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档案库的深处,尘封的气息混合着陈年墨香。一排排高耸入云、标注着“四夷”、“藩国”字样的巨大樟木柜,如同沉默的史官,记录着帝国与万邦交往的点滴。沈砚与林岚站在其中标注“波斯”的柜前,玄色与深青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凝重。案上摊开的,是鸿胪寺移交的、关于此次波斯使团成员的详录,以及几份由通晓波斯语的译官紧急翻译的、来自波斯本土的密报抄件。钛微粒带来的惊涛骇浪尚在心海翻涌,波斯使团本身的重重疑云,已成为拨开迷雾的关键方向。
“阿胡拉·米特拉…”沈砚修长的手指划过名册上大祭司的名字,声音低沉,“鸿胪寺记录,此人乃波斯国教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最高阶‘穆贝德’大祭司,地位尊崇,深得波斯王雅兹底格德三世信重,故特遣为使团领袖,携‘摄魂幻戏’献于天可汗陛下,以示交好。” 他拿起一份密报抄件,眉头紧锁,“然,此份由西域安西都护府密探传回的消息,却语焉不详地提及,阿胡拉大祭司在波斯国内…似乎与王庭并非完全一心?其教义主张…更为…‘复古’?”
“复古?”林岚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清冷的眸子扫过那份措辞谨慎的密报,“索罗斯作为副使,代表的是波斯国王雅兹底格德三世。若阿胡拉与王庭并非一心,甚至教义相左…这使团内部,恐怕远非铁板一块。” 她拿起另一份关于波斯萨珊王朝近况的简报,“萨珊波斯如今内忧外患,大食(阿拉伯帝国)东侵势如破竹,王权摇摇欲坠。值此存亡之际,宗教领袖的态度,往往牵动国本。”
“大人!林仵作!”一名吏员快步走入,手中捧着一卷用火漆密封的陈旧卷宗,“按您吩咐,调阅了贞观年间所有涉及波斯流亡贵族的档案。此卷中…或有线索!”
沈砚立刻接过,撕开火漆。卷宗纸张已泛黄发脆,墨迹也有些模糊。他快速翻阅,林岚也凑近细看。卷宗记载的是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一伙自称波斯萨珊王室后裔的流亡者,历经艰险抵达长安,请求大唐庇护的旧事。其中一段描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其为首者,自称沙赫尔·巴拉兹,乃前代波斯王库思老二世之孙。随行者中,有数名身着白袍、神情肃穆之祆教高阶祭司,为首者名讳…阿维斯坦·米特拉…”
“阿维斯坦·米特拉?”林岚轻声念出这个名字,“与阿胡拉·米特拉…仅一字之差。是巧合,还是…”
“米特拉…在波斯祆教中,常被视为太阳神密特拉的别称,以此为名者,非普通祭司!”沈砚眼中精光一闪,“贞观十二年…距今已近百年!阿维斯坦·米特拉若仍在世,当是百岁人瑞!但…阿胡拉·米特拉…莫非是其血脉传人?亦或…是其衣钵继承者?”
“血脉传人…衣钵继承…”林岚沉吟,“若阿胡拉真是当年流亡的萨珊王室派系所扶持的大祭司…那他与现今坐在泰西封王座上、向大食屈膝求存的雅兹底格德三世…岂非代表着波斯国内两股截然不同的势力?甚至…是王权的正统之争?!”
这个推测如同惊雷!瞬间将许多疑点串联起来!
“传令!”沈砚当机立断,“即刻‘请’鸿胪寺负责接待波斯使团的主事,还有长安西市熟悉波斯事务、且与使团有过接触的几位德高望重的粟特老萨保!本官要亲自问话!”
鸿胪寺偏厅内,气氛凝重。头发花白的鸿胪寺主事赵文弼战战兢兢地坐在下首,旁边是两位年逾六旬、在长安胡商圈中颇有声望的粟特老萨保——安延陀和康乌质。沈砚端坐主位,林岚坐于其侧,玄色官袍与深青胡服带来的威压让几位老人如坐针毡。
“赵主事,”沈砚开门见山,声音沉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此次波斯使团入京,陛下命鸿胪寺全程接待。本官问你,使团正使阿胡拉大祭司与副使索罗斯之间,关系如何?可有龃龉?”
