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理解杨奶奶的担忧,但他也知道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
他耐心地说:“杨奶奶,您说得也有道理,国营单位的工作确实稳定,有荣誉感。但在私营公司工作,也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姑父的公司,虽然现在看起来忙忙碌碌,但他们在做的是一件对国家长远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而且,私营公司也有自己的荣誉,那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他继续说道:“在国营单位,是为国家做贡献;在私营公司,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只是方式不同。
而且,现在经济形势虽然有些困难,但正是需要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人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时候。
姑父的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他们的努力和坚持,值得我们支持。”
杨奶奶听了杨皓的解释,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也明白杨皓和姑父的用心。
但是在私人公司工作没什么成就感和荣誉,还是观念问题,即便是在后世20年代,这种思想还很有市场。
在国营单位,是为国家做贡献,在私营公司是在受资本家的剥削,尤其是疫情后,这种思潮更盛。
当然,这也跟经济不好,下岗太多有关,有些干了多少年的老员工,说辞退就辞退了。
杨皓没想扭转老人的思想观念,这也扭转不了,但最起码别人老人干涉姑父的工作。
杨奶奶听了杨皓的解释,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也明白杨皓和姑父的用心。
但是,她仍然觉得在私人公司工作没什么成就感和荣誉,这主要是观念问题。
即便是在后世20年代,这种思想仍然很有市场。
在国营单位工作,人们普遍认为是为国家做贡献,有稳定性和荣誉感。
而在私营公司工作,往往被认为缺乏成就感和荣誉,甚至被视为受资本家剥削。
尤其是疫情后,这种思潮更盛。这与经济形势不佳、下岗人数增多有关,许多干了多年的老员工,说辞退就辞退了。
杨皓没有打算扭转老人的思想观念,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他至少希望老人不要干涉姑父的工作。
他解释说,私营公司也有其社会贡献,比如在促进就业、推动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
这些贡献虽然不像国营单位那样直接体现为国家项目或战略,但同样对社会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杨皓进一步解释,私营公司的员工权益保障也在逐步完善,我姑父的公司就在员工权益上面保持的不错,基本跟国营没啥区别。
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这表明,私营公司的工作环境和社会认可度正在逐步提高。
通过这些解释,杨皓希望杨奶奶能够理解,姑父的公司虽然在初期可能面临一些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它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希望家人能够支持姑父的事业,理解私营公司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赵爷爷敲敲桌子,语气严肃地说:“跑题了,现在说皓皓的问题……。”
没等赵爷爷开口,杨皓赶紧说:“我没什么问题,就像您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要遍观天下,方能做到胸有丘壑,这也是我的信条。”
他知道不能跟赵爷爷辩论,他没这个能力,也说服不了赵爷爷,别等最后没说服赵爷爷,反而被赵爷爷说服了。
紧接着说:“我时常在想,我们挣这么多钱干什么?就像您几位说的,已经有这么多钱了,还折腾啥呀!”
大家的表情很有同感,都知道杨皓非常有钱,虽然具体多少钱不知道。
但看他拿钱不当钱的这种花钱方式,谁能给自己一年一千万零花钱呀,还是美元,
要知道现在的美元还叫美金,很值钱的,反正知道他的钱多的花不完。
他继续说道:“钱这东西,多了确实没处花,但也不能就这么闲着。
我想,既然有了这些资源,就应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比如,支持一些有潜力的项目,帮助那些有才华但缺乏机会的人,或者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这样,我们的财富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他现在要给赵爷爷找点儿事儿做,现在也就赵爷爷没有别的事情,专门盯着他的学业。
杨皓看着赵爷爷,继续说:“赵爷爷,您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您的智慧和经验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转头问舅妈:“我现在专辑和彩铃卖了多少钱?”
