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处置于谦的诏书,如同裹着蜜糖的毒药,被曹吉祥以最快的速度颁行天下。墨迹未干,便已传遍京城,继而将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向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诏书内容如同凛冬的寒风,瞬间冻结了北京城内因皇帝怒斥瓦剌使者而刚刚燃起的一丝热血。许多官员,尤其是那些对于谦抱有敬意、或自身秉持风骨的士大夫,在听到诏书内容时,如遭雷击,呆立当场,随即是彻骨的冰寒与无言的悲愤。
“陛下……陛下终究还是……”老臣王直在值房内听闻此讯,手中茶盏失手跌落,摔得粉碎,他踉跄后退,扶着墙壁才勉强站稳,老泪纵横,喃喃道,“自毁长城……自毁长城啊!”
胡濙则把自己关在书房内,一整日未曾出门,只有压抑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呜咽声隐约传出。
更多的中下层官员和普通士子,则是聚在一起,扼腕叹息,议论纷纷,言语中充满了对朝廷的失望和对皇帝“昏聩”的指责。于谦尸骨未寒(虽已追赠,但尚未正式下葬),便被如此对待,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是下一个于谦?
军中的反应更为直接。一些原本就因石亨出走而军心浮动的部队,闻此消息,更是士气低落,怨声载道。德胜门守军中,甚至发生了小规模的骚动,有士卒丢下兵器,哭喊道:“于少保那样的人都落得如此下场,我们拼死守城,又能换来什么?!”
范广闻讯,又惊又怒,亲自赶到骚动处,连斩数名带头闹事者,才勉强将局面压住,但他看着手下将士们那麻木而绝望的眼神,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皇帝这道诏书,比瓦剌的千军万马更具杀伤力!
林锋然在乾清宫内,对外面的风浪并非一无所知。曹吉祥“贴心”地将外面的种种反应,以“禀报实情”的名义,添油加醋地呈报给他。每听一句,林锋然的心就如同被针扎一下。他仿佛能听到无数忠魂在九泉之下发出的悲鸣,能感受到无数活着的忠良投来的冰冷目光。
他独自坐在黑暗中,不吃不喝,不言不语。那道诏书,像一条毒蛇,盘踞在他的心头,不断噬咬着他的良知。他一遍遍地问自己:值得吗?用忠臣的鲜血和名誉,去换取一时的喘息,去安抚一群豺狼,真的值得吗?
“陛下,多少用些膳吧……”来福端着一碗清粥,小心翼翼地劝道。
林锋然恍若未闻,他的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就在这时,德胜门方向传来的轰鸣与喊杀声陡然加剧!那声音如此猛烈,仿佛天崩地裂,连乾清宫的地面都在微微震动!
“怎么回事?!”林锋然猛地回过神。
一名浑身浴血、盔甲破损的传令兵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嘶声力竭地喊道:“陛下!瓦剌……瓦剌动用全部火炮,猛轰德胜门!城门楼已塌了一角!敌军……敌军架起数百云梯,正在蚁附攻城!范将军身先士卒,已多处负伤,弟兄们……弟兄们快顶不住了!请求援兵!请求火炮支援!”
德胜门危急!北京城的门户即将被攻破!
林锋然的心脏骤然缩紧,所有的自责、痛苦在这一刻都被求生的本能和皇帝的责任感压了下去!他猛地站起身,因久坐和心力交瘁而眼前一黑,晃了晃,被来福及时扶住。
“援兵……朕哪里还有援兵?!”林锋然声音嘶哑。京营精锐被石亨带走,城中可用之兵都已派上城墙,他手中只剩下最后一点负责皇宫守卫的部队,那是最后的底线。
“火炮!对!神机营的火炮呢?!”他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厉声问道。
“陛下!神机营的火炮……大部分被石亨以演练为名调走,剩下的……剩下的弹药不足,且射程不及瓦剌的重炮!我们……我们被压制了!”传令兵带着哭腔回答。
又是石亨!林锋然恨得几乎咬碎牙齿。这一切,早就在他们的算计之中!
不能再等了!城破,则万事皆休!
“取朕甲胄来!”林锋然眼中闪过一丝疯狂和决绝,“朕要亲临德胜门!”
“陛下!不可!城头危险!”来福和殿内所有太监侍卫都跪了下来。
“危险?城若破了,这乾清宫就是最大的坟墓!”林锋然一把推开试图阻拦的来福,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朕意已决!无需多言!立刻备马!”
他知道,此时此刻,任何言语的激励都是苍白的。他必须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出现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面前!他要让他们看到,皇帝没有抛弃他们,皇帝与他们同在!这也是他挽回因那道诏书而失去的人心的唯一机会!
很快,林锋然穿上了一身匆忙找来的、并不合身的明光铠,在来福和一小队最忠诚的侍卫护送下,翻身上马,冲出皇宫,直奔德胜门!
