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匆匆而过,杨皓过着规律的生活,学校-家两点一线。
四月份,公司的第一部《香火》电影上映,票房不出意料的惨淡,不过把拷贝钱挣回来了,现在这个年代,文艺片,大众真的不感兴趣。
第一部电视剧《金枝欲孽》杀青,历时四个月,终于拍完了,马上开始后期制作,争取今年播映,这是和电视台商量好的。
5月份,鲍勃把杨皓的新作《雇佣人生》拿走了,据说参加威尼斯电影节,这些杨皓不管,都是鲍勃操作,作为专业的制片人,他知道该怎么做。
23日从法国传来消息,华人女星张曼玉凭借《清洁》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杨皓的短片《父与女》获得了金棕榈奖,这下家人看杨皓的眼神都变了,这孩子到底是怎么有这种天赋。
不过老妈还是抽时间给杨皓庆祝了一下,只有家里人,没有外人,这事儿不易宣扬,他的名气已经够大了。
-----------------
时间就这么匆匆而过,mV已经拍完,转眼就到了期末。
期末考试就跟那准时的钟点儿似的,如期而至。
杨皓之前还信心满满,他认为自己准备非常充分,觉着自个儿指定没问题。
可这考试成绩一出来,他当时就傻眼喽,这跟自己的期望差远了。
就这么像是失去了灵魂一般,生活变得毫无目标和方向,浑浑噩噩地过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挨到放暑假。
老妈瞅着他不大对劲,这孩子平常都是精精神神的,跟那欢实的小麻雀似的。
可这几天儿却蔫不出溜的,没了往日的精气神儿。
放完假这两天儿,这小子都窝在家里头,哪旮旯也没去,整天没精打采的,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老妈心里犯嘀咕,这孩子到底是咋的啦?这天晚上,一家人吃完饭,老爸老妈特意留在客厅里,打算跟杨皓好好聊聊。
老爸招呼着:“来,儿子,吃点水果。”
老妈瞅着杨皓,满脸关切地问道:“皓皓。”
杨皓闷声应道:“嗯!”那语气,多一个字儿都懒得往外蹦。
“你这几天儿到底是咋的啦?妈瞅着你这状态不对劲儿啊。”
“没事。”杨皓吃着水果,食不知味。他的眼神空洞而迷茫,仿佛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没事?没事你干啥老窝在家里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老妈着急地说。
“那我能上哪儿去?”杨皓没好气地回道。
“出去玩儿呀,跟同学搭个伴儿出去溜达溜达呀。别整天闷在家里,都快长毛儿了。”
“有啥好逛的,没兴趣。”杨皓翻了个白眼。
老爸在旁边插话道:“咋这么灰心丧气的?男子汉大丈夫,得有点精气神儿!”
他们家跟大多数中国家庭一个样儿,父亲一般不咋过问孩子的事儿,可一旦张嘴问了,那就比较严肃。
杨皓沉默了一小会儿,深深叹了口气说道:“您瞅我那成绩了吗?”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沮丧。
老爸估计心里头也明白杨皓为啥郁闷,不过就是没挑明罢了,点了点头说:“看了,怎么啦?”
杨皓两眼无神,嘴里头嘟囔着:“我费了这么大的劲儿,耗费了这么多的精力、时间,每天点灯熬油的,到末了还是这副德行。
我觉得自己就不是读书的料,再怎么努力也白搭。”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转过头对着老妈说:“妈,我可能真不是学习那块料,您呐,也别再逼着我学习了。我学也学不好,还不如干点别的。”
老妈一听急了:“儿子,怎么能这么说呢,这次不是比上次成绩提高了不少吗。
再说了,一次没考好算啥呀,咱找找原因,下次努力不就得了。”
杨皓摇摇头:“哪有那么容易,我觉得自己已经尽全力了,就您说我下的功夫,您搁别地儿找找,能找出几个。
要说学习刻苦,咱吃点苦,这也没啥,应该的。您也看见了,我十二点前都没休息过。
都在学习,可还是不行,那就是我自身的原因了,估计是天赋不行。”
老爸皱了皱眉头:“儿子,你这想法可不对。遇到点挫折就打退堂鼓,那以后能干成啥事儿?