舅妈一愣,这正在说你呢,怎么一下子转到这个话题上了。
想了一下,还是说道:“具体还没出来,大概有一个多亿,我跟你说,你那专辑卖的太好了,现在彩铃的帐还没出来,估计也不会比专辑少……。”
杨皓赶紧打断舅妈的话,要是让舅妈说起来,她能跟你唠一整天。
“我想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建学校,在贫困地区建学校,类似于国家的希望工程。
当然不是跟国家比,而是作为有效的补充。
这样,我准备成立个基金,先期拿出一千万。
赵爷爷,您来负责这个项目,你们学校有教育学院,跟教育部也熟悉,咱们就从教育开始,
这个我觉得是最合适的,您觉得呢?”说完,看着赵爷爷。
赵爷爷听着杨皓的话,脸上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他知道杨皓是个有想法、有行动力的孩子,而且杨皓的话也确实有道理。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财富确实应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回头我找学校的人问问,你有什么具体的计划或想法吗?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杨皓听到赵爷爷的话,心中一阵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他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说道:“我没有什么想法。你们先探讨一下可行性,拿出个方案,咱们再讨论”
杨皓一直希望做些什么,不能重生一回,啥也没干,这次也是想给赵爷爷找点事儿干,顺势提了出来。
“这个是我觉得最好的项目,投资中国的未来,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地方,
我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赵爷爷听着杨皓的计划,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杨皓不仅有想法,而且有行动力和责任感。
他相信,有了杨皓的参与,这些计划一定能取得成功。
赵爷爷点了点头,说道:“好,我先找人讨论一下,这个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事情。
我们可以一起把这些计划付诸实践,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为社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
杨皓听到赵爷爷的支持,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有了赵爷爷的帮助,他的计划将更容易实现。
而且属于一举两得,既让赵爷爷有事忙着,也能为社会做点儿什么。
老爷子不说话了,总算没人反对了。
为了不让家人们再提这个话题,杨皓赶紧另起话头:”舅妈,基金的事儿就麻烦您了。”
大家还在震惊当中,舅妈听到杨皓的话,点点头说:“没事儿,这个简单,我来办,你不用操心。”
然后犹豫地问:“皓皓,你真要拿出那么多钱做慈善?建学校?”
杨皓认真的点点头说:“当然,这还有假,但我认为这不是慈善活动,这是投资中国,投资中国未来。
而且这只是启动资金,具体要多少钱,要看赵爷爷他们的规划,我能保证,最少每年一千万。”
老妈也被杨皓的行为吓了一跳,用不确定的语气说:“儿子,我不反对你做慈善。”
“不是慈善。”
“好吧,不是慈善,是投资,但你确定每年要拿出这么多钱吗?”
“我当然确定,有什么问题?”
“我不是说有什么问题,而是说每年投资这么多,这是个长期坚持的事情,一旦你挣不到那么多钱怎么办?”
杨皓摆摆手说:“妈,不用担心,钱这方面您放心,实际上我即便不做这个事情,在美国交的税比这个都多。
这个等哥回来了你问问他,他对这些比较懂,说实话,我本来想说的是一千万美金,这笔钱从我美国的公司出。”
看到家人们都有疑虑,杨皓说:“说实话,我想挣钱太容易了,就我这两张专辑,我都没想着挣钱,可是又挣钱了。
从哲学文化角度来看,“财聚财散”蕴含着丰富且深邃的思想内涵。
从道家思想中的体现的是有无相生、阴阳平衡观念。
道家强调有无相互转化、阴阳对立统一。
在“财聚财散”方面,“财聚”可视为“有”,是财富的积累与汇聚;
而“财散”则可看作“无”,是将已有的财富释放出去。
二者看似对立,实则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就如同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过度地“财聚”,可能会带来诸如人际关系紧张、社会评价不佳等负面情况,
此时若能适时“财散”,把财富合理分配出去,反而可能收获良好的声誉、和谐的人际环境等,
这就是一种从“有”到“无”再到“有”的转化过程,体现了阴阳平衡、有无相生的辩证关系,
遵循着自然的发展规律,让财富的流动处于一种和谐且可持续的状态。
也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延伸。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去干预事物的发展。
对于财富而言,“财聚财散”不应是出于过度的贪欲或者盲目跟风去操作,
而是要根据自身以及社会环境等实际情况,自然而然地去进行财富的积累与分配。
比如,当经营有道、财富自然聚集时,不必刻意去阻碍这一过程,
但同时也不能贪得无厌,要明白在合适的时候“财散”也是顺应自然的做法,
如将财富用于改善社会民生、助力他人发展等,以一种无为而治的心态看待财富的聚散,
让财富在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轨道上流动,这样才能达到一种长久且良性的状态。”
“在儒家思想中的映射中,是仁爱的价值导向。
儒家倡导“仁者爱人”,主张人们要有仁爱之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从“财聚财散”角度,“财散”的行为正是践行仁爱的一种具体体现。
当个人或企业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后,主动将财富分散出去,
去资助贫困学子、帮扶弱势群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等,就是将仁爱之心付诸实践,
