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事吧?”
柳飞鸿走过来,看着浑身浴血的秦授,一脸担忧。
“没事,都是别人的血。”
秦授接过柳飞鸿递来的手帕,擦了擦脸上和手上的血迹。
岳擎苍、杨九霄、松常青等人看向秦授的眼神越发敬畏。
今天,他们对秦授又有了新的认知。
这位不仅谋略过人,行军作战独具一格,不循常理。
就连身手也是一等一等的强悍。
本来他们觉得,秦授就是手上的装备火器厉害,个人武力值肯定比不上他们这些战场厮杀出来的老将。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事实打脸。
这货看似文弱,打起架来猛的一塌糊涂。
堪称人形暴龙。
又凶又狠,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数万人的军营,鸦雀无声,只有军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众人一脸崇敬的看着秦授。
这一刻,数万将士归心。
秦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瞬间光芒万丈。
犹如军神!
“大帅威武!”
“大帅战无不胜!”
……
也不知是带的头,数万人跟着呐喊。
声浪在夜空回荡,传出去老远。
秦授也没想到,自己暴怒之下,替死去的兄弟报仇。
众目睽睽之下,暴打古天仇,居然还有这种收获。
万众归心,士气空前高涨。
他在这些将士心目中的形象瞬间拔高到了罕见的高度。
秦授下令,将古天仇的尸体悬在南城头示众。
警告南岸的太平军。
回到府衙,秦授洗了个热水澡,将身上的血迹洗净。
命人将战死的将士尸体收好,按照军中的最高规格厚葬。
这一次突袭。
死伤士兵高达百人。
是南征以来,最大的伤亡记录。
即便是攻入临江城,剿灭太平军余孽时,也没死伤这么多人。
秦授的脸色非常难看。
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
血债必须用血来偿。
过江,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他召集众将,命令加强练兵备战。
从军中挑选了出来一批熟悉水性的好手,临时组建一支渡江先头部队。
随后,又从临江城找来当地熟悉钱江水文的老船夫。
现场勘探,找到一片水流平缓,水深相对较浅的区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秦授一系列操作,看的众将一脸茫然。
完全看不懂。
不过他们也学了乖。
看不懂不要紧,按照秦授的要求做就行。
跟秦授共事也有一段时间。
众人对秦授种种稀奇古怪的举动早就免疫。
确定好渡江的地点之后,秦授让人在北岸架起四座高台。
每一座高台之上各配备一挺重机枪,一门迫击炮。
要不是塔台不够大,容不下太多的人。
秦授打算把火力配置拉满。
作为掩护渡江部队的火力制高点。
四座高台,互为犄角,遥相呼应。
此外,还在北岸布置数十门榴弹炮。
一字摆开。
严防对岸的太平军袭扰。
一切准备就绪。
秦授召来随军工匠。
将架设浮桥的图纸和施工方案交给他们熟悉研究。
这些工匠都是心灵手巧之辈。
大多都识得图纸。
秦授给的图纸甚至比他们日常所见的还要形象易懂。
看到图纸的瞬间,这些工匠都不淡定了。
浮桥他们也见过。
建造起来非常复杂,要事先准备大量的材料和特制的船只。
还要组织大量人员施工。
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和平时期尚且难为,何况现在还是战时。
