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道金握紧了拳头,表情坚定地说道。
“现在的社交场合,很多人都戴着面具,虚伪做作。
我们的主角们以‘婚礼傲客’的身份闯入,打破这种虚伪,让观众看到真实的人性和情感。
比如主角会在众人面前毫不留情地说:‘你们在这里假惺惺地祝福,可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自己最清楚。
别再戴着那副虚假的面具了,累不累啊?’
当有人试图用虚假的赞美来掩盖自己的嫉妒时,主角会直接拆穿:‘收起你那虚伪的笑容吧,我可不想听你言不由衷的话。’
还有在面对那些只在乎面子的社交行为时,主角不屑地说:‘你们为了那点可怜的面子,连真心都不要了,真可悲!’”
最后,他总结道:“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打造一部‘颠覆传统婚礼的疯狂喜剧’,把荒诞的笑料和人性的温情完美融合在一起。
这部电影,我们可是瞄准了北美暑期档的票房市场,相信到时候一定能在观众中掀起一阵热潮!”
大卫?道金讲完了,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大家,直直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在等待着众人对他辛苦筹备成果的评判。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消化他刚才的讲解。
片刻之后,有人带头鼓起掌来,接着掌声如潮水般响起,大家纷纷对大卫?道金的精彩讲解表示赞赏。
杨皓心里也觉得这版剧本相当不错,他微微点头,随即便跟鲍勃以及其他三位一同低声商量了起来。
没多一会儿,大家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就这么定下了这一版剧本。
这剧本已经历经了第三轮修改,如今的最终版也算是正式定稿了。
与之前相比,喜剧的节奏明显强化了不少,还新增了“教堂抢婚”和“海滩醉酒”两场高能戏份,绝对能让观众看得过瘾。
而且,参考了杨皓的建议后,剧本里加入了亚洲婚礼场景,也就是中式婚礼,这一下子就增加了文化的多样性。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预算得增加12万美元。
杨皓对此也没再多说什么,毕竟为了让电影更出彩,有时候适当的投入还是必要的。
接下来的讨论,基本上就是鲍勃和安德鲁·帕奈四在唱主角,
他们热烈地交换着意见,而彼得·艾布拉姆斯和罗伯特·L·利维则在一旁不时地补充一些遗漏的要点,让整个讨论更加完善。
很快,制片组就完成了分镜脚本和拍摄计划表。
按照计划,电影将在2005年1月正式开机,拍摄周期为45天,主要的取景地定在了洛杉矶和夏威夷。
这两个地方各具特色,一定能为电影增添不少魅力。
在演员阵容方面,男主角已经基本锁定了欧文·威尔逊,他的经纪人也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洽谈。
欧文·威尔逊那独特的冷幽默气质,简直和角色完美贴合,
而且他身上那种慵懒痞气中又带着一丝脆弱感,真的能让观众相信他可以同时做到撩妹和忏悔,这一点可是非常难得的。
女主角这边则接触了瑞秋·麦克亚当斯,她在《贱女孩》中的出色表现让人对她出演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
不过她的档期还需要进一步协调,这也是目前的一个小麻烦。
配角阵容也相当强大,文斯·沃恩已经确认出演男二号,他那聒噪浮夸的风格,正好负责“物理喜剧”部分,肯定能带来不少笑点。
而且,喜剧老将威尔·法瑞尔也有望客串“醉酒神父”这一角色,要是真能成行,那可真是锦上添花。
初步的预算与资金方面,暂定是4000万美元,这其中还包含了宣发费用。
本来公司还想着联合其他大公司一起投资,可现在其他公司都觉得这项目风险太大,不愿意参与。
毕竟这是个原创剧本,大公司对于不是自己主导的原创项目都非常谨慎,不过他们倒是很乐意负责发行。
目前来看,超支的风险点主要在于夏威夷场地的租赁费用可能会超出预期,这就需要想办法协调当地政府给予一些补贴了。
另外,特效镜头,比如烟花事故场景的成本控制也还有待优化,得想办法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开支。
至于宣发这一块,二十一世纪福克斯提议在2005年暑期档上映,主打“反套路婚礼喜剧”的概念。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暑期档观众众多,而且这个概念也很新颖,说不定能吸引不少观众走进电影院。
一部影片从立项开始,真的是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要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也正因为如此,电影行业才属于高风险项目。
紧接着,他们就开始讨论起了具体的问题。
这也是杨皓非常乐意参加剧组从筹备到制作再到上映全过程的原因,因为在这里真的能锻炼人,能学到在外面根本看不到的东西。
比如,演员档期风险就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要是瑞秋·麦克亚当斯因为《恋恋笔记本》的宣传工作而档期冲突,那我们的备选方案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这个关键问题。
大卫立刻回应道:“我们已经接洽了凯特·哈德森,不过她的片酬要比瑞秋高出20%。”
还有文化融合的可行性问题也被提了出来。“中式婚礼场景放在电影里会不会显得突兀啊?要不要考虑再加入日式婚礼场景呢?”
