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腊月初八。日本九州,萨摩藩,鹿儿岛城下町。
凛冽的海风卷着博多湾特有的湿冷,穿过鹿儿岛城那破败的木门,发出呜呜的咽泣声。这座曾经以勇武、刚烈闻名于世的“隼人”之城,如今却像是一头被拔光了牙齿和利爪的老虎,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港口外,三艘悬挂着大明黑龙旗的蒸汽巡逻舰(虽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但足以震慑冷兵器军队)正喷吐着黑烟,庞大的船身随着波涛起伏,黑洞洞的侧舷炮口无声地注视着这座城市。那是来自宗主国的凝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压。
城主府,大广间。
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地龙虽然烧着,但岛津家久却觉得浑身发冷。他跪坐在主位上,面前摆着那份苏婉签署的**“催税令”**。而在他下首,坐着一身戎装、满脸横肉的大明神机新军第一师师长——孙得胜。
孙得胜没有像日本武士那样正襟危坐,而是大马金刀地坐在特意搬来的太师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把刚刚从某个不长眼的浪人手里缴获的胁差。他用拇指试了试刀锋,发出“崩”的一声脆响。
“岛津大人。”
孙得胜打破了沉默,声音粗犷,透着一股兵痞特有的蛮横与精明:
“这茶也喝了,景也看了。咱们是不是该谈谈正事了?”
“苏夫人说了,萨摩藩今年的税,还差着三万两银子。这都年底了,您是打算赖账呢,还是打算让我们自己动手取?”
岛津家久的手紧紧抓着膝盖上的布料,指节发白。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屈辱,声音沙哑:
“孙将军,非是岛津家赖账。实在是……实在是拿不出来了。”
“今年台风过境,甘蔗田毁了一半。走私……不,贸易的船队又被贵军的舰队封锁,一粒黑糖都运不出去。藩库里,真的连耗子都饿死了。”
“拿不出来?”
孙得胜冷笑一声,将手里的胁差猛地插在榻榻米上,刀身入木三分,尾颤不已:
“岛津大人,您是不是觉得我们王爷好说话?”
“没钱?那就拿东西抵!硫磺、樟脑、甚至是这城里的木头!只要是能换钱的,我们都要。”
“如果连这些都没有……”
孙得胜站起身,目光如刀般扫过大广间内那些怒目而视却不敢发作的萨摩家臣:
“那就拿它抵。”
他指了指插在地上的那把刀。
“刀?”岛津家久一愣。
“对,刀。”
孙得胜走到一名年轻的萨摩武士面前。那武士手按刀柄,双眼赤红,显然已经忍耐到了极限。
“这把刀不错。”孙得胜伸手拍了拍那武士的刀鞘,“钢口好,锻打得也细。在大明,这一把好钢,能打十个枪管。”
“八嘎!别碰我的刀!”
年轻武士终于爆发了,他猛地拔刀出鞘,雪亮的刀锋直指孙得胜的咽喉:
“这是武士的灵魂!你这粗鄙的明国猪!我要跟你决斗!”
“住手!”岛津家久大惊失色,想要喝止。
但已经晚了。
孙得胜连眼皮都没眨一下。他甚至没有拔枪。
“砰!”
站在孙得胜身后的亲兵,甚至没有举枪瞄准,只是随意地抬起挂在胸前的冲锋枪(早期手摇转管枪的单兵简化版,或者是连发手铳),扣动了扳机。
近距离的霰弹轰击,直接将那名年轻武士的胸膛打成了一个血窟窿。武士向后飞出,重重砸在屏风上,那把象征着“灵魂”的太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断成了两截。
鲜血溅在孙得胜的军靴上。他看都没看一眼尸体,只是弯腰捡起那半截断刀,扔到了岛津家久的面前。
“这就是你们的灵魂?”
