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凤宁的暗中调查-《女帝觉醒:朕的皇夫皆是棋子》

  酒杯还握在手里,指尖有些发凉。

  鼓乐声还在响,舞队退了场,大臣们举杯谈笑,殿内热闹未减。我坐在主位上,目光却一直落在那几人身上。他们低着头,其中一个抬手摸了袖口,动作很轻,但没逃过我的眼睛。刚才那句话还在耳边——“只要她还在,我们就还有机会。”

  他们以为赵铁衣废了,司星辰死了,线索就断了。

  可他们忘了,真正的线索从来不在纸上。

  我放下酒杯,站起身。萧绝立刻察觉,手按剑柄,眼神扫过来。我朝他微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他不动声色地退后半步,隐入柱影。

  我走向大殿门口,脚步不急不缓。绿芜迎上来,低声问:“陛下要去偏殿?”

  “不去。”我说,“回文华殿。”

  她跟在我身后,没再说话。我知道她在等命令,但此刻不能说。宫道上有巡夜的侍卫走过,灯笼光晃了一下。我停下,看着他们列队走远。

  等脚步声彻底消失,我才开口:“传暗卫统领,半个时辰后,文华殿见。”

  绿芜应了一声,快步离开。

  我继续往前走。今晚没人能出宫,这是我在宴会上定下的规矩。所有官员离席都要登记去向,车马不得随意调动。明面上是为庆功宴安全,实则是为了盯住那几个人。

  文华殿的灯刚点上。我进去后直接进了内室,把门关上。桌上已经摆好了纸笔和一方砚台。我坐下来,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好的纸条——那是赵铁衣写下的最后几个字,关于岭南赵氏拨款和北衙左卫换人。

  这两件事我都查过。

  拨款确实存在,是通过金家布庄的一条暗账走的。换人也是真的,三日前,北衙左卫副统领突然被调往边关,接任者是赵铁衣旧部。这些事当时看起来只是人事变动,现在连起来看,就不一样了。

  我铺开一张白纸,开始写人名。

  第一个是永安侯,接着是镇国公,然后是那几个在宴会上说话的老臣。我又写下岭南、江南、漕运、驿站这几个词。笔尖顿了顿,我在“皇夫旧部”四个字下面划了一横。

  苏玉衡已经被软禁,金元宝在查账,玄夜下落不明,谢知章被监视,月涟漪死了,司星辰也死了。但他们的家人、门客、旧仆呢?

  这些人不会死心。

  门外传来轻叩声。三长两短,是暗卫统领的信号。

  我收起纸张,说:“进来。”

  门开了一条缝,黑衣人低头走入,跪下行礼。

  “查那几个人。”我说,“从他们离席那一刻起,每一步都给我盯住。我要知道他们见了谁,说了什么,写了什么。”

  “是。”

  “重点查通信渠道。最近三天,所有送往岭南、江南的私信,无论是走驿站还是民间铺号,全部截下。”

  “属下明白。”

  “另外,启用影线三号。”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影线三号是专门用来监察贬官往来的潜伏体系,平时休眠,只有重大危机时才会启动。

  “是。”他应得很快,没有犹豫。

  “还有一件事。”我从抽屉里取出一块铜符,放在桌上,“派两个人,扮成修缮工匠,进已被查封的皇夫别院看看。尤其是苏玉衡和金元宝的旧府,墙角、地砖、梁柱,每一处都要查。”

  “若发现异常?”

  “直接报我,不要惊动任何人。”

  他收起铜符,退出房间。

  我重新坐下,吹灭了桌上一盏灯。屋里只剩下一盏,光线昏暗。我打开另一个抽屉,里面是一叠密报。这些都是过去三个月各地贬官的动向记录。我翻到其中一页,上面写着一名被贬至岭南的前御史中丞,近半个月接连收到三封来历不明的信,寄件人署名为“旧友”。

  我记下了他的名字。

  又过了一个时辰,暗卫统领回来了。

  他带来两样东西。

  一是几张纸,是从驿站截获的密信,用蜡封着,外皮写着“药材清单”,实际内容却是关于军粮调度的询问。收件人是江南一位被贬的兵部郎中。

  二是半张烧焦的纸片,是在苏玉衡旧府的夹墙里找到的。上面有半句话:“若得东风再起,必不负君。”落款处有个私印,我认得,是那几个老臣之一的。

  我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

  他们不是在等机会。

  他们已经在行动了。

  “还有别的发现吗?”我问。

  “有。”他说,“我们查了进出京城的奴仆名册,发现最近一个月,有七名自称‘旧府遗仆’的人进出过皇夫别院。其中有两人曾出现在金元宝布庄的账房,领取过银票。”

  “金额多少?”

  “每次五十两,共三次。”

  不多,但足够买通一个人送信。

  我合上密报,说:“继续盯,不要打草惊蛇。”

  “是。”

  他准备离开。

  我叫住他:“等等。”

  我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南郊地形图,圈出三个点:“这三个地方,加派双岗,夜间巡逻增加一倍。另外,在城西废庙附近设暗哨,任何陌生人靠近,立刻记录相貌、衣着、口音。”

  “属下遵命。”

  他走了。

  我站起来,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幅空白的卷轴。我把它取下来,铺在桌上,然后开始贴纸条。

  每一个名字,每一个地点,每一条线索,都被我贴上去。我用红线连接他们。永安侯连向岭南,岭南连向漕运船帮,船帮连向驿站,驿站连向那几个老臣。而皇夫旧部的纸条,像蛛丝一样缠绕在整个结构外围。

  这张网已经织成了。

  只差最后一拉。

  我正看着图,外面传来脚步声。

  不是绿芜,也不是暗卫。

  这个脚步很稳,落地无声。

  门开了。

  萧绝走进来。

  他没说话,站在我身边,看了一眼桌上的图。

  “都齐了?”他问。

  “齐了。”

  “动手吗?”

  “还不。”

  我指着图上最中心的那个点——那是皇宫。“他们以为现在安全了。让他们再走几步。等他们在地方上真正动起来,我再收网。”

  他点头。

  “边境情况如何?”我问。

  “边军已加强戒备,沿海水师也在巡防。若有异动,三日内可回报。”

  “好。”

  他停了一下,说:“你打算什么时候公开?”

  “等他们把话说全。”

  我收回目光,看向窗外。天还没亮,宫里很静。

  但我知道,有些人睡不着。

  他们正在写信,派人,联络旧部。

  他们不知道,每一封信都会送到我桌上。

  每一个人都在我的名单上。

  我转身回到桌前,拿起笔,在纸的最上方写下四个字:

  逆党名录

  笔尖落下时,墨迹渗开一小块。

  我盯着那团墨,没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