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曼的隐性阻碍-《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

  一、卡在“流程”里的预算申请

  周三上午,林宇拿着签好字的物料采购预算表,敲开了李曼办公室的门。表格里列得清清楚楚:暖手宝定制费、KOC推广补贴、社区物料印刷费,每一项都附了供应商报价单,总金额比客户预算还低了8%。

  “李姐,这是‘青柚茶语’项目的物料预算,麻烦您签个字走审批流程。”林宇把表格递过去,心里还想着下午要跟供应商确认生产周期——毕竟离社区推广只剩五天,耽误不起。

  李曼接过表格,指尖在纸上慢悠悠划过,没看数据先开口:“小林啊,咱们公司有规定,超过五万的预算得走部门联审,你这表上没附各物料的性价比分析,财务那边可能通不过。”

  林宇愣了一下——上周开会明明说过,“青柚茶语”是紧急项目,预算审批可简化流程。他刚想解释,李曼又翻到最后一页:“还有,供应商资质文件你没附全,万一后续出了质量问题,责任算谁的?流程合规是底线,不能因为项目急就马虎。”

  话里挑不出错,但那慢悠悠的语气和刻意找茬的架势,让林宇心里门儿清:这是故意卡预算呢。他压下火气,笑着说:“李姐提醒得对,我这就去补资料。不过社区推广下周一就要启动,要是审批拖太久,供应商那边可能赶不上工期,要不我先跟财务沟通下,同步补资料?”

  李曼抬眼瞥了他一下,拿起笔在表格上画了个圈:“急也不能违规,你先把资料补全再说。我这边还有别的事,你先出去吧。”说完就低头看电脑,摆明了不想再谈。

  林宇拿着表格走出办公室,心里犯了嘀咕:补资料至少要一天,等李曼审核完再交财务,少说又要两天,这一折腾,肯定要耽误生产。他掏出手机翻出供应商电话,对方说“再不定单就排不上档期”,语气里满是催促。

  二、绕不开的“合规”陷阱

  下午两点,林宇把补好的资料——包括三家供应商的资质对比、物料性价比分析报告,甚至还有过往合作案例——再次送到李曼办公室。这次李曼没挑资料的错,却拿起预算表皱了眉:“你这暖手宝的单价,比去年公司采购的贵了两块钱,是不是没好好砍价?”

  “李姐,去年采购的是基础款,这次是定制款,印了品牌logo和标语,供应商说已经让利了。”林宇赶紧解释,还拿出去年的采购合同复印件对比。

  “那也得再谈谈啊,能省一点是一点。”李曼把表格推回来,“你再跟供应商压价,至少降一块钱,不然我这边没法签字。”

  林宇看着她理直气壮的样子,差点气笑了:一块钱的差价,整个订单也就差两百块,跟项目总预算比起来九牛一毛,这明显是故意刁难。他掏出手机当场给供应商打电话,开了免提:“王经理,咱们之前谈的暖手宝定制价,能不能再降一块钱?”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语气无奈:“林经理,这价格已经是成本价了,再降我们就要亏本了,您要是觉得贵,只能换基础款,不过定制款真的没法降。”

  林宇看向李曼,摊了摊手:“李姐,您也听到了,定制款确实没法再降。要不这样,我在报告里注明价格差异原因,后续项目复盘时再优化采购成本?”

  李曼却不松口:“成本控制是项目经理的责任,连块钱都砍不下来,怎么保证项目盈利?要么降价格,要么换供应商,二选一。”说完就靠在椅背上,一副“看你怎么办”的表情。

  林宇攥紧了拳头:换供应商至少要重新比价、审核资质,又是两天时间,根本耗不起。他深吸一口气,知道跟李曼耗下去没意义,得想别的办法。

  三、周董的“绿色通道”

  回到工位,林宇打开邮件,把预算表、补好的资料、供应商沟通记录,还有项目进度时间表,一股脑打包发给了周董。邮件里没说李曼故意卡预算,只客观说明“预算审批进度可能影响项目工期,需协调加急处理”,还附上了延误风险分析——比如“错过社区推广黄金期,可能导致会员新增量不达标”。

  发完邮件,他心里也没底:周董会不会觉得自己小题大做,越级汇报?可一想到项目要黄,他又硬起头皮——大不了被批评,也不能让辛苦打磨的方案卡在预算上。

  没想到半小时后,周董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小林,邮件我看了。”周董的声音很干脆,“‘青柚茶语’是重点项目,不能耽误。预算表我已经看过了,数据没问题,我给财务发了邮件,走紧急审批通道,你现在就把资料送财务,提我的名字。”

  林宇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忙道谢:“谢谢周董!我这就去办!”

  挂了电话,他拿着资料直奔财务室。财务总监看到周董的邮件,立刻安排人审核,半小时就批好了预算。林宇拿着审批通过的表格,路过李曼办公室时,故意放慢了脚步。

  果然,李曼听到动静抬头看过来,看到他手里的审批单,眼神愣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林宇没进去打招呼,径直回了工位,给供应商打了电话:“王经理,订单定了,现在就传合同,麻烦尽快安排生产!”

  电话那头传来爽快的答应声,林宇靠在椅背上,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和李曼的第一次正面博弈,后续还有的磨,但至少这次,他没让项目卡在“合规”的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