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开辟新根据地-《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

  送走李邦华和巩永固之后,周怀安来到后院,整个后院又是一片欢腾。

  朱青禾早就带着所有人,在门口迎接周怀安。

  不过,这次是朱青禾和小燕抱着孩子,小桃挺着大肚子。

  周怀安跟大家一个个拥抱,又抱了抱小燕刚生下来的千金,这才沐浴更衣,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饭。

  众人现在都知道,她们的夫君现在当了朝廷从二品的登莱巡抚、正一品的左都督,还收复了辽东半岛,高丽也已经臣服。

  虽然有些事情没有明说,但大家心里清楚,自己的夫君他日很有可能君临天下,而自己将是未来的皇后和嫔妃。

  刚刚吃过饭,王小二进来禀报:

  “大人,王德和张小明早就到了,冯大人刚刚也到了,正在公事房等你。”

  好长时间没回家了,看到众人热切的目光,周怀安还是起身。

  正事儿要紧,不能沉溺于温柔之乡,那会消磨人的意志。

  来到公事房,众人已经从王小二口中知道了这次大概的战果,个个兴奋不已,全都大声恭贺。

  “恭喜大人拿下辽东,降服高丽。”

  “恭喜大人收回佐渡金山,从此我们不再缺银子。”

  周怀安笑道:

  “我什么时候缺过银子?”

  众人一听,好像还真是,虽然地盘越来越大,开销越来越多,但银子也越来越多。

  现在好了,直接来了一座金山。

  王德问:

  “大人,那个金山每年到底能产多少金子?”

  周怀安笑了笑。

  “不多,也就八千两而已。”

  八千两黄金,确实不少了。

  “不过,每年还能产白银八十万两。”

  “什么?八十万两?每年?”

  众人被再次震惊。

  周怀安摆摆手。

  “预计以后每年能产一百万两。”

  “冯海,回去告诉钱掌柜,不管想什么办法,给我弄一些提炼金银的高级工匠,还有相关设备。”

  “倭寇的提炼水平太差了,我要尽快在那里建一个金银提炼工场,直接运黄金白银回来。”

  “是,大人,我马上安排。”

  冯海答应一声,这是大事儿,只要找到工匠,就算是绑票,也得把人绑过去,设备就算是派兵抢,也要抢来。

  周怀安好长时间没有回胶州了,王德立即把最近主要的事儿汇报了一遍,主要是流民安置、修路架桥、农业生产这些事儿。

  周怀安点点头,不过这些都不是他现在关注的重点。

  “我前段时间通知,要你招募五千民兵的事儿怎么样了?”

  张小明说:

  “回大人,五千民兵两天就招齐了,现在正在训练,基本训练已经完成,也都学会了骑马射击,基本可以上战场了。”

  周怀安大喜,除了即墨、辽东、佐渡岛、济州岛的军队不算,在胶州他又有了五千骑兵,潍县还有钱二狗指挥的三千骑兵,莱州也有赵大宝训练的三千骑兵。

  也就是说,他手里现在又增加了一万一千骑兵。

  王德又补充道:

  “武器工坊最开始全力生产农具,现在农具已经完全够了,还有不少库存,”

  “下官自作主张,又生产了不少神臂弩和普通弩机,还有大量的弩箭。”

  “现在所有军队全员都配备普通弩机,胶州的这五千新兵已经装备了两千神臂弩,莱州的三千新兵也配备了一千神臂弩。”

  周怀安大喜,拍了拍王德的肩膀。

  “做得很好!以后很多事情我没有精力一一去管,你要根据我们的总体目标,灵活安排。”

  他现在对这个王德也是越来越满意了。

  他之前的安排是全力生产农具,暂停弩机的生产,自己这段时间都在外面打仗,没有空管这事儿。

  如果不是王德及时调整生产,他现在就没有办法出兵武昌,就会误了很多事儿。

  “现在朝廷任命我为登莱巡抚,我马上要接管登州府,就任命你为登州知府,好好干!”

  “通知即墨知县陈阳,任命他为胶州知州,主簿孙江为即墨知县。”

  “赵恒现在辽东半岛主持流民安置和政务,就任命他为新设立的辽东知府,在盖州、复州、金州、旅顺和镇江逐步设立县级编制。”

  王德一听,激动得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一下子从小小的胶州同知,升任正四品的登州知府,简直是一步登天。

  “多谢大人提携!下官誓死效忠大人,必不负大人重托。”

  即墨知县陈阳这两年表现也很不错。

  周怀安升他为知州,也是给其他明朝的官员一个明确的提示,效忠他周怀安,好好干,不会亏待他们。

  把他放在自己身边,也可以进一步考察一下。

  至于即墨主簿孙江,他跟即墨县丞赵恒是他最早的搭档,也是最早效忠的明朝官员,即墨交给他,放心。

  还有莱州知府刘清扬和平度知州汪道元,还在考察期,先让他们继续担任现职。

  周怀安又看看冯海,说道:

  “冯海这几年在幕后默默奉献,劳苦功高,很多事情名不正言不顺。”

  “给登莱和辽东所有官员通知一下,冯海以后就担任我的副手,相当于布政使,所有文官受他节制。”

  冯海一愣。

  “大人,即墨那边的事儿……?”

  周怀安摆摆手,笑道:

  “现在很多事儿已经摆在明面上了,即墨兵工厂的事儿也不需要刻意隐瞒。”

  “你安排一个得力的、绝对可靠的人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现在胶州骑兵一下子有了这么多大炮和燧发枪,威力远超朝廷和鞑子,原来包括王德在内,很多人都以为是购买的。

  但现在他们也知道,肯定不是购买的,而是周大人秘密自己制造的,只是不清楚具体的事儿,现在终于明白了。

  冯海点点头,拱手道:

  “多谢大人提携!”

  吴大山和冯海跟随他多年,是从小穿开裆裤长大的发小,对他也忠心耿耿,一文一武,是他的左膀右臂,自然与旁人不同。

  “冯海,现在兵工厂的武器生产什么情况?”

  冯海看看四周,现在也没有外人,说:

  “现在七宝山铁矿的产量大大提高,又从郑森那里弄到了不少硝石,产能大大提高。”

  “这几个月,我们又制造了三十门威武大将军炮,五百门小炮,三千支燧发枪,两万个开花弹,还有充足的弹药。”

  周怀安大喜,虽然燧发枪的数量还是太少,但有两万个威力强大的开花弹,也足以弥补燧发枪的不足了。

  “好!现在我们兵强马壮,武器弹药充足。”

  “立即给佐渡岛那边送五千个开花弹和充足的弹药,还有一万把普通弩机,两千把神臂弩。”

  “另外,分两到三批,送两万个青壮流民过去。”

  冯海随即明白了。

  “大人,你是要将这两万个青壮移民武装起来,忙时种田,闲时训练,战时作战,好将大部分军队抽调回来。”

  周怀安点点头。

  “现在我们四千精锐主力都在那边,实在是太浪费了。”

  “而且,我现在要告诉你们,朝廷已经下旨,要我们派一支水师,从长江进入武昌,与张献忠作战。”

  “我准备一个月时间巡视一圈登州,掌控登州之后,亲自带一支军队去武昌,在中原腹地开辟一块新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