越靠近德胜门,空气中的硝烟味和血腥味就越发浓重,震耳欲聋的炮声、喊杀声、惨叫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人间地狱的景象。街道上到处都是惊慌奔逃的百姓和抬下来的伤兵。
当林锋然一行人冲破混乱,抵达德胜门下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冷气!高大的城门楼已然残破不堪,墙体被轰出数个缺口,无数瓦剌士兵如同蚂蚁般顺着云梯向上攀爬,守军则用滚木擂石、火油金汁拼死抵抗,不断有人中箭或被爬上来的瓦剌兵砍翻,从高高的城墙上坠落。
范广浑身是血,左臂无力地垂下,右手仍挥舞着战刀,在城头声嘶力竭地指挥,他的声音在巨大的喧嚣中显得如此微弱。
“陛下!您怎么来了?!”一名守在阶梯口的将领看到林锋然,惊得目瞪口呆。
林锋然没有回答,他拔出腰间佩剑,指向城头,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大明将士们!朕在此!与尔等共存亡!杀敌——!”
这一声呐喊,如同注入疲惫身躯的强心剂!许多正在搏杀的士兵愕然回头,看到那身耀眼的明光铠和皇帝年轻而决绝的面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陛下!是陛下!”
“陛下亲临前线了!”
“万岁!万岁!”
短暂的惊愕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更加疯狂的抵抗!皇帝亲临,意味着他们没有退路,也意味着最高的荣誉和认可!原本低落的士气,在这一刻奇迹般地被重新点燃!
林锋然不顾劝阻,冒着如雨的箭矢和偶尔飞来的碎石,冲上城头,来到范广身边。
“陛下!危险!快下去!”范广急得大叫。
林锋然充耳不闻,他抢过一面巨大的盾牌,护住范广和自己,目光死死盯着城下如同潮水般涌来的瓦剌士兵,声音沙哑却坚定:“范将军,朕与你一同守在这里!城在人在!”
就在这时,一名眼尖的侍卫突然指着城外瓦剌军后方,惊呼道:“陛下!你看!那……那是……”
林锋然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瓦剌大军后方,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部队正静静地列阵观望,他们打着的旗帜……赫然是大明的军旗!而那帅旗之下,一个熟悉的身影端坐马上,不是石亨又是谁?!
他果然没有走远!他在观望!他在等待城破的那一刻,或者……在等待与也先谈妥条件的时刻!
一股前所未有的怒火和屈辱,瞬间淹没了林锋然。他看着城下浴血奋战的将士,看着远处冷眼旁观的石亨,看着手中这柄因为那道违心的诏书而显得无比沉重的剑……
(第30章 完)
诏书内容如同凛冬的寒风,瞬间冻结了北京城内因皇帝怒斥瓦剌使者而刚刚燃起的一丝热血。许多官员,尤其是那些对于谦抱有敬意、或自身秉持风骨的士大夫,在听到诏书内容时,如遭雷击,呆立当场,随即是彻骨的冰寒与无言的悲愤。
“陛下……陛下终究还是……”老臣王直在值房内听闻此讯,手中茶盏失手跌落,摔得粉碎,他踉跄后退,扶着墙壁才勉强站稳,老泪纵横,喃喃道,“自毁长城……自毁长城啊!”
胡濙则把自己关在书房内,一整日未曾出门,只有压抑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呜咽声隐约传出。
更多的中下层官员和普通士子,则是聚在一起,扼腕叹息,议论纷纷,言语中充满了对朝廷的失望和对皇帝“昏聩”的指责。于谦尸骨未寒(虽已追赠,但尚未正式下葬),便被如此对待,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是下一个于谦?
军中的反应更为直接。一些原本就因石亨出走而军心浮动的部队,闻此消息,更是士气低落,怨声载道。德胜门守军中,甚至发生了小规模的骚动,有士卒丢下兵器,哭喊道:“于少保那样的人都落得如此下场,我们拼死守城,又能换来什么?!”
范广闻讯,又惊又怒,亲自赶到骚动处,连斩数名带头闹事者,才勉强将局面压住,但他看着手下将士们那麻木而绝望的眼神,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皇帝这道诏书,比瓦剌的千军万马更具杀伤力!
林锋然在乾清宫内,对外面的风浪并非一无所知。曹吉祥“贴心”地将外面的种种反应,以“禀报实情”的名义,添油加醋地呈报给他。每听一句,林锋然的心就如同被针扎一下。他仿佛能听到无数忠魂在九泉之下发出的悲鸣,能感受到无数活着的忠良投来的冰冷目光。
他独自坐在黑暗中,不吃不喝,不言不语。那道诏书,像一条毒蛇,盘踞在他的心头,不断噬咬着他的良知。他一遍遍地问自己:值得吗?用忠臣的鲜血和名誉,去换取一时的喘息,去安抚一群豺狼,真的值得吗?
“陛下,多少用些膳吧……”来福端着一碗清粥,小心翼翼地劝道。
林锋然恍若未闻,他的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就在这时,德胜门方向传来的轰鸣与喊杀声陡然加剧!那声音如此猛烈,仿佛天崩地裂,连乾清宫的地面都在微微震动!