孙得胜语气轻蔑,像是在看一堆废铁:
“脆,太脆了。”
“在大明的工业面前,这种灵魂,一文不值。”
大厅内死一般的寂静。所有的萨摩武士都低下了头,握刀的手在颤抖,却再也没人敢拔出来。那一枪,不仅打死了一个人,更打碎了他们几百年来建立起来的武士道尊严。
“岛津大人。”
孙得胜坐回椅子上,擦了擦靴子上的血迹:
“我给您指条明路吧。”
“王爷说了,萨摩藩既然没钱,那就用铁换。把你们领内所有的武士刀、长枪、铁炮,全部收缴上来。按斤称重,抵充税款。”
“这叫——**‘废刀令’**的萨摩版。”
“另外……”
孙得胜从怀里掏出一张布告,拍在桌上:
“我们不仅收铁,还收人。”
“王爷要在江户组建**‘外籍军团’**。凡是愿意交出佩刀、剃发易服、加入我大明军队的武士,不仅免除这三万两税款,每个人还发五块龙洋的安家费。”
“一个月五块龙洋,管吃管住,顿顿有肉。”
“这可是卖命钱,也是买命钱。”
“您好好想想。”
……
黄昏。鹿儿岛城下町。
一张张巨大的告示被贴在了城门口和闹市的醒目位置。告示旁边,摆着几口巨大的木箱,那是用来装刀的。
寒风中,无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下级武士和浪人,围在告示前,眼神复杂。
“交刀?这可是祖传的宝刀啊!交了刀,我就不是武士了,就是个农夫!”一名老浪人抱着怀里的刀,浑浊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当武士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旁边一个年轻些的浪人,看着告示上那个大大的“肉”字,喉结剧烈滚动:
“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家里的婆娘都快饿死了。这把刀……能换几升米?”
“你看清楚了!那是五块龙洋!五块!在黑市上能换两石米!”
“而且……要是入了那个什么‘外籍军团’,以后就是大明的人了。听说将来还能去那个叫美洲的地方,每人分一百亩地!”
“一百亩地?!”
人群炸锅了。
对于这些一辈子只能依附于大名、领着微薄俸禄甚至没有俸禄的下级武士来说,土地,就是最大的诱惑。比尊严大,比切腹大,比天皇还大。
“我……我交!”
终于,那个年轻浪人走了出来。他颤抖着手,解下腰间的佩刀,那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唯一遗物。
他闭上眼睛,狠狠心,将刀扔进了木箱。
“哐当!”
一声沉闷的撞击声。
“好!”负责登记的大明书吏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块木牌和五块银光闪闪的龙洋:
“去那边排队剃头。剃了头,领了军服,就是自己人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我也交!”
“我全家都饿着呢!这刀不要了!”
“我要去美洲!我要一百亩地!”
越来越多的武士涌了上来。他们争先恐后地解下佩刀,扔进那个巨大的木箱。甚至有人为了多换点钱,把家里的长枪、铁锅都搬来了。
“哐当!哐当!哐当!”
金属撞击的声音此起彼伏,汇聚成一首旧时代的挽歌。
在那一刻,传承了数百年的武士道精神,在饥饿和工业资本的诱惑面前,崩塌得如此彻底,如此廉价。
……
城楼之上。
孙得胜披着大衣,看着下面那疯狂的一幕,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
“师座。”副官在一旁低声说道,“这帮倭人……真够贱的。给点肉骨头,连祖宗都不要了。”
“这就叫人性。”
孙得胜吐出一口烟圈,那是李苏赏给他的卷烟:
“王爷说过,当你把一个人的尊严踩进泥里,再给他一块馒头的时候,他会把你当成神。”
“这些刀收回去,运回本溪,熔了,就是上好的钢材。能造出更多的枪,去征服更多的地方。”
“而这些人……”
孙得胜指着那些刚刚剃了光头、换上灰色号衣、正在领饭团的日本新兵:
“他们就是最好的猎犬。”
“他们没了刀,没了发髻,没了家主。他们现在只有我们。为了保住这口饭,为了那一百亩地的画饼,他们会比我们自己的兵更狠,更不要命。”
“传令下去。”
孙得胜转过身,眼神变得冷酷:
“这批新兵,只进行一个月的队列训练。”
“然后,全部拉到石见银山去。”
“不是说那里闹‘一揆’(暴动)吗?让这帮新兵去镇压。”
“让他们手上沾点自己人的血。”
“只有沾了血,这投名状才算交瓷实了。”
副官打了个寒颤,随即立正敬礼:
“是!”