通过财富的合理分配来传递温暖与关怀,实现社会的互帮互助,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有序地发展,
这也符合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中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状态。
这牵涉到义利之辨与社会责任意识,儒家重视义利关系,
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强调在追求利益时不能违背道义原则,而且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财聚”本身并非不可取,但要建立在正当合理的基础上,不能通过不正当手段去聚敛财富。
而“财散”则是在“财聚”达到一定程度后,从义的角度出发,考量到整个社会的利益,主动回馈社会,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例如,古代一些儒商在获取丰厚利润后,会捐资修路、建桥、兴办义学等,
在他们眼中,财富不仅仅是个人的私有财产,更是可以用来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具,
通过合理的“财聚财散”彰显了儒家所倡导的重义轻利、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怀。”
大家目瞪口呆的听着杨皓滔滔不绝的话语,感觉不是在听一个小伙子在说话,而是在听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学究在说话。
大家静静地听着杨皓滔滔不绝的话语,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他们感觉不是在听一个小伙子在说话,而是在听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学究在授课。
按说这不应该是杨皓这个年纪说出来的话,什么道家、儒家,这些都是哪学来的。
他耐心地说:“杨奶奶,您说得也有道理,国营单位的工作确实稳定,有荣誉感。但在私营公司工作,也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姑父的公司,虽然现在看起来忙忙碌碌,但他们在做的是一件对国家长远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而且,私营公司也有自己的荣誉,那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他继续说道:“在国营单位,是为国家做贡献;在私营公司,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只是方式不同。
而且,现在经济形势虽然有些困难,但正是需要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人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时候。
姑父的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他们的努力和坚持,值得我们支持。”
杨奶奶听了杨皓的解释,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也明白杨皓和姑父的用心。
但是在私人公司工作没什么成就感和荣誉,还是观念问题,即便是在后世20年代,这种思想还很有市场。
在国营单位,是为国家做贡献,在私营公司是在受资本家的剥削,尤其是疫情后,这种思潮更盛。
当然,这也跟经济不好,下岗太多有关,有些干了多少年的老员工,说辞退就辞退了。
杨皓没想扭转老人的思想观念,这也扭转不了,但最起码别人老人干涉姑父的工作。
杨奶奶听了杨皓的解释,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也明白杨皓和姑父的用心。
但是,她仍然觉得在私人公司工作没什么成就感和荣誉,这主要是观念问题。
即便是在后世20年代,这种思想仍然很有市场。
在国营单位工作,人们普遍认为是为国家做贡献,有稳定性和荣誉感。
而在私营公司工作,往往被认为缺乏成就感和荣誉,甚至被视为受资本家剥削。
尤其是疫情后,这种思潮更盛。这与经济形势不佳、下岗人数增多有关,许多干了多年的老员工,说辞退就辞退了。
杨皓没有打算扭转老人的思想观念,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他至少希望老人不要干涉姑父的工作。
他解释说,私营公司也有其社会贡献,比如在促进就业、推动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
这些贡献虽然不像国营单位那样直接体现为国家项目或战略,但同样对社会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杨皓进一步解释,私营公司的员工权益保障也在逐步完善,我姑父的公司就在员工权益上面保持的不错,基本跟国营没啥区别。
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这表明,私营公司的工作环境和社会认可度正在逐步提高。
通过这些解释,杨皓希望杨奶奶能够理解,姑父的公司虽然在初期可能面临一些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它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希望家人能够支持姑父的事业,理解私营公司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赵爷爷敲敲桌子,语气严肃地说:“跑题了,现在说皓皓的问题……。”
没等赵爷爷开口,杨皓赶紧说:“我没什么问题,就像您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要遍观天下,方能做到胸有丘壑,这也是我的信条。”
他知道不能跟赵爷爷辩论,他没这个能力,也说服不了赵爷爷,别等最后没说服赵爷爷,反而被赵爷爷说服了。
紧接着说:“我时常在想,我们挣这么多钱干什么?就像您几位说的,已经有这么多钱了,还折腾啥呀!”
