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之卵传递出的信息波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其涟漪以超越常规物理规则的方式,瞬间穿透了维度壁垒,精准地抵达了弦镜同盟的核心——望舒基地。
主控室内,陈骏面前的全息星图猛地炸开一片无序的数据雪花,紧接着,一段高度压缩、带着独特规则印记的信息流强行切入,自动解密,将顾临渊的紧急汇报、林溪的意识碎片以及那份抽象的“钥匙”清单,赤裸裸地展现在他眼前。
没有寒暄,没有过程,只有冰冷的现状与沉重的托付。
陈骏的瞳孔骤然收缩,饶是以他的冷静,此刻也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窜起。太初之门内的景象、林溪与规则胚胎融合的状态、秩序监察者的强行介入、以及那份关乎存亡的“钥匙”清单……信息量巨大且冲击力极强。
“启动‘烛龙’协议,最高权限!所有非必要研究项目暂停,资源向信息解析与战略推演倾斜!”陈骏的声音如同冰刃,瞬间切断了主控室内因这突发信息而产生的短暂骚动,“通知昆仑方面,启动‘社稷’应急预案,顾临渊不在期间,由龙脉守护长老会全权负责稳定事宜,必要时…可引动祖脉共鸣!”
命令被迅速执行,整个同盟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超负荷运转。陈骏的目光死死盯住那份“钥匙”清单,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分析着:
· “稳定之基” – 昆仑龙脉与规则幼苗无疑是候选,但需要确认其“稳定性”是否足以支撑规则重构级的冲击。
· “记忆之河” – 弦镜界众生意念库?还是…地球文明数据库的深层情感挖掘?
· “未竟之章” – 他立刻联想到了仍在破译中的“尘微石板”核心区域,以及那份语焉不详的“观测者协议”。
· “牺牲之证” – 这并非物质,而是一种精神烙印。同盟成立至今,无数牺牲者的意志残留…存在于哪里?纪念碑?还是…更深层的精神网络?
· “混沌之种” – 最难以理解的一个。生命的原始冲动?未被规则定义的纯粹可能性?这要去哪里寻找?
“辉光留下的解析备注指出,林溪阁下需要的是‘共鸣’而非实体。”一位资深信息架构师提醒道,“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让这些‘钥匙’所代表的概念,在特定的时刻,达到某种‘活跃’或‘显化’的峰值,以被太初之门内的规则胚胎感知并确认。”
“广播。”陈骏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既然要共鸣,我们就主动‘广播’这些特质!”
他快速下达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指令:
“第一,联系昆仑,不是让他们被动防守。请求他们,在确保龙脉根基不受损的前提下,主动引导龙脉之力,进行一次小范围的、可控的‘规则显化’,将其‘稳定’的特性,如同灯塔信号般向外释放!同时,密切监测规则幼苗的状态,记录其所有异常波动。”
“第二,启动‘文明回响’计划。连接弦镜界核心意识网络与地球历史情感数据库,筛选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人性’光辉与坚韧的记忆与情感洪流,进行无害化提纯和放大,以特定的精神波段,向太初之门坐标方向进行定向‘播撒’。”
“第三,集中所有构筑者遗迹研究力量,全力攻关‘尘微石板’核心区和‘观测者协议’,我需要知道那‘未竟之章’到底是什么!哪怕只是一个方向!”
“第四,启动‘英灵殿’协议。”陈骏的声音低沉下来,“这不是攻击程序,而是…共鸣程序。调动所有记录在册的牺牲者信息,在同盟内部网络与精神感应器中,循环播放他们的誓言、他们的信念、他们牺牲瞬间的精神烙印碎片。我们要让‘牺牲之证’在我们的文明内部先响彻起来!”
“第五,‘混沌之种’…”陈骏顿了顿,这个最虚无缥缈,“向全同盟,尤其是年轻一代,发布开放式探索任务,鼓励任何‘不合常理’的创意、未被证实的理论、纯粹源于直觉的灵感…我们需要收集的是‘可能性’本身,哪怕它看起来荒谬!”
整个同盟随着陈骏的命令而动。昆仑山巅,龙脉之力被谨慎引导,散发出前所未有的厚重与稳固光辉;弦镜界与地球的数据库中,属于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爱与勇气被提取、融合,化作无形的洪流;研究室内,学者们对古老的石板和协议发起了最后的冲刺;而在每一个同盟成员的意识深处,那些曾经为了共同未来而消逝的身影与意志,被再次唤醒,激荡着生者的心灵;无数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从各个角落汇聚而来……
这并非物理层面的援助,而是一场文明特质的集中展示,一次精神的呐喊,一次向着未知规则奇点发去的、证明自身存在价值的“火种广播”!