赵文弼擦了擦额角的汗,仔细回忆道:“回…回禀沈寺卿…表面上看…阿胡拉大祭司地位超然,索罗斯副使对其执礼甚恭。但…但下官在安排具体事务时…曾…曾数次感觉…索罗斯副使似乎…有些…阳奉阴违?尤其涉及到幻戏仪式的细节安排时…阿胡拉大祭司要求极高,索罗斯副使虽满口应承,但私下里…似乎颇有微词…抱怨大祭司太过…‘古板守旧’,不懂变通…不利于波斯与大唐交好…”
“古板守旧?”林岚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赵主事,阿胡拉大祭司在哪些方面显得‘古板守旧’?”
“这…”赵文弼努力回想,“比如…大祭司坚持幻戏仪式必须完全遵循最古老的祆教经典《阿维斯塔》的记载,从香料配方、祷词吟诵到水晶镜的摆放角度,一丝都不能错!而索罗斯副使则多次暗示…可以…可以稍作变通,加入些更…更‘新奇壮观’的元素,以博陛下和诸国公卿欢心…为此,两人在四方馆内…似乎还争执过几次…声音不大,但脸色都不好看。”
沈砚与林岚对视一眼。教义之争的苗头已经显现!
沈砚的目光转向两位粟特老萨保:“安萨保、康萨保,二位久居长安,与波斯故土联系紧密,消息灵通。本官且问二位,现今波斯国内,祆教之中,对教义的理解,是否存有分歧?尤其是…关于‘王权神授’与‘神权至上’之论?”
安延陀和康乌质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最后由更年长的安延陀抚胸行礼,谨慎地开口:“回禀明府…波斯祆教…确…确有派系之分。当今泰西封王庭所尊奉的…是以国王雅兹底格德陛下和国师为首的主流派系。他们…更强调‘王权神授’,认为国王是神主阿胡拉·马兹达在尘世的唯一代言人…教权…需服务于王权,尤其在…在大食兵锋之下,更应灵活变通,以求存续…”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敬畏:“然…另有一派…自称为‘阿维斯塔真义守护者’…他们尊奉的是更古老、更纯粹的教义。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祭司才是神主真正的仆人。国王若不能恪守圣火光明、遵循古礼、对抗黑暗(指大食),便是背离神主,其王权亦不再神圣…这一派…多在波斯东部山区和流亡的王室遗族中流传…其精神领袖…据说…便是一位尊号中带有‘米特拉’的大祭司…”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瞟向沈砚面前名册上“阿胡拉·米特拉”的名字。
“流亡的王室遗族…米特拉大祭司…”林岚清冷的声音响起,带着洞悉一切的了然,“所以,阿胡拉大祭司,并非单纯代表波斯国王雅兹底格德三世而来!他代表的,是流亡的萨珊王室正统派和祆教中的‘复古’守旧派!他欲借大唐天威,展示最古老正统的祆教神迹‘摄魂幻戏’,重振萨珊王族和古教荣光!而索罗斯…” 她的目光锐利如刀,刺向虚空,“代表的则是泰西封王庭的现实妥协派!他们更需要的是大唐实质性的军事援助和外交支持!幻戏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取悦大唐皇帝、换取支持的工具!”
沈砚猛地站起身,玄色袍袖带起一阵风!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轰然贯通!
“好一个同床异梦!好一个借刀杀人!”他的声音如同寒冰撞击,带着彻骨的冷意,“归藏密信提及‘阿胡拉之愚信,索罗斯之野心,皆可为刃’!如今看来,这‘刃’所指,便是波斯使团内部这深刻的权力与教义裂痕!”
他踱步到窗前,望着外面沉沉的天空,仿佛看到了那场幻戏背后隐藏的血腥棋局:
“阿胡拉欲借幻戏扬古教神威,重振流亡王族声望!此乃‘愚信’!索罗斯及其背后的泰西封王庭,则欲利用幻戏讨好大唐,甚至不惜与归藏勾结,除掉阿胡拉这个‘古板守旧’、阻碍他们‘灵活变通’的绊脚石!此乃‘野心’!而归藏…则巧妙地利用了他们之间的裂痕!一边以‘沟通神灵’、‘重现古礼’为饵,诱使阿胡拉成为镜前祭品!一边以‘构陷异星’、‘获取大唐支持’为诱,驱使索罗斯点燃迷香、配合栽赃!最终,阿胡拉死于镜火,索罗斯沦为弃子,归藏则成功引爆‘异星灾祸’,撼动长安!”
沈砚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扫过厅内众人:“波斯幻戏殇,绝非简单的谋杀!其下掩藏的,是萨珊王室内斗的暗流,是祆教派系倾轧的寒刃,更是归藏借异国之手、乱我大唐根基的毒计!索罗斯虽死,但其背后代表的泰西封王庭势力,与归藏的勾结,恐怕远未结束!那条隋朝玉珏(暗示后续索罗斯密室发现)…便是明证!”