编剧赶忙解释道:“中式场景的视觉冲击力很强,而且也符合‘异国荒诞感’的设定;
至于日式婚礼,因为剧本的逻辑问题,暂时很难插入进去。”
针对这些问题,大家也都给出了解决方案。
预算追加方面,批准了中式婚礼场景的费用,但同时要求制片组压缩特效镜头的开支,尽量改成实景拍摄。
演员优先级上,明确“必须签下欧文·威尔逊,他的观众缘可是很值钱的,能带来不少溢价;
要是瑞秋这边谈崩了,就启用凯特·哈德森,超支的部分从宣发预算里调剂。”
市场策略上,决定“同步筹备中文版的海报和预告片,找香港的团队来做本地化的剪辑,中国市场就由赵智勤独立对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风险也被提了出来,那就是主演们即兴喜剧的风格可能会导致拍摄延期。
比如文斯·沃恩就习惯临场改词,这可就麻烦了。
不过,大家也想出了应对方案,那就是每日拍摄时间预留出1小时的“即兴缓冲段”,让编剧在现场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台词。
会议结束前,杨皓私下里递给大卫·道金一盒中式喜糖,笑着说道:“婚礼戏份这块,我可要看到比剧本里多三倍的笑点,可别让我失望啊。”
这一上午可真是忙得脚不沾地,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大家为了电影项目的各种细节争得面红耳赤。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杨皓想着大家都辛苦一上午了,便赶忙给大家订了外卖。
外卖送到后,众人也不讲究,在会议室里找个地儿随便一坐,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毕竟时间紧任务重,这顿饭也只能凑合着吃了。
饭菜说不上多美味,也就是填填肚子,好让大家下午能继续奋战。
下午,其他人几个依旧留在会议室里继续商量着电影的各种事宜,讨论声、争论声时不时地传出来。
而杨皓则没再参加他们的讨论,他心里还记挂着另一件重要的事儿。
-----------------
杨皓下午约了爱德华?诺顿,商讨《活埋》剧本。
这部剧本是杨皓自己导演的项目,他希望通过与爱德华?诺顿的合作,能够为这部电影注入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爱德华?诺顿那可是演艺圈里响当当的人物,演技精湛,对剧本的理解也十分深刻。
杨皓对这次会面可是充满了期待,因为他们要商讨的是《活埋》的剧本。
杨皓在另一个会议室,在茶台安静的坐下,一边摆弄着茶壶,给张桐和林小阳泡茶,时不时地看看手表,期待着爱德华?诺顿的到来。
约定的时间刚到,爱德华?诺顿便迈着稳健的步伐准时现身。
鲍勃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领着他走进房间。
爱德华?诺顿身着一件简约的白色t恤,搭配着一条洗得有些泛白的牛仔裤,鼻梁上架着一副时尚的墨镜,整个人散发着一种随性又低调的气质,丝毫没有大明星的架子。
一见到杨皓,两人便热情地伸出手,紧紧相握,脸上都洋溢着友好的笑容。
简单的寒暄过后,杨皓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将爱德华?诺顿让到了精致的茶台前坐下。
随后,杨皓熟练地拿起茶壶,缓缓地为爱德华?诺顿斟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动作优雅而流畅。
爱德华?诺顿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一切,对于这种独特的待客方式,他感到十分新奇。
只见他微微向前倾身,学着杨皓的样子,轻轻端起茶杯,凑近鼻尖,
先闻了闻那袅袅升腾的茶香,然后才缓缓地抿上一口,细细品味着茶水在舌尖上散开的滋味。
其实,爱德华?诺顿一迈进房门,目光第一时间落在了杨皓身上,心里猛地一沉,原本满怀期待的心情瞬间凉了大半截。
原因无他,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实在是杨皓的模样太过年轻了,
那一张稚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的脸庞,青涩的气质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任谁瞧了,都会觉得这分明就是个还在校园里疯跑打闹的中学生。
