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翯羽嘴角带着无可奈何的微笑,不是她给大家泼冷水,实在是因为蜀省的地质运动十分频繁,能不能挖到真不一定。
所以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问题,高翯羽直接说出来了,“考古学是一门比较现代的学术,这种考古的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做吧,至于挖东西卖钱,我只能说要是这么简单,那三星堆周围的人们早就是富豪了。”
话是说的比较直接,可这完全是因为大家太可怕了,考古和卖钱可不是一回事,再说了三星堆又不是墓葬,挖掘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就算是墓葬,你看始皇大大的墓不也是现在还没挖掘完嘛!
一路强调着不能这么做,高翯羽和李清照上了二楼的展览。
二楼的展览叫做天地人神。
“这个展厅可以说是包含了三星堆最出名的物件了。”高翯羽说完,两人就一起踏进了展厅。
打头阵的是玉器。
不过高翯羽和李清照两人更惊讶的是那个网状格青铜器。
“像是烧烤架子。”高翯羽摩挲着下巴,觉得这个东西真的很适合做烧烤,“李姐,咱们今天晚饭吃烤肉吧?”
李清照虽然不知道现代的烤肉是什么东西,但是从善如流的点点头,同意她的提议。
无论是三星堆还是其他的朝代,青铜器一般都是作为礼器存在的,这种青铜尊类的青铜器并不少见,李清照也见过不少,不过她关注的大多都是有铭文的。
这里的青铜尊很少有文字。
“三星堆是没有文字吗?”
“三星堆文明有没有文字还不好说,毕竟现在还没有挖掘完。”高翯羽记得没有说过有文字的事情,倘若真的在三星堆发现了文字,那简直可以称为改变考古界的大事件了。
李清照不甚明了的点点头。
接着便是一墙的青铜面具。
“这是三星堆的代表器物。”高翯羽简而言之,“这些青铜面具非常的神秘。”
“不过,这个更加奇怪吧?”李清照看着眼前的青铜鸟脚人像露出了疑惑得神情,“这个青铜器的造型真的很……”
“夸张?”高翯羽试着补充了一个词,得到了李清照的点头。
没错,就是夸张,感觉很奇怪的造型。
“这可能就是古时人类的想象力了。”
“看,太阳轮!”高翯羽终于亲眼看到像是汽车方向盘的太阳轮了,“李姐,你看它像不像汽车的方向盘!”
话音刚落,李清照还没说话,身边的游客们便点头表示像了。
“是很像。”李清照微笑着点点头。
“其实考古还发现很多跟现代用品高度相似的物品,比如汉朝的墓葬里面发现的玻璃杯,王莽新朝出现的类似的游标卡尺以及短裙,都是有些颠覆我们对祖先认识的。”
“我们先人也不都是蠢笨之人。”李清照无奈的摇摇头,表示可能受制于当时发展没办法像后世这般规整,但是有用的东西,大家都会动脑去思考的。
“对,先人只是活得早,不是没有脑子。”高翯羽同意的点点头,“岂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呢!”
再往里走,入目的便是那棵高达三米多的青铜神树。
高翯羽和李清照看得目瞪口呆,更别提天幕下的众人们了。
“难怪叫做天地人神,这简直就是神迹!”
“太神奇了!”
“乖乖,我只知道它大,没想到这么大。”高翯羽简直移不开眼睛。“虽然我之前看小说的时候代入的青铜神树比这个还要大。”
“嗯?什么小说?”李清照知道小说就是话本,但是从来没见过高翯羽拿着书研习。
“盗墓的。”高翯羽有些羞涩的说道,“上学的时候还是看纸质书籍,后来大学用手机之后,觉得手机看小说是真香。”
虽然很多词是什么意思听不太懂,但是李清照还是明白了高翯羽的话。
“那本小说中就提到了这棵青铜神树,我当时看完那里还做了一个梦,梦到我被这棵树贯穿了,鲜血汇集到了树底下,然后这棵神树活了起来,里面出现了一个穿着白衣服的女人,那个女人还长着我的脸。”
高翯羽说完,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那对于幼小的她来说,简直是噩梦!