太平军在南岸虎视眈眈,绝对不可能放任官军造桥渡江。
但是,秦授图纸上所用材料,全是他们没有见过的。
比如浮体,居然不是木船或皮囊。
而是采用模块化的塑料浮筒。
这玩意他们别说没见过,听都没听过。
还有复合板材,混凝土锚链等等。
全是模块化设计,可以快速拼接。
“大帅。”
一位老工匠颤颤巍巍站起,指着图纸。
“恕老朽直言,这些建造浮桥的材料,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如果是真的,三天……不,只需要一天半,我等就能在钱江架起一座浮桥。”
要是按照以往的施工方案。
光是准备各种材料,就要以月为时间单位来算。
再加上复杂施工,没有半年时间,想在钱江建造浮桥,无异于痴人说梦。
绝无可能。
“材料我都准好了。”
秦授也不废话,他这一趟去都市,就是为了这事。
除了建造浮桥的材料,还搞到了几艘冲锋快艇。
要不是时间紧急,他都想跑到樱花那里,零元购几艘战舰过来。
现在的系统空间,在他每天坚持不懈的升级下。
容量已经达到了百万立方。
可以容纳的物资非常惊人。
相当于一个长宽高各百米的大型仓库。
装几艘个小点的战舰,完全没有问题。
秦授带着一群工匠来到城中的一个小湖边。
建造浮桥的材料他已经提前放在湖边的岸上。
有重兵把守。
看到堆积如山的建造材料,一群工匠全都惊呆了。
许多材料他们见都没见过。
秦授带着一群懵逼的工匠,拿着图纸,一一介绍。
“这种蓝色的是浮筒。”
“灰色的是混凝土锚块。”
“这是链接螺栓、锚链。”
“浮吊、切割机。”
”测量工具。“
……
此外,秦授还准备了一大批的救生衣、安全帽、防滑手套等劳保装备。
一群工匠听完,眼睛都直了。
秦授介绍完之后,先让他们消化熟悉。
随后在湖面上就开始模拟试架。
此外,秦授带来的几艘冲锋快艇也都在湖边停着。
他从军中挑选出一批聪敏机灵的士兵,现场教习驾驶快艇。
等建造浮桥的时候,这些快艇要在附近游弋巡逻。
防范叛军的水鬼潜入偷袭,保障施工队和浮桥的安全。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对岸的太平军也没有闲着。
太平圣王命朱石坚为大将,调集重兵,驻防在南岸。
严密监视对岸官军的动向。
企图倚仗钱江天险,阻挡官军南下。
朱石坚调集了三十门红衣大炮,在南岸摆开阵仗。
与官军隔江对峙。
而且这三十门大炮都是经过改良的新式火炮。
加装了可移动底座。
用牛马牵引,可以随时转换阵地。
灵活机动。
无论官军从那个方向渡江,都能迅速就位反击。
柳飞鸿走过来,看着浑身浴血的秦授,一脸担忧。
“没事,都是别人的血。”
秦授接过柳飞鸿递来的手帕,擦了擦脸上和手上的血迹。
岳擎苍、杨九霄、松常青等人看向秦授的眼神越发敬畏。
今天,他们对秦授又有了新的认知。
这位不仅谋略过人,行军作战独具一格,不循常理。
就连身手也是一等一等的强悍。
本来他们觉得,秦授就是手上的装备火器厉害,个人武力值肯定比不上他们这些战场厮杀出来的老将。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事实打脸。
这货看似文弱,打起架来猛的一塌糊涂。
堪称人形暴龙。
又凶又狠,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数万人的军营,鸦雀无声,只有军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众人一脸崇敬的看着秦授。
这一刻,数万将士归心。
秦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瞬间光芒万丈。
犹如军神!
“大帅威武!”
“大帅战无不胜!”