大家的表情很有同感,都知道杨皓非常有钱,虽然具体多少钱不知道。
但看他拿钱不当钱的这种花钱方式,谁能给自己一年一千万零花钱呀,还是美元,
要知道现在的美元还叫美金,很值钱的,反正知道他的钱多的花不完。
他继续说道:“钱这东西,多了确实没处花,但也不能就这么闲着。
我想,既然有了这些资源,就应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比如,支持一些有潜力的项目,帮助那些有才华但缺乏机会的人,或者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这样,我们的财富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他现在要给赵爷爷找点儿事儿做,现在也就赵爷爷没有别的事情,专门盯着他的学业。
杨皓看着赵爷爷,继续说:“赵爷爷,您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您的智慧和经验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转头问舅妈:“我现在专辑和彩铃卖了多少钱?”
舅妈一愣,这正在说你呢,怎么一下子转到这个话题上了。
想了一下,还是说道:“具体还没出来,大概有一个多亿,我跟你说,你那专辑卖的太好了,现在彩铃的帐还没出来,估计也不会比专辑少……。”
杨皓赶紧打断舅妈的话,要是让舅妈说起来,她能跟你唠一整天。
“我想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建学校,在贫困地区建学校,类似于国家的希望工程。
当然不是跟国家比,而是作为有效的补充。
这样,我准备成立个基金,先期拿出一千万。
赵爷爷,您来负责这个项目,你们学校有教育学院,跟教育部也熟悉,咱们就从教育开始,
这个我觉得是最合适的,您觉得呢?”说完,看着赵爷爷。
赵爷爷听着杨皓的话,脸上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他知道杨皓是个有想法、有行动力的孩子,而且杨皓的话也确实有道理。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财富确实应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回头我找学校的人问问,你有什么具体的计划或想法吗?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杨皓听到赵爷爷的话,心中一阵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他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说道:“我没有什么想法。你们先探讨一下可行性,拿出个方案,咱们再讨论”
杨皓一直希望做些什么,不能重生一回,啥也没干,这次也是想给赵爷爷找点事儿干,顺势提了出来。
“这个是我觉得最好的项目,投资中国的未来,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地方,
我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赵爷爷听着杨皓的计划,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杨皓不仅有想法,而且有行动力和责任感。
他相信,有了杨皓的参与,这些计划一定能取得成功。
赵爷爷点了点头,说道:“好,我先找人讨论一下,这个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事情。
我们可以一起把这些计划付诸实践,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为社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
杨皓听到赵爷爷的支持,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有了赵爷爷的帮助,他的计划将更容易实现。
而且属于一举两得,既让赵爷爷有事忙着,也能为社会做点儿什么。
老爷子不说话了,总算没人反对了。
为了不让家人们再提这个话题,杨皓赶紧另起话头:”舅妈,基金的事儿就麻烦您了。”
大家还在震惊当中,舅妈听到杨皓的话,点点头说:“没事儿,这个简单,我来办,你不用操心。”
然后犹豫地问:“皓皓,你真要拿出那么多钱做慈善?建学校?”