学习这事儿,就得有股子韧劲儿,不能轻易放弃。”
杨皓还是耷拉着脑袋,反问道:“你觉得我没韧劲,谁能两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学习上。我觉得头悬梁、锥刺股也不过如此了吧。”
客厅里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
其实杨皓这段日子一直在反反复复琢磨这个事儿,时间、精力投进去那可真是不老少。
他心里头一直是这么觉着的,自己肯定能行,指定能改变,能走上一条跟上辈子不一样的道儿。
然而,现实却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顺利,事实就这么明晃晃地摆在眼前,让他没法子回避。
杨皓逐渐意识到,理工科的学习方式与他上辈子文科学习方式大相径庭,学习法子和思维模式压根儿就不是一码事。
也许是因为他在上辈子习惯了文科的学习模式,使得他在面对理科时,总感觉力不从心。
这种思维方式的固化,让他在学习理科时事倍功半,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尽管杨皓认为自己重新活过一次,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应该能够轻松应对学习上的挑战,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他发现,即便记忆力再好,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文科吧,思维更注重对人文、社会现象的理解、感受和价值判断。
例如在研究历史事件时,会着重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理科思维则侧重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以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比如在物理实验中,通过数据和公式来推导物理定律。
信息处理方式也不一样,文科思维通常对信息进行综合、归纳和阐释,从大量的文字、案例中提炼出观点和意义。
而理科思维则更倾向于对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和验证,通过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来得出结论。
逻辑形式也大相径庭,文科思维的逻辑往往是发散的、灵活的,可能会从一个观点联想到多个相关的方面,更强调思维的广度。
理科思维的逻辑则较为严谨、线性,遵循一定的定理和公式,逐步推导,注重思维的深度。
对确定性的追求,文科领域中,很多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绝对唯一的,存在多种解释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相对性。
理科则追求确定性和唯一性,答案通常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原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表达方式,文科思维在表达上常常运用形象、生动、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描述、比喻等手法来传达思想。
理科思维的表达则较为简洁、精确,更多使用公式、图表和专业术语。
例如,对于“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个主题:
文科思维可能会从历史上不同文明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文化观念的转变、社会结构的变化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述,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理科思维则可能会通过收集气候数据、建立模型,分析温度、降水等因素的变化如何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能源需求等具体方面。
文科更多的是靠理解、感受,还有那丰富的想象力,可理工科呢,讲究的是逻辑、推理,还有那精准的计算。
也许是上辈子就学的文科,弄得杨皓这思维方式都有点僵化了,就跟那生了锈的机器似的,转不过弯儿来。
老是觉得学理科事倍功半,自己没少下功夫,可效果一言难尽。
本来寻思着自己重新活这一遭,那可是老天爷给的机会,而且这记忆力好得吓人,啥东西看一遍就能记住,咋着也不会在学习上有问题。
可现如今瞅瞅,老天爷压根儿就没给他啥特殊的优待。
就是记忆力强得邪乎,那些个公式、定理啥的,背得那叫一个滚瓜烂熟。
但这智商啊,可没见着有啥明显往上涨的动静。做题的时候,该不会还是不会,该错还是错。
杨皓就纳了闷了,自己明明已经那么努力了,每天起早贪黑的,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掰成两半用。
上课认真听讲,笔记记得密密麻麻,课后作业也是一丝不苟地完成,还额外找了好多习题来做。
可为啥这成绩就是上不去呢?他有时候也会自个儿跟自个儿较劲,觉得是不是自己还不够努力,是不是方法不对。
可想来想去,也没个头绪。
心里头那个郁闷啊,就跟那堵了一团棉花似的,上不来下不去的。
杨皓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里头乱糟糟的。
想着自己之前的那些雄心壮志,想着要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可现在呢,感觉就像个笑话。
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难道我真的就不是这块料?难道这辈子还是没法改变?”