怎么看都像是个还在校园里懵懂度日的中学生。
这与爱德华?诺顿无数次在脑海中勾勒出的,成熟稳重、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沧桑的剧本创作者形象,简直是云泥之别,让他心中的落差感如潮水般汹涌袭来。
当他最初拿到《活埋》这个剧本时,还是瞬间就被其独特的创意和大胆的脑洞给深深惊艳到了。
剧本那独特到堪称惊艳的创意和大胆得近乎疯狂的脑洞,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他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千层浪。
这个剧本的设定,新奇得让人拍案叫绝。
一个人被困在那狭小得几乎令人窒息的棺材里,四周是无尽的黑暗与寂静,孤立无援,
只能凭借着那少得可怜的资源,以及自己如火花般闪烁的智慧,在生死边缘挣扎求生。
这样充满了紧张张力和无尽悬念的情节,在爱德华?诺顿以往接触过的数以百计的剧本中,简直是凤毛麟角,闻所未闻。
那独特的视角,仿佛是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人性的深处;
而那扣人心弦的故事走向,更是如同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地勒住了他的心,让他对这个项目的期待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愈燃愈烈。
说起来,当初刚拿到剧本的时候,鲍勃就跟他把杨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生怕他知道了杨皓的年龄后,会突然撂挑子不干了。
说实话,那时候爱德华?诺顿一听杨皓的年龄,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嘲讽的笑意,心里头就犯起了嘀咕。
还以为是哪家有权有势的关系户家的孩子,闲着无聊跑来电影圈里瞎凑热闹、闹着玩呢。
当时就想直接拒绝。可当他的目光落在剧本上,只看了那么几眼,就彻底舍不得放下了。
后来,他心里头还是不踏实,就特意去打听了一下杨皓。
这一打听才知道,杨皓在电影圈里,在那些制片人和制片公司那儿,那可是小有名气的,可在演员圈里却没什么人知道。
更让他吃惊的是,杨皓投资的那些影片,战绩辉煌得吓人,一部部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可是投资一部电影跟制作一部电影是两回事儿,导演这个活儿
其实啊,今天他过来,心里头还藏着一个隐秘而又强烈的念头。
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口才,说服杨皓放弃执导这个项目。
在他看来,这么好的一个堪称杰作的剧本,要是让这么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瞎折腾、胡搞一气,那简直就是对艺术的亵渎,是暴殄天物。
尽管此刻看着眼前青涩稚嫩的杨皓,他的心里还是免不了有些疑虑,
那些担忧如同阴霾般在他心头挥之不去,但在他内心最深处的某个角落,还是隐隐闪烁着一丝期待的光芒。
他期待着这个年轻得有些离谱的创作者,能够打破他的固有认知,如同奇迹般地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他对这个项目的所有期待,
都能如同璀璨的烟火般,在现实中绚丽绽放。
他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要以貌取人,决定先听听杨皓对剧本的解读和拍摄计划,再做打算。
也许这个年轻人真的有两把刷子,能让他刮目相看。
“现在的社交场合,很多人都戴着面具,虚伪做作。
我们的主角们以‘婚礼傲客’的身份闯入,打破这种虚伪,让观众看到真实的人性和情感。
比如主角会在众人面前毫不留情地说:‘你们在这里假惺惺地祝福,可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自己最清楚。
别再戴着那副虚假的面具了,累不累啊?’
