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闷响和远去的脚步声,让茶馆内的空气凝固了许久。
罗坤明的手仍按在江晚晚的手腕上,力道不重,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两人静静坐着,听着巷子里的动静彻底归于平静,只剩下雨声。
直到夕阳完全沉下,柜台上的老式座钟“铛”地敲了一下,他才松开手。
“没事了。”他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
江晚晚悬着的心缓缓落回原地,但一种更深的不安开始蔓延。对方已经不止于警告和骚扰,开始用更具体的方式逼近她的生活。
她不能再坐以待毙。
……
几天后,雨暂歇。
江晚晚将戒指套回无名指,推门出去。她需要补充一些被刻意断供的缂丝材料。这一次,她没走常走的路,而是绕道去了西街一家更偏僻、门面更小的手工铺子。
她在里面蹲守了半小时,才终于等到老板从库房翻出半截竹筘和两卷素色丝线。老板收了现金,眼神躲闪,只低声说:“最近不好进,您下次再来……不一定有了。”
她没说话,点头将纸包揣进怀里,转身走入湿滑的巷子。
然而,走出不到五十米,三个男人还是堵在了巷口。其中一个穿黑夹克的故意撞过来,她手一抖,纸包掉在地上,丝线滚出来,瞬间沾满了泥水。
“哎哟,对不起啊大小姐。”那人嘴上道歉,脸上没一点歉意,“这地方路窄,您这么金贵的人,怎么还亲自跑腿?”
旁边一人笑出声:“人家是来躲债的,不自己买谁给她买?”
江晚晚弯腰捡东西,动作很慢。她不想抬头,也不想示弱。手指掐进掌心,疼让她清醒。
她记得昨天罗坤明说的话:“你在听雨轩,是安全的。”
可现在她不在听雨轩。
她站直身子,声音压着火:“让开。”
“急什么?”黑夹克伸手拦住她去路,“我们就是来提醒你一声,沪上的事没人管你,但别在这儿装清高。你以为换个地儿就能逃过去?”
另一人凑近:“你叔父那边都传开了,说你精神出了问题,离家出走。再不回去,连工作都要保不住。”
江晚晚盯着他,一句话没说。
她不是没听过更难听的话。投行年会上,男同事喝多了也能当面说“女的干这行迟早崩盘”。但她知道,那些话只是嘴欠,眼前这些话,是冲着让她崩溃来的。
她攥紧包裹,指甲陷进皮肤。
就在这时,巷子侧面传来脚步声。
阿杰穿着深蓝布衫,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是几包新茶。他走得很慢,却一路笔直过来,站在江晚晚侧前方半步的位置。
三人脸色变了。
“哟,这不是茶馆的伙计吗?”黑夹克冷笑,“这事跟你没关系吧?”
阿杰没看他,低头拍了拍江晚晚肩上的雨水,顺手把她手里的纸包接过去。
然后他说:“罗哥说,清静地方,别扰了客人。”
声音不大,语气也不凶。
可那三人像被烫到一样,互相看了一眼,转身就走。走得急,其中一人差点滑倒在水洼里。
阿杰没追,也没多看他们一眼。他转头对江晚晚说:“我送你回去。”
“不用。”她说,“我自己能走。”
“我知道你能。”阿杰笑了笑,“但我顺路。”
两人一前一后往回走,雨小了些。路过听雨轩门口时,江晚晚看见罗坤明坐在柜台后擦杯子,头都没抬。
她没进去。
回到小院,她把湿了的丝线摊在桌上晾,竹筘用干布擦干净放好。手有点抖,但她没停。做完这些,她坐下来,盯着那枚戒指看了很久。
门外又响起了脚步声。
她猛地抬头。
不是刚才那群人。这次只有一个人,皮鞋踩得稳,像是特意放慢速度。从窗缝看过去,是个穿灰西装的男人,手里拿着伞,站在对面屋檐下抽烟。
她屏住呼吸,等他走。
十分钟,二十分钟。
烟头灭了,人还没动。
她抓起缂丝梭子握在手里,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
终于,那人转身离开。
她松了口气,背靠墙滑坐到地上。
这才发现心跳快得不像话。
她摸出手机,想给苏念发条消息,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又停下。她不能连累朋友。上次寄材料失败的事已经够麻烦她了。
她站起来,走到门边,把门闩又检查了一遍。
然后拉开抽屉,把缂丝工具挪到床头柜最上面一层。以前她都收在箱子里,现在她要随时能拿到。
她不想再狼狈地躲。
也不想再假装没事。
第二天下午,她走进听雨轩的时候,阿杰正在扫地。见她进来,他把扫帚靠墙,直接端了杯热茶放到她常坐的位置。
她坐下,没点单。
“昨天那个,是你叫来的?”她问。
“谁?”
“巷口那三个人。”
“我没叫。”阿杰摇头,“但我确实碰上了。”
“所以你是故意出现的。”
阿杰笑了:“我不常往那条巷子走。但那天听说有人打听你住哪儿,我就绕了一圈。”
她看着他:“你们这儿……真这么护短?”
