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调和五味香,灶火映繁忙-《内卷娱乐圈》

  天刚擦黑,杨皓正在厨房忙活。

  就听见外面传来一声爽朗的女声:“儿子,忙什么呢?今天吃什么呀?呀,火锅,这么丰盛,你舅可真有口福!”

  看到李叔问到“你李叔给你帮呢,你们今天吃什么,”

  “哪儿的事儿啊,闲着也是闲着,晚上吃面,”李叔回答道“卤子我这儿都弄利索了,等他们一回来咱就下锅煮面条儿。”

  没错,这就是杨皓的妈妈;刘芸,四十来岁,一米六五的身高,体形依然挺拔,岁月似乎没在她脸上留下什么痕迹,可以说是肤白貌美大长腿,容貌出众。

  她当过兵,性格敞亮豪爽,是个典型的北京大妞,就是有点碎嘴子,说话还带点儿噎人的劲儿。

  跟着,舅妈也进来咧,五十多岁的人了,这脸盘儿透着一股温婉跟慈祥。

  眼角虽有点淡淡的鱼尾纹,可反倒添了几分成熟的韵味。

  她这头发齐整地梳在后脑勺上,瞅着就干练。

  身上穿着一套挺合身的衣裙,颜色搭配的和谐,透着她那股子优雅劲儿,是做财务工作的。

  杨皓探着脑袋问:“嘿,我爸呐?我舅呐?”

  “在后头儿停车呢!”舅妈一边答茬儿,一边迈进了厨房。

  “用我搭把手儿不?”妈妈嘴里嚼咕着,可手还老实儿没动换。

  舅妈也跟脚儿进来了,啥也没说,直接上手帮着洗菜。

  杨皓赶紧拦着:“舅妈,您歇着,一会儿就得。”

  接着他又对妈妈说:“您就是嘴皮子勤快,有那份儿心,就甭光耍嘴皮子,直接上手得了。把菜端出去吧,眼瞅着就好了。你们咋跟舅舅凑一块儿去了?”

  “门口撞上的,哪儿吃啊?还是二楼那小间不?”妈妈边说边往外面端菜,舅妈则忙活着出去摆盘子、弄餐桌去了。

  杨皓把火锅端出来,火锅是鸳鸯锅,一边儿是清汤底料,那色泽清澈透亮,透着一股子素雅。

  这清汤底料可是有讲究的,杨皓提前让李叔用鸡骨、牛骨和多种蔬菜精心熬制了数小时,才熬出了这锅鲜香浓郁的高汤。

  另一边儿的麻辣底料,那真是红彤彤、油汪汪的一片啊!那是杨皓用精选的辣椒、花椒和各种秘制香料炒制而成的。

  先把辣椒和香料用小火慢慢炒出香味,再加入牛油不停翻炒,直炒到那香气能勾人魂魄才算完。

  舅妈跟妈妈则把拾掇干净的菜、肉、作料都端上来码放好喽。等差不多弄好了,爸爸跟舅舅还有表哥进了房间。

  爸爸杨智勇,是个中年大帅哥,一米七八的个头,也许是当过兵的原因。

  他身姿挺拔如松,步伐稳健有力,没有一般中年人身体发福、变形。

  由于经常体力劳动,肌肉线条分明,透着坚韧与力量。

  站立时,脊梁笔直,目光如炬,即便是退伍多年,依然散发出军人的威严。

  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彰显着当过兵的人特有的英姿。

  舅舅家的儿子比杨皓大十多岁,已经参加工作了,是派出所的民警。

  杨皓赶忙打了个招呼:“舅舅、哥,来了,洗手落座吧,全齐活了。”

  舅舅一边奔着厨房去洗手,一边跟妈妈说:“又是小皓做的饭,你就不能自个儿动动爪子,多大岁数的人了,老让孩子干。哪有老让男孩子做饭的。”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儿吃着火锅,一边儿扯着闲篇儿。