……
也不知是带的头,数万人跟着呐喊。
声浪在夜空回荡,传出去老远。
秦授也没想到,自己暴怒之下,替死去的兄弟报仇。
众目睽睽之下,暴打古天仇,居然还有这种收获。
万众归心,士气空前高涨。
他在这些将士心目中的形象瞬间拔高到了罕见的高度。
秦授下令,将古天仇的尸体悬在南城头示众。
警告南岸的太平军。
回到府衙,秦授洗了个热水澡,将身上的血迹洗净。
命人将战死的将士尸体收好,按照军中的最高规格厚葬。
这一次突袭。
死伤士兵高达百人。
是南征以来,最大的伤亡记录。
即便是攻入临江城,剿灭太平军余孽时,也没死伤这么多人。
秦授的脸色非常难看。
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
血债必须用血来偿。
过江,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他召集众将,命令加强练兵备战。
从军中挑选了出来一批熟悉水性的好手,临时组建一支渡江先头部队。
随后,又从临江城找来当地熟悉钱江水文的老船夫。
现场勘探,找到一片水流平缓,水深相对较浅的区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秦授一系列操作,看的众将一脸茫然。
完全看不懂。
不过他们也学了乖。
看不懂不要紧,按照秦授的要求做就行。
跟秦授共事也有一段时间。
众人对秦授种种稀奇古怪的举动早就免疫。
确定好渡江的地点之后,秦授让人在北岸架起四座高台。
每一座高台之上各配备一挺重机枪,一门迫击炮。
要不是塔台不够大,容不下太多的人。
秦授打算把火力配置拉满。
作为掩护渡江部队的火力制高点。
四座高台,互为犄角,遥相呼应。
此外,还在北岸布置数十门榴弹炮。
一字摆开。
严防对岸的太平军袭扰。
一切准备就绪。
秦授召来随军工匠。
将架设浮桥的图纸和施工方案交给他们熟悉研究。
这些工匠都是心灵手巧之辈。
大多都识得图纸。
秦授给的图纸甚至比他们日常所见的还要形象易懂。
看到图纸的瞬间,这些工匠都不淡定了。
浮桥他们也见过。
建造起来非常复杂,要事先准备大量的材料和特制的船只。
还要组织大量人员施工。
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和平时期尚且难为,何况现在还是战时。
太平军在南岸虎视眈眈,绝对不可能放任官军造桥渡江。
但是,秦授图纸上所用材料,全是他们没有见过的。
比如浮体,居然不是木船或皮囊。
而是采用模块化的塑料浮筒。
这玩意他们别说没见过,听都没听过。
还有复合板材,混凝土锚链等等。
全是模块化设计,可以快速拼接。
“大帅。”
一位老工匠颤颤巍巍站起,指着图纸。
“恕老朽直言,这些建造浮桥的材料,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如果是真的,三天……不,只需要一天半,我等就能在钱江架起一座浮桥。”
要是按照以往的施工方案。
光是准备各种材料,就要以月为时间单位来算。
再加上复杂施工,没有半年时间,想在钱江建造浮桥,无异于痴人说梦。
绝无可能。
“材料我都准好了。”
秦授也不废话,他这一趟去都市,就是为了这事。
除了建造浮桥的材料,还搞到了几艘冲锋快艇。
要不是时间紧急,他都想跑到樱花那里,零元购几艘战舰过来。
现在的系统空间,在他每天坚持不懈的升级下。
容量已经达到了百万立方。
可以容纳的物资非常惊人。
相当于一个长宽高各百米的大型仓库。
装几艘个小点的战舰,完全没有问题。
秦授带着一群工匠来到城中的一个小湖边。
建造浮桥的材料他已经提前放在湖边的岸上。
有重兵把守。
看到堆积如山的建造材料,一群工匠全都惊呆了。
许多材料他们见都没见过。
秦授带着一群懵逼的工匠,拿着图纸,一一介绍。
“这种蓝色的是浮筒。”
“灰色的是混凝土锚块。”
“这是链接螺栓、锚链。”
“浮吊、切割机。”
”测量工具。“
……
此外,秦授还准备了一大批的救生衣、安全帽、防滑手套等劳保装备。
一群工匠听完,眼睛都直了。
秦授介绍完之后,先让他们消化熟悉。
随后在湖面上就开始模拟试架。
此外,秦授带来的几艘冲锋快艇也都在湖边停着。
他从军中挑选出一批聪敏机灵的士兵,现场教习驾驶快艇。
等建造浮桥的时候,这些快艇要在附近游弋巡逻。
防范叛军的水鬼潜入偷袭,保障施工队和浮桥的安全。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对岸的太平军也没有闲着。
太平圣王命朱石坚为大将,调集重兵,驻防在南岸。
严密监视对岸官军的动向。
企图倚仗钱江天险,阻挡官军南下。
朱石坚调集了三十门红衣大炮,在南岸摆开阵仗。
与官军隔江对峙。
而且这三十门大炮都是经过改良的新式火炮。
加装了可移动底座。
用牛马牵引,可以随时转换阵地。
灵活机动。
无论官军从那个方向渡江,都能迅速就位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