“怎么回事?!”林锋然猛地回过神。
一名浑身浴血、盔甲破损的传令兵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嘶声力竭地喊道:“陛下!瓦剌……瓦剌动用全部火炮,猛轰德胜门!城门楼已塌了一角!敌军……敌军架起数百云梯,正在蚁附攻城!范将军身先士卒,已多处负伤,弟兄们……弟兄们快顶不住了!请求援兵!请求火炮支援!”
德胜门危急!北京城的门户即将被攻破!
林锋然的心脏骤然缩紧,所有的自责、痛苦在这一刻都被求生的本能和皇帝的责任感压了下去!他猛地站起身,因久坐和心力交瘁而眼前一黑,晃了晃,被来福及时扶住。
“援兵……朕哪里还有援兵?!”林锋然声音嘶哑。京营精锐被石亨带走,城中可用之兵都已派上城墙,他手中只剩下最后一点负责皇宫守卫的部队,那是最后的底线。
“火炮!对!神机营的火炮呢?!”他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厉声问道。
“陛下!神机营的火炮……大部分被石亨以演练为名调走,剩下的……剩下的弹药不足,且射程不及瓦剌的重炮!我们……我们被压制了!”传令兵带着哭腔回答。
又是石亨!林锋然恨得几乎咬碎牙齿。这一切,早就在他们的算计之中!
不能再等了!城破,则万事皆休!
“取朕甲胄来!”林锋然眼中闪过一丝疯狂和决绝,“朕要亲临德胜门!”
“陛下!不可!城头危险!”来福和殿内所有太监侍卫都跪了下来。
“危险?城若破了,这乾清宫就是最大的坟墓!”林锋然一把推开试图阻拦的来福,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朕意已决!无需多言!立刻备马!”
他知道,此时此刻,任何言语的激励都是苍白的。他必须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出现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面前!他要让他们看到,皇帝没有抛弃他们,皇帝与他们同在!这也是他挽回因那道诏书而失去的人心的唯一机会!
很快,林锋然穿上了一身匆忙找来的、并不合身的明光铠,在来福和一小队最忠诚的侍卫护送下,翻身上马,冲出皇宫,直奔德胜门!
越靠近德胜门,空气中的硝烟味和血腥味就越发浓重,震耳欲聋的炮声、喊杀声、惨叫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人间地狱的景象。街道上到处都是惊慌奔逃的百姓和抬下来的伤兵。
当林锋然一行人冲破混乱,抵达德胜门下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冷气!高大的城门楼已然残破不堪,墙体被轰出数个缺口,无数瓦剌士兵如同蚂蚁般顺着云梯向上攀爬,守军则用滚木擂石、火油金汁拼死抵抗,不断有人中箭或被爬上来的瓦剌兵砍翻,从高高的城墙上坠落。
范广浑身是血,左臂无力地垂下,右手仍挥舞着战刀,在城头声嘶力竭地指挥,他的声音在巨大的喧嚣中显得如此微弱。
“陛下!您怎么来了?!”一名守在阶梯口的将领看到林锋然,惊得目瞪口呆。
林锋然没有回答,他拔出腰间佩剑,指向城头,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大明将士们!朕在此!与尔等共存亡!杀敌——!”
这一声呐喊,如同注入疲惫身躯的强心剂!许多正在搏杀的士兵愕然回头,看到那身耀眼的明光铠和皇帝年轻而决绝的面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陛下!是陛下!”
“陛下亲临前线了!”
“万岁!万岁!”
短暂的惊愕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更加疯狂的抵抗!皇帝亲临,意味着他们没有退路,也意味着最高的荣誉和认可!原本低落的士气,在这一刻奇迹般地被重新点燃!
林锋然不顾劝阻,冒着如雨的箭矢和偶尔飞来的碎石,冲上城头,来到范广身边。
“陛下!危险!快下去!”范广急得大叫。
林锋然充耳不闻,他抢过一面巨大的盾牌,护住范广和自己,目光死死盯着城下如同潮水般涌来的瓦剌士兵,声音沙哑却坚定:“范将军,朕与你一同守在这里!城在人在!”
就在这时,一名眼尖的侍卫突然指着城外瓦剌军后方,惊呼道:“陛下!你看!那……那是……”
林锋然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瓦剌大军后方,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部队正静静地列阵观望,他们打着的旗帜……赫然是大明的军旗!而那帅旗之下,一个熟悉的身影端坐马上,不是石亨又是谁?!
他果然没有走远!他在观望!他在等待城破的那一刻,或者……在等待与也先谈妥条件的时刻!
一股前所未有的怒火和屈辱,瞬间淹没了林锋然。他看着城下浴血奋战的将士,看着远处冷眼旁观的石亨,看着手中这柄因为那道违心的诏书而显得无比沉重的剑……
(第30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