“那确实是蛮可怕了。”李清照听完,也有些惊骇了,更别提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的高翯羽了。
两人在青铜神树下拍了好几张照片,才接着走去。
“摇钱树?”高翯羽惊喜地看着那漂亮的摇钱树,“拜拜拜拜。”
后世人拜神主打一个随心所欲的模样,将李清照震惊到说不出话来,倘若家里拜神她也这般模样,怕是会被家里人揍吧?
“不不不,我家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拜神,而且就算是拜神的话,华夏不养闲神,我们只会拜有用的。”
“我们对于宗教向来都是一视同仁的,对于神佛也是如此。”高翯羽表示任何极端的宗教信仰的宗教分子,最后导致的都是一场灾难。
“而且,宗教应该是为人服务的。”高翯羽歪歪头,想到了历史上的灭佛的运动,想到了良田被侵占,百姓流离失所。
“看来你想到了什么东西。”李清照和她相处不过半天,就知道她的发散性思维了。
“是,我想起来了,三武一宗的灭佛运动。”高翯羽点点头,“宗教不能凌驾于国家之上,也不能特别多的优惠政策,不然就会限制国家的发展。”
“比如说北魏太武帝时期,佛教寺院拥有大量的劳动力和土地,导致国家的税收和财政出现问题,唐武宗灭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宗教绝对不能凌驾于国家之上,宗教信仰只能是信仰。”
高翯羽说的一番话,让天幕下的大多数寺庙住持都白了脸,想到寺庙中的田地,再想到君主,他们怎么会猜不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件事,于是纷纷开始寻找出入。
北魏
拓跋焘放下手中的笔,嘴角露出了一抹有些可惜的笑容。
“算他们走运了,得天幕明示知道该做些什么了。”拓跋焘说着,取出另一张纸,将配合交出田地和劳动力的寺庙的优待和不配合的方案写出来之后,让内侍拿走。
他早就想做这件事了,天幕算是给了他一个极佳的机会,不过也有些可惜,轻易就放过了这些寺庙。
所以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问题,高翯羽直接说出来了,“考古学是一门比较现代的学术,这种考古的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做吧,至于挖东西卖钱,我只能说要是这么简单,那三星堆周围的人们早就是富豪了。”
话是说的比较直接,可这完全是因为大家太可怕了,考古和卖钱可不是一回事,再说了三星堆又不是墓葬,挖掘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就算是墓葬,你看始皇大大的墓不也是现在还没挖掘完嘛!
一路强调着不能这么做,高翯羽和李清照上了二楼的展览。
二楼的展览叫做天地人神。
“这个展厅可以说是包含了三星堆最出名的物件了。”高翯羽说完,两人就一起踏进了展厅。
打头阵的是玉器。
不过高翯羽和李清照两人更惊讶的是那个网状格青铜器。
“像是烧烤架子。”高翯羽摩挲着下巴,觉得这个东西真的很适合做烧烤,“李姐,咱们今天晚饭吃烤肉吧?”
李清照虽然不知道现代的烤肉是什么东西,但是从善如流的点点头,同意她的提议。
无论是三星堆还是其他的朝代,青铜器一般都是作为礼器存在的,这种青铜尊类的青铜器并不少见,李清照也见过不少,不过她关注的大多都是有铭文的。
这里的青铜尊很少有文字。
“三星堆是没有文字吗?”
“三星堆文明有没有文字还不好说,毕竟现在还没有挖掘完。”高翯羽记得没有说过有文字的事情,倘若真的在三星堆发现了文字,那简直可以称为改变考古界的大事件了。
李清照不甚明了的点点头。
接着便是一墙的青铜面具。
“这是三星堆的代表器物。”高翯羽简而言之,“这些青铜面具非常的神秘。”
“不过,这个更加奇怪吧?”李清照看着眼前的青铜鸟脚人像露出了疑惑得神情,“这个青铜器的造型真的很……”
“夸张?”高翯羽试着补充了一个词,得到了李清照的点头。
没错,就是夸张,感觉很奇怪的造型。
“这可能就是古时人类的想象力了。”
“看,太阳轮!”高翯羽终于亲眼看到像是汽车方向盘的太阳轮了,“李姐,你看它像不像汽车的方向盘!”