  这一顿火锅,不光暖和了胃,更热乎了心。

  杨皓琢磨着,这就是家的味儿吧!简单而又幸福 杨皓心里边稍稍地松了一口气,他寻思着今个儿这顿饭吃完了之后,老妈应当就不再呲他了。

  毕竟吃人嘴短嘛。平常的时候,只要舅舅在旁边儿,他妈不轻易发火。

  他俩岁数可差了不老少。 因为姥爷早早就没了,姥姥是个没上过学的全职家庭妇女,家里头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得靠舅舅做主,舅舅是把他妈从小带大的。

  一家人边吃边聊。 杨皓心里也明白,他妈平时对他要求严格,那也是望子成龙心切,巴望着他能成大器,有出息。

  可有的时候啊,那压力真能把他压得有点儿喘不上气儿来。

  不过好歹今儿个舅舅来了,杨皓这心里啊,也稍微踏实了那么一点儿。

  就这么围着桌子边扯闲篇儿边吃着饭。 杨皓一直觉得挺奇怪的,搁过去,那时候姥姥还在世那会子,两家之间的互动似乎并没有如此频繁。

  平常也就是逢年过节走动走动,没啥太多往来。

  可打从姥姥离世以后,这情况就变了,他们的联系却变得越来越紧密。

  不光是他们家,姑姑家的情况也这样儿,等奶奶没了,才开始更紧密地走动起来。

  杨皓有时候就琢磨,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不过杨皓对自个儿的亲戚满心的感激之情,这是因为在上辈子的日子里。

  每当他家碰着难处了,甭管是缺钱了,还是有啥棘手的事儿了,都是这些亲戚、朋友跟老乡抻出援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回回地帮他们挺过难关。

  杨皓心里明镜儿似的,要是没有这些亲戚朋友,他们家的日子指不定多难呢。

  所以啊,他打心眼儿里感激这些人,也想着以后要是人家有难处了,自己也得帮一把。

  即便在这一世当中,他家没遭遇过啥大的财务危机,可杨皓对于亲戚、乡亲,还有他爸的那些朋友的品性,那可是门儿清。

  网络上不是有好些个段子说嘛,最能伤害你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最亲近的人。

  就好比说你要是没钱了,家里人说不定就会瞧不上你。

  不过呢,这些都只是个别情况罢了,不能以偏概全。

  要知道,如果一个人连自个儿跟亲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那他又咋能跟陌生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呢?

  就拿杨皓他妈那工程队来说吧,里面大部分都是家乡的乡亲。

  每次赶上资金紧张的时候,压根儿就没人死乞白赖地逼债。

  只有等家里头确实需要用钱了,才会客客气气地问上那么一声。

  您瞧瞧,这多有人情味儿啊!大家都能互相理解,互相帮衬着,多好! 杨皓这边儿吃着饭呢,那边儿魂儿就不在身上了,脑子里不知道在琢磨啥呢。

  以前他在国外的时候,整天就光忙活着挣钱了,压根儿就没那工夫去想这些个事儿。

  这会儿他回想起来啊,前世家里头之所以会欠了一屁股的债,十有八九就是因为被拖欠的工程款给拖累垮了。

  他可记着呢,那汽修厂一直都挺来钱的,后世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忒多了。

  所以说啊,现如今杨皓坚决不允许家里头借钱去做买卖,有多少钱就办多大事儿。

  这都快成他的一块心病了,天天在他脑子里转悠。

  他心里头就琢磨着,这借钱做生意的风险可太大了,万一要是赔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还是稳当点好,有多大能耐就干多大事儿,可别瞎折腾,要不然到最后没准怎么栽跟头的都不知道。