越想越觉得憋屈,翻来覆去的,一宿都没睡踏实。
第二天起来,杨皓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整个人看着更没精神了。
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么放弃,可又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这感觉别提多难受了。
一大早,杨皓就在客厅沙发上跟个木头桩子似的傻愣愣地坐着发呆。眼神空洞,整个人都呆呆的,不知道在想啥。
-----------------
老妈瞅见这种情况,心里琢磨着可不能这么下去了,这不得把自个儿憋出病来呀。
一把拽上他去公司,嘴里还念叨着:“走,跟妈去公司,别在家里窝着发霉喽。”
到了老妈的办公室,杨皓还是那副霜打了的茄子样儿,耷拉着脑袋,一点儿精神头都提不起来。
就那么蔫蔫地坐着,仿佛周围的一切都跟他没关系似的。
这时候,舅妈跟老妈刚聊完了事,一回头瞅见他这要死不活的德行,心里头满是好奇。
赶忙问老妈:“哟,皓皓这是咋的啦?瞧着这没精打采的样儿,出啥事儿了。”
老妈无奈地回道:“嗨,这次考试没考好,自个儿跟自个儿较上劲喽。”
舅妈一听,“噗嗤”一声乐了:“哎呀,我当是啥大事儿呢。这有啥好较劲的呀,没考好下次再使使劲儿不就得了嘛。
皓皓,别犯轴,听舅妈跟你说。”
杨皓不情不愿地起了身,嘴里还嘟囔着:“您说的倒是轻巧,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
学习又不是吃饭喝水,说努力就能努力的。我都费了老鼻子劲了,还是不行。”
老妈一听就急眼了,不满意地说道:“赶紧的过来,别那么多废话,磨磨唧唧的。你这孩子,咋这么轴呢?”
杨皓不情不愿地磨磨蹭蹭地坐到老妈办公桌前,一脸的不情愿。
舅妈见状,笑着摇摇头,然后拿出一摞资料递给杨皓,
一脸兴奋的说道:“瞅瞅,这是你第一张专辑挣的钱。小子,你可出息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杨皓抬眼瞟了一下,没啥反应,还是那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舅妈接着说:“你看看,你在这方面多有天赋啊。考试没考好算啥,咱这不是还有别的路能走嘛。”
杨皓依旧闷着头不吭声,心里头还是转不过那个弯儿来。
老妈和舅妈你一言我一语地劝着杨皓,可他就像钻进了牛角尖,怎么都听不进去。
办公室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让这孩子重新打起精神来……
老妈忍不住催促道:“瞧你那死性,赶紧看看,想点高兴的。”
杨皓这才认真盯着那报表,这一看,眼睛越瞪越大,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杨皓这才认真盯着那报表,这一看,眼睛越瞪越大,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报表上的数字太夸张了。
揉了揉眼,再仔细看看,他确实不相信看到的数据。
这些数字怎么可能如此离谱?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或者是谁在开玩笑?
他的手不自觉地颤抖着,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这份报表是他专辑的销量,如果数据真的如眼前所见,那么他的真的算是大腕儿了?
四月份,公司的第一部《香火》电影上映,票房不出意料的惨淡,不过把拷贝钱挣回来了,现在这个年代,文艺片,大众真的不感兴趣。
第一部电视剧《金枝欲孽》杀青,历时四个月,终于拍完了,马上开始后期制作,争取今年播映,这是和电视台商量好的。
5月份,鲍勃把杨皓的新作《雇佣人生》拿走了,据说参加威尼斯电影节,这些杨皓不管,都是鲍勃操作,作为专业的制片人,他知道该怎么做。
23日从法国传来消息,华人女星张曼玉凭借《清洁》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杨皓的短片《父与女》获得了金棕榈奖,这下家人看杨皓的眼神都变了,这孩子到底是怎么有这种天赋。
不过老妈还是抽时间给杨皓庆祝了一下,只有家里人,没有外人,这事儿不易宣扬,他的名气已经够大了。
-----------------
时间就这么匆匆而过,mV已经拍完,转眼就到了期末。
期末考试就跟那准时的钟点儿似的,如期而至。
杨皓之前还信心满满,他认为自己准备非常充分,觉着自个儿指定没问题。
可这考试成绩一出来,他当时就傻眼喽,这跟自己的期望差远了。
就这么像是失去了灵魂一般,生活变得毫无目标和方向,浑浑噩噩地过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挨到放暑假。
老妈瞅着他不大对劲,这孩子平常都是精精神神的,跟那欢实的小麻雀似的。
可这几天儿却蔫不出溜的,没了往日的精气神儿。
放完假这两天儿,这小子都窝在家里头,哪旮旯也没去,整天没精打采的,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老妈心里犯嘀咕,这孩子到底是咋的啦?这天晚上,一家人吃完饭,老爸老妈特意留在客厅里,打算跟杨皓好好聊聊。
老爸招呼着:“来,儿子,吃点水果。”
老妈瞅着杨皓,满脸关切地问道:“皓皓。”
杨皓闷声应道:“嗯!”那语气,多一个字儿都懒得往外蹦。
“你这几天儿到底是咋的啦?妈瞅着你这状态不对劲儿啊。”
“没事。”杨皓吃着水果,食不知味。他的眼神空洞而迷茫,仿佛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没事?没事你干啥老窝在家里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老妈着急地说。
“那我能上哪儿去?”杨皓没好气地回道。
“出去玩儿呀,跟同学搭个伴儿出去溜达溜达呀。别整天闷在家里,都快长毛儿了。”
“有啥好逛的,没兴趣。”杨皓翻了个白眼。
老爸在旁边插话道:“咋这么灰心丧气的?男子汉大丈夫,得有点精气神儿!”