当有人试图用虚假的赞美来掩盖自己的嫉妒时,主角会直接拆穿:‘收起你那虚伪的笑容吧,我可不想听你言不由衷的话。’
还有在面对那些只在乎面子的社交行为时,主角不屑地说:‘你们为了那点可怜的面子,连真心都不要了,真可悲!’”
最后,他总结道:“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打造一部‘颠覆传统婚礼的疯狂喜剧’,把荒诞的笑料和人性的温情完美融合在一起。
这部电影,我们可是瞄准了北美暑期档的票房市场,相信到时候一定能在观众中掀起一阵热潮!”
大卫?道金讲完了,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大家,直直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在等待着众人对他辛苦筹备成果的评判。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消化他刚才的讲解。
片刻之后,有人带头鼓起掌来,接着掌声如潮水般响起,大家纷纷对大卫?道金的精彩讲解表示赞赏。
杨皓心里也觉得这版剧本相当不错,他微微点头,随即便跟鲍勃以及其他三位一同低声商量了起来。
没多一会儿,大家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就这么定下了这一版剧本。
这剧本已经历经了第三轮修改,如今的最终版也算是正式定稿了。
与之前相比,喜剧的节奏明显强化了不少,还新增了“教堂抢婚”和“海滩醉酒”两场高能戏份,绝对能让观众看得过瘾。
而且,参考了杨皓的建议后,剧本里加入了亚洲婚礼场景,也就是中式婚礼,这一下子就增加了文化的多样性。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预算得增加12万美元。
杨皓对此也没再多说什么,毕竟为了让电影更出彩,有时候适当的投入还是必要的。
接下来的讨论,基本上就是鲍勃和安德鲁·帕奈四在唱主角,
他们热烈地交换着意见,而彼得·艾布拉姆斯和罗伯特·L·利维则在一旁不时地补充一些遗漏的要点,让整个讨论更加完善。
很快,制片组就完成了分镜脚本和拍摄计划表。
按照计划,电影将在2005年1月正式开机,拍摄周期为45天,主要的取景地定在了洛杉矶和夏威夷。
这两个地方各具特色,一定能为电影增添不少魅力。
在演员阵容方面,男主角已经基本锁定了欧文·威尔逊,他的经纪人也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洽谈。
欧文·威尔逊那独特的冷幽默气质,简直和角色完美贴合,
而且他身上那种慵懒痞气中又带着一丝脆弱感,真的能让观众相信他可以同时做到撩妹和忏悔,这一点可是非常难得的。
女主角这边则接触了瑞秋·麦克亚当斯,她在《贱女孩》中的出色表现让人对她出演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
不过她的档期还需要进一步协调,这也是目前的一个小麻烦。
配角阵容也相当强大,文斯·沃恩已经确认出演男二号,他那聒噪浮夸的风格,正好负责“物理喜剧”部分,肯定能带来不少笑点。
而且,喜剧老将威尔·法瑞尔也有望客串“醉酒神父”这一角色,要是真能成行,那可真是锦上添花。
初步的预算与资金方面,暂定是4000万美元,这其中还包含了宣发费用。
本来公司还想着联合其他大公司一起投资,可现在其他公司都觉得这项目风险太大,不愿意参与。
毕竟这是个原创剧本,大公司对于不是自己主导的原创项目都非常谨慎,不过他们倒是很乐意负责发行。
目前来看,超支的风险点主要在于夏威夷场地的租赁费用可能会超出预期,这就需要想办法协调当地政府给予一些补贴了。
另外,特效镜头,比如烟花事故场景的成本控制也还有待优化,得想办法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开支。
至于宣发这一块,二十一世纪福克斯提议在2005年暑期档上映,主打“反套路婚礼喜剧”的概念。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暑期档观众众多,而且这个概念也很新颖,说不定能吸引不少观众走进电影院。
一部影片从立项开始,真的是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要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也正因为如此,电影行业才属于高风险项目。
紧接着,他们就开始讨论起了具体的问题。
这也是杨皓非常乐意参加剧组从筹备到制作再到上映全过程的原因,因为在这里真的能锻炼人,能学到在外面根本看不到的东西。
比如,演员档期风险就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要是瑞秋·麦克亚当斯因为《恋恋笔记本》的宣传工作而档期冲突,那我们的备选方案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这个关键问题。
大卫立刻回应道:“我们已经接洽了凯特·哈德森,不过她的片酬要比瑞秋高出20%。”
还有文化融合的可行性问题也被提了出来。“中式婚礼场景放在电影里会不会显得突兀啊?要不要考虑再加入日式婚礼场景呢?”