杨皓认真的点点头说:“当然,这还有假,但我认为这不是慈善活动,这是投资中国,投资中国未来。
而且这只是启动资金,具体要多少钱,要看赵爷爷他们的规划,我能保证,最少每年一千万。”
老妈也被杨皓的行为吓了一跳,用不确定的语气说:“儿子,我不反对你做慈善。”
“不是慈善。”
“好吧,不是慈善,是投资,但你确定每年要拿出这么多钱吗?”
“我当然确定,有什么问题?”
“我不是说有什么问题,而是说每年投资这么多,这是个长期坚持的事情,一旦你挣不到那么多钱怎么办?”
杨皓摆摆手说:“妈,不用担心,钱这方面您放心,实际上我即便不做这个事情,在美国交的税比这个都多。
这个等哥回来了你问问他,他对这些比较懂,说实话,我本来想说的是一千万美金,这笔钱从我美国的公司出。”
看到家人们都有疑虑,杨皓说:“说实话,我想挣钱太容易了,就我这两张专辑,我都没想着挣钱,可是又挣钱了。
从哲学文化角度来看,“财聚财散”蕴含着丰富且深邃的思想内涵。
从道家思想中的体现的是有无相生、阴阳平衡观念。
道家强调有无相互转化、阴阳对立统一。
在“财聚财散”方面,“财聚”可视为“有”,是财富的积累与汇聚;
而“财散”则可看作“无”,是将已有的财富释放出去。
二者看似对立,实则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就如同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过度地“财聚”,可能会带来诸如人际关系紧张、社会评价不佳等负面情况,
此时若能适时“财散”,把财富合理分配出去,反而可能收获良好的声誉、和谐的人际环境等,
这就是一种从“有”到“无”再到“有”的转化过程,体现了阴阳平衡、有无相生的辩证关系,
遵循着自然的发展规律,让财富的流动处于一种和谐且可持续的状态。
也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延伸。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去干预事物的发展。
对于财富而言,“财聚财散”不应是出于过度的贪欲或者盲目跟风去操作,
而是要根据自身以及社会环境等实际情况,自然而然地去进行财富的积累与分配。
比如,当经营有道、财富自然聚集时,不必刻意去阻碍这一过程,
但同时也不能贪得无厌,要明白在合适的时候“财散”也是顺应自然的做法,
如将财富用于改善社会民生、助力他人发展等,以一种无为而治的心态看待财富的聚散,
让财富在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轨道上流动,这样才能达到一种长久且良性的状态。”
“在儒家思想中的映射中,是仁爱的价值导向。
儒家倡导“仁者爱人”,主张人们要有仁爱之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从“财聚财散”角度,“财散”的行为正是践行仁爱的一种具体体现。
当个人或企业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后,主动将财富分散出去,
去资助贫困学子、帮扶弱势群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等,就是将仁爱之心付诸实践,
通过财富的合理分配来传递温暖与关怀,实现社会的互帮互助,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有序地发展,
这也符合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中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状态。
这牵涉到义利之辨与社会责任意识,儒家重视义利关系,
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强调在追求利益时不能违背道义原则,而且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财聚”本身并非不可取,但要建立在正当合理的基础上,不能通过不正当手段去聚敛财富。
而“财散”则是在“财聚”达到一定程度后,从义的角度出发,考量到整个社会的利益,主动回馈社会,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例如,古代一些儒商在获取丰厚利润后,会捐资修路、建桥、兴办义学等,
在他们眼中,财富不仅仅是个人的私有财产,更是可以用来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具,
通过合理的“财聚财散”彰显了儒家所倡导的重义轻利、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怀。”
大家目瞪口呆的听着杨皓滔滔不绝的话语,感觉不是在听一个小伙子在说话,而是在听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学究在说话。
大家静静地听着杨皓滔滔不绝的话语,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他们感觉不是在听一个小伙子在说话,而是在听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学究在授课。
按说这不应该是杨皓这个年纪说出来的话,什么道家、儒家,这些都是哪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