陈骏做完这一切,快步走到观测窗前,望向太初之门的方向。他知道,顾临渊和“应召之子”号正在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林溪在规则的深渊中挣扎求存。
他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现在,只能等待。
等待他们的“广播”能否穿透壁垒,被规则之卵接收。
等待内部的同伴,能否支撑到“钥匙”共鸣的那一刻。
等待那枚孕育着未知的“卵”,最终会孵化出希望,还是更深的绝望。
星海无声,但在陈骏的感知中,仿佛有无数无形的丝线,正从同盟的各个角落升起,汇成一股悲壮而坚韧的洪流,义无反顾地涌向那片命运的初诞之海。
主控室内,陈骏面前的全息星图猛地炸开一片无序的数据雪花,紧接着,一段高度压缩、带着独特规则印记的信息流强行切入,自动解密,将顾临渊的紧急汇报、林溪的意识碎片以及那份抽象的“钥匙”清单,赤裸裸地展现在他眼前。
没有寒暄,没有过程,只有冰冷的现状与沉重的托付。
陈骏的瞳孔骤然收缩,饶是以他的冷静,此刻也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窜起。太初之门内的景象、林溪与规则胚胎融合的状态、秩序监察者的强行介入、以及那份关乎存亡的“钥匙”清单……信息量巨大且冲击力极强。
“启动‘烛龙’协议,最高权限!所有非必要研究项目暂停,资源向信息解析与战略推演倾斜!”陈骏的声音如同冰刃,瞬间切断了主控室内因这突发信息而产生的短暂骚动,“通知昆仑方面,启动‘社稷’应急预案,顾临渊不在期间,由龙脉守护长老会全权负责稳定事宜,必要时…可引动祖脉共鸣!”
命令被迅速执行,整个同盟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超负荷运转。陈骏的目光死死盯住那份“钥匙”清单,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分析着:
· “稳定之基” – 昆仑龙脉与规则幼苗无疑是候选,但需要确认其“稳定性”是否足以支撑规则重构级的冲击。
· “记忆之河” – 弦镜界众生意念库?还是…地球文明数据库的深层情感挖掘?
· “未竟之章” – 他立刻联想到了仍在破译中的“尘微石板”核心区域,以及那份语焉不详的“观测者协议”。
· “牺牲之证” – 这并非物质,而是一种精神烙印。同盟成立至今,无数牺牲者的意志残留…存在于哪里?纪念碑?还是…更深层的精神网络?
· “混沌之种” – 最难以理解的一个。生命的原始冲动?未被规则定义的纯粹可能性?这要去哪里寻找?
“辉光留下的解析备注指出,林溪阁下需要的是‘共鸣’而非实体。”一位资深信息架构师提醒道,“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让这些‘钥匙’所代表的概念,在特定的时刻,达到某种‘活跃’或‘显化’的峰值,以被太初之门内的规则胚胎感知并确认。”
“广播。”陈骏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既然要共鸣,我们就主动‘广播’这些特质!”
他快速下达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指令:
“第一,联系昆仑,不是让他们被动防守。请求他们,在确保龙脉根基不受损的前提下,主动引导龙脉之力,进行一次小范围的、可控的‘规则显化’,将其‘稳定’的特性,如同灯塔信号般向外释放!同时,密切监测规则幼苗的状态,记录其所有异常波动。”
“第二,启动‘文明回响’计划。连接弦镜界核心意识网络与地球历史情感数据库,筛选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人性’光辉与坚韧的记忆与情感洪流,进行无害化提纯和放大,以特定的精神波段,向太初之门坐标方向进行定向‘播撒’。”
“第三,集中所有构筑者遗迹研究力量,全力攻关‘尘微石板’核心区和‘观测者协议’,我需要知道那‘未竟之章’到底是什么!哪怕只是一个方向!”
“第四,启动‘英灵殿’协议。”陈骏的声音低沉下来,“这不是攻击程序,而是…共鸣程序。调动所有记录在册的牺牲者信息,在同盟内部网络与精神感应器中,循环播放他们的誓言、他们的信念、他们牺牲瞬间的精神烙印碎片。我们要让‘牺牲之证’在我们的文明内部先响彻起来!”
“第五,‘混沌之种’…”陈骏顿了顿,这个最虚无缥缈,“向全同盟,尤其是年轻一代,发布开放式探索任务,鼓励任何‘不合常理’的创意、未被证实的理论、纯粹源于直觉的灵感…我们需要收集的是‘可能性’本身,哪怕它看起来荒谬!”
整个同盟随着陈骏的命令而动。昆仑山巅,龙脉之力被谨慎引导,散发出前所未有的厚重与稳固光辉;弦镜界与地球的数据库中,属于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爱与勇气被提取、融合,化作无形的洪流;研究室内,学者们对古老的石板和协议发起了最后的冲刺;而在每一个同盟成员的意识深处,那些曾经为了共同未来而消逝的身影与意志,被再次唤醒,激荡着生者的心灵;无数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从各个角落汇聚而来……
这并非物理层面的援助,而是一场文明特质的集中展示,一次精神的呐喊,一次向着未知规则奇点发去的、证明自身存在价值的“火种广播”!
陈骏做完这一切,快步走到观测窗前,望向太初之门的方向。他知道,顾临渊和“应召之子”号正在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林溪在规则的深渊中挣扎求存。
他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现在,只能等待。
等待他们的“广播”能否穿透壁垒,被规则之卵接收。
等待内部的同伴,能否支撑到“钥匙”共鸣的那一刻。
等待那枚孕育着未知的“卵”,最终会孵化出希望,还是更深的绝望。
星海无声,但在陈骏的感知中,仿佛有无数无形的丝线,正从同盟的各个角落升起,汇成一股悲壮而坚韧的洪流,义无反顾地涌向那片命运的初诞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