“不是护短。”阿杰说,“是规矩。”
“什么规矩?”
“听雨轩的客人,外人不能动。”他说完,顿了顿,“罗哥没说一定要帮谁,但他说了算。”
她懂了。
这不是人情,是地盘。
她坐在这个位置,喝这杯便宜龙井,就已经被划进了某个看不见的界线里。
她低头看着茶面,忽然说:“我不想欠人情。”
“没人让你欠。”阿杰说,“你付茶钱,他就给你茶。别的,是他自己决定的。”
她没再问。
罗坤明一直在泡茶,从头到尾没看她一眼。但当她起身要走时,他忽然开口:“换条路回家。”
她回头:“为什么?”
“今天早上,有人在桥头拍照。”
她愣住。
“不是游客。”他说,“镜头对着你家门。”
她咬住嘴唇。
“我知道你想自己扛。”他放下茶壶,“但你现在不是一个人走路。”
她没答。
她不知道该怎么答。
她不想靠谁,可她也真的撑得很累。
她走出茶馆,没按原路回去。拐进一条窄巷,穿过菜市场后门,又绕了两个弯才到小院。
推门进去,发现门口台阶上放着一小包东西。牛皮纸包着,没有字条。
她打开——是一卷金线,正宗苏绣用的那种,市面上早就断货了。
她拿起来对着光看,线丝均匀,光泽温润。
这不是普通渠道能拿到的。
她攥着金线,站在门口,忽然觉得鼻子发酸。
但她没哭。
她把金线放进抽屉,放在缂丝工具旁边。
晚上她做了碗面,吃完后坐在灯下继续绣那块手帕。莲瓣已经绣了一半,颜色层层叠叠,像真的要开了。
窗外雨声渐密。
她听见远处有摩托轰鸣,由远及近,又慢慢消失。
她没抬头。
手上的针走得稳。
她知道外面还有人在盯。
但她也知道,这片小镇有它自己的规则。
而她,已经被纳入其中。
她不是完全信任,也不是彻底放松。
但她不再一个人硬撑。
她把绣了一半的手帕收进布袋,拉好拉链。
然后摘下戒指,轻轻放在桌角。
灯光下,那朵半开的莲静静躺着。
门缝透进一丝风,吹动了窗帘。
她起身去关窗。
楼下巷口,一道身影站在路灯照不到的地方,看了会儿她的窗户,转身离开。
罗坤明的手仍按在江晚晚的手腕上,力道不重,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两人静静坐着,听着巷子里的动静彻底归于平静,只剩下雨声。
直到夕阳完全沉下,柜台上的老式座钟“铛”地敲了一下,他才松开手。
“没事了。”他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
江晚晚悬着的心缓缓落回原地,但一种更深的不安开始蔓延。对方已经不止于警告和骚扰,开始用更具体的方式逼近她的生活。
她不能再坐以待毙。
……
几天后,雨暂歇。
江晚晚将戒指套回无名指,推门出去。她需要补充一些被刻意断供的缂丝材料。这一次,她没走常走的路,而是绕道去了西街一家更偏僻、门面更小的手工铺子。
她在里面蹲守了半小时,才终于等到老板从库房翻出半截竹筘和两卷素色丝线。老板收了现金,眼神躲闪,只低声说:“最近不好进,您下次再来……不一定有了。”
她没说话,点头将纸包揣进怀里,转身走入湿滑的巷子。
然而,走出不到五十米,三个男人还是堵在了巷口。其中一个穿黑夹克的故意撞过来,她手一抖,纸包掉在地上,丝线滚出来,瞬间沾满了泥水。
“哎哟,对不起啊大小姐。”那人嘴上道歉,脸上没一点歉意,“这地方路窄,您这么金贵的人,怎么还亲自跑腿?”
旁边一人笑出声:“人家是来躲债的,不自己买谁给她买?”
江晚晚弯腰捡东西,动作很慢。她不想抬头,也不想示弱。手指掐进掌心,疼让她清醒。
她记得昨天罗坤明说的话:“你在听雨轩,是安全的。”
可现在她不在听雨轩。
她站直身子,声音压着火:“让开。”
“急什么?”黑夹克伸手拦住她去路,“我们就是来提醒你一声,沪上的事没人管你,但别在这儿装清高。你以为换个地儿就能逃过去?”
另一人凑近:“你叔父那边都传开了,说你精神出了问题,离家出走。再不回去,连工作都要保不住。”
江晚晚盯着他,一句话没说。
她不是没听过更难听的话。投行年会上,男同事喝多了也能当面说“女的干这行迟早崩盘”。但她知道,那些话只是嘴欠,眼前这些话,是冲着让她崩溃来的。
她攥紧包裹,指甲陷进皮肤。
就在这时,巷子侧面传来脚步声。
阿杰穿着深蓝布衫,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是几包新茶。他走得很慢,却一路笔直过来,站在江晚晚侧前方半步的位置。
三人脸色变了。
“哟,这不是茶馆的伙计吗?”黑夹克冷笑,“这事跟你没关系吧?”