真相如同剥开的洋葱,辛辣刺目。阿胡拉与索罗斯,这对代表着波斯萨珊王朝末世不同挣扎方向的祭司与权臣,最终都成了归藏棋盘上染血的棋子。而他们的恩怨情仇,则成了点燃长安风暴的引信。
“阿胡拉·米特拉…”沈砚修长的手指划过名册上大祭司的名字,声音低沉,“鸿胪寺记录,此人乃波斯国教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最高阶‘穆贝德’大祭司,地位尊崇,深得波斯王雅兹底格德三世信重,故特遣为使团领袖,携‘摄魂幻戏’献于天可汗陛下,以示交好。” 他拿起一份密报抄件,眉头紧锁,“然,此份由西域安西都护府密探传回的消息,却语焉不详地提及,阿胡拉大祭司在波斯国内…似乎与王庭并非完全一心?其教义主张…更为…‘复古’?”
“复古?”林岚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清冷的眸子扫过那份措辞谨慎的密报,“索罗斯作为副使,代表的是波斯国王雅兹底格德三世。若阿胡拉与王庭并非一心,甚至教义相左…这使团内部,恐怕远非铁板一块。” 她拿起另一份关于波斯萨珊王朝近况的简报,“萨珊波斯如今内忧外患,大食(阿拉伯帝国)东侵势如破竹,王权摇摇欲坠。值此存亡之际,宗教领袖的态度,往往牵动国本。”
“大人!林仵作!”一名吏员快步走入,手中捧着一卷用火漆密封的陈旧卷宗,“按您吩咐,调阅了贞观年间所有涉及波斯流亡贵族的档案。此卷中…或有线索!”
沈砚立刻接过,撕开火漆。卷宗纸张已泛黄发脆,墨迹也有些模糊。他快速翻阅,林岚也凑近细看。卷宗记载的是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一伙自称波斯萨珊王室后裔的流亡者,历经艰险抵达长安,请求大唐庇护的旧事。其中一段描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其为首者,自称沙赫尔·巴拉兹,乃前代波斯王库思老二世之孙。随行者中,有数名身着白袍、神情肃穆之祆教高阶祭司,为首者名讳…阿维斯坦·米特拉…”
“阿维斯坦·米特拉?”林岚轻声念出这个名字,“与阿胡拉·米特拉…仅一字之差。是巧合,还是…”
“米特拉…在波斯祆教中,常被视为太阳神密特拉的别称,以此为名者,非普通祭司!”沈砚眼中精光一闪,“贞观十二年…距今已近百年!阿维斯坦·米特拉若仍在世,当是百岁人瑞!但…阿胡拉·米特拉…莫非是其血脉传人?亦或…是其衣钵继承者?”
“血脉传人…衣钵继承…”林岚沉吟,“若阿胡拉真是当年流亡的萨珊王室派系所扶持的大祭司…那他与现今坐在泰西封王座上、向大食屈膝求存的雅兹底格德三世…岂非代表着波斯国内两股截然不同的势力?甚至…是王权的正统之争?!”
这个推测如同惊雷!瞬间将许多疑点串联起来!
“传令!”沈砚当机立断,“即刻‘请’鸿胪寺负责接待波斯使团的主事,还有长安西市熟悉波斯事务、且与使团有过接触的几位德高望重的粟特老萨保!本官要亲自问话!”
鸿胪寺偏厅内,气氛凝重。头发花白的鸿胪寺主事赵文弼战战兢兢地坐在下首,旁边是两位年逾六旬、在长安胡商圈中颇有声望的粟特老萨保——安延陀和康乌质。沈砚端坐主位,林岚坐于其侧,玄色官袍与深青胡服带来的威压让几位老人如坐针毡。
“赵主事,”沈砚开门见山,声音沉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此次波斯使团入京,陛下命鸿胪寺全程接待。本官问你,使团正使阿胡拉大祭司与副使索罗斯之间,关系如何?可有龃龉?”
赵文弼擦了擦额角的汗,仔细回忆道:“回…回禀沈寺卿…表面上看…阿胡拉大祭司地位超然,索罗斯副使对其执礼甚恭。但…但下官在安排具体事务时…曾…曾数次感觉…索罗斯副使似乎…有些…阳奉阴违?尤其涉及到幻戏仪式的细节安排时…阿胡拉大祭司要求极高,索罗斯副使虽满口应承,但私下里…似乎颇有微词…抱怨大祭司太过…‘古板守旧’,不懂变通…不利于波斯与大唐交好…”
“古板守旧?”林岚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赵主事,阿胡拉大祭司在哪些方面显得‘古板守旧’?”
