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朕的KPI,老臣们懵了!-《联的江山,全是梗!!!》

  张軏突发急病昏迷的消息,像一块冰冷的石头砸进林锋然心里,让他昨晚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睡意瞬间荡然无存。他几乎一夜未眠,天刚蒙蒙亮就坐了起来,盯着窗外渐亮的天空,心里翻江倒海。

  太巧了!巧得让人脊背发凉。昨天石亨刚聚众密谈,晚上张軏就“病”了?这病,是真是假?是灭口?是警告?还是……某种更阴险的算计?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但这件事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他心里,让他对石亨一伙的警惕提到了最高级别。

  早朝时辰快到了,舒良和宫女们捧着那身沉重的朝服,小心翼翼地进来伺候。林锋然看着那明黄色的袍服,第一次感到一种生理性的厌恶。这身衣服,不仅是枷锁,如今更像是一面吸引明枪暗箭的靶子。

  “陛下,今日早朝……”舒良试探着问,眼神里带着担忧。显然,张軏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照常。”林锋然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但眼神却冷了下来。他不能慌,更不能露怯。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稳住。

  今天的早朝,气氛比昨天更加诡异。大臣们行礼时,眼神都带着几分闪烁和探究。显然,皇帝昨日“说重点”的余波未平,惠安伯“突发急病”的新浪又起,这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林锋然端坐在龙椅上,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自若。他刻意没有主动询问张軏的病情,而是按照流程听着各部汇报。但今天,他听得格外仔细,试图从那些冠冕堂皇的奏对中,捕捉一丝一毫的异常。

  果然,在议论到京营防务轮换时,石亨出列了。他声如洪钟,汇报着例行公事,但话语间,却巧妙地加强了他本人对京营“不可或缺”的作用,隐隐有揽权之嫌。几个依附他的将领也纷纷附和。

  林锋然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京营乃国之干城,轮防大事,需谨慎,着兵部与五军都督府详议方案再奏。” 既没有完全否决石亨,也没有让他轻易得逞,把皮球踢给了更需要平衡的部门。

  石亨眼神闪烁了一下,躬身称是,没再多言。

  但经过这番交锋,林锋然更加确定,必须尽快想办法打破石亨这些“功臣”对朝政,特别是军权的垄断!否则,自己这个皇帝,迟早被架空。

  一下朝,他立刻吩咐舒良:“传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御书房议事!” 他等不及了,那个昨晚辗转反侧时想到的“馊主意”,必须立刻抛出来试试水。

  御书房里,檀香袅袅,但气氛却有些凝滞。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内阁首辅陈循、次辅高谷,以及六部的堂官们,分列两旁,心里都在打鼓。陛下连续两天举动非常,今日突然召见,不知又要出什么“新花样”。

  林锋然没有绕圈子,他拿起一份刚才让舒良临时赶工、画得歪歪扭扭的表格(勉强能看出是张表格),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

  “诸位爱卿,朕近日思之,朝廷政务纷繁,各部司职掌虽有定例,然考评奖惩,多凭风闻印象,难免失之公允。长此以往,勤勉者未必得赏,怠惰者或可逍遥,于国于民,皆非幸事。”

  老臣们面面相觑,这话听起来……有点道理,但陛下想干嘛?

  林锋然继续道:“故而,朕有个想法。可否为各部、各司,乃至重要职官,设定……嗯,设定‘年度考成目标’?” 他尽量用比较古代的词汇,但“年度考成目标”这几个字还是让老臣们眼皮一跳。

  “譬如户部,”林锋然指着那张鬼画符一样的表格,“今年可定目标:清查隐田多少顷?新增税户多少?国库岁入比去岁增几何?漕运损耗降几成?又譬如工部,可定目标:修缮河堤多少里?竣工皇陵几处?节省工料银几何?”

  他越说越顺,把自己能想到的现代KPI概念都往外倒:“将这些目标,分门别类,量化……呃,就是明确数目,写入考成簿。年终据此考核,优者擢升,劣者罚俸甚至降职!如此,权责清晰,赏罚分明,方能激励臣工,提升效率!”

  他说完了,期待地看着底下的大臣们。

  御书房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首辅陈循老大人张着嘴,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眼神直勾勾地看着皇帝,仿佛在看一个天外来客。高谷次辅则是一副“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听什么?”的茫然表情。户部尚书老王更是一脸惨白,额头又开始冒汗,嘴里喃喃道:“清…清查隐田?增…增税户?这…这如何能量化……”

  过了好半晌,陈循才颤巍巍地开口,声音干涩:“陛下…陛下励精图治之心,老臣…老臣感佩!只是…只是这‘年度考成目标’…量化…此事…亘古未有啊!百官职责,在于牧民理政,多有…多有无法计量之处,譬如教化百姓、平息讼狱,此乃春风化雨,焉能以数目计之?”

  “是啊陛下!”高谷也赶紧接话,“且各府县情况迥异,若一概以数目考成,恐…恐地方官为达目标,不惜苛政扰民,虚报数字,反生弊端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陛下三思!”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总之就一个意思:陛下,您这想法太超前、太离谱、太不靠谱了!祖宗没这么干过!也没法这么干!

  林锋然看着底下这群脑袋摇得像拨浪鼓的老头,心里那股无力感又涌了上来。他就知道会是这样!跟这群活在“定性”世界里的人谈“量化考核”,简直是对牛弹琴!

  他试图解释:“朕并非要求事事数目化,但总有些核心政务是可以衡量的!比如灾民是否得到安置,河道是否疏通,这总能有个数目吧?”

  然而,老臣们依旧固守着自己的逻辑,引经据典,反复强调“政事繁琐,难以具象”、“为政在人,不在法”之类的道理。

  一场原本想提高效率的讨论,很快又变成了鸡同鸭讲的僵局。林锋然说得口干舌燥,感觉比连续开了三个项目评审会还累。

  最终,他只能疲惫地挥挥手:“罢了,此事…容后再议。诸位爱卿先退下吧。”

  老臣们如蒙大赦,行礼后鱼贯而出,一个个脚步虚浮,显然被皇帝这“惊世骇俗”的想法吓得不轻。

  林锋然颓然坐回椅子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改革,太难了!这朝堂,就像一个生了锈的巨大齿轮,你想推动它,不仅需要巨大的力量,还得先想办法把那些锈迹斑斑的陈旧观念给敲掉。

  “陛下,皇后娘娘宫里来人,说备了您爱吃的点心,问陛下是否得空过去用些?”舒良轻声禀报,试图缓和一下凝重的气氛。

  钱皇后……林锋然心里一动。或许,在她那里,能暂时逃离这令人窒息的朝政漩涡,得到片刻的安宁?而且,皇后素来敏锐,或许能给她一些不同的视角?

  “摆驾坤宁宫。”林锋然站起身,他确实需要喘口气了。

  然而,当他走出御书房,抬头望向坤宁宫方向时,心里却莫名地闪过一丝犹豫。此刻,江雨桐应该也在坤宁宫安顿吧?见到钱皇后,难免会想到她……这种复杂的感觉,让他迈向坤宁宫的脚步,不自觉地沉重了几分。

  (第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