他们家跟大多数中国家庭一个样儿,父亲一般不咋过问孩子的事儿,可一旦张嘴问了,那就比较严肃。
杨皓沉默了一小会儿,深深叹了口气说道:“您瞅我那成绩了吗?”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沮丧。
老爸估计心里头也明白杨皓为啥郁闷,不过就是没挑明罢了,点了点头说:“看了,怎么啦?”
杨皓两眼无神,嘴里头嘟囔着:“我费了这么大的劲儿,耗费了这么多的精力、时间,每天点灯熬油的,到末了还是这副德行。
我觉得自己就不是读书的料,再怎么努力也白搭。”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转过头对着老妈说:“妈,我可能真不是学习那块料,您呐,也别再逼着我学习了。我学也学不好,还不如干点别的。”
老妈一听急了:“儿子,怎么能这么说呢,这次不是比上次成绩提高了不少吗。
再说了,一次没考好算啥呀,咱找找原因,下次努力不就得了。”
杨皓摇摇头:“哪有那么容易,我觉得自己已经尽全力了,就您说我下的功夫,您搁别地儿找找,能找出几个。
要说学习刻苦,咱吃点苦,这也没啥,应该的。您也看见了,我十二点前都没休息过。
都在学习,可还是不行,那就是我自身的原因了,估计是天赋不行。”
老爸皱了皱眉头:“儿子,你这想法可不对。遇到点挫折就打退堂鼓,那以后能干成啥事儿?
学习这事儿,就得有股子韧劲儿,不能轻易放弃。”
杨皓还是耷拉着脑袋,反问道:“你觉得我没韧劲,谁能两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学习上。我觉得头悬梁、锥刺股也不过如此了吧。”
客厅里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
其实杨皓这段日子一直在反反复复琢磨这个事儿,时间、精力投进去那可真是不老少。
他心里头一直是这么觉着的,自己肯定能行,指定能改变,能走上一条跟上辈子不一样的道儿。
然而,现实却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顺利,事实就这么明晃晃地摆在眼前,让他没法子回避。
杨皓逐渐意识到,理工科的学习方式与他上辈子文科学习方式大相径庭,学习法子和思维模式压根儿就不是一码事。
也许是因为他在上辈子习惯了文科的学习模式,使得他在面对理科时,总感觉力不从心。
这种思维方式的固化,让他在学习理科时事倍功半,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尽管杨皓认为自己重新活过一次,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应该能够轻松应对学习上的挑战,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他发现,即便记忆力再好,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文科吧,思维更注重对人文、社会现象的理解、感受和价值判断。
例如在研究历史事件时,会着重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理科思维则侧重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以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比如在物理实验中,通过数据和公式来推导物理定律。
信息处理方式也不一样,文科思维通常对信息进行综合、归纳和阐释,从大量的文字、案例中提炼出观点和意义。
而理科思维则更倾向于对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和验证,通过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来得出结论。
逻辑形式也大相径庭,文科思维的逻辑往往是发散的、灵活的,可能会从一个观点联想到多个相关的方面,更强调思维的广度。
理科思维的逻辑则较为严谨、线性,遵循一定的定理和公式,逐步推导,注重思维的深度。
对确定性的追求,文科领域中,很多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绝对唯一的,存在多种解释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相对性。
理科则追求确定性和唯一性,答案通常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原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表达方式,文科思维在表达上常常运用形象、生动、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描述、比喻等手法来传达思想。
理科思维的表达则较为简洁、精确,更多使用公式、图表和专业术语。
例如,对于“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个主题:
文科思维可能会从历史上不同文明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文化观念的转变、社会结构的变化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述,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理科思维则可能会通过收集气候数据、建立模型,分析温度、降水等因素的变化如何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能源需求等具体方面。
