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箐月点了点头。
可以,这张三,简直是天生的营销总监。
“那主持人呢?”她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这个……”张三挠了挠头,这下犯了难,“这个确实不好找。既要有分量,又要信得过……”
他正苦思冥想,一旁的苏轼却忽然开口。
“张三,你方才提到的‘霓裳阁’,老板娘可是人称‘红三娘’的那位?”
张三一愣,连忙点头:“苏先生也知道她?”
“略有耳闻。”
苏轼的表情有些复杂,
“此女非同一般。听闻她年轻时曾是教坊司的名妓,后被一位王爷赎身。”
“数年后那王爷失势,她却能全身而退,还拿着一笔钱财,开了这家全京城最顶级的‘霓裳阁’。”
“她手腕了得,黑白两道都得卖她几分薄面。
汴京城里,许多官家女眷都是她的座上宾。
若能请动她来主持,那些宵小之辈,断不敢造次。”
红三娘?柳箐月在脑中搜索着这个名字,似乎在参考资料里看过,是“红姐”。
看来两个世界的人物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对应。
这简直是完美人选。
“你能请得动她?”柳箐月看向张三。
“这个……小的没那个面子。”
张三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不过,”他话锋一转,眼睛发亮,
“小的知道,这位红三娘,有一个全汴京城都知道的爱好。”
“什么?”
“她嗜美如命。”张三压低了声音,说得神神秘秘.
“无论是美人,还是美物,只要是这世上顶尖儿的,她都想弄到手。”
“您想啊,咱们这‘水云神镜’,能照见人最细微的容貌。对她这样的人来说,这不就是天底下最极致的‘美物’吗?这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张三越说越激动:“只要让她见上一眼,小的敢拿项上人头担保,她不仅会求着来当这个主持,甚至,她自己都会成为咱们最大的买家!”
柳箐月笑了。
这条路,通了。
“好。”她站起身,将那面九块九包邮,却即将搅动整个大宋风云的化妆镜,递到张三手里。
“那就把这个,送去给红三娘。”
“告诉她,三天后,樊楼雅集轩,会有十面远胜于此的‘水云神镜’,进行拍卖。”
她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请她,来当这个见证人。也告诉她,这第一面镜子,是我送她的见面礼,她若不来,汴京城里,有的是人想来。”
霓裳阁,坐落在汴京城最繁华的南大街。
三层高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门前车水马龙,往来的皆是绫罗绸缎,珠光宝气的贵妇名媛。
这里,是整个大宋朝的时尚风向标。
此刻,在霓裳阁三楼一间雅致的厢房内。
一个身穿大红色撒花长裙,体态丰腴,风韵犹存的美妇人,正慵懒地斜倚在软榻上。
她便是这家霓裳阁的主人,红三娘。
她手里拿着一杆水烟,有一搭没一搭地吸着,吐出的烟圈,将她那张保养得宜的脸,笼罩得有些朦胧。
在她面前,站着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妇人,正在向她汇报着店里的账目。
“……这个月,苏绣的料子卖得最好,一共进账三千二百贯。蜀锦次之,也有一千八百贯的流水……”
红三娘听得有些心不在焉,眼神飘忽。
对她来说,钱,早已经只是一个数字。
她现在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能取悦自己的东西。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连门都忘了敲,就闯了进来。
“老板娘!不好了!不……不是,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丫鬟上气不接下气,一张小脸涨得通红。
“毛毛躁躁的,成何体统!”
那管事妇人立刻板起脸,呵斥道。
红三娘却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在意。
她饶有兴致地看着那小丫鬟。
“什么事,把你急成这样?”
“老板娘!”
小丫鬟喘匀了气,从怀里掏出一个用锦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双手捧着,递了上来。
“您快看这个!”
“是悦来客栈的店小二张三托人送来的,说是……说是仙人赐下的宝物!”
“仙人宝物?”