编剧赶忙解释道:“中式场景的视觉冲击力很强,而且也符合‘异国荒诞感’的设定;
至于日式婚礼,因为剧本的逻辑问题,暂时很难插入进去。”
针对这些问题,大家也都给出了解决方案。
预算追加方面,批准了中式婚礼场景的费用,但同时要求制片组压缩特效镜头的开支,尽量改成实景拍摄。
演员优先级上,明确“必须签下欧文·威尔逊,他的观众缘可是很值钱的,能带来不少溢价;
要是瑞秋这边谈崩了,就启用凯特·哈德森,超支的部分从宣发预算里调剂。”
市场策略上,决定“同步筹备中文版的海报和预告片,找香港的团队来做本地化的剪辑,中国市场就由赵智勤独立对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风险也被提了出来,那就是主演们即兴喜剧的风格可能会导致拍摄延期。
比如文斯·沃恩就习惯临场改词,这可就麻烦了。
不过,大家也想出了应对方案,那就是每日拍摄时间预留出1小时的“即兴缓冲段”,让编剧在现场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台词。
会议结束前,杨皓私下里递给大卫·道金一盒中式喜糖,笑着说道:“婚礼戏份这块,我可要看到比剧本里多三倍的笑点,可别让我失望啊。”
这一上午可真是忙得脚不沾地,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大家为了电影项目的各种细节争得面红耳赤。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杨皓想着大家都辛苦一上午了,便赶忙给大家订了外卖。
外卖送到后,众人也不讲究,在会议室里找个地儿随便一坐,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毕竟时间紧任务重,这顿饭也只能凑合着吃了。
饭菜说不上多美味,也就是填填肚子,好让大家下午能继续奋战。
下午,其他人几个依旧留在会议室里继续商量着电影的各种事宜,讨论声、争论声时不时地传出来。
而杨皓则没再参加他们的讨论,他心里还记挂着另一件重要的事儿。
-----------------
杨皓下午约了爱德华?诺顿,商讨《活埋》剧本。
这部剧本是杨皓自己导演的项目,他希望通过与爱德华?诺顿的合作,能够为这部电影注入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爱德华?诺顿那可是演艺圈里响当当的人物,演技精湛,对剧本的理解也十分深刻。
杨皓对这次会面可是充满了期待,因为他们要商讨的是《活埋》的剧本。
杨皓在另一个会议室,在茶台安静的坐下,一边摆弄着茶壶,给张桐和林小阳泡茶,时不时地看看手表,期待着爱德华?诺顿的到来。
约定的时间刚到,爱德华?诺顿便迈着稳健的步伐准时现身。
鲍勃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领着他走进房间。
爱德华?诺顿身着一件简约的白色t恤,搭配着一条洗得有些泛白的牛仔裤,鼻梁上架着一副时尚的墨镜,整个人散发着一种随性又低调的气质,丝毫没有大明星的架子。
一见到杨皓,两人便热情地伸出手,紧紧相握,脸上都洋溢着友好的笑容。
简单的寒暄过后,杨皓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将爱德华?诺顿让到了精致的茶台前坐下。
随后,杨皓熟练地拿起茶壶,缓缓地为爱德华?诺顿斟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动作优雅而流畅。
爱德华?诺顿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一切,对于这种独特的待客方式,他感到十分新奇。
只见他微微向前倾身,学着杨皓的样子,轻轻端起茶杯,凑近鼻尖,
先闻了闻那袅袅升腾的茶香,然后才缓缓地抿上一口,细细品味着茶水在舌尖上散开的滋味。
其实,爱德华?诺顿一迈进房门,目光第一时间落在了杨皓身上,心里猛地一沉,原本满怀期待的心情瞬间凉了大半截。
原因无他,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实在是杨皓的模样太过年轻了,