文科更多的是靠理解、感受,还有那丰富的想象力,可理工科呢,讲究的是逻辑、推理,还有那精准的计算。
也许是上辈子就学的文科,弄得杨皓这思维方式都有点僵化了,就跟那生了锈的机器似的,转不过弯儿来。
老是觉得学理科事倍功半,自己没少下功夫,可效果一言难尽。
本来寻思着自己重新活这一遭,那可是老天爷给的机会,而且这记忆力好得吓人,啥东西看一遍就能记住,咋着也不会在学习上有问题。
可现如今瞅瞅,老天爷压根儿就没给他啥特殊的优待。
就是记忆力强得邪乎,那些个公式、定理啥的,背得那叫一个滚瓜烂熟。
但这智商啊,可没见着有啥明显往上涨的动静。做题的时候,该不会还是不会,该错还是错。
杨皓就纳了闷了,自己明明已经那么努力了,每天起早贪黑的,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掰成两半用。
上课认真听讲,笔记记得密密麻麻,课后作业也是一丝不苟地完成,还额外找了好多习题来做。
可为啥这成绩就是上不去呢?他有时候也会自个儿跟自个儿较劲,觉得是不是自己还不够努力,是不是方法不对。
可想来想去,也没个头绪。
心里头那个郁闷啊,就跟那堵了一团棉花似的,上不来下不去的。
杨皓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里头乱糟糟的。
想着自己之前的那些雄心壮志,想着要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可现在呢,感觉就像个笑话。
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难道我真的就不是这块料?难道这辈子还是没法改变?”
越想越觉得憋屈,翻来覆去的,一宿都没睡踏实。
第二天起来,杨皓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整个人看着更没精神了。
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么放弃,可又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这感觉别提多难受了。
一大早,杨皓就在客厅沙发上跟个木头桩子似的傻愣愣地坐着发呆。眼神空洞,整个人都呆呆的,不知道在想啥。
-----------------
老妈瞅见这种情况,心里琢磨着可不能这么下去了,这不得把自个儿憋出病来呀。
一把拽上他去公司,嘴里还念叨着:“走,跟妈去公司,别在家里窝着发霉喽。”
到了老妈的办公室,杨皓还是那副霜打了的茄子样儿,耷拉着脑袋,一点儿精神头都提不起来。
就那么蔫蔫地坐着,仿佛周围的一切都跟他没关系似的。
这时候,舅妈跟老妈刚聊完了事,一回头瞅见他这要死不活的德行,心里头满是好奇。
赶忙问老妈:“哟,皓皓这是咋的啦?瞧着这没精打采的样儿,出啥事儿了。”
老妈无奈地回道:“嗨,这次考试没考好,自个儿跟自个儿较上劲喽。”
舅妈一听,“噗嗤”一声乐了:“哎呀,我当是啥大事儿呢。这有啥好较劲的呀,没考好下次再使使劲儿不就得了嘛。
皓皓,别犯轴,听舅妈跟你说。”
杨皓不情不愿地起了身,嘴里还嘟囔着:“您说的倒是轻巧,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
学习又不是吃饭喝水,说努力就能努力的。我都费了老鼻子劲了,还是不行。”
老妈一听就急眼了,不满意地说道:“赶紧的过来,别那么多废话,磨磨唧唧的。你这孩子,咋这么轴呢?”
杨皓不情不愿地磨磨蹭蹭地坐到老妈办公桌前,一脸的不情愿。
舅妈见状,笑着摇摇头,然后拿出一摞资料递给杨皓,
一脸兴奋的说道:“瞅瞅,这是你第一张专辑挣的钱。小子,你可出息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杨皓抬眼瞟了一下,没啥反应,还是那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舅妈接着说:“你看看,你在这方面多有天赋啊。考试没考好算啥,咱这不是还有别的路能走嘛。”
杨皓依旧闷着头不吭声,心里头还是转不过那个弯儿来。
老妈和舅妈你一言我一语地劝着杨皓,可他就像钻进了牛角尖,怎么都听不进去。
办公室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让这孩子重新打起精神来……
老妈忍不住催促道:“瞧你那死性,赶紧看看,想点高兴的。”
杨皓这才认真盯着那报表,这一看,眼睛越瞪越大,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杨皓这才认真盯着那报表,这一看,眼睛越瞪越大,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报表上的数字太夸张了。
揉了揉眼,再仔细看看,他确实不相信看到的数据。
这些数字怎么可能如此离谱?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或者是谁在开玩笑?
他的手不自觉地颤抖着,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这份报表是他专辑的销量,如果数据真的如眼前所见,那么他的真的算是大腕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