她对凌昭,有着毫无保留的信任。
两人不再多言,相对盘坐,掌心相贴。
凌昭率先引动体内力量。他没有调动霸道的归墟之力,而是小心翼翼地引导出一丝最为精纯、承载着“灭”、“归”、“墟”三种意境的星辰本源,这股力量不再充满毁灭性,反而带着一种星辰生灭、轮回宿命的苍凉与古老道韵,缓缓渡入苏挽晴的经脉。
苏挽晴屏息凝神,全力接纳。当那股苍凉的星辰本源涌入时,她浑身微微一颤。那是一种与她太阴之力截然不同的体验,充满了毁灭、终结与轮回的宏大叙事,却又在最终的“墟”境中,与她太阴的“静”与“恒”产生了奇异的共鸣。
她不敢怠慢,立刻运转《太阴真解》,引动自身最精纯的太阴本源,带着月华的清冷、亘古的沉寂以及那丝望舒古神传承的古老气息,反渡向凌昭。
两股属性迥异却同样源自宇宙本源高阶层次的力量,在两人掌心、经脉中缓缓交汇、流淌。
起初,两股力量如同冰与火,彼此排斥,泾渭分明,在经脉中产生了细微的刺痛与滞涩感。但无论是凌昭还是苏挽晴,心神都坚定无比,寂灭星瞳与太阴灵觉同时运转到极致,小心翼翼地调节着两股力量的频率与节奏,寻找着那微妙的平衡点。
渐渐地,在两人强大神魂与道境的控制下,排斥感开始减弱。星辰本源中那“归墟”的寂灭之意,与太阴本源中的“恒静”之韵,开始如同阴阳鱼般缓缓旋转、交融。
凌昭感受到,苏挽晴的太阴之力,如同最温柔的月光,抚平了他归墟之力中过于霸道的毁灭棱角,让那死寂的意境中,多了一丝沉淀与安宁,仿佛狂躁的毁灭风暴过后,那亘古不变的冰冷月夜,让他的归墟真意变得更加深沉、内敛,掌控起来愈发圆融。
而苏挽晴则感觉到,凌昭的星辰归墟本源,如同一位严酷却公正的老师,将她太阴之力中那些因下界法则不全而产生的细微瑕疵与冗余,无情地湮灭、净化,只留下最纯粹、最本质的太阴道基。同时,那星辰生灭的宏大轮回意境,也拓展了她对“太阴”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清冷与守护,更看到了其在宇宙生灭轮回中,那恒定不变的“观察者”与“沉寂基石”的更高层面。
两人的心神,在这种深层次的本源交汇中,仿佛也连接在了一起。他们“看”到了对方道途上的风景,感受到了对方坚定不移的道心。凌昭看到了苏挽晴在北原冰窟中独对至暗虚空的坚韧;苏挽晴看到了凌昭在星辰祭坛前引动归墟之点的决绝。
一种超越言语的理解与默契,在两人心间滋生。
不知过了多久,洞府之内,异象渐生。
凌昭周身,那幽暗的星墟领域自然显化,但不再死寂可怖,领域边缘流淌着清冷的月辉,仿佛给那无尽的黑暗镶上了一圈银边,显得神秘而深邃。
苏挽晴身后,则浮现出一轮皎洁的明月虚影,明月之中,却有点点星辰生灭的景象闪烁,使得那轮明月不再孤冷,反而带着一种包容星空的浩瀚气度。
两人的气息在这一刻完美交融,星辰与月华和谐共存,形成了一片独特的领域力场。力场之内,既有归墟的寂灭,又有太阴的恒静,仿佛一方独立于外界的、孕育着特殊法则的小天地。
他们同时睁开了双眼。
凌昭眼中,那归墟的意蕴更加深沉内敛,仿佛经历了月华的洗涤。苏挽晴眸中,那太阴的清冷则多了几分星辰的浩瀚与轮回的沧桑。
“感觉如何?”这次换苏挽晴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探寻与关切。
凌昭感受着体内更加圆融、掌控更加自如的力量,尤其是对“墟”之祭坛那永恒死寂的理解,似乎触摸到了一丝新的门槛。他点了点头,眼中带着一丝惊喜:“受益匪浅。归墟真意,更进一层。你呢?”
苏挽晴轻轻活动了一下手腕,感受着体内那更加精纯、更贴近上界大道本源的太阴之力,嘴角微扬:“此界法则,已适应大半。太阴之道,亦有所悟。”
这一次的本源交汇,效果远超预期。不仅让苏挽晴快速适应了上界环境,稳固了修为,更让两人的大道都有了新的感悟与提升。更重要的是,那种心神相连、大道共鸣的默契,让他们的关系,在道侣的基础上,更添了一层无法分割的羁绊。
“看来,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我们共同前行的路。”凌昭看着苏挽晴,目光柔和。
苏挽晴回望着他,清冷的眸中漾开浅浅笑意:“嗯。”
他们都知道,前路依旧漫长。但此刻,双月同辉,道侣同心,无论未来有何等风浪,他们都将携手共渡。
短暂的休整与感悟之后,是时候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了。第四座祭坛的感应,以及那干扰飞升的谜团,都等待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