  眼下家里头有俩“雷”,头一个就是不许借钱,有多少钱就办多大事儿,这是杨皓给自己定的底线,谁都不能破了这个规矩。

  第二个就是杨皓的学习,这可是他妈心里的底线,也是海淀那帮鸡娃妈的敏感地儿。

  为了孩子的学习,他妈可是啥都能豁出去,杨皓也不敢怠慢呐。

  杨皓在一边闷头吃饭,一边听着大人们扯闲篇儿呢,自个儿尽量憋着不吭声,少露点脸,降低点自个儿的存在感。

  就听见他爸跟舅舅搁那谈论加油站的事儿,他妈呢,也在那叨咕着想再开几家。

  他一下就回过神来了,心里琢磨着,莫不是又打算借钱了吧。

  得,杨皓立马撂下筷子,扭脸朝着他妈就去了:“咋的,又要借钱啊?”

  他妈知道这是儿子的逆鳞,赶紧解释说:“没有借钱,就是想趁着中石化欠咱家的人情,多开几家加油站。

  这些钱都是从汽修厂挣来的。现下正好有这机会,还能挂靠在中石化,审批啥的也能容易点儿。”

  杨皓挺好奇,就问:“中石化咋就欠咱家人情了呢?”

  老妈回答说:“你瞅瞅,这院子不就是拿你给的那外汇给的钱么!”

  杨皓一下就愣住了,觉着这也太荒唐了。 可是在这个世纪之交的时刻,外汇确实是一种硬通货。

  虽说国家跟早些年相比,对外汇那么渴望,但也还是挺拿它当回事儿的。

  您想啊,地方政府要是能搞到外汇,那可就算是有政绩啦!

  再说了,这几年外汇的存款利率可高着呢!杨皓给家里的钱都是外币,他妈妈呢,没花完的都给存起来了。

  杨皓小声嘟囔着:“中石化怎么可能缺钱啊!”他心里可明白着呢,后世那三桶油富得都快流油啦!

  要知道,那三桶油可是国家的大宝贝,财大气粗着呢!它们手里的资源多得吓人,赚钱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中石化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实力那叫一个强!它怎么可能缺钱呢?

  杨皓觉得这事儿太荒唐了,简直就是开玩笑!

  他妈妈听了他的嘟囔,笑着说:“你这孩子,懂什么呀!这生意场上的事儿,复杂着呢!”

  杨皓心里想:哼,我可不信!中石化那么大的企业,还能缺钱?这不是逗我玩儿呢吗!

  不过,他也就是心里想想,嘴上可没再敢说什么。 毕竟大人们的事儿,他也不太懂。他还是老老实实吃饭,听大人们聊天吧!

  这时候舅舅开口说道:“这么跟你说吧,中石化它不缺钱,缺的是外汇。咱们国家每年得进口不老少的石油呢,那就得用外汇啊。可国家给批的外汇是有额度限制的呀。”

  舅舅紧接着又说:“咱国家那可是大了去了,要花钱的地儿多了去了,那外汇得用在刀刃儿上不是?

  所以呢,这额度就卡得紧着呢!中石化那么大的摊子,要开展的国际业务也多,不论是进口石油、引进先进技术,还是拓展海外市场,都离不开外汇。

  中石化要是外汇不够用,这些国际业务不就没法顺利开展啦?所以啊,这外汇就不够使唤啦!

  除非自个儿能想法子去创汇,或者有外汇收入可以自己个儿支配。”

  杨皓点点头说:“回头你跟我哥说一声,他可能有点办法。”

  杨皓心想,这对做金融的赵磊可能有点用。

  政府那肯定是想着让杨皓他们家把这些钱投在当地,好拉动一下当地的经济。

  就这么好的地段,愣成了欠他们家人情的事儿了,真是让人没法子理解。

  妈妈接着说:“机床研究所的厂房也是用你给的外汇支付的,市里招商局牵头,海淀区政府大力支持。

  好像属于招商引资,算外商投资,政府各个部门也是有任务的。

  反正欠着我们家的人情呢。什么时候让他们还了,别等到人走茶凉就不认账了。”

  杨皓对这些事不感兴趣,他也不懂这些事情。只要是不用借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