那一张稚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的脸庞,青涩的气质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任谁瞧了,都会觉得这分明就是个还在校园里疯跑打闹的中学生。
怎么看都像是个还在校园里懵懂度日的中学生。
这与爱德华?诺顿无数次在脑海中勾勒出的,成熟稳重、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沧桑的剧本创作者形象,简直是云泥之别,让他心中的落差感如潮水般汹涌袭来。
当他最初拿到《活埋》这个剧本时,还是瞬间就被其独特的创意和大胆的脑洞给深深惊艳到了。
剧本那独特到堪称惊艳的创意和大胆得近乎疯狂的脑洞,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他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千层浪。
这个剧本的设定,新奇得让人拍案叫绝。
一个人被困在那狭小得几乎令人窒息的棺材里,四周是无尽的黑暗与寂静,孤立无援,
只能凭借着那少得可怜的资源,以及自己如火花般闪烁的智慧,在生死边缘挣扎求生。
这样充满了紧张张力和无尽悬念的情节,在爱德华?诺顿以往接触过的数以百计的剧本中,简直是凤毛麟角,闻所未闻。
那独特的视角,仿佛是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人性的深处;
而那扣人心弦的故事走向,更是如同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地勒住了他的心,让他对这个项目的期待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愈燃愈烈。
说起来,当初刚拿到剧本的时候,鲍勃就跟他把杨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生怕他知道了杨皓的年龄后,会突然撂挑子不干了。
说实话,那时候爱德华?诺顿一听杨皓的年龄,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嘲讽的笑意,心里头就犯起了嘀咕。
还以为是哪家有权有势的关系户家的孩子,闲着无聊跑来电影圈里瞎凑热闹、闹着玩呢。
当时就想直接拒绝。可当他的目光落在剧本上,只看了那么几眼,就彻底舍不得放下了。
后来,他心里头还是不踏实,就特意去打听了一下杨皓。
这一打听才知道,杨皓在电影圈里,在那些制片人和制片公司那儿,那可是小有名气的,可在演员圈里却没什么人知道。
更让他吃惊的是,杨皓投资的那些影片,战绩辉煌得吓人,一部部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可是投资一部电影跟制作一部电影是两回事儿,导演这个活儿
其实啊,今天他过来,心里头还藏着一个隐秘而又强烈的念头。
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口才,说服杨皓放弃执导这个项目。
在他看来,这么好的一个堪称杰作的剧本,要是让这么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瞎折腾、胡搞一气,那简直就是对艺术的亵渎,是暴殄天物。
尽管此刻看着眼前青涩稚嫩的杨皓,他的心里还是免不了有些疑虑,
那些担忧如同阴霾般在他心头挥之不去,但在他内心最深处的某个角落,还是隐隐闪烁着一丝期待的光芒。
他期待着这个年轻得有些离谱的创作者,能够打破他的固有认知,如同奇迹般地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他对这个项目的所有期待,
都能如同璀璨的烟火般,在现实中绚丽绽放。
他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要以貌取人,决定先听听杨皓对剧本的解读和拍摄计划,再做打算。
也许这个年轻人真的有两把刷子,能让他刮目相看。