“这…”赵文弼努力回想,“比如…大祭司坚持幻戏仪式必须完全遵循最古老的祆教经典《阿维斯塔》的记载,从香料配方、祷词吟诵到水晶镜的摆放角度,一丝都不能错!而索罗斯副使则多次暗示…可以…可以稍作变通,加入些更…更‘新奇壮观’的元素,以博陛下和诸国公卿欢心…为此,两人在四方馆内…似乎还争执过几次…声音不大,但脸色都不好看。”
沈砚与林岚对视一眼。教义之争的苗头已经显现!
沈砚的目光转向两位粟特老萨保:“安萨保、康萨保,二位久居长安,与波斯故土联系紧密,消息灵通。本官且问二位,现今波斯国内,祆教之中,对教义的理解,是否存有分歧?尤其是…关于‘王权神授’与‘神权至上’之论?”
安延陀和康乌质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最后由更年长的安延陀抚胸行礼,谨慎地开口:“回禀明府…波斯祆教…确…确有派系之分。当今泰西封王庭所尊奉的…是以国王雅兹底格德陛下和国师为首的主流派系。他们…更强调‘王权神授’,认为国王是神主阿胡拉·马兹达在尘世的唯一代言人…教权…需服务于王权,尤其在…在大食兵锋之下,更应灵活变通,以求存续…”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敬畏:“然…另有一派…自称为‘阿维斯塔真义守护者’…他们尊奉的是更古老、更纯粹的教义。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祭司才是神主真正的仆人。国王若不能恪守圣火光明、遵循古礼、对抗黑暗(指大食),便是背离神主,其王权亦不再神圣…这一派…多在波斯东部山区和流亡的王室遗族中流传…其精神领袖…据说…便是一位尊号中带有‘米特拉’的大祭司…”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瞟向沈砚面前名册上“阿胡拉·米特拉”的名字。
“流亡的王室遗族…米特拉大祭司…”林岚清冷的声音响起,带着洞悉一切的了然,“所以,阿胡拉大祭司,并非单纯代表波斯国王雅兹底格德三世而来!他代表的,是流亡的萨珊王室正统派和祆教中的‘复古’守旧派!他欲借大唐天威,展示最古老正统的祆教神迹‘摄魂幻戏’,重振萨珊王族和古教荣光!而索罗斯…” 她的目光锐利如刀,刺向虚空,“代表的则是泰西封王庭的现实妥协派!他们更需要的是大唐实质性的军事援助和外交支持!幻戏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取悦大唐皇帝、换取支持的工具!”
沈砚猛地站起身,玄色袍袖带起一阵风!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轰然贯通!
“好一个同床异梦!好一个借刀杀人!”他的声音如同寒冰撞击,带着彻骨的冷意,“归藏密信提及‘阿胡拉之愚信,索罗斯之野心,皆可为刃’!如今看来,这‘刃’所指,便是波斯使团内部这深刻的权力与教义裂痕!”
他踱步到窗前,望着外面沉沉的天空,仿佛看到了那场幻戏背后隐藏的血腥棋局:
“阿胡拉欲借幻戏扬古教神威,重振流亡王族声望!此乃‘愚信’!索罗斯及其背后的泰西封王庭,则欲利用幻戏讨好大唐,甚至不惜与归藏勾结,除掉阿胡拉这个‘古板守旧’、阻碍他们‘灵活变通’的绊脚石!此乃‘野心’!而归藏…则巧妙地利用了他们之间的裂痕!一边以‘沟通神灵’、‘重现古礼’为饵,诱使阿胡拉成为镜前祭品!一边以‘构陷异星’、‘获取大唐支持’为诱,驱使索罗斯点燃迷香、配合栽赃!最终,阿胡拉死于镜火,索罗斯沦为弃子,归藏则成功引爆‘异星灾祸’,撼动长安!”
沈砚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扫过厅内众人:“波斯幻戏殇,绝非简单的谋杀!其下掩藏的,是萨珊王室内斗的暗流,是祆教派系倾轧的寒刃,更是归藏借异国之手、乱我大唐根基的毒计!索罗斯虽死,但其背后代表的泰西封王庭势力,与归藏的勾结,恐怕远未结束!那条隋朝玉珏(暗示后续索罗斯密室发现)…便是明证!”
真相如同剥开的洋葱,辛辣刺目。阿胡拉与索罗斯,这对代表着波斯萨珊王朝末世不同挣扎方向的祭司与权臣,最终都成了归藏棋盘上染血的棋子。而他们的恩怨情仇,则成了点燃长安风暴的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