夜幕降临。
鹿儿岛的寒风依旧呼啸。但那堆积如山的武士刀,在月光下泛着凄冷的寒光,仿佛无数死去的灵魂在哀嚎。
而在不远处的军营里,传来了新兵们狼吞虎咽的咀嚼声,以及梦呓般的低语:
“美洲……土地……活下去……”
凛冽的海风卷着博多湾特有的湿冷,穿过鹿儿岛城那破败的木门,发出呜呜的咽泣声。这座曾经以勇武、刚烈闻名于世的“隼人”之城,如今却像是一头被拔光了牙齿和利爪的老虎,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港口外,三艘悬挂着大明黑龙旗的蒸汽巡逻舰(虽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但足以震慑冷兵器军队)正喷吐着黑烟,庞大的船身随着波涛起伏,黑洞洞的侧舷炮口无声地注视着这座城市。那是来自宗主国的凝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压。
城主府,大广间。
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地龙虽然烧着,但岛津家久却觉得浑身发冷。他跪坐在主位上,面前摆着那份苏婉签署的**“催税令”**。而在他下首,坐着一身戎装、满脸横肉的大明神机新军第一师师长——孙得胜。
孙得胜没有像日本武士那样正襟危坐,而是大马金刀地坐在特意搬来的太师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把刚刚从某个不长眼的浪人手里缴获的胁差。他用拇指试了试刀锋,发出“崩”的一声脆响。
“岛津大人。”
孙得胜打破了沉默,声音粗犷,透着一股兵痞特有的蛮横与精明:
“这茶也喝了,景也看了。咱们是不是该谈谈正事了?”
“苏夫人说了,萨摩藩今年的税,还差着三万两银子。这都年底了,您是打算赖账呢,还是打算让我们自己动手取?”
岛津家久的手紧紧抓着膝盖上的布料,指节发白。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屈辱,声音沙哑:
“孙将军,非是岛津家赖账。实在是……实在是拿不出来了。”
“今年台风过境,甘蔗田毁了一半。走私……不,贸易的船队又被贵军的舰队封锁,一粒黑糖都运不出去。藩库里,真的连耗子都饿死了。”
“拿不出来?”
孙得胜冷笑一声,将手里的胁差猛地插在榻榻米上,刀身入木三分,尾颤不已:
“岛津大人,您是不是觉得我们王爷好说话?”
“没钱?那就拿东西抵!硫磺、樟脑、甚至是这城里的木头!只要是能换钱的,我们都要。”
“如果连这些都没有……”
孙得胜站起身,目光如刀般扫过大广间内那些怒目而视却不敢发作的萨摩家臣:
“那就拿它抵。”
他指了指插在地上的那把刀。
“刀?”岛津家久一愣。
“对,刀。”
孙得胜走到一名年轻的萨摩武士面前。那武士手按刀柄,双眼赤红,显然已经忍耐到了极限。
“这把刀不错。”孙得胜伸手拍了拍那武士的刀鞘,“钢口好,锻打得也细。在大明,这一把好钢,能打十个枪管。”
“八嘎!别碰我的刀!”
年轻武士终于爆发了,他猛地拔刀出鞘,雪亮的刀锋直指孙得胜的咽喉:
“这是武士的灵魂!你这粗鄙的明国猪!我要跟你决斗!”
“住手!”岛津家久大惊失色,想要喝止。
但已经晚了。
孙得胜连眼皮都没眨一下。他甚至没有拔枪。
“砰!”
站在孙得胜身后的亲兵,甚至没有举枪瞄准,只是随意地抬起挂在胸前的冲锋枪(早期手摇转管枪的单兵简化版,或者是连发手铳),扣动了扳机。
近距离的霰弹轰击,直接将那名年轻武士的胸膛打成了一个血窟窿。武士向后飞出,重重砸在屏风上,那把象征着“灵魂”的太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断成了两截。
鲜血溅在孙得胜的军靴上。他看都没看一眼尸体,只是弯腰捡起那半截断刀,扔到了岛津家久的面前。
“这就是你们的灵魂?”