红三娘嗤笑一声,眼皮都懒得抬。
“这张三,是越来越会胡说八道了。什么东西,也敢往我这里送。”
她见过的宝贝,比寻常人吃过的盐都多。
寻常物件,根本入不了她的眼。
“老板娘,您就看一眼吧!真的……真的不一样!”小丫鬟急得快哭了。
红三娘看她那样子,终于来了点兴趣。
她伸出纤纤玉手,接过那个锦布包,慢条斯理地解开。
当那个巴掌大的,带折叠支架的化妆镜,出现在她眼前时。
她愣了一下。
“这是……西洋来的琉璃镜?”
她见过西洋商人带来的琉璃镜,虽然也能照人,但大多工艺粗糙,镜面还有气泡,照出来的人影也是扭曲变形的。
眼前这个,似乎……不太一样。
镜子的边框是普通的白铁,看着不甚值钱。
但那镜面,却光滑如水,澄澈得不可思议。
她鬼使神差地,将镜子立在了面前的案几上。
下一秒。
她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中一般,僵在了原地。
手里的水烟,“啪嗒”一声,掉在了名贵的地毯上,烫出了一个焦黑的洞,她却浑然不觉。
她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镜子里的人。
那镜子里的人,也正死死地盯着她。
太清楚了!
清楚到,她能看到自己眼角那两道精心遮掩,却依然存在的细微纹路。
清楚到,她能看到自己鬓角,那一根不知何时悄悄冒出来的,刺眼的银丝。
清楚到,她能看到自己脸上,那用最上等的铅粉,也无法完全覆盖的,岁月留下的淡淡痕迹。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赤裸裸的冲击!
她活了三十多年,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真实地,看清了自己。
震撼过后,是无边的恐惧。
岁月,真的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
她不再是那个颠倒众生,让王孙公子为之疯狂的绝代佳人。
她老了。
这个认知,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扎进了她的心脏。
但紧接着,恐惧又被一种更加强烈的,名为“渴望”的情绪所取代。
可以,这张三,简直是天生的营销总监。
“那主持人呢?”她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这个……”张三挠了挠头,这下犯了难,“这个确实不好找。既要有分量,又要信得过……”
他正苦思冥想,一旁的苏轼却忽然开口。
“张三,你方才提到的‘霓裳阁’,老板娘可是人称‘红三娘’的那位?”
张三一愣,连忙点头:“苏先生也知道她?”
“略有耳闻。”
苏轼的表情有些复杂,
“此女非同一般。听闻她年轻时曾是教坊司的名妓,后被一位王爷赎身。”
“数年后那王爷失势,她却能全身而退,还拿着一笔钱财,开了这家全京城最顶级的‘霓裳阁’。”
“她手腕了得,黑白两道都得卖她几分薄面。
汴京城里,许多官家女眷都是她的座上宾。
若能请动她来主持,那些宵小之辈,断不敢造次。”
红三娘?柳箐月在脑中搜索着这个名字,似乎在参考资料里看过,是“红姐”。
看来两个世界的人物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对应。
这简直是完美人选。
“你能请得动她?”柳箐月看向张三。
“这个……小的没那个面子。”
张三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不过,”他话锋一转,眼睛发亮,
“小的知道,这位红三娘,有一个全汴京城都知道的爱好。”
“什么?”
“她嗜美如命。”张三压低了声音,说得神神秘秘.
“无论是美人,还是美物,只要是这世上顶尖儿的,她都想弄到手。”
“您想啊,咱们这‘水云神镜’,能照见人最细微的容貌。对她这样的人来说,这不就是天底下最极致的‘美物’吗?这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张三越说越激动:“只要让她见上一眼,小的敢拿项上人头担保,她不仅会求着来当这个主持,甚至,她自己都会成为咱们最大的买家!”