阿杰没看他,低头拍了拍江晚晚肩上的雨水,顺手把她手里的纸包接过去。
然后他说:“罗哥说,清静地方,别扰了客人。”
声音不大,语气也不凶。
可那三人像被烫到一样,互相看了一眼,转身就走。走得急,其中一人差点滑倒在水洼里。
阿杰没追,也没多看他们一眼。他转头对江晚晚说:“我送你回去。”
“不用。”她说,“我自己能走。”
“我知道你能。”阿杰笑了笑,“但我顺路。”
两人一前一后往回走,雨小了些。路过听雨轩门口时,江晚晚看见罗坤明坐在柜台后擦杯子,头都没抬。
她没进去。
回到小院,她把湿了的丝线摊在桌上晾,竹筘用干布擦干净放好。手有点抖,但她没停。做完这些,她坐下来,盯着那枚戒指看了很久。
门外又响起了脚步声。
她猛地抬头。
不是刚才那群人。这次只有一个人,皮鞋踩得稳,像是特意放慢速度。从窗缝看过去,是个穿灰西装的男人,手里拿着伞,站在对面屋檐下抽烟。
她屏住呼吸,等他走。
十分钟,二十分钟。
烟头灭了,人还没动。
她抓起缂丝梭子握在手里,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
终于,那人转身离开。
她松了口气,背靠墙滑坐到地上。
这才发现心跳快得不像话。
她摸出手机,想给苏念发条消息,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又停下。她不能连累朋友。上次寄材料失败的事已经够麻烦她了。
她站起来,走到门边,把门闩又检查了一遍。
然后拉开抽屉,把缂丝工具挪到床头柜最上面一层。以前她都收在箱子里,现在她要随时能拿到。
她不想再狼狈地躲。
也不想再假装没事。
第二天下午,她走进听雨轩的时候,阿杰正在扫地。见她进来,他把扫帚靠墙,直接端了杯热茶放到她常坐的位置。
她坐下,没点单。
“昨天那个,是你叫来的?”她问。
“谁?”
“巷口那三个人。”
“我没叫。”阿杰摇头,“但我确实碰上了。”
“所以你是故意出现的。”
阿杰笑了:“我不常往那条巷子走。但那天听说有人打听你住哪儿,我就绕了一圈。”
她看着他:“你们这儿……真这么护短?”
“不是护短。”阿杰说,“是规矩。”
“什么规矩?”
“听雨轩的客人,外人不能动。”他说完,顿了顿,“罗哥没说一定要帮谁,但他说了算。”
她懂了。
这不是人情,是地盘。
她坐在这个位置,喝这杯便宜龙井,就已经被划进了某个看不见的界线里。
她低头看着茶面,忽然说:“我不想欠人情。”
“没人让你欠。”阿杰说,“你付茶钱,他就给你茶。别的,是他自己决定的。”
她没再问。
罗坤明一直在泡茶,从头到尾没看她一眼。但当她起身要走时,他忽然开口:“换条路回家。”
她回头:“为什么?”
“今天早上,有人在桥头拍照。”
她愣住。
“不是游客。”他说,“镜头对着你家门。”
她咬住嘴唇。
“我知道你想自己扛。”他放下茶壶,“但你现在不是一个人走路。”
她没答。
她不知道该怎么答。
她不想靠谁,可她也真的撑得很累。
她走出茶馆,没按原路回去。拐进一条窄巷,穿过菜市场后门,又绕了两个弯才到小院。
推门进去,发现门口台阶上放着一小包东西。牛皮纸包着,没有字条。
她打开——是一卷金线,正宗苏绣用的那种,市面上早就断货了。
她拿起来对着光看,线丝均匀,光泽温润。
这不是普通渠道能拿到的。
她攥着金线,站在门口,忽然觉得鼻子发酸。
但她没哭。
她把金线放进抽屉,放在缂丝工具旁边。
晚上她做了碗面,吃完后坐在灯下继续绣那块手帕。莲瓣已经绣了一半,颜色层层叠叠,像真的要开了。
窗外雨声渐密。
她听见远处有摩托轰鸣,由远及近,又慢慢消失。
她没抬头。
手上的针走得稳。
她知道外面还有人在盯。
但她也知道,这片小镇有它自己的规则。
而她,已经被纳入其中。
她不是完全信任,也不是彻底放松。
但她不再一个人硬撑。
她把绣了一半的手帕收进布袋,拉好拉链。
然后摘下戒指,轻轻放在桌角。
灯光下,那朵半开的莲静静躺着。
门缝透进一丝风,吹动了窗帘。
她起身去关窗。
楼下巷口,一道身影站在路灯照不到的地方,看了会儿她的窗户,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