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28号了-《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不说他们这边聊得热热乎乎,就是杨明安也被一群表哥表弟、堂哥堂弟拉着问个不停。

  杨明安晌午喝得也不少,偏偏他还有个臭毛病,喝多了话就多。

  原先来了老丈人家,他一般都是坐冷板凳的,寻常哪家有事,他和玉华去了,大多都是打个招呼,寒暄两句,就没人管他了。

  像今儿这种拉着他不停说话的场景,还是头一回。

  不得不说,他心里可得意了,昂着头在那显摆上了:“羊城都被我走遍了,闲着没事开着车,到处跑......”

  其实是长安到处跑生意,跟人谈生意少不了喝酒,长安不放心别人,拉着他给他开车,可不就到处跑。

  当然长安给他的工资奖金也高,不比那港城老板少就是了。

  一群没出过县城的家伙,可不就羡慕上了,更别说没有哪个男人不想开车的,杨明安还能开着车子满羊城跑,这把他们羡慕坏了。

  他们在那边说得热火朝天,赵卫东和张盼晴却如坐针毡。

  赵卫东一直不喜欢杨明安,现在更觉得他讨嫌,嘚瑟什么?不就当个司机吗?不就去了趟羊城吗?有啥了不起的?

  杨明安已经从羊城说到了京都:“我们买的那小院子虽然没有四妹家买的大,但也不小了,京都很多双职工家庭,都没我们住得宽敞,有三间正房还有两间厢房......”

  赵卫东一脸冷漠,要不是靠着赵锦舒,凭你自己,八辈子也混不到京都去,有啥了不起?

  赵宏泰笑着说:“确实不小了,现在家里盖房子基本都是三间正房,再盖两间厢房。”

  杨明安又说:“锦城的学校和四妹夫的学校都在那一片,当初买房时,我们啥也不懂,四妹四妹夫坚持让我们在那边买,别的地方看都不让去看,说哪怕贵点也没啥,他们可以借给我们,关键要选对地方,玉华和孩子们上学近,方便。”

  杨家大姐夫笑着说:“听你四妹四妹夫的没错,你们那房子买了,挨着两所国家最顶尖的大学,什么时候都亏不了。”

  杨大娘杨大爷乐呵呵地听着儿子显摆,虽然这些话,从他们儿子回来,他们就听儿子跟人显摆了很多遍,也没有一点不耐烦,每次听每次都高兴。

  杨家几个姐姐姐夫也高兴,小舅子出息了,他们不仅能少操点心,将来有个啥事,说不定也能帮上忙。

  张盼晴没想到,就连杨家大姐也得了小姑子的利,儿子搭着赵俊杰成绩提升了那么多,扭头看着坐在旁边的自家三个孩子,也不过去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玩,就坐在那里闷着,不言不语的,心里很是复杂。

  张家两个老夫妻也满心不是滋味。

  这一晌午,张大娘算是看明白了,自家闺女和女婿,在他们老赵家,不受欢迎。

  不仅不受他们爹娘待见,就是卫东的一兄一弟也跟他们关系冷淡,更别说两个妹妹了,他们二哥二嫂来了,别说喊一声了,看到他们直接当看不到,陌生人都不如。

  张大娘没闹明白,闺女咋和婆家人闹这么难看?

  原先闺女也说和小姑子处的不好,还闹了矛盾,她是没想到这么不好,面子情都不愿维护了。

  自家闺女真是越来越蠢了,能干的小姑子原先就是得罪了,现在哪怕为了孩子,你厚着脸皮去讨好又怎么了?怎么就得罪的那么狠?

  还有赵卫东,那是你弟弟妹妹,你怎么也把他们得罪了?你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你都不维护,指望别人维护吗?

  看看杨家,现在卫东他妹妹随便提拔提拔那杨明安,人家就起来了,杨家其他人也跟着受益,不然杨家几个姐夫为啥屁颠屁颠跑来给小舅子老丈人祝寿?

  按理说你是赵锦舒亲哥哥,不是更好说话?更该提拔你?怎么就把人家得罪的理都不理你了?

  他们弄不明白,弄不明白也没办法,等告辞回去的路上,张大娘想起一件事,问赵俊才:“刚来那会儿,你姑奶说今后你们也会有样学样,你咋跑了?白眼狼,你爸妈对你那么好,你跑啥?”

  赵卫东和张盼晴对儿子也有些失望。

  赵俊才一脸不耐:“你们让我说啥?说不会有样学样?合着你们也知道爸妈的做法不对?所以怕我学?”

  文雅文秀非常赞同,大人常说管教孩子管教孩子的,可自家爸妈都不让他们三姐弟学他们,他们是不是也知道自己对爷爷奶奶很糟糕?

  既然知道自己很糟糕,也知道自己不对,为什么不改?

  赵卫东和张盼晴噎住了,这什么熊孩子?专门克他们的吧?

  就连张大娘张大爷也觉得这孩子一身叛骨,张大娘皱眉:“长辈说你,你听着就是了,小孩子哪有跟长辈顶嘴的?”

  赵俊才绷着脸:“我爷爷奶奶都不教训我,我不姓张,我姓赵,我是赵家的人,外公外婆也别管我。”

  张盼晴瞪他一眼,怎么跟外公外婆说话的?

  张大娘张大爷爷也来气了,行,姓赵是吧?不管就不管,当他们喜欢管?不识好的白眼狼。

  赵文雅看向爸妈:“爸妈如果以身作则,好好孝顺爷爷奶奶,我们学的也都是好的,将来肯定不会不孝顺你们的,既然你们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就是不改?”

  闻言,张盼晴一阵阵发晕,她没想到这死丫头敢这么说话,扬起手就要甩她一巴掌,被赵俊才发现一下子推开了。

  赵俊才红着眼看她:“你要打我姐,今后我一点都不会管你们,你们得明白一个道理,你们自己不好,就别想教出好孩子孝顺孩子,你们看着办吧!”

  说完撒腿跑开了。

  张盼晴推推赵卫东:“愣着干嘛?赶紧去追啊!他往那边跑了,那不是回家的方向。”

  赵卫东反应过来,又急又气,这什么孩子?一生气就跑,什么臭毛病?

  他们话没说完,文雅文秀已经跑去追弟弟了,好在两人年龄大点,腿长,跑得快,很快把他追上了,拽着回了家里。

  赵家这边,送走所有客人,清静下来后,赵锦舒直接累倒在床上,动都不想动一下。

  虽然办酒席很热闹,可也确实累人,哪怕有那么多人帮忙,一个个也累得不轻。

  三姐一家跟着杨家人回去了,晚上,赵建忠做的饭,擀面条吃的,煮了一大锅面条,一大家子吃了,洗漱后,早早地睡了。

  第二天,不出意外,大家都起晚了,赵建忠起来做的早饭,早饭后,他看着日历:“今天26了。”

  余淑英看向他:“26咋了?”

  赵建忠摆摆手:“没啥。”

  第三天,他又去看挂历:“今天27了。”

  余淑英没理他。

  第四天,一早起来,他看着挂历和闺女说:“今天28号了,你娘早饭做好了,你们娘几个赶紧吃了早饭,让你大哥开着拖拉机带你们去镇上,别让瑾台等久了。”

  余淑英好笑:“你都给记着呢?”

  赵建忠心说,瑾台为了听到闺女声音,特意发了电报回来,这么郑重,他怎么不记着?

  陆瑞高兴地蹦起来:“给爸爸打电话,给爸爸打电话。”

  赵锦舒笑着去换衣服。

  京都这边,陆瑾台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的台历,收拾了东西,起身关上门,大步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