孙得胜语气轻蔑,像是在看一堆废铁:
“脆,太脆了。”
“在大明的工业面前,这种灵魂,一文不值。”
大厅内死一般的寂静。所有的萨摩武士都低下了头,握刀的手在颤抖,却再也没人敢拔出来。那一枪,不仅打死了一个人,更打碎了他们几百年来建立起来的武士道尊严。
“岛津大人。”
孙得胜坐回椅子上,擦了擦靴子上的血迹:
“我给您指条明路吧。”
“王爷说了,萨摩藩既然没钱,那就用铁换。把你们领内所有的武士刀、长枪、铁炮,全部收缴上来。按斤称重,抵充税款。”
“这叫——**‘废刀令’**的萨摩版。”
“另外……”
孙得胜从怀里掏出一张布告,拍在桌上:
“我们不仅收铁,还收人。”
“王爷要在江户组建**‘外籍军团’**。凡是愿意交出佩刀、剃发易服、加入我大明军队的武士,不仅免除这三万两税款,每个人还发五块龙洋的安家费。”
“一个月五块龙洋,管吃管住,顿顿有肉。”
“这可是卖命钱,也是买命钱。”
“您好好想想。”
……
黄昏。鹿儿岛城下町。
一张张巨大的告示被贴在了城门口和闹市的醒目位置。告示旁边,摆着几口巨大的木箱,那是用来装刀的。
寒风中,无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下级武士和浪人,围在告示前,眼神复杂。
“交刀?这可是祖传的宝刀啊!交了刀,我就不是武士了,就是个农夫!”一名老浪人抱着怀里的刀,浑浊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当武士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旁边一个年轻些的浪人,看着告示上那个大大的“肉”字,喉结剧烈滚动:
“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家里的婆娘都快饿死了。这把刀……能换几升米?”
“你看清楚了!那是五块龙洋!五块!在黑市上能换两石米!”
“而且……要是入了那个什么‘外籍军团’,以后就是大明的人了。听说将来还能去那个叫美洲的地方,每人分一百亩地!”
“一百亩地?!”
人群炸锅了。
对于这些一辈子只能依附于大名、领着微薄俸禄甚至没有俸禄的下级武士来说,土地,就是最大的诱惑。比尊严大,比切腹大,比天皇还大。
“我……我交!”
终于,那个年轻浪人走了出来。他颤抖着手,解下腰间的佩刀,那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唯一遗物。
他闭上眼睛,狠狠心,将刀扔进了木箱。
“哐当!”
一声沉闷的撞击声。
“好!”负责登记的大明书吏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块木牌和五块银光闪闪的龙洋:
“去那边排队剃头。剃了头,领了军服,就是自己人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我也交!”
“我全家都饿着呢!这刀不要了!”
“我要去美洲!我要一百亩地!”
越来越多的武士涌了上来。他们争先恐后地解下佩刀,扔进那个巨大的木箱。甚至有人为了多换点钱,把家里的长枪、铁锅都搬来了。
“哐当!哐当!哐当!”
金属撞击的声音此起彼伏,汇聚成一首旧时代的挽歌。
在那一刻,传承了数百年的武士道精神,在饥饿和工业资本的诱惑面前,崩塌得如此彻底,如此廉价。
……
城楼之上。
孙得胜披着大衣,看着下面那疯狂的一幕,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
“师座。”副官在一旁低声说道,“这帮倭人……真够贱的。给点肉骨头,连祖宗都不要了。”
“这就叫人性。”
孙得胜吐出一口烟圈,那是李苏赏给他的卷烟:
“王爷说过,当你把一个人的尊严踩进泥里,再给他一块馒头的时候,他会把你当成神。”
“这些刀收回去,运回本溪,熔了,就是上好的钢材。能造出更多的枪,去征服更多的地方。”
“而这些人……”
孙得胜指着那些刚刚剃了光头、换上灰色号衣、正在领饭团的日本新兵:
“他们就是最好的猎犬。”
“他们没了刀,没了发髻,没了家主。他们现在只有我们。为了保住这口饭,为了那一百亩地的画饼,他们会比我们自己的兵更狠,更不要命。”
“传令下去。”
孙得胜转过身,眼神变得冷酷:
“这批新兵,只进行一个月的队列训练。”
“然后,全部拉到石见银山去。”
“不是说那里闹‘一揆’(暴动)吗?让这帮新兵去镇压。”
“让他们手上沾点自己人的血。”
“只有沾了血,这投名状才算交瓷实了。”
副官打了个寒颤,随即立正敬礼:
“是!”
夜幕降临。
鹿儿岛的寒风依旧呼啸。但那堆积如山的武士刀,在月光下泛着凄冷的寒光,仿佛无数死去的灵魂在哀嚎。
而在不远处的军营里,传来了新兵们狼吞虎咽的咀嚼声,以及梦呓般的低语:
“美洲……土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