话音刚落,李清照还没说话,身边的游客们便点头表示像了。
“是很像。”李清照微笑着点点头。
“其实考古还发现很多跟现代用品高度相似的物品,比如汉朝的墓葬里面发现的玻璃杯,王莽新朝出现的类似的游标卡尺以及短裙,都是有些颠覆我们对祖先认识的。”
“我们先人也不都是蠢笨之人。”李清照无奈的摇摇头,表示可能受制于当时发展没办法像后世这般规整,但是有用的东西,大家都会动脑去思考的。
“对,先人只是活得早,不是没有脑子。”高翯羽同意的点点头,“岂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呢!”
再往里走,入目的便是那棵高达三米多的青铜神树。
高翯羽和李清照看得目瞪口呆,更别提天幕下的众人们了。
“难怪叫做天地人神,这简直就是神迹!”
“太神奇了!”
“乖乖,我只知道它大,没想到这么大。”高翯羽简直移不开眼睛。“虽然我之前看小说的时候代入的青铜神树比这个还要大。”
“嗯?什么小说?”李清照知道小说就是话本,但是从来没见过高翯羽拿着书研习。
“盗墓的。”高翯羽有些羞涩的说道,“上学的时候还是看纸质书籍,后来大学用手机之后,觉得手机看小说是真香。”
虽然很多词是什么意思听不太懂,但是李清照还是明白了高翯羽的话。
“那本小说中就提到了这棵青铜神树,我当时看完那里还做了一个梦,梦到我被这棵树贯穿了,鲜血汇集到了树底下,然后这棵神树活了起来,里面出现了一个穿着白衣服的女人,那个女人还长着我的脸。”
高翯羽说完,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那对于幼小的她来说,简直是噩梦!
“那确实是蛮可怕了。”李清照听完,也有些惊骇了,更别提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的高翯羽了。
两人在青铜神树下拍了好几张照片,才接着走去。
“摇钱树?”高翯羽惊喜地看着那漂亮的摇钱树,“拜拜拜拜。”
后世人拜神主打一个随心所欲的模样,将李清照震惊到说不出话来,倘若家里拜神她也这般模样,怕是会被家里人揍吧?
“不不不,我家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拜神,而且就算是拜神的话,华夏不养闲神,我们只会拜有用的。”
“我们对于宗教向来都是一视同仁的,对于神佛也是如此。”高翯羽表示任何极端的宗教信仰的宗教分子,最后导致的都是一场灾难。
“而且,宗教应该是为人服务的。”高翯羽歪歪头,想到了历史上的灭佛的运动,想到了良田被侵占,百姓流离失所。
“看来你想到了什么东西。”李清照和她相处不过半天,就知道她的发散性思维了。
“是,我想起来了,三武一宗的灭佛运动。”高翯羽点点头,“宗教不能凌驾于国家之上,也不能特别多的优惠政策,不然就会限制国家的发展。”
“比如说北魏太武帝时期,佛教寺院拥有大量的劳动力和土地,导致国家的税收和财政出现问题,唐武宗灭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宗教绝对不能凌驾于国家之上,宗教信仰只能是信仰。”
高翯羽说的一番话,让天幕下的大多数寺庙住持都白了脸,想到寺庙中的田地,再想到君主,他们怎么会猜不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件事,于是纷纷开始寻找出入。
北魏
拓跋焘放下手中的笔,嘴角露出了一抹有些可惜的笑容。
“算他们走运了,得天幕明示知道该做些什么了。”拓跋焘说着,取出另一张纸,将配合交出田地和劳动力的寺庙的优待和不配合的方案写出来之后,让内侍拿走。
他早就想做这件事了,天幕算是给了他一个极佳的机会,不过也有些可惜,轻易就放过了这些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