柳箐月笑了。
这条路,通了。
“好。”她站起身,将那面九块九包邮,却即将搅动整个大宋风云的化妆镜,递到张三手里。
“那就把这个,送去给红三娘。”
“告诉她,三天后,樊楼雅集轩,会有十面远胜于此的‘水云神镜’,进行拍卖。”
她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请她,来当这个见证人。也告诉她,这第一面镜子,是我送她的见面礼,她若不来,汴京城里,有的是人想来。”
霓裳阁,坐落在汴京城最繁华的南大街。
三层高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门前车水马龙,往来的皆是绫罗绸缎,珠光宝气的贵妇名媛。
这里,是整个大宋朝的时尚风向标。
此刻,在霓裳阁三楼一间雅致的厢房内。
一个身穿大红色撒花长裙,体态丰腴,风韵犹存的美妇人,正慵懒地斜倚在软榻上。
她便是这家霓裳阁的主人,红三娘。
她手里拿着一杆水烟,有一搭没一搭地吸着,吐出的烟圈,将她那张保养得宜的脸,笼罩得有些朦胧。
在她面前,站着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妇人,正在向她汇报着店里的账目。
“……这个月,苏绣的料子卖得最好,一共进账三千二百贯。蜀锦次之,也有一千八百贯的流水……”
红三娘听得有些心不在焉,眼神飘忽。
对她来说,钱,早已经只是一个数字。
她现在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能取悦自己的东西。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连门都忘了敲,就闯了进来。
“老板娘!不好了!不……不是,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丫鬟上气不接下气,一张小脸涨得通红。
“毛毛躁躁的,成何体统!”
那管事妇人立刻板起脸,呵斥道。
红三娘却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在意。
她饶有兴致地看着那小丫鬟。
“什么事,把你急成这样?”
“老板娘!”
小丫鬟喘匀了气,从怀里掏出一个用锦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双手捧着,递了上来。
“您快看这个!”
“是悦来客栈的店小二张三托人送来的,说是……说是仙人赐下的宝物!”
“仙人宝物?”
红三娘嗤笑一声,眼皮都懒得抬。
“这张三,是越来越会胡说八道了。什么东西,也敢往我这里送。”
她见过的宝贝,比寻常人吃过的盐都多。
寻常物件,根本入不了她的眼。
“老板娘,您就看一眼吧!真的……真的不一样!”小丫鬟急得快哭了。
红三娘看她那样子,终于来了点兴趣。
她伸出纤纤玉手,接过那个锦布包,慢条斯理地解开。
当那个巴掌大的,带折叠支架的化妆镜,出现在她眼前时。
她愣了一下。
“这是……西洋来的琉璃镜?”
她见过西洋商人带来的琉璃镜,虽然也能照人,但大多工艺粗糙,镜面还有气泡,照出来的人影也是扭曲变形的。
眼前这个,似乎……不太一样。
镜子的边框是普通的白铁,看着不甚值钱。
但那镜面,却光滑如水,澄澈得不可思议。
她鬼使神差地,将镜子立在了面前的案几上。
下一秒。
她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中一般,僵在了原地。
手里的水烟,“啪嗒”一声,掉在了名贵的地毯上,烫出了一个焦黑的洞,她却浑然不觉。
她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镜子里的人。
那镜子里的人,也正死死地盯着她。
太清楚了!
清楚到,她能看到自己眼角那两道精心遮掩,却依然存在的细微纹路。
清楚到,她能看到自己鬓角,那一根不知何时悄悄冒出来的,刺眼的银丝。
清楚到,她能看到自己脸上,那用最上等的铅粉,也无法完全覆盖的,岁月留下的淡淡痕迹。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赤裸裸的冲击!
她活了三十多年,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真实地,看清了自己。
震撼过后,是无边的恐惧。
岁月,真的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
她不再是那个颠倒众生,让王孙公子为之疯狂的绝代佳人。
她老了。
这个认知,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扎进了她的心脏。
但紧接着,恐惧又被一种更加强烈的,名为“渴望”的情绪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